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彪在苏联的神秘四年,传闻斯大林用15个将军换林彪,是真是假?
userphoto

2022.11.18 山东

关注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中国革命事业中名将如云,涌现出了许多的军事家,其中林彪是绝对绕不开的一个名字。从黄埔军校毕业之后,林彪凭借着其绝伦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战功从一名排长一路成长为新中国的十大元帅,在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蒋介石称呼林彪为“战争的魔鬼”,而更为人所熟知的传言是斯大林愿意用15个将军换林彪,当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后无形中再度增加了林彪的传奇色彩。

投身戎马,将星初升林彪是中国乃至世界名将中都非常有知名度的一位将军,他的身材并不魁梧,性格沉着冷静,并没有人们对军人固有的认知那样的彪悍勇猛。如果不是那副浓黑乌密的眉毛和坚毅果敢的眼神,很难相信这位如学者一般的人,就是有着赫赫威名的将领林彪,他哪里有“战争的魔鬼”模样,如果彼时的中国不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话,一副文弱书生模样的林彪,毕业之后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军人。

1907年12月5日林彪出生于湖北黄冈林家大湾,他9岁入私塾读书,开始学习四书五经,13岁起林彪就读于浚新学校,这所学校是由林彪的堂兄林育南创办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革命的生力军,因此学校不仅规定学生必须学习文化知识,还鼓励学生关心时事,阅读进步书刊,组织参加社会斗争。在浚新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林彪开始接触到革命的进步思想,15岁时林彪转入武昌共进中学,并于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这里林彪进一步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他开始明白社会上贫富矛盾的原因,并积极投身学生运动。但彼时的中国还处在旧时代军阀统治时期,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后,武昌共进中学的革命力量被军阀残酷镇压,在高压的统治之下,林彪快速地成长起来,同时复杂的斗争形势也在考验着他投身革命的决心。

1925年“五卅”反帝运动中,林彪活跃在学生运动的最前端,他组织同学阅读进步书刊,由于林彪的积极和付出,他还被湖北学生联合会推选为出席在上海举办的全国学联第七次代表大会的代表。1925年秋林彪从共进中学毕业后返乡,他的父母要他就近谋一个教师的职业,以后安安生生过日子,但林彪此时一心想的是投身革命,彼时旧中国的老百姓在重重压迫之下,又怎么可能会有安定的生活呢?于是他说服父母,决定投身军戎,在经当地中共组织的批准下,林彪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从此一颗将星璀璨升起,在中国革命事业中留下他的名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林彪从黄埔军校毕业之后,正赶上大革命时期,他被编入叶挺独立团任见习排长,参加北伐战争。但彼时的国共合作在北伐战争的蓬勃发展中仍危机四伏。国共合作期间,由于苏联的共产国际遥控指挥中国革命,错误地认为当时中国的革命应该由国民党掌握主导权,即当时中国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应该是资产阶级政党的事情。这种错误的认知为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抓捕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员。在事变三天时间内,上海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者300多人,被捕者500多人,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着对革命者的抓捕屠杀。

如今还有无耻之徒为蒋介石翻案,称赞他为抗战领袖民族英雄。自从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以来,在红军时期、抗战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屠杀戕害了多少中国共产党员以及革命群众?红军长征后的3年时间里,国民党反动派对留在中央苏区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大开杀戒,仅中央苏区被杀的共产党员和群众就达数十万人,这个数字同样触目惊心。由于红军与群众有着鱼水之情,蒋介石在围剿红军根据地的同时,也对根据地的革命群众大肆屠杀,在蒋介石等国民党反动派看来,哪有什么同胞,信仰了红色思想便是他们眼中的“匪”,为了剿灭革命者,蒋介石更是下达了“茅草要过火,石头要过刀,人要换种”的大烧杀政策,这些法西斯行径,比抗日战争期间的日军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这种情况下,凡有志之士,又怎会不痛恨蒋介石及其国民党呢?并不是人们主动起来要革命,而是被逼迫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不得不革命。这便是毛主席所说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1928年4月,林彪跟随湘南起义军到达井冈山,此时的他还名声不显,但在井冈山期间,林彪开始快速崛起。井冈山会师后,革命的武装力量更加壮大了,这引起了蒋介石的忌惮,蒋介石调集湘、赣两省军队多次“进剿”井冈山,少的时候有八九个团,最多时达到18个团,在井冈山的反“围剿”斗争中,林彪机智灵活、善用疑兵的战术风格赢得了毛主席的赏识。但凡成功的军事家,其性格都有着与他人不同的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的便是勇。战争的残酷自不必说,能够在战场上活下来,除了需要运气,剩下的便是勇气了。战场上越猛冲猛打,越有可能活下来。

1928年6月,江西的国民党军发动对井冈山的“围剿”,面对人多势众的敌人,地形又对我军不利,战斗任务十分艰巨。在讨论作战的会议上,大家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此时一向沉默寡言的林彪突然发话“不要争了,我建议从全团连排干部中,挑选一部分骨干组成十几个冲锋队,每24人为一个冲锋队,轮流向敌人猛冲猛打,这样敌人必败无疑。”林彪的意见被采纳之后,果然十分奏效,敌人被我军打得喘不上气,很快就溃不成军。战斗结束后的作战总结会上,毛主席对林彪在这次战斗中的作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此后在多次的战斗中我军总结出“三猛原则”,即猛打、猛冲、猛追。士兵要犹如下山猛虎一般,不惜一切代价打击敌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林彪虽然平日里沉默寡言,但却难掩其骨子里的坚毅果敢,他并不如其他将领一样粗犷勇悍,相反他从小便清秀柔弱,少有阳刚之气,即使在军校之中经受军事化训练,林彪仍表现的不激昂慷慨,而是十分默忍古怪。

