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支气管扩张症的中医药治疗

支气管扩张症的中医药治疗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中医病机;支气管扩张.中医药疗法;发热


   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以致支气管扩张和变形。多发于儿童和青年。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等都能诱发支气管和肺部的感染,损害支气管壁组织,削弱它的弹性,导致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发病因素为支气管-肺组织的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感染引起管腔粘膜的充血、水肿,使管腔狭小,分泌物易阻塞管腔,导致引流不畅而加重感染;支气管阻塞引流不畅会诱发肺部感染。故两者互相影响,促使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和发展。本病能引起肺功能改变,使肺循环阻力增加,最后可并发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药疗法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现将其整理归纳综述如下。

    1 中医对支气管扩张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以外感和发热为主要病因病机。曹世宏 [1] 认为:①肺虚为本,痰热瘀为标。支气管扩张属中医的“咳嗽”、“咯血”、“肺痈”范畴,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发病。肺主气,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劳倦过度,均易导致肺脏受损,日久可出现肺气阴两虚之证,而肺虚又易招邪侵,从而使疾病反复,不易恢复。从临床上看,本病患者多见形瘦羸弱,常有气短不足以息、喘促等症,故肺虚为本病之根本。肺主通调水道,若肺气不足,则通调水道的功能减弱,水液停聚于肺系,随肺气上逆,而出现咳痰;邪壅于肺,郁而化热,痰热内壅,炼液为痰,则痰色黄稠;若热伤肺络,络损血溢,可致咯血;血溢脉外,而成瘀血;若痰热阻滞肺络导致气滞血壅,络脉气血不得畅通,则出现胸痛;血腐化脓,则咳吐脓血腥臭痰。②治重权衡标本及病机,其本为肺虚,其 标为痰热瘀互结,治疗当以补肺清热、化痰散瘀, 应权衡标本主次变化。若支气管扩张临床表现以痰热壅盛为主,则可见咳吐大量黄稠痰或带有脓血,甚则喘逆痰鸣,咳则胸痛、烦渴引饮,大便干结,小便赤涩,舌质红、苔黄,脉数,治当以泻火凉血、清化痰热为先,则痰瘀得化,浊气得降,有益于肺气的恢复。如此标本兼治,相得益彰。若疾病长久不愈,临床表现以肺气虚为主者,可见咳而少气,倦怠懒言,声低,面色少华,畏风寒,痰中带血,午后颧红,潮热盗汗,形瘦,舌质红、苔薄,脉细。因此曹师指出,支气管扩张无论有无虚损之症。临床治疗皆应顾护气阴,可保护患者的肺功能,使咳嗽、咯痰咳血等症状减轻,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王敏[2] 认为支气管扩张咯血初起正盛邪实,以痰热壅肺为多见,火热之邪灼伤肺之脉络为其出血的主要原因。病久体虚者则耗气伤血,以本虚标实,阴虚火旺为多,同时也不乏气虚失司或脉络瘀滞之证。单丽囡等[3] 认为,本病肺虚为本,累及它脏。多因禀赋不足,素体常见肺气虚、肺阴虚或肺气阴两虚。肺脏易受外邪侵袭,尤以风热、风寒、风燥犯肺为主。若疾病进一步发展,子病及母,肺脾同病,脾运化水液功能失调,痰湿内生,上注于肺,则见气短而咳,咯痰量多,如肺脾气虚不能摄血,血溢脉外,则见咯血;若久病伤阴,肺体阴亏,累及于肾,肺肾两虚,水亏火旺,可见干咳、咯血。正如《景岳全书》所指:水亏则火盛,火盛则刑金,金病则肺燥,肺燥则络伤而嗽血。若病程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俱虚,可见动则咳嗽,咯痰无力。庞梅珍等[4] 认为支气管扩张咯血为肝之经脉由下而上贯膈注于肺,其气升发,助肺宣发;肺居上焦,其气肃降,具有抑制肝阳上升太过之功,此乃金制木之意。风热燥邪犯肺,肺失清肃,肝木易于上乘,热亦可循经下行于肝,使肝火偏旺反侮于肺,或情志不舒,肝郁化火,上逆犯肺,或肾水不足,肝火上炎于肺,均可灼伤肺络,以致络破血溢,发为咯血。咯血之症,咳或不咳血,血自肺系而来,从口中而出,其病机多为气火上逆,阳络损伤而随之上溢所致。

