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杨式太极拳技击快架
由于诸多原因,现在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只知道杨式太极拳唯有慢练的传统拳架,不知道还有快练的传统拳架。“慢”好像是杨式太极拳的代名词,以至忽视了慢的实质和快的一面,甚至有人提出“如把太极拳练快,别人就不相信你练的是太极拳了”,否定了快的重要性,盲目为了“慢”而慢练,最终将喜欢技击的太极拳练习者引入“枉费功夫贻叹息”的误区。殊不知慢是为了给快打基础,慢是练功的手段方法,而不是目的,正如拳谚“慢如抽丝,疾如电挚”。只有在慢练的过程中,才能细心对照自己的动作是否合乎太极拳的要领要求,精神和体力亦容易协调统一。不慢则不能松到位,不慢则找不到细致和完整,不慢则不好找运动规律,必须先慢练,在稳静的状态中,周身松开,节节贯串,处处动作找圆圈,理顺内在气息,调整虚实开合的变化。

    互联网上有版本不同的杨式太极拳快架视频,我看了的感觉是,这些快架视频多是慢架快打,没有把杨式太极拳快架的特点、风格、结构和气势、劲道打出来。所谓慢架快打,就是在慢架的结构上,或者改编了一些动作,把盘拳速度由慢变快地练习,基本东西是慢架的。什么是传统快架的特点与风格呢?让我们看看太极拳名师对快架的介绍。

    有位太极前辈说:“快练拳架也是杨家太极拳的传统套路之一,过去杨少侯、杨澄甫等人也都打快架。虽然名称和次序多数相同,但快架不是慢架快打,快架的风格、整式作用与打法要点都与慢架不同。比如,慢架的五字诀是静,轻、慢、切,恒,而快架的五字诀是静,轻,灵、切,恒,一字之差就不好练。”

    吴文翰先生在《杨派太极拳支系繁衍情况概述》一文中说:杨派太极拳的技击快架,是“节奏明快,轻巧紧凑、发劲刚脆、姿态优美的小式”,与慢架不同之处“一是进步必跟,退步必撤,开合相生、进退影随”,“二是定式时,时断时续的震足坐腕、肩臂弹抖,以及发劲时不由自主地哼哈声响”,“练法仅需5~10分钟,是一趟难度极大以快为主,又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的太极快拳”。行架中,“时而行云流水,时而狂飚骤雨,轻巧如捕鼠之猫,迅捷如离弦之箭”。

    张汉文先生在《杨式太极技击架没有失传》一文中说:“杨式太极拳的技击拳架只传给自家子弟和部分门徒。这种技击架子就是杨式太极小快式,有人称之为‘快拳’或‘快式’,现在世称杨式太极快拳。”

    王孝明先生在《杨氏快拳世袭传》一文中说:“马岳梁先生亲眼看见杨澄甫打杨氏快拳,当杨氏早年在北平体育研究社授拳时期,杨氏体态尚未发胖,甚至可以说是英俊潇洒,打杨氏快拳应该是非常轻松的。”“当年杨氏太极拳传人杨少侯、杨澄甫和吴氏太极拳传人吴鉴泉在北京体育研究社教授太极拳时,都有发劲、跳跃的动作,有这种发劲、跳跃动作的就称为太极快拳。杨澄甫和吴鉴泉两人为了使太极拳更适合一般人练习,后来教人时把发劲、跳跃的动作去掉。”

    浦汉健先生在《有感于我的太极拳观》一文中说:“‘杨无敌’当时打的太极拳是不是现在流行的慢架子呢?不是。现在的慢架子主要是传统太极拳中练内功的一种方法,是教给初学者或非入室弟子的。传统太极拳还有一套快拳,包括低架、散手、劲法等,除个别入室弟子,一般不对外传。杨式太极传人董英杰在香港就传授过快拳并有著作出版。吴式太极也有快拳,也于上个世纪80年代由马岳梁大师公开,并有多种版本出版。”还说:“太极拳是以快拳而成名,以慢拳普及。近百年来,文人们千方百计试图用慢架子的练法解决技击上克敌制胜的做法是徒劳的。”

