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年战争(下3)

百年战争

注定的结局

       1914年,英国工程师兰彻斯特在《工程》杂志上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创造性地从冷兵器时代及近代战争中的角度出发,在简化的假设条件下,建立微分方程组。

       这个公式的伟大之处,在于其从科学的角度揭示了交战双方兵力对于战役的影响,并延伸到了各个领域。而这个公式的核心在于兵力的数量优势将以平方倍数反映在战场上,假使英军的单兵平均战斗力是法军的四倍,那么法军只需要两倍于英军的数量即可弥补这个差距。《孙子兵法·谋攻篇》里提到的“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就是根据双方兵力对比做出的战术策略。也就是说,数量是英军数倍的法军实际上拥有比看上去更加明显的优势。

       1415年10月25日,追上亨利五世的法军决定和自己的老冤家来一场“公平的对决”。事情要从10月份的英军“长征”说起,仅剩8天口粮的英军原计划按照套路通过掠夺村镇进行补给,谁料这一次法国人不按套路出牌了。由于英军北上的消息传开,法国的乡民们纷纷出逃,拖家带口甚至在附近山区修建了“地下城”躲避这些从天而降的恶魔,颇有桃花源的感觉。

       不仅乡民出逃,本土作战的法军早就料到了英军的行进路线,再次施展坚壁清野的必杀技。10月15日,破釜沉舟的英军真的没粮食了,这支锐不可当的军队已经开始找地方乡绅敲诈勒索来换取一点果腹的食物了。正如衰弱的野兽会吸引秃鹫、鬣狗的垂涎,强弩之末的英军甚至已经被一些小规模的法军公开监视跟踪了。

       再这么耗下去就算没有被法军主力击溃,军队也会因为缺乏补给最终溃散——严重的话甚至会爆发哗变,这可比被法国人俘虏要可怕得多。坏消息接踵而至,亨利五世通过刚抓的俘虏了解到法军为了应对英军的长弓,已经组建了超重骑兵——连马匹都身披板甲的人形坦克。亨利五世随即下令士兵们随身携带一根尖头木桩,作为路障阻挡强大的法国骑士。

       10月20日,英军终于顺利渡河,对于一直士气低迷的英军而言此时此刻简直称得上是这几日来最幸福的时刻了——即使还饿着肚子。然而法国人可不会让他们的美梦继续做下去,毕竟这帮英国佬正在侵略他们的国家,是时候让这场追逐战迎来终结了。

阿金库尔形势图

        不过,自诩血统高贵的法国人在决战时也需要仪式感,波旁公爵、奥尔良公爵和阿尔布雷特元帅分别派遣了代表自己的特使造访刚安顿下来的英国人,亨利五世明白这是敌人来下战书了。

        法国人还算是公平,让亨利五世选择一个对双方都算公平的交战地点,双方还可以提前派代表过去勘察,以保证绝不偏袒任何一方。只是战前的口头协议,在生死战面前未免显得太过儿戏,不过亨利五世仍旧表现出极大的满意,并且向来使馈赠了礼物。至于答案,亨利自然是没有给予明确答复的,他的心里显然已经明白,一场恶战不可避免了。

       亨利五世选择让战士们全部佩戴上自己的纹章,向来敌表明自己已进入战备状态,随后立即开拔,向加莱方向前进。就算英军能够逃脱法军的包围,饥饿也会慢慢抹杀他们,比法国人更加残酷无情。

       再次踏上“长征”道路或许不是命运想要的答案,上天接连降下暴雨,连同凛冽的寒风,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英军他们凄苦的处境和前路的无望。

       然而这里毕竟是在法国,亨利五世终究无法逃出追兵的魔爪。10月24日,准备再次渡河的英军还是被法国人追上了,数千人的法军就在河对岸严阵以待,而前方的道路上,还有蝗虫般旌旗蔽天的法军驰援而来。一场恶战还是无法避免,无论逃到哪里,命运的审判都是无法逃避的。

       10月25日早晨,这是一个决定双方命运的日子,也是决定两国未来的日子,更是一个被载入史册的日子。在选择正面回应命运的同时,亨利五世惊奇地发现摧残着英军的暴雨竟把战场冲刷得泥泞不堪,不要说重装骑兵了,就连步兵都变得寸步难行。无论如何,既然无法逃避了,亨利五世决定孤注一掷——他将全部的军队一字排开,将长弓手的火力最大化,就连预备队都没有准备。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法军冲破了防线,英军必将一触即溃。

