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肃每日新闻网-碧口:何日碧空如洗
碧口:何日碧空如洗
  

甘肃日报  

   文县碧口,连接甘川两省,古为水陆码头,山清水秀,风景旖旎,被称为“陇上小江南”。

   近年来,借助于水电资源等优势,碧口地区工业企业蓬勃发展,特别是硅铁行业迅速崛起,已成为我省主要的硅铁生产基地之一。但与此同时,硅铁冶炼对碧口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朗朗晴空,浓烟滚滚。碧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灾难。

   去年以来,这一问题引起当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着手采取补救措施;与此同时,碧口污染也引起省上有关部门的强烈关注。6月29日,记者随同省人大环资工委、省环保局工作组,专程前往该地区就污染及治理情况进行检查。

   尘烟笼罩下的碧口

   经过近两天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抵达碧口境内。放眼望去,阳光下,波光粼粼的白龙江犹如一条玉带,优雅地缠绕在青山之间,和谐中透出几许妩媚,让人心旷神怡。

   可惜,这样的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车近碧口镇,我们终于见到了令人心痛的一幕:青山绿水间,忽然冒出一排排厂房,几十根烟囱高低林立,灰色、褐色的尘烟喷涌而出,状如火场;滚滚浓烟直上晴空,久久不散,在蓝天映衬下分外刺目,而宁静的小镇便笼罩在这片呛人的烟雾之中……

   在对当地硅铁企业逐一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记者得知,这些硅铁厂多数分布在沿江两岸的人口聚集区,目前已建成投产的共有7家,分别是碧口铁合金厂、明达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鑫源铁合金厂、明辉硅业有限公司、碧兴铁合金厂、顺天扶贫铁合金厂及利特硅工业有限公司,均为集体或私营性质,年生产规模约6万吨。

   矿热炉是硅铁厂最主要的生产设备,也是造成污染的直接原因。在检查中记者看到,7家企业中,除文县鑫源铁合金厂外,其余6家均严重超标排放烟尘,而且大部分工厂根本没有任何环保设施。利特硅工业有限公司是当地最大的一家硅铁厂,拥有矿热炉6台,年生产规模约3万吨,但这家企业迄今为止仍没有一台除尘装置,12根烟囱昼夜直排烟尘;厂区内浓烟弥漫,碎雪一般的灰色粉屑升入空中,又纷纷扬扬飘洒下来,几乎迷得人睁不开眼睛——同行的环保人员告诉记者,这便是硅铁企业的主要污染物:碳粒和二氧化硅。

   那么,这些排入空气中的粉尘究竟有多少呢?在鑫源铁合金厂,记者找到了答案,这家企业几天前刚刚安装了除尘设备,除尘率达到99.5%,据厂里技术人员介绍,工厂两台容量分别为6300千伏安和5000千伏安的矿热炉自除尘设施运行后,每天收集的二氧化硅粉尘就达5吨左右。

   如此多的粉尘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对周围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可想而知。采访中,提起硅铁厂的烟尘污染,当地群众无不怨声载道。一位镇上摆摊的老大娘告诉记者:由于空气中粉尘弥漫,当地患眼病、肺病的人非常多,有许多人经医院检查都发现肺部有“钙化点”,为这个原因,当地好多娃娃当兵体检没能通过。在当地生活了20多年的陈大爷气愤地说:过去这里空气非常好,但自从有了硅铁厂之后,空气污染一天比一天厉害,而且这些烟尘的附着力极强,落到菜叶上,洗都洗不掉,真不知吃下去会不会有啥危害。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硅铁厂矿热炉容量必须达到6300千伏安以上才准许投产,但目前这7家硅铁企业的17座矿热炉,达到上述标准的只有10台,其中容量最小的仅有3200千伏安。

