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说《老子》85 —— 常做善人


前面说到能替天下受屈辱,能承担天下苦难的才配做天下王,老子接着在《道德经》第七十九章中说: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承受了再大的天下屈辱和灾难,也照样会有人指指点点甚至骂骂咧咧的。这道理就像一个人想做到面面俱到不得罪任何人,再怎么去“和大怨”, 也“必有余怨”。人最不能安住在当下,不同年龄阶层有不同的纠结和怨恨,哪怕没啥可怨,也会“无语怨东风”。人生总是苦比乐多。好好地观照当下便可解脱,我们偏偏心猿意马烦恼不断! 为什么会这样呢?天下之人,痛苦的根源是对自我的执着,不了解这个“自我”其实是“假”的。 世间万象无不依因缘而生灭——包括我们这个“自我”,其实也是众缘成就。不真正明白缘起法,就认识不到自性本空、自我本无,就不可能真正懂得感恩众缘成就,也就难以真正从心态上做到谦虚谨慎,积极践行大道。有位网友多次要求胡涂医收其为徒,甚至要求我下次见面时揍他一顿。我当然没有资格做任何人的师父,在文明社会里更不可能动手打人。后来他问我太多啰里吧嗦的问题,我就把他微信删了。他还来质问我为何删他微信拉黑他。哈哈,你连被我删个微信都不干,我若傻乎乎真的打你一顿岂不被你告上法庭了!:) 因为本来“无我”,才要懂得感恩众缘造就了这个“我”。因为世间一切都是缘起,才知道世事无常。因为世间无常,才时时都在变化之中。在每个变化的当下,若能观照“缘起”生灭,就能“照见五蕴皆空”,才能转迷成悟转凡成圣。否则“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杂念纷飞,烦恼无边,难免猪油蒙心,即使设法和解了大仇大怨,心中也难免余恨绵绵。故曰:“和大怨,必有余怨”。心中有了无明烦恼,就会付诸行动,最后就难免因为行动而结下怨恨,结了怨恨再去和解,和解了再结怨,我们凡夫就是这样不断轮回着。人生啊,若不自觉觉他,还真是乏善可陈!“安可以为善”,怎么做才是最妥善最好的呢?


圣人懂得用缘起观看待世间,用一颗感恩的心看待世间因缘,不求善而善自生,不用和怨而怨自和。在老子生活的时代,人们借用财物时立的契约一般用竹子或木头做成,会一分两半,出借人(creditor)持左契,债务人(debtor)持右契。凭着左半张契约就可以向求借人追债。本来“有借有还”,也很应该。但是人们往往“借时欢喜讨时烦”,向人追债往往比问人借债还艰难。生活中本来关系好好的两个人往往因为借钱而结怨的例子俯拾皆是。“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所以圣人若是也理财,也是无为而治。他们手中的财物被别人借了就借了,不会持着追债的左契去追责债务人。啥时候该还了,让借债人自动自觉,爱还不还,这样也就少些怨恨了,这种做法才是最妥善最好的。哈哈,若在今天这个时代,圣人非破产不可!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有德之士,懂得合于大道的方法是手中持有契约,心中没有契约,不追不讨。强讨强要,甚至找黑社会追债,这是无德之士才会干的事儿。其实悠悠大道,会有自动平衡的功用。作为瑞士银行家,胡涂医是不称职的。我借出去的钱也是这样效法圣人们,收得回来就收,收不回来拉倒。舍和得自有平衡嘛!天道“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天道对任何人一视同仁,无所偏爱。故曰:“天道无亲”。虽然天道无亲,但是只要你心存善念,还是可以合于至道的。就像你哪怕不去“讨好”老天爷,只要你是心存善念口说好话手做好事的好人,天道总站在你这样的善人一边。故曰:“常与善人”。


祈愿大家时时观照当下,常做善人!


胡涂医

2018年11月20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微学精讲【18】第79章
【道德经讲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
道德经》通读 第七十九章
《道德经》连读||第79章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道德经》第79章 天道无亲 原文和翻译
225.《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