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德承武:吴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白玉玺

四月的北京,高贵圣洁、典雅大方的玉兰花盛开,迎风摇曳,满树花香。

春天真的来了。

14日上午9时,我和白玉玺老师在天坛公园如约相见。每个周六,白老师都要来此授拳,风雨无阻。刚过八十大寿的白老师神采奕奕、笑容可掬,言语中时时流露出一个长者才具有的平和、宽厚。在他断断续续的回忆中,他的习武历程渐渐清晰,如同一幕幕老电影,渐次向我展开。
 
从武侠少年到“白师兄”
 
1933年4月7日,白玉玺生于北京。对于童年的记忆,因年代的久远,早已模糊不清。也许他对武术情有独衷,他只记得自己从小喜欢看武侠小说,平日积攒下零花钱,全被他用在租武侠小说上了,几乎把人家所有的武侠小说租遍了。因为爱看武侠小说,后来也就顺理成章地蒙发了学武的念头。
1947年,14岁的白玉玺发现一位身着中式长衫、留着仁丹胡须、看上去精瘦干练的中年男子,身后跟着一条高大威猛的狗,每天下午都去一个地方。于是,好奇心促使他悄悄地跟上前去,一直到了西海北岸的汇通祠前。原来,那里是一个练武的场所。从此,每天下午放学后,白玉玺都会从新街口北大街头条1号的家中步行到西海北岸的汇通祠前,观看几位武术家练习各种拳械。

练武的人中,那位身着中式长衫、留着仁丹胡须、看上去精瘦干练的中年男子尤其惹人注目。在主人表演之时,他那条名叫“玛丽”的高大威猛的养狗也总是一动不动地趴在一旁静静观看。当时,白玉玺并不知道这位男子就是近代武术名家、李式太极拳创始人李瑞东宗师的入室弟子、当时已在北京武术界颇有声名的高瑞周先生。他也没有想到,高瑞周不久竟然搬到了新街口北大街头条3号,和自己成了隔墙的邻居;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后来自己竟能投入高瑞周门下,成为他的入门弟子。

高瑞周是个旧式的武术家,早年师从李派太极拳宗师李瑞东先生,是李瑞东门下年龄最小的弟子,后又从学于慧海法师,精通内外家的功夫。

1947年高瑞周等各门派武术名宿在当地商人的资助下筹备成立汇通武术社,社址选在积水潭边小土山上的汇通祠内,后在京城武术圈中被称为“山上”。

1948年武术社被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是年召开成立大会,正式名称为“北平汇通拳术研究会”,热爱武术的白玉玺终于如愿以偿“上山”学艺,拜在高瑞周大师门下,接受严格而系统的武术训练,从一招一式练起,由外家学到内家,由拳术而器械,由外功而内功,十年而大成,练得一身的功夫,成为高先师最得意的弟子,成为受人敬重的“白师兄”。
 
汇通武术社
 
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的汇通祠,至上世纪40年代已经显出一副破败的迹象。当时,只有3间后楼居住着几名僧人。汇通祠建在西海北岸的一座土山之上,后倚城墙,前临碧水,祠堂四周长满了许多古树,门前则是一大片空场,东西两侧也各有一处面积不大的长条形场地,附近居民经常来此消闲。由于场地便利,加上人气旺盛,家住新街口、德胜门一带的不少武术爱好者也经常来此练功会友。

时值乱世,新街口不少店主都有意让自己的子弟学些武艺,一为健体,二为防身。1947年,新街口理发店经理王惠川等人就向几位武术家倡议成立武术社,开馆收徒,经费则由附近一些小店主自愿资助。这年7月15日,高瑞周任社长、王培生任副社长的“汇通武术研究社”正式成立。

汇通武术社租用了汇通祠的东西厢房,东面3间为社址,兼做室内练武场地,门侧悬挂一白底黑字木匾,西厢3间则为老日常的休息起居之地。武术社的练武场则设在祠堂前的那片土场之上。由于汇通武术研究社建在土山上,后来大家习惯地把到武术社称作“上山”,而谈起武术社的事情,则说“山上”如何如何。武术社运初并不收取学费(解放后每月每人收取3角,以供给日常开支),学员从五六岁到二十余岁不等,多为附近十来岁的平民子弟,家长可以自愿给些捐助,多少不限。

每天下午放学或收工之后以及晚上是武术社的集中活动时间。下午先是自由活动,晚上则开始正式训练。正式训练之前,先由年龄较长的学员打扫清理场地,泼一遍水,去除浮尘,然后拉起电灯,再搬出几把太师椅放在祠堂之前。老师在椅子上落座之后,一天的训练就开始了。训练一般采取师兄带师弟的方式,老师并不轻易亲自指点,只有表现优异的学员才能有幸得到老师的亲自点拨。

当时北城一带,汇通是最为活跃的武术社之一。头一年只有二三十名学员,但很快发展到了上百人。1948年7月,汇通武术社举行建设一周年庆典之时,北京武术界共300多人前来捧场,声势已经相浩大。

白玉玺跟随高瑞周老师习练李瑞东传统武术——拳术、器械及李式太极拳(太极五星捶),是高瑞周最出色、最得意的弟子。在汇通武术研究社协助高瑞周教授和培养了武淑清、赵淑琴、周世勤、马金龙等一批优秀武术教练员、运动员。

1953年参加华北地区武术运动会,表演的李式太极拳(太极五星捶)获优秀奖。
白玉玺今年己有八十高寿,每餐必小酌一杯。他说,他喝酒是跟高瑞周老师学的。高老师爱喝酒。他经常跟高老师聊天,一聊就是半天,有时候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因高老师喝酒,他就陪着高老师一起喝,这酒量和酒瘾就练出来了。由此可见,白玉玺与高瑞周这师徒情谊非同一般。 1958年,高瑞周因病去世,汇通武术社宣告停办。
 
