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谈中药之毒

沈谦益

中医中药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其底蕴十分丰富。然而,人们对中医中药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所以在宣传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误区。
有人认为中药是纯天然药物,没有毒副作用,导致了对中药的滥用。“关木通”“龙胆泻肝”事件以来,经过科学研究,发现长期服用某些中药也会发生肾损害等毒副作用,经过媒体的报道,又使得人们对中药的认识发生了剧变,甚至产生畏惧感,不敢服用。

1、所有中药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早期的中医对中药的认识是毒、药不分的,药就是毒,毒就是药。《周官》曰:“医师掌管医之政令,聚毒药,共医事。”“由是观之,药毒也,而病毒也,药毒而攻病毒”《药征》。药物的偏性就药、毒。中医就是利用药物的这些偏性(毒性)来治疗疾病的,如热病用寒药,寒病用热药等。“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是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经常用到的药物,根据其偏性做了分类。这时毒字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药物的偏性大的称之为毒。我国最早的第一部本草即《神农本草经》分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能补养,“无毒”,可以长服、久服之品;中品120种,能治病补虚,无毒或有小毒,斟酌使用;下品125种,专治大病,多为有毒,不可多服,不能久服。“凡攻疾之具,则药皆毒,而疾医之司也。养精之备,则辨有毒无毒,而食医之职也。食者常也,疾者变也。”《药征》
凡是有毒的药物,大部分都性质强烈,能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一般使用量都较小或极小。这些药物安全性低,用之稍有不当或过量,即可对人体产生毒害,轻者对人体造成损伤,重者对人之健康或生命造成严重的不可挽回的后果。
即便是养精之无毒药物,毕竟还属于药物,也不能不经辨证的长期使用,不然,也会对人体造成毒副作用。所以古人说:“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皆是砒霜。”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药品种比较混乱,有的药物一个品种多个品名,还有的是同名异物等,由于品种复杂,产地又异,其含的药效及毒性也有差别。这就提醒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医地道药材使用中药。
中药的毒性与环境污染以及存储、运输过程中的保管不善有关,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大量中药饮片用硫磺熏蒸的不良现象,加重了中药毒副作用的出现。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更要精选药材,千万不能使用化学污染、硫磺熏蒸的加毒药材。
 
2、中药使用毒副作用问题,多则之于医

对于中药的使用,传统中医有着一套严格的方法,在辨正准确的基础上,运用中药按照君、臣、佐、使组方,采取相使、相畏等用药技巧,提高了药物的治疗作用,而且避免了中药毒副作用的发生。正因为这样,在几千年的中药使用历史上,给人们留下了,安全、无毒副作用的印象。
如果不按照中医传统理论使用中药,甚至有人根本不懂中医传统理论(包括那些没有学懂中医传统理论的中医师),一味的按照症状、按照西医诊断、甚至按照西医病名使用中药,更有甚者只是按照西医对中药的理化分析使用中药,则必然会有毒副作用的发生。这样背离中医传统理论使用中药出现的毒副作用现象,怎么能归罪于传统中医药呢?

3、中药应该在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使用

中医治病是立足于人的性命、生命体系,精察人体气血、阴阳、寒热、虚实的病理机制,在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选用不同的偏性药物来治疗疾病,不是机械的按照病名、症状用药,用药不当,必然出现毒副作用。只有真正通晓中医传统理论,掌握中医传统技能的人,才可以使用中药,如果药材道地、制备精良、辨证准确、遣方合理、配伍恰当、剂量得当,才可以避免中药毒副作用的发生。
 