关于林彪胆小的轶事不少,天性谨慎胆小的他,又怎么会身经百战总打胜仗呢?一个胆小的人又怎么会有猛打猛冲的作战特点呢?其实这并不矛盾,正是因为谨慎胆小,所以林彪的自保意识就比一般人更强烈,在作战前比一般人更容易深思熟虑,力求万无一失。这也是林彪打仗很少失利的原因。至于林彪打仗的“又狠又刁”则是他在已经有了周密的准备和比敌人更强的兵力时的作战特点。林彪在后来对自己的作战经验总结中表示“在碰到防御的敌人时,不要性急了,不打莽撞仗,首先把地形敌情看清,选好突击点,然后把兵力实行一点两面的部署,等一切安排好了,然后突然开火,猛打猛冲猛追消灭敌人。”

林彪的军事才能无可置疑,他的作战风格也有独特之处,他和善打“神仙仗”的粟裕不同,林彪的作战风格是稳中求胜,林彪曾说“一般情况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只有五六成把握,风险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八九成把握又会失去战机,无仗可打。”因此林彪打仗非常谨慎,只有在七成把握才敢下定作战决心,从不打无准备之仗。而粟裕长期身处敌我斗争一线,一般都在敌人包围的态势下打仗,因此不冒险便无法生存,粟裕长期在日寇、国民党军重兵环伺的苏北、苏南作战,因此往往能出奇制胜,是我军最能打硬仗、恶仗、险仗的将领。解放战争期间的七战七捷、孟良崮战役、以及淮海战役,粟裕通过一次次的“神仙仗”名扬天下,歼敌规模从几万人,发展到几十万人,且大多是以少胜多。

前往苏联,换将谣言说完了林彪的军事才能,赏识他的人自然也不少,这其中流传最广的谣言就是斯大林想要用十五个将军、十五个师等各种方式来换林彪,那么到底是15个将军、还是15个师,亦或是什么其他的条件呢?其实在以讹传讹之间,历史的真相早已不为人所知。

这些所谓表现林彪传奇色彩的故事,从来没有出现在中、苏任何的正式文献资料当中,说到底不过是为了吹嘘林彪而编造的谎言罢了。一个将领的荣誉是在战场上获得的,而林彪在1949年之前是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过贡献的,这一点毋庸置疑。1938年2月,林彪率领着115师师部和343旅从晋东北南下,到吕梁地区开辟根据地。在指挥八路军打出平型关大捷之后,林彪成为了名噪一时的抗日名将,3月2日,林彪率部途经隰县以北千家庄时,由于身穿缴获来的日军大衣并骑着高头大马,因此被当地驻军阎锡山部19军警戒部队的哨兵开枪误伤。

尽管在事先115师已经通报过了驻守隰县的19军,19军也通知了下属部队,但不知为何竟然没有通知到哨兵。林彪中枪之后,由于是贯通伤,子弹没有留在身体内,但伤势仍非常严重。在送往延安治疗之后,林彪住进了八路军总医院。林彪在延安经过两个月的休养,伤势有所好转,但由于子弹伤及神经,留下了终生未愈的植物神经紊乱症,并逐渐形成怕风、怕水、怕光的毛病。1938年冬,经组织批准,林彪赴苏联治疗。斯大林愿意用15位将军换林彪的谣言就是说的林彪到苏联疗养时期。但此时的林彪在苏联疗养,只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高级干部,职务也不过是师长,与后来林彪成为元帅的身份根本不可同日而语。换句话说,此时的林彪还远没有在解放战争期间打出赫赫威名,斯大林会见林彪的可能微乎其微。就算是林彪主动想要拜访斯大林,恐怕也未能如愿。

事实上林彪在苏联主要与共产国际的总书记季米特洛夫联系,在有关中国和国际局势的看法上,也是和季米特洛夫交换意见,基本没有林彪与斯大林直接接触的记录。同时林彪并不懂俄语,前往苏联也是为了治疗和休养,根本不可能得到苏德战争两军的真实情况报告,这些军事机密又怎么会让一个他国的伤病员知晓呢?没有准确的资料和信息,怎么可能提供出有效正确的军事决策建议呢?1938年底至1941年底林彪在苏联神秘的4年,关于林彪在苏联的一系列传闻其实都十分令人可笑,譬如最滑稽的林彪指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1年12月29日林彪从苏联飞回新疆,1942年2月返回延安,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在1942年7月17日打响的,彼时的林彪已经身在中国,难不成还能遥控指挥万里之外那场规模宏大的苏联卫国战争转折之战?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苏联一直以来都以俯视的角度看待中国革命,看待中国共产党,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都在接受着共产国际的遥控指挥,因此要说林彪去苏联疗养期间的赫赫战功能让斯大林“高看一眼”,实在是很难令人信服。这种谣言的诞生,只不过后来林彪如日中天的时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抬高林彪的威望编造出来的,通过不断以讹传讹,竟也蒙骗了不少人。喜欢本期的朋友点赞评论关注支持一下吧,咱们下期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斯大林的夸张,蒋介石的感叹,对林彪的军事评价,毛主席的最特别
毛主席“第一爱将”伍中豪,牺牲后,主席悲痛长叹:苍天折我一臂
蒋介石到底输给毛泽东哪里?东北野战军给出答案:输得一点不冤
牺牲得最委屈的红军将领,地位仅次于朱德,和陈毅平起平坐
毛主席推荐入学的5名黄埔生:人中龙凤,英年早逝!4名英勇就义
西安事变时,斯大林发来一份电报,毛主席看后,勃然大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