际遇巧合 拜入徐致一门下
 
高瑞周逝后,白玉玺与同门师兄弟一起继续坚持习武,教授新学员,自负劝夫己成,本无意再投他师。然而际遇巧善,通过师妹武淑清得见徐致一先生,折服于徐致一的太极拳理和柔化功夫,于1960年拜入徐致一门下习练吴式太极拳,得其精髓,成为了继承徐致一老师太极功夫的传人。

在采访中,白玉玺告诉记者,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他习武过程中,他先后受过高瑞周、李经吾、徐致一三位老师的指导。

白玉玺如是评价三位老师:“这三位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高瑞周是硬,打的难受;李经悟的粘,老跟着你,让你心服口服;徐致一的轻灵,不能用拙劲,劲力不大,中架,细腻。”

在采访过程中,徐致一之孙徐弘说:“白叔与我们家的情谊是经历过患难的真情。文革中我父亲被“造反派”抓去,“造反派”说你不是会武功吗,那就把头蒙起来打。当时把父亲打的遍体鳞伤昏死过去,后来被“造反派”当成死尸悄悄扔了出去,父亲醒来后爬了4、5个小时才回到家里。当时差不多所有的人都远离我们家,爷爷去世前只有白叔叔经常会到我们家中探望。当白叔叔得知父亲的情况后,当天就把他的老师张作芬请到家里为父亲疗伤。尽管白叔叔当时己经在正骨方面很有名了,但为了更好地为父亲治病,他还是请来了他的老师。父亲经过及时治疗,在床上躺了三个月方得以康复。”

白玉玺的本职工作是医生,武术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白玉玺一直秉承徐致一先师的遗志,“不以太极拳为专业”,他继承并发扬两位先师武学的同时也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白玉玺十二岁学徒,历任北京第一轧钢厂机动车间主任等职,后因医术出众,被调入中医研究院骨伤研究所任职。在医术上,白玉玺师承高瑞周先师的针灸和张作芬、王玉山两位民间医师的正骨,可以说是名师高徒。自入中医研究院后,白玉玺的医德、医术广受赞誉,并被公派到东南亚行医,同时业余传播传统武术,先后近二十年,后任菲律宾世纪太极拳社总教练。
 
六十年后再聚首
 
1958年,汇通武术社解散以后,白玉玺和王景生等一帮师兄弟一有时间仍习惯到汇通祠前聚会练武,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文革以前,只是由于大家先后参加工作的缘故,这种聚会的机会比之前少了许多。而白玉玺、武淑清、赵淑琴、张旭初、周世勤等人却开始在高校、社区、机关单位等积极进行李式太极拳及其性拳种的教授和传播。

1987年,白玉玺、周世勤、刘玉贵等人先后远赴海外,将李式太极拳传播到了菲律宾、韩国、瑞士等地。只是大家分处各地,很长时间已经不复当初齐聚一堂的盛况了。

2003年,白玉玺从菲律宾回国,已经年届70的白玉玺又在天坛公园开辟了一块场地,发宏愿广传先师们的拳术,面向大众收徒授艺,推广李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以及各种器械等传统武术。先后收七批弟子共计五十多人,并创立北京汇通武术社,任社长兼总教练,教授学员、会员数百人。白门弟子散布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可谓桃李满天下。值得一提的是已故卫生部原部长钱信忠将军也曾随白师学拳多年,生前坚持习武,九十九岁高寿而终。另外一些白老师出国前教授的武术爱好者,听说白老师仍在授拳,也纷纷辗转联系,再续师生之缘。

白玉玺的弟子刘汉和柳宗林自幼酷爱武术,曾拜多名老师练习内外两家功夫。俩人从小就形影不离每日操练,刀枪剑戟,单拿双擒,拳脚练习,以及太极推手,自我感觉功夫颇有长进。一日,听老师讲,他的朋友白玉玺先生从国外回来,想教一些徒弟传承自己的师传,有太极拳等功夫。听说白老师功夫了得时俩人兴奋之余便讨论起拜师一事。但由于过去遇到过一些事,就想看看白老师的功夫是真还是假,一探究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两人觉得白老师的太极拳看似平淡无奇,但应用在技击上确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一次刘汉和柳宗林在白玉玺家中与白老师推手。当他感觉有机会要将老师推出时,不经意间自己已跌出,虽然人已离开,力仍在身上,连续几次刘汉都不知所措。那时的柳宗林师弟哪里知道刘汉跌出是真是假,持有怀疑的态度他也和白老师一试,结果照样跌出。这时他们才开始领略了老师身上的功夫。白老师发人如同将人捆绑起来,越挣扎自己摔得越远,而白老师那时已70开外,将人发出如轻描淡写一般。自此刘汉和柳宗林真正心悦诚服的拜在了白老师门下。

对此,白玉玺动情地说,其中有些是已经跟随他学了几十年的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而几位师兄弟的先后辞世给了他不小的刺激,于是萌发了恢复汇通武术社,将同门师兄重新聚在一起的想法。他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四民、兴武等武术社复社的启发”。

白玉玺兼高瑞周先师的博大和徐致一先师的精深,不忘先师教诲,不忘课徒示范,励志传播中华传统武术的精神正是“武魂”的精神,此其德之大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方:论中华武学师说.武学的谎言
杨式太极拳源远流长(百花山原创)
陈龙骧:大松大软的练法
一代太极拳名家李雅轩——摘自陈龙骧《李雅轩杨氏太极
太极拳传人中的四大杰出女性
“阿拉” 武当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