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日本文学
(1)《平家物语》
日本文学在这一阶段是英雄的叙事诗时代,出现了以《平家物语》为代表的新的文学体裁,就是一般所说的军记物语。这种物语与从前描写个人心情的文学完全不同,是描写战争和历史发展,它不仅供人阅读,还能说唱,所以流传很广。
《平家物语》在日本叙事诗中占有最高地位,比其他军记物语流行广泛,版本也很多。主题是叙述平氏一族的悲剧命运,描述了这一变革时期的事件和气氛,感叹人世无常。作品在开头写道:" 祇园精舍的钟声,有诸行无常的声响;沙罗双树的花色,显盛者必衰的道理。骄奢者不久长,只如春夜的一梦,强梁者终败亡,恰似风前的尘土。" 《平家物语》还塑造了一批英勇豪放同时独具个性的英雄武士形象,这是日本从前文学中所没有的人物形象。人物活动的环境都是山野,有许多搏斗混战场面,与《源氏物语》那种写内心世界的文学迴然不同。
《平家物语》在语言上使用的是汉语、佛语、俗语的声调铿锵的日汉混合体。在它出现以后,日本新的民族语言确立了,《平家物语》对此贡献很大。
《平家物语》的内容和文体都具有一种新的开创性,被认为是军记物语中最好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 能" 和" 狂言"
" 能" 是日本古典戏剧的代表,题材很广泛,综合了中世纪戏剧、文学、音乐、美术的成就。能的曲目约200 出。内容有关于祭神、武士、鬼怪、动物的,也有根据当时社会现象写的世话戏。能的脚本,叫做谣曲,辞句也非常美丽。在能的表演中,虽然有戏剧冲突,但故事性不强,大多是用音乐、舞蹈、谣曲,表达一种情绪,以象征主义的手法经常运用追求" 幽玄" 的境界。最出色的能的曲目是《熊野》,写一位女子因为要服侍老爷,无法探望生病的母亲,还要为主人舞蹈,压抑自己的悲愁。她看见一阵风吹樱花落,就吟道:
都城虽惜春光老
东国无奈落花愁
这样,老爷就允许她回乡了。这个剧的意象很美,用花开花落。但主题不深刻,只把女主人公的苦恼当作一般的不如意事对待。
" 狂言" 也是日本古典剧种之一,和" 能" 一样,发源于农村的祭神猿乐,发展成为喜剧。狂言短小,极富幽默感,至今仍然盛行。狂言一般情节简单,每一剧目上场一般2 至4 人。演出时间也短,但取材于生活,揭示生活中可笑之处。取笑对象一般是地主兼武士的大名、僧侣、盲人、妇女、赌徒无赖等。有时不仅取笑人,也取笑鬼,狂言中许多鬼都是怯懦软弱的。狂言戏剧冲突不强烈,但生活情趣浓厚,现实性强并能长久地保持真实感,所以历久不衰,生命力很强。能和狂言在明治时期被合称为能乐。
2.金时习、郑澈与朝鲜李朝前期文学
朝鲜李朝前期文学是在被当时统治者确定的程朱理学的压抑下发展的,正统道学家对文学词章不屑一顾,但文学依然取得了一定成就。
1444年朝鲜文字的创制和普及,为朝鲜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宽阔的道路。郑澈的诗集《松江歌辞》是第一部朝鲜文字写成的诗集,在朝鲜国语文学发展上有划时代意义。
郑澈(1537-1594 年),字季涵,号松江,一生宦途坎坷。他把政治上的失意直接反映在创作上。他的著名作品有《关东别曲》、《思美人曲》和《续思美人曲》等。《关东别曲》是一篇长篇写景诗,描写山河的秀丽,如亲临其境。《思美人曲》和《续思美人曲》描写女子相思心理,细腻入微。这两篇动人的爱情诗一直长期流传,是郑澈的代表作,尽管有人分析他诗的主题其实是寄托作者失意时怀恋君主的思想。除了诗歌外,他还写了大量的时调和出色的汉诗,除《松江歌辞》外,他还有汉文文集《松江集》传世。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金时习。
金时习(1435-1493 年),是著名诗人、小说家,字悦卿,号梅月堂。生于汉城一个封建贵族家庭。成年后因不满暴政,削发为僧,四处云游,并开始文学创作。曾在庆州金鏊山居住,创作了朝鲜第一部小说作品《金鏊新话》。在人物和情节上突破了稗说作品的范围。共有短篇小说5 篇,其中《李生窥墙传》通过李生与崔娘生死不渝的爱情,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万福寺樗蒲记》写一名少女死后化为仙女和梁生相爱的故事。《醉游浮碧楼记》写一书生与一仙女的交往。这些作品都充满浪漫气氛。《龙宫赴宴录》和《南炎浮州志》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金时习在云游期间,还创作了大量诗歌。
