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由父亲的两张“典契”想到的

     找到了二张“典契”,就是父亲当年的典当合同。

其中一张“典契”记载:民国36年(1947年)父亲典当给刘松官房子。典得干谷柒百觔(jīn同斤)。那年我不到3岁。时间17年,要到1964年,到了我上大学才可以赎回。

另一张“典契”是父亲去修筑鹰厦铁路那年,因为家里依然很穷,于1954年1月15日又典给刘庆银房屋数间,典得875市斤粮食。那时我只有9岁,还有1个妹妹和1个刚出生的弟弟。我们四口人只有母亲一人劳动,父亲去支前修筑铁路是义务,没有收入,所以才把房子典当了,减轻了母亲的负担。

修筑铁路都是自愿的,这和抗美援朝一样,一个叫志愿军,一个叫志愿者。不过修筑鹰厦铁路不是去打仗,所以当时叫做“支前”(支援前线)。父亲有一张支前的合影一直挂在饭厅,后来因为粘在玻璃上,让我撕坏了。我一定会到县资料馆或县志查。

因为刚刚解放,大家生活都非常困难,因此我们村里没有其他的人参加。一个没有文化、到处流浪的孤儿,一个普通的百姓——我的父亲在家庭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能够表现出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热情和如此与众不同的崇高的政治觉悟,让我深受感动。所以我在《父爱如山》的文章中给予了高度评价。也因为如此,他老人家在修筑鹰厦铁路回来以后,就被政府安排到了县建筑公司当了工人。就是和青塘小学的和坦校长的父亲在一个公司上班。

这一张“典契”是解放后签订的,使用的是标准合同并加盖了《连江县人民政府》的公章,非常正规。典当时间11年,也就是要到1965年。

实际上,父亲因为家道贫穷,无法在规定时间返还粮食,对方也因为找不到新家,所以等到我参加工作之后双方才相互归还,“典契”终止。

这就是我在家谱中讲到的父亲是怎样渡过那些艰难岁月的一部分。

               高玉甫2016-8-2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专门收藏铁路主题的明信片,其中有一些“价值连城”!
燕城游历(二) ---重游永安火车站
鹰厦铁路礼赞(原创)
曾经风光的鹰夏铁路,还有多少人记得?
历史记忆-沙县老火车站
再见了,鹰厦铁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