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式太极拳十三字解析(上)
   杨式太极十三字,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是太极拳八种基本手法,进、退、顾、盼、定则是太极拳基本身法步法,合称之为“十三法”,所以又叫“太极十三法”。由于每一太极拳势都含有十三法,又称为太极十三势。由此说来,太极十三字是演练太极拳的核心,我们修炼太极拳的同仁都要理解和掌握它的真正含义;同时,掌握了太极拳十三字,我们可以演练出许许多多地劲法来,也可以此来判断我们演练拳势的正确与否。
 

一、掤劲


    掤为八法之首。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以下简称《体用全书》)中是这样论述的,“掤法向外,架御敌人之按手,使不得按至胸腹贴近……掤字,最忌板滞,又忌迟重。板者,不知自己之运动。滞者,不知敌人之取舍,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则不成其为掤手矣。迟重者,必以力御人,便成死手。非太极拳家之所取也。必曰掤者,粘也非抗也。手向外掤,意欲粘回,又不使自己之掤手与胸部贴近。得化劲全赖转腰。一转腰则我之掤势已成矣”。


    1、掤的基本方法。杨式掤法,一手横架于自己的胸前约尺许,另一手附于前手的小臂下,以助掤势。掤手劲点在小臂近腕处。掤手不可距胸太近。我的老师周有道说:“近了叫贴墙,造成颓势被挨打。”遇到按劲就走了。掤手也不可太远,远了叫太过,很容易被敌捋采而受制。


    2、掤劲含有问劲。意思是说,以掤劲来问劲。二人搭手为掤,双手臂接触点以沾粘劲而非顶抗和丢。为了试探对方劲力的大小,方向及劲路或者引出对方劲力,往往我加大掤劲,以沾粘点听出对方反应,如对方硬撑对抗,我可变捋采;如对方变捋采,我可打挤。这就是掤劲含有问劲。李云龙(周有道的老师,杨澄甫的徒弟)老师讲:“搭手遇掤问刚柔”。这就是说,当接住劲后,要能听出对方沉浮、刚柔、滞活及内劲大小等等。这就叫“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从而制定攻防的战略。


    3、掤劲不丢。练拳时要做到掤劲不丢,中正圆满,是杨式太极拳的一大要领。只有中正圆满,才可能掤劲不丢。如揽雀尾的捋势,如向自己身上捋回而没有掤劲,那么敌就顺势挤靠;如能做到掤劲不丢,向我一侧捋回,敌就无招可使了。“练拳要练掤架”是很重要的。


    4、掤变捋。二人推手时,破掤必须用捋。其实,这也是掤的功用含义。“得化劲全赖转腰,一转腰,我之掤势已成矣”。这就是说,我掤劲时切不可板滞和迟重,否则便成了顶抗之劲,是违背太极拳原理的。对方掤我我变捋,一转腰,螺旋化解。对方拍我身时,我跟随而粘逼。这样久久习练掤劲,就可生出自身的弹簧力,挪手便可成功。


    有的人推手时呆板迟重,关键是腰不灵活。腰不灵活关键是身法呆板,身法呆板的关键在于上肢不知含胸拥化,下肢不知重心移动和松跨缠腿。这样一来,就不能形成上下相随,周身一家,也就称上是掤劲了。


二、捋劲


    杨澄甫先生在《体用全书》中说:“捋者,连着彼之肘与腕,不抗不丢。因彼伸臂袭我,我顺其势而取之,是收回之意谓之捋。”


    1、首先,我们要掌握捋的方法。对方向我击来,我顺势粘彼腕与肘部,借力捋回。捋回时要转腰坐胯,重心后移偏向侧后方引化,敌劲落空。要注意的是,不要捋向自己的身体,否则敌会进入我中门;同时,也不可直拨,直拨为顶。这也称为病手。两力夹角在90~135度为顶。两力相顶,放人不远。拳谱说,“捋在掌中”是指劲点,“捋要轻”是讲捋的手法,重了,敌就发觉了。


    2、捋破掤。双人搭手为掤。当对方掤劲好,我无法进招时,转而用捋。按上述捋的方法,就叫作捋破掤。杨班侯先生说:“搭手捋开撑掌使,敌欲还着势难逞。” 这就是说,我在捋时,后手要撑掤住对方肘部,敌“上步防采捋”的挤靠之劲就很难奏效。


    3、欲后先前,借力发力。双方对战时,要先给对方一个力以引发对方反弹之力再施以捋劲。这叫欲捋先掤,以造势顺,发人远且省力。周有道老师讲:“捋即是掤,掤即是捋,掤捋不离,发人省力。”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在实际演练中有上捋、下捋、采捋和捋挤等混合劲,都要施之于欲后先前之理,发出之劲方为太极劲。


    4、捋生挤。捋生挤,是说欲挤先捋,我捋敌是虚招,当敌被捋抽身时,我速发挤劲,是实招。42式太极拳的捋挤式即为捋为虚,挤为实。


三、挤劲


    杨澄甫先生在《体用全书》中说:“挤者,正与捋式相反……。我之捋式失效,则不可不反退为进,用前手侧采其肘,提起后手,加在前手小臂内便乘势挤出,则彼仓猝变化之中,未有不失其机势,而被我挤出矣。”


    1、挤的方法。右手提至胸口,掌心向内,左手掌根贴于右手内腕小臂上合力挤出。挤时,切记要由足而腿、而腰、而肩、而手发出整劲,做到上下相随,周身一家,这是杨式太极拳要领之一。同时,前去之劲,必有后撑,上身形成对开之势,双手前去,腰胯后坐。