   一枚难以下咽的苦果 

   从文县政府提供的一份资料看,当地硅铁企业从无到有,至今不过短短10年时间。其迅速崛起的关键,在于当地廉价的电力资源。据了解,硅铁治炼属于高耗能工业,每出炉一吨硅铁约需9000千瓦时电,因此电力消耗占据了硅铁成本的一半以上。正是基于这一原因,1993年以来,借助碧口水电站充沛、低廉的电力资源,通过大力招商引资,省内外客商纷纷来此投资建厂,冶炼硅铁,并一跃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

   遗憾的是,原本一件好事,最终却因环保问题演变成一场祸事:今年5月,陇南地区环保部门连续5天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监测表明,该地区每年排放烟尘总量达到8000吨,空气质量已呈中度污染,而主要污染物正是硅铁企业所排放烟尘中的准悬浮颗粒物。

   根据1989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污染企业的建设必须遵循“三同时”原则,即环保设施与生产设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碧口近10年来建成投产的7家硅铁企业,虽然建设之初均有环保部门的审批手续,却无一家遵循“三同时”原则,甚至至今也没有有效的除尘设施。对此问题,县上负责人坦率承认:当时县委县政府为加快工业发展进度,本着“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对这些企业放宽了审批政策,虽然对环保工作也做了要求,但这些企业在建成投产时都没有按要求安装使用消烟除尘设备,只有3家企业后来安装了除尘设备,可治污效果依然达不到要求。结果,硅铁企业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到碧口地区上万名群众的身体健康,成为当地干部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

   环保审批走了过场,无疑于一纸空文。面对由此酿成的苦果,2002年11月,文县新一届领导班子,开始狠抓硅铁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经过多次现场调查,当年11月27日,县委县政府在碧口地区召开了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专题会议,要求所有投产运营的硅铁企业立即着手安装除尘设备;今年1月,县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对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并明确规定,各硅铁企业必须于当年6月30日前安装好除尘设备并投入使用;5月5日,县委县政府在碧口地区二度召开治污专题会议,决定对逾期不落实企业,按照环保法有关规定予以关停整顿。

   虽然政府决心很大,但这项污染治理工作仍然进展缓慢。7月1日,在最后限期的第二天,记者随同检查时发现,7家硅铁企业中,除文县鑫源铁合金厂按期完成整改、排污实现达标外,其余6家还在技改和安装过程中,而做为当地硅铁企业龙头的利特硅业有限公司,其除尘设施在最后期限的前三天才刚刚开始动工。

   如此缓慢的治理进度,不由让人意外。采访中,县上负责人认为: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除非典等客观因素影响外,关键在于一些企业业主对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只注重经济效益,不考虑社会效益,特别是有些企业存有侥幸心理,一开始就抱着等待观望的态度,导致开工太迟,以致不能按期完工。

   “关停”还是“延期”?面对绝大部分企业未能按期完成治理的尴尬局面,县委县政府不由陷入了两难境地。事实上,硅铁产业已成为文县财政的主要支柱之一,如果悉数关停,不仅企业损失巨大,而且也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同时,工厂关门,还将使1200多名从业人员暂时面临失业,为社会增加新的负担和不安定因素。

   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最后,文县县委县政府不得不做出一项无奈的决定:延期治理——对正在积极努力施工但未能按期完工的企业,督促其克服一切困难,加快工程进度,早日完工投运;对等待观望、工期严重滞后的企业,再次责令其限期安装好除尘设备。

   先“上车”后“买票”,先污染后治理。碧口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白白走过的弯路和县委县政府目前所处的两难境地,不由令人深思;其中教训,无疑值得借鉴。

   碧口,何日才能碧空如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钢铁业“双胞胎”问世之“炼金”必备手册
期货运用渐入佳境
谁在炒作铁合金?硅铁与锰硅有啥故事吗?
2018铁合金投资策略
2011年春节前后国内铁合金市场盘整运行
焦煤主力合约遭打压放量下跌,螺纹钢空头押注远月,硅铁两天两涨停——黑色系开启高位震荡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