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谋食”的角度看《儒林外史》中的读书人

一个读书人是否有能力以正当的方式“谋食”,这是《儒林外史》区别“贤人”、准“贤人”或缺少尊严者的尺度之一。

《儒林外史》中的“贤人”,如“说楔子敷陈大义”中的王冕,小说主体部分的虞育德、庄绍光,构成了一个形象系列。他们的一个共同点是,都能以正当的方式让一家人“不愁衣食”。比如,王冕比较稳定的生活来源是替人作画。庄绍光因其“征君”的身份,皇上把玄武湖当做礼物送给他,而玄武湖就是庄绍光的衣食之源。

虞育德是《儒林外史》主体部分最为重要的“贤人”,有关他“谋食”的叙写格外充分,也格外有意义。为了“谋食”,虞育德接受祁太公的建议,学过看风水(“地理”),学过算命,学过挑选黄道吉日(“选择”)。后来,同样与祁太公的建议有关,虞育德读书应考,考上了秀才(“进了学”)。有意味的是,《儒林外史》中的王仁,一个心地灰暗的廪生,说到读书,用的是这样的口气:“我们念书的人,全在纲常上做功夫,就是做文章,代孔子说话,也不过是这个理。”而人品一流的虞育德,却坦率表明,他之所以读书应考,是因为做了秀才,作私塾老师的机会就多一些,收入也会增加,家庭的经济来源更有保障。“谋食”本身就是理由,不需要拿“谋道”来为它辩护。

《儒林外史》第三十六回的一个细节,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一位庄农为生活所迫,投水自杀,虞育德叫船家把他救了起来。明明手头有十二两银子,却只掏了四两资助庄农,自己留了大头。

  读过《水浒传》的人,都记得鲁智深是如何资助金氏妇女的,那真的是“倾其所有”。打虎将李忠磨磨蹭蹭,不够爽利,便被鲁智深奚落了一通。而如果拿虞博士和鲁智深比较,岂不是也有不够“爽利”之嫌?其实,《儒林外史》的深意就在这里:《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是没有家庭的人,他的做派所体现的并非人情之常,而只是想象世界的豪侠之道。《儒林外史》中的虞博士,则是一家之主,为一家老小提供生活保障是他基本的人生责任;当他必须有八两银子才能保证一家人在几个月内的温饱时,如果他居然拿这笔钱资助他人,这不是品格高尚,而是违反了基本的人情和伦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儒家的伦理。反之,如果只是“老人之老”而置“吾老”于不顾,“幼人之幼”而置“吾幼”于不顾,就不符合儒家的伦理了,因为这不符合人情之常。儒家伦理是对人情之常的升华,而不是对人情之常的背离。这一人情之常,正是“谋食”的必要性所在。

《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的“四大市井奇人”可以算得准“贤人”。小说没有具体展开“四大市井奇人”的“谋食”生涯,但寥寥数笔,已可见一斑。“一个是会写字的。这人姓季,名遐年。”季遐年没有家小,寄食寺院就是他的“谋食”之道。“又一个是卖火纸筒子的。这人姓王,名太。”“一个是开茶馆的。这人姓盖,名宽。”“一个是做裁缝的。这人姓荆,名元,五十多岁,在三山街开着一个裁缝铺。”后面三个“市井奇人”,都有“谋食”的正当职业。

《儒林外史》之所以关注“贤人”或准“贤人”的“谋食”生涯,是因为“谋食”是获得人生尊严的基本前提,有许多读书人,就是由于“谋食”无方而无力完成基本的人生责任,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比如倪霜峰,比如杨执中。

倪霜峰见于《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这个靠修补乐器为生的穷秀才,生了六个儿子,“死了一个”,其他五个,都“因没有的吃用”,四个卖到了“他州外府”,一个过继给了鲍文卿。倪霜峰何以沦落至此?他自己是这样解释的:“我从二十岁上进学,到而今做了三十七年的秀才。就坏在读了这几句死书,拿不得轻,负不得重,一日穷似一日。”倪霜峰的穷,不是孔子“在陈绝粮”那种偶然的饥饿,也不是颜回那种“箪食瓢饮”的贫寒,而是终生在极度贫穷和丧失尊严的境况下挣扎,这样的读书人,连个体的尊严都维护不了,还谈什么“谋道”?

为娄家两公子推重不已的“名士”杨执中,也是因“谋食”无方而把生活弄得一团糟的人。他本来是一介廪生,参加了十六七次乡试,都未能中举。年纪老大,选为应天淮安府沭阳县儒学正堂,“要去递手本,行庭参,自觉得腰胯硬了,做不来这样的事”,于是把官辞了。假如杨执中另有较好的“谋食”之方,辞官倒也罢了。其实又别无所长,只好去给一家盐店做管事先生。做管事先生也行,敬业就好。可他又看不起这种似乎与“谋道”不搭边的营生。结果亏空了七百多两银子,以致被关入监狱。一个连一家生计都维持不了的人,又怎么能够“谋道”?

             ——人文经济学视野下的《儒林外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部编语文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真题测试
你以为是穷秀才?秀才的收入和特权
吴敬梓名言名句大全
《儒林外史》之二 匡秀才
儒林外史典型人物介绍主要人物有哪些(2)
【名家解读儒林外史】乐蘅军:世纪的漂泊者论《儒林外史》群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