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国学经典解读(二)人文自然篇一

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下面讲得要敲小黑板了啊,都说《三字经》极为有章法,下面就很能体现,这篇主要介绍的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及地理大概分布情况。有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四水、四民、五行、五岳、五常、天干地支。是以天、地、人的角度讲述的。

下面我们继续欣赏《三字经》之人文自然篇

【原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解释】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启示】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大千世界纷繁芜杂,人类要怎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它,看清它的本来面目呢?那就要从最基本的开始学起,只要抓住了事物的总纲就不难理清它的头绪了。世界虽然很大,但是万物却有它的主宰,那就是“天”“地”“人”,此三才者便囊括了宇宙万物、芸芸众生。人类作为宇宙的灵万物的主宰,应该学会用己之“三才”去掌握天之“三光”,并将宇宙“三才”的智慧发挥到极致。

【原文】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解释】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启示】

“三纲”的主体,也是封建社会的主体和规范。当然,作为封建社会的行为准则它显然已经过时了,现代人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倡导“父慈子孝”的传统美德,父子和睦是家庭幸福的基石,现代人应该秉承这一优良传统。在今天男女平等,夫妻在家庭中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夫妻和顺当然是家庭美满、事业成功的有力保障。

【原文】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解释】

春、夏、秋、冬叫做四季。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启示】

四季变化是大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是由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所引起的。因此有了温度不同的四季变化,循环运转,永不止息。

【原文】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解释】东、南、西、北,做“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启示】

“四方”为“东”“南”“西”“北”,中国人最早发明了能指示四方的“司南”,也就是今天的指南针。当然,这所谓的“四方”是相对而言的,它需要一个中心点才能成立,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是和中心点相对应的,没有了这个中心点便不能定出方向。

【原文】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解释】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启示】

“五行”是古人根据自然界中各种物质构成的特点总结出来的,中国人认为物质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的。因此,国人认为在天为“五星”,在地为“五行”,在人为“五经”,也就是人的五脏。“五行”相生相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而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都是“本乎数”,是天地自然之数理,由简而繁是数理变化的规律,也是构成万物多样化的规律。中国人将其作为物质的本原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

当然,“五行”包含了很深的哲学道理,由它而推出的数理逻辑也是非常复杂和烦琐的,它也已经成为一种学术问题被科学家们拿来做了深入的研究,因此几句简单的话并不能将其说清,我们只需知道就可以了。

18、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解释】“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启示】

和“五行”一样,天干、地支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今天,人们除了十二支的生肖记年外,记时已多不用了。

【原文】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解释】

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启示】

地球在不断自转运动中,同时绕着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而太阳系又绕着银河系转,而银河系只是宇宙的一个小点点,天地之大实在是不可想象的。

【原文】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解释】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变低。中国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启示】

我们国家所处的位置在整个地球的东北边,由于面积辽阔,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温带都有。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

【原文】

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解释】

中国气候冷暖匀称而有霜露。右边是高原,左边是大海。

【启示】

我国地处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温带,既无严寒,又无酷暑。冷热均匀,冬天结霜,夏天结露,霜期和露期会跟着季节而改换。若你面向南方,那么右边是高原,左边是大海。

【原文】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解释】

中国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启示】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五千多公里。我国最闻名的河流是黄河,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

【原文】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解释】

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启示】

现在我们都知道,我国境内的喜玛拉亚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号称世界的屋脊。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每座山都有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

【原文】

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解释】

中国汉时以辖九州统管全国,现为省,总共三十五个。

【启示】

古代周朝分为九州:冀州、幽州、并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秦抬皇统一中国后废九州改成郡县,到宋朝把郡县改成府,到元朝,中央设立中书省主持全国政务,各地区设中书省,称为行省,简称省。三个五省,是在抗战胜利后,东北划九省加收回台湾省,连原二十八省,共三十五省。

现今,中国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外加台湾省(未收回)。

【原文】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解释】

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启示】

由于社会的发展,今天人民的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这四种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对社会有好处,都是光荣的。

【原文】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解释】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作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葆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启示】

“仁、义、礼、智、信”是“三纲五常”中的“五常”。这些都是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总的纲领。“仁”是指仁爱之心、爱人利物,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也是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标准;“义”是指道义、正义,是由孟子提出的,它要求人们公正合宜、主持公理;“礼”是指礼仪、礼节,做人应该谦恭礼让,识大体、知礼节;“智”是指才智、智慧,是指人明辨是非、英明果决的能力;“信”指诚信、守信,做人要诚实守信、一诺千金。这“五常”是古人做人和做事的准则,同时也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素养。

仁、义、礼、智、信,不仅是做人的准则,更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桥梁。只有每个人自觉遵守,不懈怠、不疏忽,才能保证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虽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道德规范也在不断地成熟和完善,人们的观念和道德标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作为传统文化和道德的精髓,“五常”之说依然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因为高速的发展更需要高尚的道德观作为坚强的后盾。而在道德观逐渐淡化的今天,人们当然更需要对这一行为规范进行继承和加强,如此才能使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字经》中的这些知识,你都知道吗?
千古奇书《素书》原文·译释·评注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这些你都知道吗?
《三字经》译文 第二部分:【第三章】(1)
《三字经》里的故事 (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