       法军则显得从容不迫,以逸待劳的同时,拥有更精良装备,更庞大数量,更丰富兵种的法兰西军队几乎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击溃这些穷途末路的英国人。法军不仅拥有重装骑兵,还拥有大量的弓箭手,火枪手,甚至还有炮兵。而法军的计划则是在远程火力掩护下,两支骑兵部队迂回到英军侧翼击溃英军;同时次级骑兵部队绕道后方袭击英军的辎重,防止这些穷寇继续逃窜。

        但现实从来都不理想,越复杂的计划实现的可能性越小,更何况法军的指挥官们都是各个派系的贵族们,各怀鬼胎的他们面对不堪一击的敌人早已丧失了击败敌人的共同目标,心里只想着怎么为自己多夺取些战功。这一情况在法王和王太子不在军中时变得肉眼可见,原来计划被彻底打乱,各个贵族自己的部队开始不按秩序出现在计划之外的地方,整个法军的阵型彻底陷入混乱。

       既然情况已经肉眼可见,那么亨利五世显然也发现了这一点,既然已经孤注一掷了,不如把赌注下得再大一点吧。亨利五世下令全军推进到长弓的射程范围之内,重新钉上木桩架设射击阵地。泥泞的道路使得英军不得不小心翼翼,而陷入口舌之争的法军在如此漫长的一段时间内居然毫无作为,任凭自己的头颅被架在死神的镰刀之下。

       直到英军开始攻击,法国人才如梦初醒——原来自己的任务是来打英国人的。这时法军才意识到自己被敌人逼到了一个极度不利的地理位置中,而此时的英军阵地两侧都是茂密的树林,加上泥泞不堪的道路,使得侧翼迂回变得不切实际。而在这种情况下,数量庞大反而变成了法军的劣势——狭窄的通道使得法军的突击部队不得不挤成一团,缓慢的速度和极高的密度让英军几乎不用瞄准就能轻松射杀这些装备精良的骑士们。箭如雨下,在厚重的装甲都无法阻挡这般汹涌的攻势,无数的骑士还没看到敌人就永远倒在了泥地里,更糟糕的是他们的战马要么冲向敌人的阵地变成尸体加固了敌人的防御工事,要么冲向己方阵地变成步兵的噩梦。

        好不容易等到松软的土地吞噬了些木桩,右翼的指挥官却不幸撞上了刚好没下沉的木桩,连人带马变成了泥地的一部分。指挥官的阵亡使得原本混乱的法军彻底崩溃,骑士们开始逃跑,于是步兵们的前进道路就多了一重考验——躲避如同滚石般落下的友军。而漫天的箭雨令下马的重装骑士们根本不敢抬头,即使厚重的板甲可以阻挡箭矢,可观察口和呼吸孔还是会被某支箭射进来,要了自己的命。

       后方的火力部队眼见这种情况也不敢贸然开火,不利的位置使得他们只能轰击自己的友军,而要打击敌人的阵地,则必须要先置自己于敌人的漫天箭雨之下,显然他们不敢这么做。于是情况就变成了法军的弓箭手、火枪手、炮兵们眼睁睁看着骑士步兵们在泥淖中寸步难行,然后一个不留神就栽在泥地里长眠了。

       但法军士兵的勇气还是值得赞赏的,即使面对如此绝境,还是有大批的士兵冲上了英军的阵地展开肉搏战。英军也按照传统战术,以下马重装骑士进行对抗。于是场面就由英军单方面的虐杀变成了泥地里的混战,由于双方均身披重甲,刀剑难以杀伤,战斗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力量把敌人压在泥地里站不起来。然而法军骑士毕竟缺乏步战经验,拿着马上长兵器的他们发现肉搏战里几乎排不上用场,这给了数量严重不足的英军以胜利的希望。

       即便英军起先占据压倒性的优势,此时的肉搏战还是充分显示了法军数量和装备上的强大,英军阵地不得不向后撤退了数英尺。此时的英军阵地一片混乱,约克公爵被法国人的重锤砸扁了头,而亨利五世也挨了这么一下,万幸的是他仅仅只有头盔的金边受到了损伤。亨利五世在混战之后中也不忘自己国王的身份,坚持戴着自己的王冠,这使得所有法国人如同被挑衅的公牛般发疯似地朝他涌过去。而亨利的近侍就没这么好运了,他们为了保护国王全部阵亡,逃出升天的国王则赶忙去给倒地的牛津伯爵解围。

