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妖猫传说的,是一场美到极致的幻梦。


陈凯歌6年磨一剑的《妖猫传》终于上映,相信很多影迷朋友都已经看过了。


这一次凯子哥打着“古装奇幻”的大旗气势汹汹而来,让不少人想起了12年前被《无极》支配的恐惧。


但是有意思的事,《妖猫传》并没有再现当年《无极》一边倒被痛批的局面,反而更像他的前一部作品《道士下山》的遭遇——喜欢的人特别喜欢,讨厌的人极其讨厌。


谁都说服不了谁。


观影感受这东西特别私人,一千个人大概就有一千种看法。无所谓谁压倒谁。


所以今天影Sir要说的,也只是影Sir个人的看法——


《妖猫传》



如果有人问影Sir,《妖猫传》是不是烂片?影Sir可以坚决地回答你,不是。


其实就连让陈凯歌遭遇人生滑铁卢的《无极》在我眼里,也没烂到它被妖魔化的那种程度。


看完《妖猫传》,最深的印象是


一种气韵宏大,极致绚丽的美。


《妖猫传》据说投资高达2.5亿,大半都是花在了场景的搭建上面。


是的,这部电影号称只有3%的特效,其余的部分全部是剧组一点点搞出来的实景。陈凯歌为了这部电影,直接再造了一个唐城



影片中的服化道也非常精致


男人的圆领袍躞蹀带,女人的半臂纱裙花钿面靥斜红,配上精致考究的构图和打光,大银幕上看来让人时时惊叹。



可以说,这部电影在“还原”上面花了不少的功夫。


出乎意料的是,在电影上映之后,它最被诟病的问题却是 “还原不足”


因为它和人们印象中认知的唐朝和历史人物,实在是太不一样了。


开始角色海报出来,杨贵妃的选角就引起了争议。扮演者张榕容长着一张明显的混血脸,也不是丰腴的类型。


为此陈凯歌导演找到了一个“杨玉环有一半胡人血统”的历史论据来支持。



电影上映之后,一开场发现李隆基一代帝王居然是被妖猫作祟害死的,有的观众立刻就开始坐不住了。


尤其主角白乐天,这恣意洒脱又为诗文痴狂的人设,和历史上的大诗人白居易除了都写了《长恨歌》以外,找不出任何相似的地方。



到最后一看,“杨贵妃缢死于马嵬坡”这一千百年来板上钉钉的事情在电影中居然也被颠覆了,改编之大让很多观众不能接受,其实也在意料之中。


但毕竟,这不是一部历史正剧,不改编自历史,而改编自梦枕貘的魔幻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即便如此,影Sir依然觉得《妖猫传》非常好地还原了盛唐风貌。


至少是还原了一个陈凯歌心目中的,同时也能让大多数观众有共鸣的,关于盛唐的想象。



在这里,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


在这里,有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文人墨客,酒肆胡姬,僧侣使者,能人异士,所有属于正史的,野史的,属于传奇的,诗歌的元素你都能找到。