                                                          2012年9月9日于加西


再说中药副作用 
沈谦益

 从中医药的发展史看,古中医本没有固定的中药,一切世间的万事万物无不可以成为中药。医者诊查人体发病的情况,从中医的生命生理、病理出发,运用不同式法,精确分析病情,确认生命体系阴阳、五行等的偏颇。为了平衡这些偏颇,要采用相应具有偏颇之性的世间万事万物以对治之。这样,这些被运用的事物就成了中药。
  世间的事物并不是简单的属性,它有着多层面的复杂性,是多层面不同属性的集合体。为了能够精确的运用这些事物,古中医采用了不同层面的式法来认识和运用它,以便和人体生命生理的复杂而集合的特点适应。如此,一个事物在不同式法的规范认识中就会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中,有一些物品是中医经常用到的,人们就把这些经常用到的物品分别采集、种植、储藏起来,以便中医的运用,这样就有了现在意义上的中药。
  如上所述,这些中药(物品)都有着阴阳、五行等偏颇的,就因为其性情的偏颇,才使它成为对治人体生命偏颇的药物。在不同式法中,中医师会按照不同的中药配伍规则,来突出其药物的某方面性情,而消除其他性情对人体的影响,以达到符合治疗病证的要求。但是,如果运用这些药物时,不能精确的对治于人体生命偏颇,很明显的道理,它就肯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当然,对于药物和人体的精确认识是最基本的条件。
  故而,所谓中药副作用的产生不外以下原因造成:
1.中药的滥用
  对中药的性情认识不清,妄言中药没有副作用,而粗暴轻率的用中药。
2.中医师运用中药不当
 人体生命生理、病理不明,中药性情不精,不明不同式法规范的精确分析,更不清楚不同式法下的不同运用规则,一味以验方、秘方的形式运用中药,这样运用中药的结果必然会出现药不对证的情况,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中药毒副作用。
  
                                                            2014/1/31于加西

谈医疗方法的评判
沈谦益

前不久,我的一个中医博士朋友,给我讲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事情。有一次他去一个很熟悉的朋友家做客,无意中看到桌子上有一张中药处方,因为职业的关系,他就认真的看了看这张处方,这张处方药味很多,有三十多味药,其中还有很多的大毒药并且用量很大。他急切的说:这是谁的药方?这个药方千万不能吃,会吃死人的。朋友家人都静静的看着他,没有一个人说话。他再次说:这张药方没有任何理法可言,可以说是一些药物的堆砌,而且用了这么多的大毒药,不可能治病,而且肯定会吃死人的!这时,他朋友的老父亲轻轻的说:这个药我已经吃了,我多方求医治疗没有效果的病,吃了这个药已经有了反应,效果不错。他说,那天他不记得是怎么样从朋友家出来的,又是怎么样回到了自己的家。这张处方完全颠覆了他学习了10多年的中医教育,从过去学习的教材中,他没有办法能够理解和调和这个问题。从那天以来,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将近5年过去了,他还是没法想通、理解这个问题。这使他很疲惫,关键的是他对自己从中医本科到博士所学的知识产生的疑问,从而影响了他现在从事临床工作的状态。
我们进一步交流了一些这张使他刻骨铭心的处方,我告诉他,从处方的组成看,这张处方属于孙真人千金一脉的传承,理法严谨,是一张不错的处方。
在中医的流传史上,有着很多的流派,每一个流派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理法方药,从本草学(中药学)、脉学到用药规则,都是与别的流派不同。所以用一种流派的知识,不能完全理解其他流派的学术。现在中医院校教材里尽管有各家学说这门课,但是因为作者的学识局限,各家学说这门课中的很多观点是不正确的。比如,现在的中药学和神农本草就不是一回事,按照中药学是不能学通伤寒论的。可以说,不能用现在的中药学来理解和评判伤寒学家的治疗方法的。
我的一个朋友,他的处方经常被一些中医视为只是调理一下肠胃而已。就是这些被认为只能调理肠胃的处方用药,这个朋友治愈了很多疑难症,如硬皮病、妇科病等。
同理,西医与中医是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其差异比中医不同流派之间的差异要大了很多,西医对中医的很多评判又有什么可能是正确的啊。
 
                                                                                                                                                2014/1/22于加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治证不治病3.6
同仁堂“中药毒”不应由西医来评判
药物的毒副作用—中、西医异同
养生并非一味恶补 药补应避开中药之毒 | 合肥在线
谈谈中药的毒性
中药,是药三分毒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