       直到长弓手们击退了法军突击部队的援军,他们才终于腾出手来加入这场混战之中。尽管缺少装甲的防护,但泥地里的他们显然更加灵活轻便,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撂倒那些笨重的法国骑士们。而泥地里骑士们倒下后,就算没有受伤也不太可能站起来了,几十公斤的重甲加上持续战斗的疲劳,使得这些前一秒还凶神恶煞的骑士们倒在泥地里就立刻与大地融为一体。

       而目睹了整场战斗的法军第三阵则依旧一动不动,此刻的他们用呆若木鸡来形容或许更合适。大部分法军并没有参加过残酷的战斗,眼见自己的友军一个个死在面前,他们早已丧失了继续进攻的勇气。原本这些部队是被安排来追击溃不成军的英国人的,如今失去了指挥官的他们(指挥官和贵族们几乎都在第一二阵),最终作鸟兽散了。

       最后仅剩的约600名骑士,向英军发起了最后的冲锋,他们成了这场战斗最后的阵亡者,甚至在后世还为人所耻笑。

       这一场载入史册的史诗级战斗,全程仅半个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法军贵族骑士把这里当成了获取荣耀的地方,却忽视了这里是残酷的战场这一事实。如同阿拉贡公爵在失去战斗力后按照贵族比赛的规则向面前的骑士交出了自己的手套,以示投降,却遭遇了另一个英国士兵的偷袭,一命呜呼。

       这场战斗使得法军损失了1500名骑士,还有其余至少4000名的大小贵族,不仅有皇室总管和大元帅,还包括3位公爵,5位伯爵和90位男爵,法国的贵族经此一役几乎被一网打尽。除此之外,算上没有头衔的步兵法军的总体损失超过万人。英军的损失就显得不值一提了,除了可怜的约克公爵(亨利的叔叔)外,就是十几名骑士和100余名长弓手。

        尽管这场战斗俘虏的诸多贵族能够换来数量可观的赎金,只是英军的状况并没有随着这场大战的胜利而有所改善。英军依旧缺少补给,依旧没有到达加莱,而法军的围追堵截依旧在进行。亨利五世权衡再三,下令处死所有的俘虏,轻装上路的同时震慑法国人,让他们明白这场战争的残酷。虽说英军骑士们对于这一命令有所抵触,但平民出身的长弓手们可是很乐意执行国王的命令,他们掏出随身的匕首顺着盔甲的缝隙插进去,这些割据一方的贵族们就被毫无尊严地杀死了。即使是奥尔良公爵和波旁公爵这样的显赫世家,在这场屠杀面前也和家畜没有什么区别。原本还期待着交纳赎金东山再起的贵族们就在幻想破灭的刹那间坠入了地狱,军事浪漫主义随着屠刀上的鲜血飘零在空中,欧洲大陆即将被英法全面战争染成殷红。

        三天后,亨利带着他的士兵们抵达了加莱,最终在11月16日返回了英格兰。尽管这场胜利震撼了整个欧陆,但亨利五世心里很清楚,查理六世的统治并没有被撼动,旧的贵族被杀尽了马上就会有新的来代替,而一万多人的损失对于法国而言也无足轻重。想要征服法兰西,突破如今的被动局面,还需要旷日持久的攻城战才行。

       对于法国而言,此战无异于奇耻大辱,战斗开始前占尽优势的法军就这样被人数不到三分之一的英军打得溃不成军,使得法国人患上了“恐英症”,在今后的战斗中越来越消极。法国人开始绝望地发现,上帝站在侵略者一边,无论自己如何努力如何设计,最终都被敌人不费吹灰之力轻易击溃。这一心理层面上的打击和对信心的毁灭,才是对这场战役英军最大的战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简明英国全史(十六)百年战争下半场—忽悠男和忽悠女的大舞台(上)
圣女贞德
悲情英雄:法兰西元帅布锡考特的人生传奇
混沌的胜利:阿金库尔战役602周年祭
法国贵族的末日之战,英法激战阿金库尔,法国贵族命丧黄泉
维尔纳伊之战:阿金库尔奇迹的再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