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普月】中式英语是怎么形成的?

有多少的中国爸妈,把孩子学外语当作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儿。事实上,每一个婴儿,都是语言的天才,只要善加利用,宝宝们学会三五门外语非常简单。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将以科普的形式,让大家真正了解一下自己孩子的天赋何在,为大家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多语超人增加信心。这些内容刊载于徐老师的著作《英语学习的革命——论中国人学英语》一书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全本进行了解。

脑磁图研究——心理语言学研究技术运用一瞥

科学研究有两个关键的方面,第一是问题,即困惑与惊讶,第二是研究方法和技术。没有问题就没有智慧的源泉。没有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的进步,智慧的探索就不免止步于玄想或思辨。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科学家绞尽脑汁,发明了许多方法,采用各种适用或先进技术。前文提及的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是心理语言学研究中借用的一项新技术。有趣的镜像神经元也是依靠脑磁图仪而发现的。

当人完成一项智力活动的时候,无论该活动是易是难,例如,画一个圆圈或做一道多步四则运算题,大脑中相应区域的脑细胞会被激活。脑磁图仪可以在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精准地记录大脑细胞的活动。这是将心理语言学研究推进到神经语言学层面的强大的技术进步。

我们看一个实验之例。根据语音知觉的磁效应理论,初学者聆听外语时会用母语语音表征模式去扭曲去同化输入的语音流。(编者按:这也是为什么听的不够就盲目的开口读会有形成中式的英语)这肯定是一个不成功的加工策略,结果是听不清听不懂,但聆听者的大脑“挣扎”着想听清听懂。由此可推论,若用脑磁图探测记录聆听语言的活动,有两类典型的表现。

第一类是聆听母语,脑磁图记录到的大脑活跃区域非常典型而局限,这些区域激活的时间也非常短暂,表明大脑能够高效率地轻而易举地应对母语的聆听加工。

第二类是初学者听外语,脑磁图记录到的大脑活跃区域会相当广泛,激活的时间也明显延长。这表明大脑无法高效率地加工接受到的语音流,大脑“挣扎”着工作,调动起更多的大脑区域并延长脑细胞工作时间,设法进行处理;对应在行为层面就是怎么“挣扎”仍旧听不清听不懂。实验中记录到的脑磁图确实如此。

同时,对外语学习者进行恰当的强化聆听训练,他们确实能表现出外语语音流加工能力的进步,但仍难以达到母语运用者的水平。

婴幼儿心理语言学研究中广泛使用各种或简单或复杂的技术。简单的,如定向反应模型中的头部转向运动(head-turn procedure),习惯化模型中(Habituation)的吸吮速率(sucking rate)测量;复杂的,如各种基于脑成像技术的实验手段,包括事件相关脑电图(ERP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功能性核磁成像(fMRI - 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和前述脑磁图,等等。限于篇幅本书不分析讨论这些研究技术,有兴趣的读者请自阅相关文献。

图2-4 婴儿参与心理语言学实验(运用ERP 技术)

从语音知觉预测语言整体发展

如果不考虑通常为聋哑人运用的手势语(sign language),那么聆听,即话语知觉(speech perception),包括语音辨别能力(phoneticdiscrimination skills),是婴儿开启人生语言习得进程的先天武器,出生后12个月内在母语持续熏陶下,这一武器装备经历了双向改造:母语语音元素的知觉能力增强,非母语语音元素的知觉能力减弱。

可检验的预测(prediction)是衡量科学假说的重要指标,好的科学理论应该具备好的预测性。如果Kuhl教授提出的NLNC模型成立,那么它应该可被运用于婴幼儿语言发展预测。一个可检验的预测是,如果婴儿早期表现出母语语音知觉能力的优势,那么他或她在后期的语言整体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优势。

Kuhl和她的同事Tsao 等用标准化的心理语言测量手段,测量了6个月婴儿的母语语音辨别能力,然后在13 / 16 / 24个月这三个年龄段,分别纵向跟踪测量该组婴儿整体语言发展能力,包括单词和短语的理解和产生能力。

研究发现6个月时的母语语音知觉能力与后续三个年龄段语言整体能力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研究结果于2004年发表。这是心理语言学领域第一次用量化的手段把早期语言知觉能力与后续语言整体能力的发展用正向(非回溯型的或非共时性的)因果模式联系起来的一项研究。后续研究发现了更有趣的结果,揭示了一种双向预测性。Kuhl 等人对7个月大的婴儿分别测量他们母语语音和非母语语音的知觉能力,然后在14/18/24/30个月这四个年龄段,测量他们的整体语言发展能力。结果显示一幅“对称相反”的图景。根据测量结果把7个月的婴儿分成两组,A组与B组分别在母语语音与非母语语音的知觉能力上表现优越;在14/18/24/这三个年龄段测量的结果显示,A组与B组分别表现出整体语言能力发展的优势与弱势,即B组发展相对滞后。Kuhl 教授认为这个双向图景验证了NLNC的理论假设。她的论证逻辑如下:7个月的婴儿如果在母语语音知觉能力上表现优越,表明其神经系统已经发生了适应母语的匹配性生长,这进而增强了他们母语学习能力,从而表现出后续优势;反之,如果7个月的婴儿表现出非母语语音知觉能力的优越,则说明他们的神经系统尚未发生适应母语的匹配性生长,或者此匹配性生长滞后,这进而影响了他们母语学习的能力,从而表现出后续一定阶段内的相对弱势。

实际上心理学和教育学界早有大量研究,揭示整体语言能力滞后以及多种学习能力障碍往往与语音加工能力低下密切相关。对多种被诊断出学习能力障碍或语言能力发展滞后的学龄儿童,同步检测其语音加工能力,往往就会发现弱于正常同龄学童。但这些研究大多都是共时性的或回溯型的,因此严格谨慎的科学家们从中只得出语音加工能力与学习障碍密切相关的结论,而无法论断因果关系。Kuhl 教授等人的研究在这个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Kuhl 教授等人对早期语音知觉能力与后续语言整体能力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假设性解释。

      图2-5 话语知觉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转引自P.K. Kuhl 2005)


《万物简史》耳书网课

原典耳书直播间即将开播《万物简史》英语原著系列网课。
整体上,在选择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或《人类简史》这类科普名著之前,原典特别主张,先听文学类的故事类的长篇原著,基本打通耳朵。
如果选择《万物简史》或《人类简史》的耳书网课,一般的方法,也是,先中循环,先不求甚解听完一章,听三遍以上,甚至五六遍以上,然后再小循环,一课一课地学习。
 
从不求甚解,缓缓推进到专求甚解,从整体看,大脑神经生长的效率,往往最高,大脑神经充分生长了,知识吸纳的效率会成倍提升。
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的独特优势,就是以一个个科学家的人生故事,带出科学探索的问题、方法和科学理论的创造过程。
第一辑从Chapter 25 Darwin’s Singular Notion 开始。
此系列课程仅仅在第一辑中,包含译著中差误的举例与分析讲解。
 只有帮助儿童少年超越长辈,包括超越院士,民族才能真正进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再瞎“磨耳朵”,这是一种无用的英语学习方法
不用花钱就能得到的英语学习法(享受英语才是真)!
简析外语学习的第二公理
TED演讲:英语启蒙越早越好,0-7岁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
脑与教育学习札记(13)-Kuhl的研究告诉我们什么?韦钰的个人BLOG
你知道吗?你本来也可以精通多国语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