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道?老子用《道德经》里的2句话就阐述了“道”的终极奥义

我认为从广义上讲,道是在天地出生前就具有了,是一种宇宙自然的本源,它存在于自然万物运行的方方面面,每个物种包括人都存在于道中又远离其外。

在远古时期,有了人类文明之后,“道”就真正意义上的诞生了并为人所用,但那时候还没有道这个定义,但是道已形成。

典型的代表就是我们的老祖宗伏羲所创立的易学八卦和伏羲先天64卦方圆图,这个道就是伏羲通过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一点一点从实践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道”。

鲁迅先生也曾这么说过,地上本无道。所谓道,大都是前人在荒芜中披荆斩棘开拓出来的实践经验,便成了道。这个道被应用于古人的生产生活,指导古人躲避自然灾害、指导人们何时耕种、何时收割、怎么与人相处、怎么物质交换等等。说白了跟我们现代人的发财之道、升官之道、相处知道是一毛一样的。

这个道的本质就是用来认识自身、提高自己、探索世界、适应世界、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论,是一套立足于实践的对大自然和社会活动的认知体系。同时这也是易的本质。

那时候的古人把这套道的体系叫“中”,我们之所以叫中国,原因之一就是这个“中”的智慧孕育出了最初的中华文明。发展到后来春秋战国时期,这个“中”的知识体系又被老子钻研推演,著传世名作《道德经》,此后,道和道家的概念普及于世。

《道德经》里有两句名言,我认为是对道很好的诠释:

第一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是说人的活动要以大地变化为法则;大地春夏秋冬的变化有来自于天的变化;天的变化规律就是道,这个道就是自然规律。

这句话可谓是道教思想精华之所在,不仅是千古不易的做人做事的法则,更是颠扑不破的养生之道,道家养生讲究的是效法和顺应自然,顺应四时,返璞归真,健康就是人与自然的匹配和顺应。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大道。

另一句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也是在诠释伏羲易智慧的那个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就是由阳爻、阴爻组合成的64卦,以64卦运行逻辑来应自然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由此,我们就能知道,不管是伏羲创立的《易》也好,还是孔子的《道德经》也好,道的真正含义和本质都没有变,都是说道就是自然法则,我们人要顺从这个规律和法则,做到顺天应时,天人合一。

再说,如何做才能得道?

我把它概括为一句话:“用《易》的方法论+《道德经》的价值观。”

自然运行的规则能够被发现,能够被我们所尊崇,这其实是跟我们实际生产生活所分不开的,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应用到的,看每日宜忌、穿幸运色的衣服、用幸运数字的手机号码、带助运的配饰等等都是在易学智慧指导下形成的生活方法论,为的是让自己能顺应“天道”。

只要你用《易》学智慧下诞生的这套方法论去规划自己的生活;并且用《道德经》所阐述的人生价值观去要求自己,你就等同于顺应了天道,合了日月星辰变化的规律,这样一来,你就会得到天道带给你的福慧,让你的运气变好,让你身体康健,让你身心舒适......

相反,你要是逆道而行,也就是违背自然运行的规律,你肯定会遭受反作用力,身体就会得病,倒霉的事情也会纷至沓来。

要记住,修行离不开生活,只有将你的生活合上“天道”,你便会得“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是怎样一部书
道德经
浅谈《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
“道”就是自然规律,就是自然法则,那什么是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呢?
《易经真的很容易》读书笔记
解读《道德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