即使这些东西可能并不是它们本来的样子,但谁能说那不是唐朝。


看的时候,影sir突然想到了《大明宫词》。那个调调,都是后人追思柔光美化,臆想中加了无数遮罩滤镜,完全失真了的东西,但是就是能在某个瞬间会心一击。


你知道这不是它,但是也没有什么能比这更像它了。



影片中的一场重头戏,是唐玄宗为了庆祝杨贵妃的生日而举办的极乐之宴


不用说,不是真的,历史上没有这么一场没有尊卑上下,宾主尽欢的盛事。


看这剧照场景也知道,这不可能是一个真实的宴饮的场景,中国历史上就没有哪个朝代会是这样的布置这样的风格。



极乐之宴,以酒注池、金虎献花,少年化身白鹤,何等逍遥写意。


那是关于盛唐的一场极致的幻梦



看完《妖猫传》,影响最深刻的,大家质疑最多的,其实正是它所表达的东西。是里面关于“美”“真实”的探讨。


杨贵妃作为线索人物,在影片中就是美的化身,台词里直接说出了“大唐有了她就有了魂”这样的话。


而主角团一直在做的,就是探寻她凄美故事背后的真实。


里面的男人,几乎个个都爱她。李隆基爱她,安禄山爱她,阿部仲麻吕爱她,白龙爱她,连隔了三十年根本没见过她的白乐天也爱上了她。



但很难说他们爱的是不是真实的她。


李隆基把她塑造为万人心中的女神,王权的象征,对她的百般宠爱之外,也有片刻透露出面对宠物一般的专横和残忍。


安禄山对她的觊觎,更像是对王权的觊觎。


阿部仲麻吕作为一个日本来的遣唐使,他爱的,是作为大唐盛世象征的那个她。


白龙爱的是多年前的一面之缘和寥寥数语的抚慰。


而白乐天爱的,根本就是他自己想象中的,只是寄托于她身上的完美爱情。


其实一切与她无关,她只是做了那个承载爱意的对象



如果看过《妖猫传》创作的背后故事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矛盾。


梦枕貘在写原著的时候,多次前往西安寻找当年的历史遗迹,摸着一砖一瓦找灵感。拿出了做考古的严谨,写出来的还是一个怪力乱神奇幻故事


陈凯歌为了拍电影,认认真真搭建了一个唐城,以为是要走客观真实路线,结果嘛,大家也看到了。


与很多评论家面对历史人物的影视改编作品所强调的还原真实不同,影Sir一直觉得,一定程度上的解构和再创造无伤大雅。


反正柏拉图一早说过了,美和真实之间有三层距离。



影片中白乐天为了写《长恨歌》去做了皇帝的起居郎,记录皇帝行止。以为这样可以找到当年贵妃之死的真相,让他的诗更加完美。


结果后来真相一点点揭开,他却几乎崩溃。因为那和他的认知是不一样的,他觉得他的诗废了


然而到了最后,空海问他你的诗怎样了,他说一字未改,就这样。


这是诗人为了创造美,而拒绝了真实。



类似的是影片中李白写诗的片段。


诗仙喝得大醉,命令高力士脱靴。高力士让他写诗赞扬贵妃的美貌,李白挥毫写下了“云想衣裳花想容”。


明明他还没有见到贵妃


他写的是想象中的美人,写到“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时,动情处甚至眼泛泪光。


真的看到贵妃了,反而比较平静。



我毫不怀疑陈凯歌想要再现盛唐的诚意,我甚至觉得他一度当过电影前半部分的那个白乐天,在想象的美与理智的真实之间进退维谷。


他们最后都与自己和解——不抗拒真实,但是用自己认为的美来呈现它


也都做到了。


说起来,一个传奇故事,玄幻故事,为什么要去追求什么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就是影片最后白乐天评价自己的《长恨歌》的那句话:


“故事是假的,情是真的。”就够了。



看了很多观众看完,说,陈凯歌真不会讲故事,《妖猫传》的形式大于内容。


但如果,你被美轮美奂的画面所迷惑,嫌弃着它,没有看到底色内容的意愿,那你注定是看不见这个故事。


第一遍看完,影sir就觉得,药丸,这部电影肯定会遭遇以上那些声音。


因为对于模糊的多元叙事、多种主题和映射,中国观众一向是不大爱买账的。特别是现在有个趋势,凡是看到了绚丽的特效和画面,很多人就认为肯定不好看没内涵。


这就像路边走来一个大美女,你就觉得她整过容并且一定胸大无脑一样。


人人皆有偏见。


诗人的偏见,就是他创作的诗歌。导演的偏见,成了他的电影。我的偏见,有了这篇文章。希望你的偏见,能让你留言与我交流。



于是我二刷的时候,刻意注意故事和细节,居然看出了第一遍没看懂到的地方。


比如,最后的那个“无上密法”,指代什么?


和尚空海这条线,他不远万里而来就为了得到无上密法,他在海中遭遇生死威胁。最后他从杨玉环之死里修得的无上密法,就是不在乎生死。


白居易始终在纠结历史究竟是不是他在自己《长恨歌》中所写的那样。他前半段一直在乎真假,可最后他释然了,一字未改,他修得的无上密法就是不在乎真假


而白龙和丹龙最后,修得的是不在乎爱恨。



这是个传奇故事,如果你追求真真假假,一直在想,这是历史中的白居易吗这是历史中的杨玉环吗。那你就陷入了戏中戏中戏。


你就成了为《长恨歌》所纠结的白居易,成了创作《妖猫传》的陈凯歌。


你若要让屏幕上的人符合你心中的形象,那你心里所想就确定是历史中的那个人吗?



陈凯歌把自己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放进了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过程,也放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不管你质疑,嘲笑,还是鄙夷,只要你有情绪,你都已经入了戏中戏中戏,


你,是那关于盛唐的第三重戏。


到底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你说不清,也没人说得清。


只要你心中有了一个雏形,有了一个关于大唐和杨玉环的幻想,那你就是白居易,你也是陈凯歌。你在创造自己的盛唐之梦。


我觉得这才是这部电影高明的地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妖猫传》:法师,让人生不再痛苦的密法是什么?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懂陈凯歌
《妖猫传》:有佳句,无佳篇 | 钟菡
妖猫传:男人心,海底针
《妖猫传》繁华似锦大唐荣耀,何人叹薄命红颜?
杨玉环最后魂归何处?真实答案《妖猫传》只能避重就轻《大唐悬疑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