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瑞清的性情与书风
原文地址:李瑞清的性情与书风作者:雷家林

   清代尚碑风之余波延至民国,南曾(熙)北李(瑞清)在当时为双璧。李瑞清作为清之遗老,其品格如宋文天祥,明黄道周,忠于故朝,虽然那个故朝是“外族”所为。民国革命的将士因其节操保留其脑袋,得以混迹海上卖字画为生,而较之黄石斋幸运得多,因而得以留下众多的书画精品。作人的节操与情性的痴心影响其书法的高蹈不群。其人因其父官湘地的关系而生活在沅湘一地,这位江西老表不仅相好于曾熙等湘地书家诗人,武陵余氏三小女曾作其夫人,皆先他而去,留下刻骨的相思,心中的一段痛楚,其中一个叫梅仙。见《清道人遗集》。大凡杰出的艺人,皆是性情中人,本人曾作一词云:“千山雪暗。长龙蜿蜒处,松柏相伴。燕云飞坠,丘原天晚,冷枝横斜香菀。空宇寒意拂蕊骨,冰心傲,摇曳疏影。东山月,玉壶光转,流光抛人更远。天涯浪迹魂魄,何处寄思恋,千树一面。散落花骨,诗心滞凝,陆子梅想尤软。万灵寥落思红艳,透春信,呈姿唤醒。寒枯树,花色深陷,还把梅仙慕羡。”中有梅仙句,虽非因李瑞清而作,又暗合其思绪。恐怕还象彭玉麟那样的人亦合于此种词境的心情。李氏往往多画梅寄寓其深情。作为近代的教育家,其识见高,敢为天下先,在书风方面,亦是独立不凡,习篆目无二李(李斯、李阳冰),直追先秦,尤喜散氏盘,运笔涩迟,线条起微澜一般的变化多端,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此风同样运用北碑与行草中,用心中正,其字多如堂堂正正之旗,又不少浪漫变化,大体的方整中以小的波纹状而形成丰富的变势,这同何绍基隶书用笔相仿,只不过用在北碑和篆籀上罢了。追于先秦使其篆意高古,用篆意入碑又使其碑风古穆,气象不凡,这正是其过人之处。书与画还有诗文,是郁郁葱葱心象之流露,其人是高士贤哲,其书必贵。观李瑞清书,信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线条的金石气的构成
韩天衡|百川入海——二十世纪海上书坛散论(二)
李瑞清篆额曾熙隶书船山书院记碑
何绍基《临汉碑》
何绍基临汉碑两种
“颤笔”,这种笔法真的能学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