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中风名方|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通络,出自《医林改错》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是少见的被现代医学实验所证实的治疗中风的中医传统方剂。

【组成】

生黄芪四两[20g],当归尾二钱[3g],赤芍一钱半[5g], 地龙一钱[3g],川芎一钱[3g],红花一钱[3g],桃仁一钱[3g]。

【功能主治】

补气活血,祛瘀通络。

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风3克,服四五剂后去之;如已病三两个月,前医遵古方用寒凉药过多,加附子12~15克;如用散风药过多,加党参10~15克。主中风后遗症。正气亏虚,脉络瘀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苔白,脉缓。现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半身瘫痪、截瘫,属气虚血瘀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禁忌事项】

注意中风正气未虚或阴虚阳亢,风、火、痰、湿等余邪未尽者,均忌用。

1本方证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以正气亏虚为主,原书称为'因虚致瘀',故生黄芪用量宜重(可从30~60g开始,效果不显,再逐渐增加),祛瘀药宜轻。

2使用时,以病人清醒,体温正常,出血停止,脉缓弱者为宜。

3使用本方,需久服缓治,疗效方显。愈后还应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4高血压患者可用,但正气未虚者慎用,阴虚阳亢,或阴虚血热,或风,火,痰,湿等余邪未尽者,均忌用。

【方歌】

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方解】

本方中,君药为生黄芪:重用,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臣药为当归尾∶长于活血,兼能养血,因而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佐药为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配伍特点: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气旺则血行,活血而又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瘀祛络通,诸症自可渐愈。

【现代实验研究】

1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中风患者血液处于'粘、浓、凝、聚'的倾向,运用本方后,能增加血小板内环磷酸腺甙的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抑制和溶解血栓,以改善微循环,促进侧枝循环。[《浙江中医杂志》1986(3)∶110]

2对心、脑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补阳还五汤静脉注射,有缓慢、持久的降压作用,对麻醉家兔能显著地增强心肌收缩幅度,反映心肌耗氧量的心肌张力时间指数显著降低,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明显增加。[《中药通报1987(2)∶51]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补阳还五汤能使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增加,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从而表明本方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理学基础。[《陕西中医》1986(10):466]

补阳还五汤是不可多得的中风后治疗验方,应用中也有不错的效果和反响,值得学习和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话题 妙用补阳还五汤 补气活血通络专治中风后遗症
冠心病要不要通血管?这3个药剂量得这样把控
治疗中风、偏瘫名方:补阳还五汤
中风仙方 (原名)
『常用方剂』理血剂>活血祛瘀>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汤新用(古方新用)
补阳还五汤的组成,加减及功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