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调神汤的临床应用

调神汤的临床应用
榆次区保和堂门诊部  臧东来
一、调神汤的由来及组成。
调神汤是由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变化而来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其方由:柴胡10g 黄芩10g 半夏10g 人参10g 生姜10g切片 大枣10g挈  云苓10g  桂枝10g  龙骨15g  牡蛎15g  铅丹  大黄4-10g组成。
刘老在长期应用的过程中发现铅丹有毒龙骨又过于收敛,于是用石膏甘草代之,这样既安全又疗效可靠,故更名为调神汤。后因半夏、生姜、云苓常常缺少,不得已用炒苏子、川椒、车前子取代。
二、调神汤的适应症。
1、要想明白调神汤的临床应用必须先明白柴胡加龙牡汤的临床应用。
东汉末年,战争频发,“伤寒”屡现,不论是战争还是“伤寒”都会大量的死人,造成人们的心理恐惧,使人焦虑烦躁、脏腑不和、肢体不适,出现诸多症候。据黄煌教授考证,张仲景是刘表军队中的一位名医,他就是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患有“战争恐惧症”和“伤寒”恐惧症的。经验证,该方疗效可靠故而写入《伤寒论》。
    2、调神汤的临床应用
    2.1 颈椎病(骨质增生)眩晕背劳,上肢麻木、心烦失眠、口苦粘干、胸胁满、脉弦上鱼际。
    2.2 肩臂至手指酸痛麻木憋涨、头晕头疼、胸胁苦满、心烦叹气、舌苔白、脉沉弦上鱼际。
    2.3 雷诺氏证,手指遇冷苍白紫绀,局部冷麻疼痛,脉弦上鱼际。
    2.4 用力不当,俗称“闪腰岔气”造成的肢体痛不能转侧,脉弦涩上鱼际。
    2.5 痉挛性斜颈,张口困难、脉弦上鱼际。
    2.6 脑梗,轻度半身不遂,“腹动”微有胸胁满,脉弦滑上鱼际。
    2.7 小儿多动症,手足不自觉乱动,挤眉弄眼,鼓颌吮嘴,脉弦上鱼际。
    2.8 周期性麻痹,阵发性瘫痪,胸胁满,“腹动”, 脉弦上鱼际。
    2.9 痉证,肌强直或不能立即收缩,收缩后不能立即放松,脉弦涩上鱼际。
    2.10 腔管狭窄综合症,上肢酸困,疼痛麻木,头晕,心烦失眠,舌苔白,脉弦紧上鱼际。
    2.11 脊髓空洞症,肌萎,肩背酸痛,上肢麻木憋涨,温度感丧失,头晕心烦,口干舌苔白,脉弦上鱼际。
   2.12 面肌抽动症,脉弦涩上鱼际。
   2.13 口眼歪斜久久不愈,胸胁苦满,“腹动”, 脉弦涩上鱼际。
   2.14 局限性癫痫,半身或其中某条肢侧突然抽搐,麻木;或突然低头不语,数秒后又如常人,心烦,易怒,失眠,脉弦滑上鱼际。
   2.15 外伤后,破口难以愈合,脉弦紧上鱼际。
   2.16 甲状腺功能减退,手足冷,恶风怕凉,头晕头胀,胸满心悸,脉弦紧上鱼际。
   2.17 舌咽神经痛,咽喉或耳内短暂性剧痛,常因吞咽、咀嚼、讲话、咳嗽而触发,胸胁苦满,心烦,舌苔白或微黄,脉弦滑上鱼际。
   2.18 美尼尔氏证,头眩不敢转动,天旋地转,心烦心悸,胸满胃不适,恶心。口苦口干,苔白黄微腻,脉弦上鱼际。
   2.19 行走不稳,消瘦,舌苔白黄腻,脉弦滑上鱼际。
   2.20 颅内压增高,头疼头胀,咳嗽,或震动尤甚,或时见手麻,胃脘不适。脉弦滑上鱼际。
   2.21 大动脉炎,头目综合症(头晕头痛,目视不清),胸满,“腹动”, 脉弦上鱼际。
   2.22 半身汗或半脸汗出,呈阵发性,脉弦上鱼际。
   2.23 妇科痛经,小腹冷痛,白带多,便秘尿赤,头晕心烦,面红口苦,脉弦紧上鱼际。
   2.24 缩阴证,妇女会阴回缩,小腹隐痛,头晕心烦,口干,时而心慌,舌苔白,脉弦上鱼际。
   2.25 阳痿属上热下寒,痰湿不化,头晕心烦,口干,脉弦滑上鱼际。
   2.26 遗精,头晕失眠,脉弦上鱼际。
   2.27 焦虑症,手指麻木,胃中空虚或腹痛,舌苔白,脉弦紧上鱼际。
   2.28 恐怖症,或汗出,或恶心,或心悸震颤,手麻,脉弦上鱼际。
   2.29 嗜络细胞瘤,阵发性逆气上冲,心悸心烦,胸满气短,头晕头痛或腹痛呕吐,手足厥冷,口干苦,舌苔白,脉弦上鱼际。
   2.30 奔豚证,阵发性胃脘部悸动,胸满,“腹动”, 脉弦涩上鱼际。
   2.31 更年期综合症,阵发性心烦,气上冲,冲侧全身烘热而汗出,头晕心烦,舌苔白黄微腻,脉弦滑上鱼际。
   2.32 低血压,头晕,手足厥冷,脉弦紧上鱼际。
   2.33 鼻衄,时有头痛,烦躁失眠,舌苔白腻,脉弦上鱼际。
   2.34 心脏神经官能证,阵发性心悸心烦,脉弦涩上鱼际。
   2.35 心肌炎后遗症,心悸,胃中不适,易惊,失眠,脉弦上鱼际。
   2.36 早搏,头晕头痛,胸满胁痛,口干苦,舌苔白,脉弦上鱼际。
   2.37 便秘,头晕心烦,脉弦上鱼际。
   2.38 痔疮,面白,胸满,“腹动”, 脉弦上鱼际。
   2.39 脉管炎,患侧肢冷疼痛,脉弦滑上鱼际。
   3、调神汤应用须注意区别的几个问题。
   3.1 调神汤的“弦上鱼际脉”是双弦脉上鱼际而不是右尺长弦脉。右尺长弦脉是调肠汤的应用指征必须区别对待,区别应用。
   3.2 调神汤的“脉弦上鱼际”要和长脉相区别。长脉下出尺上过寸(上鱼际有脉),但脉体不弦,和缓有力,是健康脉的表现。
   3.3 调神汤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区别是:寒多于热,用柴胡加龙骨牡蛎去铅丹比较好,反之热多于寒,则用调神汤比较好。
   3.4 应用调神汤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时,若大便干结,大黄量要大些;大便不干,大黄用量要小些;大便正常亦要用小量的大黄,这是调理的需要,因为小量大黄与姜同用有辛开苦降的功用,小量的大黄有活血的作用。
   3.5 应用调神汤最主要的腹证是胸胁苦满和“腹动”,若“腹动”亢进而无胸胁苦满证时,应当用桂枝调神汤。
     以上汇报是个人学习应用的一些体会,由于水平有限,希望各位同仁多多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临床模拟练习-每日一案(第33期)
每日医案 | 阳痿案:经方床临模拟练习30
朱进忠教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验举例
难病奇治 朱进忠(2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烦躁案
中风病按六经划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