    2、挤破捋。当敌捋我时,我乘势打挤,把敌挤出。 这种情况下发挤要看准时机。周有道老师讲,得机得 势很重要。敌捋时撑劲不足为势背,我对准敌中心上 步打挤为得机势顺,一挤必中。这种发挤劲方法,我的 重心可放在前面,如同套路中的挤式一样。因为这时敌背我顺,我挤敌时,敌已不能做出相应的反应了。


    3、先捋后挤。我捋敌,敌没有进步意识反身回抽。我迅速上步予以打挤。这种挤法与上述是不一样的。姜容樵先生说:“敌进我乃捋,敌退我挤而出之”。注意敌退是主动地退,我打挤劲时很容易被敌采捋而失势。所以,周有道老师讲,打这种挤劲的重心是“瞬间前移,立马后移”。这种挤劲是一种“如球碰壁还”的惊弹劲,下盘是三七式步子。


    周有道老师在发这种惊弹挤劲时有两大特点,一是迅猛干脆,冲击力大;二是重心调整快,瞬间回调到三七式状态,在推手时意义非常重大。


四、按劲


    杨班侯在《八劲解》中说:“按劲义何解,运用如水行;柔中已寓刚,急流势难挡。逢高则膨满,遇凹向下潜;波浪有起伏,有空必钻入。”


    1、关于按的方法。对方向我发劲,我先引进化解,使敌胸腹敞开,随即朝敌胸或腹部及手臂按去。“按在腰攻”。按时,力由脚而腿而腰而手,特别要煞腰,劲放出时如同急流难挡。


    2、按是长劲。双手掤化对方来力后回身打按劲。关于按劲的发法应该在发按时对准敌重心或小腹往下按,以撼动其重心,再借对方反弹力向上推按,敌重心拔起后不稳,受力后必退数步,为长劲。


    3、按截劲。对方向我击来,我接定彼劲朝一侧捋,随即翻掌照准敌腕、肘或腹胯部位按去,这是一种截劲。在敌劲没有发出时,我先于敌发劲。此即“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


    按有单掌按与双掌按的区别。双人推手时如出现丢顶匾或断续现象,便是发按的好时机;反之掤化劲,沾粘劲上手了,你发按劲,就易被对方走化,训练时要刻刻留心。所以说,“一曰心静,二曰身灵,三曰气敛,四曰劲整,五曰神聚”,是推手的诀窍。


五、采劲


    《八劲解》曰:采劲义何解,如权之引衡,任尔力巨细,权之知轻重,轻移则四两,千斤亦可秤,若问理何在,杠杆作用存。


    1、采的方法。采是利用杠杆原理发劲的方法。以我的手轻轻拿执对方手腕或肘节,由上朝下或由下向上发劲是为采法。白鹤亮翅、退步跨虎均为退步上采的方法。


    2、捋采。一般在套路中及推手或在散手中,捋采是连在一起使用的混合劲。如当我捋敌时,敌变挤靠向我发劲,我退步变采,敌失重前栽。这就是捋采。


    3、借力上采或下采。无论是上采或是下采,都要按照“欲下先上,欲上先下”的太极拳发劲原则,不可硬拉强扯。在借力时“采要轻”。即未发采之前,手的动作要轻,防止对方感知而被化解。如我与对方均上掤 相持,我只能轻轻粘住对方,再给对方一个掤劲,引出对方之劲。对方劲出来后,我用手钳制住对方手臂猛发采劲。在这个阶段“采要实”。这就叫“欲下先上”,先动根再发劲,采拿引跌,一气呵成。拳论曰:“拘意莫放松”。发采劲搭手时要似拿非拿,似采非采,意要占先。能如此,才能随曲就伸,攻防自如。


六、挒劲


    挒劲是太极拳专用术语,就是打螺旋横劲。《八劲解》曰:“挒劲义何解?旋转如飞轮,投物于其上,脱然掷寻丈。急流呈漩涡,卷浪若螺纹;落叶坠其上,倏尔便沉沦。”


    1、挒劲的方法。挒劲为螺旋的横劲,武术上称横破直。李云龙老师在讲授挒劲时,用农村打掠来比喻非常形象。农民手中拿着扫把或带有小短枝的枣树枝,将麦堆上的麦秆掠走,这叫打掠,也是挒劲。这种劲要点有二:一要有腰的旋转力;二要有不轻不重的掠拂力。现代力学称力偶。


    2、野马分鬃的捥法。对方右拳打来,我侧身朝右闪化,并用右手采执其右腕,左足进步套住对方右足后外侧,左臂从其右腋下插进,向其胸部挒去,可迫使对方身体旋转。原因是对方击我之力来自右方,而我之挒劲着力其左侧。如对方感到被捥而回抽右肩,上体左右产生合力向后迅猛运动时,下肢被绊而仰跌。李亦畲说:“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在推手时,如敌按我右肘,我右肘松虚开去,而左肘左手朝他右侧发力,迫使他身体旋转。这就是力学上所说的力偶,《兵法》上说的“避实击虚”之法。


    3、挒破挤靠。在四正推手时,敌掤我捋敌挤靠,我处于背势,我双手速向敌另一侧挒去,敌必动根而背势,我则由背变顺。“捥打横劲出惊弹,避开中门走螺旋”,“来势凶猛挒手用”,这些歌诀都是太极先辈们的精辟论述,我们应该反复演练,深加体悟。(待续)

本文来源于太极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澄甫传太极拳式歌诀释义(1)
谈太极拳技击之听劲
答初学弟子问的太极推手(九)
杨式太极拳推手的训练功课
太极拳推手八法
太极拳“着着有劲,劲劲成着”,无“掤”不太极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