   2 中医药治疗

    曹世宏 [1] 认为在急性发作期:痰热较盛者常用经验方,药如:全瓜蒌、桑白皮、黄芩、黛蛤散、薏苡仁、冬瓜子、赤芍、桃仁、浙贝母、桔梗、芦根,咳甚者加蒸百部、杏仁,痰火盛者加金荞麦、鱼腥草,苔腻湿盛者加苍术、白术、连皮茯苓,气虚明显者加黄芪、太子参,胸闷者加郁金、枳壳,痰中带血者加制大黄、白及,伴气喘者加葶苈子、射干、炙麻黄。若以咳血为主要症状,常用咳血方,药如黄芩、生地黄、牛膝炭、白茅根、三七粉、白及粉,火盛者加水牛角、生石膏,重用生地黄,肝火盛者加牡丹皮、炒栀子、青黛,肺热盛者加金荞麦、鱼腥草,津伤者加芦根、天花粉,咳甚者加马兜铃、百部,颧红潮热者加青蒿、知母、地骨皮、白薇,兼外感者加金银花、连翘、桑叶,痰多者加黛蛤散、浙贝母、制大黄。在迁延期:常用经验方,药如:南沙参、麦冬、百合、生地黄、桑白皮、地骨皮、浙贝母、枳壳、丹参等,气虚者加太子参、黄芪,潮热者加银柴胡、青蒿、白薇、知母,咳者加蒸百部,紫菀,痰者加浙贝母,咽干不利者加桔梗、玄参,口干者加芦根、天花粉,盗汗者加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脾虚者加服参苓白术丸,肾阴不足者加服六味地黄丸。王敏[2] 用中药辨证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症68例,痰热雍肺治宜清热化痰、宁嗽止血,方用清气化痰丸方加减(瓜蒌仁、黄芩、茯苓、枳实、杏仁、陈皮、胆南星、半夏、生藕节、侧柏叶、花蕊石)。肝火犯肺治宜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方用泻白散合黛蛤散(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青黛、蛤壳、黄芩、半夏、旋覆花、代赭石、花蕊石、生藕节)加减。阴虚火旺宜养阴清热,凉血止血,方用百合固金汤(百合、麦冬、生地黄、熟地黄、玄参、当归、赤芍、白芍、贝母、甘草、藕节、白茅根、侧柏叶、旱莲草)加减。气虚血瘀治宜活血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单丽囡等 [3] 治疗上分为急性期和慢性缓解期,急性期:以急则治其标为主,采用“散寒、柔肝”等主要治疗方法。其中,外寒内饮型:治疗宜宣肺解表,化痰祛浊。给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若内有郁热可加用石膏以清里热;痰热雍肺型:治疗当以宣肺泻肺,清热化痰为主。

    方用苇茎汤或清金化痰汤加减。肝火犯肺型:治宜 清肝泻肺,化痰止咳。方用旋覆代赭石汤、黛蛤散加减。药用桑白皮、旋覆花、代赭石、白芍、牡丹皮、花蕊石、黛蛤散。慢性缓解期:根据“培土生金”理论重在补脾。兼以调补它脏。肺气阴虚型:给予益气滋阴为主,方用百合固金汤或生脉饮散加减。药用百合、麦冬、生地、熟地、浙贝母、百部、当归、白芍等;肺脾两虚型(亦可称:痰湿蕴肺型):治疗上以“培土生金”为大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方用二陈汤或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肺肾气虚型:治以补肾纳气,降气平喘为主。方用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若见浮肿,则温阳化饮,方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庞梅珍等[4] 以清热凉血,养血柔肝为治则,用民间验方鱼旱蛋方加味(鲜鱼腥200g,旱莲100g,鲜鸡蛋4个)治疗支气管扩张50例,并设先锋Ⅴ静滴并口服安络血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50例中,治愈20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50例中,治愈7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80.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丁红等[5] 用一清胶囊(四类中药新药)对120例热盛迫血所致支气管扩张咯血进行临床治疗。结果:中医证候显效率96.7%,疗效显著。张志明[6] 自拟支气管扩张丸(北沙参120g,麦冬80g,西洋参100g,玄参80g,百合120g,川贝母100g,海浮石80g,薏苡仁80g,白及140g,花蕊石(醋煅)100g,三七100g,生甘草40g,紫河车4具)治疗支气管扩张56例,疗效显著。

    3 结语

    综上所述,不少学者一对支气管扩张作了很益的研究和探索。在治疗方法上,既有体现中医学特色的辨证论治,也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专方专药。

【参考文献】
  [1]曹世宏.曹世宏治疗支气管扩张经验[J].中医杂志,2002, 43(12):895~896.

[2]王 敏.辨证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68例[J].中医研究, 2005,18(4):47~48.

[3]单丽囡,刘小虹.支气管扩张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探讨[J].陕西中医,2005,26(4):339~340.

[4]庞梅珍,王 芳.加味鱼旱蛋方治疗支气管扩张50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01,17(2):12~13.

[5]丁 红,刘松山,何 玲,李朝敏,杨 明.一清胶囊治疗热盛迫血所致咯血(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观察[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1,17(4):41~42.

[6]张志明.支扩丸治疗支气管扩张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2002,33(5):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支气管扩张的中医治疗
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肺癌 辩证施治
《心,》[转载]当代名老中医治疗心衰的临床经验总结
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研究进展
三个代茶饮配方推给您,针对慢性咽炎、气滞血瘀、痤疮,养生效果也很好!
哮喘的中医药分级治疗构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