    庞大明先生在《杨式太极拳阐秘》一文中说:“快架是在中架、提腿架、大架具有相当基础之时,为增加武功而深入练习上盘,中盘、下盘综合运用提高的拳架。此架一直秘不外传,仅传入门弟子。其特点是速度快、姿势低、步子比中架要大。全套要在三分钟内一气呵成,故称快架。”还说:“因架势既低又快,姿势与中架、提腿架、大架有明显的区别,它可以在实战中用任何一势封住对方上中下三盘的进攻;同时可以用任何一势击打对方上中下三盘。在演练速度上,除整体动作较快之外,很多动作定势要带发劲。据说,杨班侯在打四玉捶时,四捶听起来是一个声音,使人目不暇接。此架难度较大,长功较快,实用性强。”

    2008年10月下旬,我在邯郸市第十一届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中认识了现在的北京市武协杨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钱锋先生,这位拳兄与我聊到杨式太极拳技击快架时说:“师爷张虎臣先生所练的杨式太极小快式,有人称之为‘快拳’或‘快式’,是在加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高层次的拳架,内容更加丰富。它的特点是动作幅度小,势架低,运动速度快,步法灵活,招式多变,圆转自如,时缓时疾。发劲冷弹脆快,刚柔忽隐忽现,神意细微独特,非常精彩,实用性很强。整个套路二百多个式子要在十分钟内完成。”

    我学练的杨式太极拳108式小快架是北京的一位恩师传授的,他老人家在世时说,他师父(我的师爷)的太极拳是跟前辈杨少侯先生学的,这套快架的口诀与以前的叫法有少许差别,师爷说改点俚语叫法(比如“簸箕式”“辘轳势”“反穿枝”等)主要是为了有利于记忆和理解拳架口诀。少部分拳式的动作结构和练法依师爷对太极拳技击功夫的理解和体悟有所变化。重要拳势的劲道还是保留了杨少侯先生当年所教的东西。这套小快架的技术内涵仍然离不开“松沉”“虚实转换”“腰胯带动四肢”“上下相随”“内外相合”。108式小快架的口诀是:1起势、2太极旋转、3揽雀尾、4单鞭、5踩脚提手上势、6踢脚白鹤亮翅、7左搂膝拗步、8左手挥琵琶、9左搂膝拗步、10右搂膝拗步,11右手挥琵琶,12右搂膝拗步掌,13震脚搬拦捶、14进步如封似闭、15十字手,16抱虎推山、17斜揽雀尾、18斜单鞭、19蹿步肘底捶、20右倒撵猴、21左倒撵猴、22右倒撵猴、23右斜飞势、24进步踩脚提手上势、25踢脚白鹤亮翅、26左搂膝拗步、27海底针、28山通背、29翻身撇身捶、30卸步震脚搬拦捶,31挒手分击掌、32上步揽雀尾、33单鞭、34开合云手、35单鞭、36右高探马、37右飞踢、38转身左蹬脚、39左搂膝拗步、40右搂膝拗步、41进步搂膝栽捶、42翻身撇身捶,43卸步震脚搬拦捶、44右蹬脚、45左披身打虎、46转身右手挥琵琶、47右披身打虎、48挑采右蹬脚、49双峰贯耳、披身左踢脚、51回身右蹬脚、52落步震脚搬拦捶、53进步如封似闭、54十字手、55抱虎推山、56斜揽雀尾、57斜单鞭、58右野马分鬃、59左野马分鬃、60右野马分鬃、61太极旋转、62揽雀尾、63单鞭、64左玉女穿梭、65右玉女穿梭、66左玉女穿梭、67右玉女穿梭、68太极旋转、69揽雀尾、70单鞭、71开合云手、72单鞭、73蛇身下势、74左金鸡独立、75震脚右金鸡独立、76右倒撵猴、77左倒撵猴、78右倒撵猴、79右斜飞势、80进步踩脚提手上势、81踢脚白鹤亮翅、82左搂膝拗步、83海底针、84山通背、85翻身肘击撇身掌、86卸步震脚搬拦捶、87挒手分击掌、88上步揽雀尾、89单鞭、90开合云手、91单鞭、92左高探马、93白蛇吐信、94转身右蹬脚、95捋采指裆捶、96挒手分击掌、97上步揽雀尾、98单鞭、99蛇身下势、100上步踢脚七星捶、101退步跨虎、102回身左斜飞势,103右摆莲脚、104左右弯弓射虎,105捋进震脚搬拦捶、106进步如封似闭、107十字手、108收势合太极。

本文来源于太极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 郭正勋太极随笔---要是没有这三道气圈,这些基本概念及三道气圈的皆无法巧妙结合、应用,揉手就无法有所成就
第246期:杨式太极拳技击快架
太极拳论
杨氏太极【全集】
以丹入武是捷径 何须九载十年功
杨氏太极拳有几套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