诗集有《岩游关西录》、《溟州日录》、《宕游关东录》等。他的汉诗也很出色,现存2100多首,著作有《梅月堂文集》19卷、《梅月堂诗集》15卷。
3.虔诚派文学
虔诚文学是印度15-17 世纪的文学倾向。这种文学现象的起源是宗教思想。在印度,宗教大师认为个体灵魂若与宇宙最高灵魂合一,达到最后的解脱,虔诚是重要的途径。印度教大师罗摩奴阇继承并发展了虔诚思想,提倡宗教改革,他认为每一个个体灵魂在神的面前都是平等的,通过虔诚都能达到与神的灵魂结合的目的。婆罗门和非婆罗门不必用不同的虔诚方法,否认婆罗门的" 神圣" 和"高尚".这种理论和思想在罗摩难陀和瓦勒帕等人倡导下,成为一种要求宗教平等的虔诚运动,这样的愿望带有一定民主性质。虔诚思潮反映在文学上使印度各地方语言中都先后出现了虔诚文学。比较起来印地语文学的成就更为显著。
15至17世纪中叶,被称为印地语文学的虔诚时期。这一时期产生许多重要诗人,格比尔达斯是早期著名诗人。格比尔达斯被认为是虔诚派的诗人,但他的虔诚却表现为:认为神明存在于万物之中,如香味存在于花中,油存在油菜籽中一样,是无形的,所以不承认偶像,讽刺宗教狂热的种种表现。他又用通俗的比喻说明没有人生来就比别人高贵,反对种姓制度。他主张通过理智或理性求得与神明的结合和统一。另外,他还觉得浮生短暂,人世无常,终有一死,劝人修身养性。因此文学史上称他为修士诗人,并把他列入虔诚文学时期中" 无形派" 中的" 明理支" 诗人的代表。他的诗朴素优美,流传很广。
和他倾向比较接近的诗人,还有勒维达斯、特尔姆达斯和达杜德雅尔等。
虔诚文学" 无形派""泛爱支" 的代表诗人是加耶西。加耶西是印地语民间诗人,出生于印度北部普通农民家庭。他其实不是严格的虔诚诗人,他的思想属于印度的伊斯兰教派" 苏菲派".苏菲派主张泛爱、平等,与虔诚思想有某种相通之处。他的著名作品是长篇叙事诗《伯德马沃德》,写儿女情长和英雄气慨,同时说明女主角是神明,男主角是灵魂,灵魂和神明的结合要历尽艰辛并克服世俗的羁绊,表现了作者的宗教倾向。但也有人怀疑这段宗教性内容是后人加上的。
虔诚派歌颂黑天的诗人中苏尔达斯最为突出。
苏尔达斯出生在民间艺人家庭,本人也是说唱者。一般认为他天生就是盲人,但也有人认为他不是,他的名字现已成为盲人的别名。他对宗教和神,特别是对毗湿奴大神的化身黑天十分虔诚。他的作品被当成宗教赞美诗。但他歌颂的不是神性而是人性,表现的是人的感情。《苏尔诗海》是他的诗歌总集,收录诗约5000首。《苏尔诗海》颂扬了大神的威力,叙述黑天的身世,描写少年时代的黑天是一个调皮的儿童,这样人格化的神一直为印度人们所喜爱。另外,在黑天派诗人中,认为人间最强烈的感情是爱情,对神的虔诚思想就表现为爱情。苏尔达斯描绘牧女对黑天的神爱形式就是情爱性爱,这很难为非教徒理解。
另一个歌颂黑天的重要女诗人是米拉巴伊(1503-1573 年)。她出生于封建家庭,年轻守寡,受欺,内心凄苦。她的诗有两百多首,歌颂黑天和罗摩的神圣,歌颂他们拯救妇女的仁慈,表达了她渴望摆脱痛苦的心情。她的大部份诗都是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并把黑天写成理想情人,感情真挚深沉。
虔诚派文学中,崇拜歌颂毗湿奴另一化身罗摩的一派诗人中,代表人物是杜勒西达斯,因为他刻画的罗摩形象十分高大完美,在印度有极大影响,他也因而成为最有名的诗人。
杜勒西达斯(1532-1623 年)的身世有很多传说,带有宗教色彩。
他成年后抛妻出家修行,他曾周游过许多地方,从事过许多宗教活动。
他是虔诚的教徒,认为个人的解脱在于虔诚地崇拜罗摩。他的作品《罗摩功行录》是以梵语史诗《罗摩衍那》为基础,用印地语加工改写的,书中对罗摩表现了最大的虔诚。这本书被当成宗教经典、文学经典和道德经典流传于世。作者也因此享有极高声誉,被列入" 有形派" 的" 罗摩支" 的代表人物。是虔诚派文学中影响最大的诗人。
印度虔诚派文学反映了印度文学中浓重的宗教色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印度“寡妇城”揭秘
《世界文学发展史》日本文学之三:镰仓、室町时期文学
邮票上的千年千人(103)杜勒西达斯(1533—1624)印度诗人
外国文学史:中古文学
外国爱情诗赏析《黑天与罗陀的情歌》印度〕 苏尔达斯
《紫式部:源氏物语》第四章:冲击、影响与融合(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