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也不是努力,竟然是……



家长们应该也清楚,这样天上地下的差别,几乎每个学校都会存在。每当孩子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们最想不明白的问题就是:“同一个班,同样的老师,同样不缺胳膊少腿,为什么就不如人家呢?”

 

为什么不如人家呢?其实优妈之前也不知道答案。不过我身边有位送了10几届毕业班的高中老师,他见证了有的学生提前被清华北大抢走,也见证了很多学生越复读越倒退。这中间的差别,他看得最透彻。下面是老教师10几年的经验之谈,希望对家长们有帮助。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努力和成绩,是个“倒U型”曲线关系,一开始的时候,花时间越多成绩越好;但是达到一个度之后,花时间越多,成绩反而越下降。

 

在学生一天的时间中,最宝贵的是上课那45分钟,它是基础知识、解题思路、延伸拓展的大融合。如果课上45分钟走神,课下自己花好几个小时都不一定补得回来。

 

但是,很对孩子恰恰掉进了一个“恶性循环”中:上课不好好听,课下写作业不会只能熬夜补,第二天精神很差上课更不好好听,课下更得花时间补……

 

02

好学生,从来不留疑问

 

很多孩子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最后阶段没有复习好,而是从第一天就注定了。

 


在正常情况下,孩子上完一天的课后,至少会有1~2个,甚至更多小疑问。如果当天不解决,一星期后,疑问就会累积到10几个。

 

然而更可怕的是,一个星期之后,很多孩子早就不记得自己刚开始有什么疑问了,反而觉得自己学得不错。不信你可以试试,如果你问孩子“昨天老师讲了什么,你有哪些不会的?”孩子肯定能说出来;如果你问孩子前天、大前天、上周老师讲了什么、有什么不会的,孩子会越来越记不清。

 

到最终期末考试的时候,有的孩子是带着100多个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疑问进场的,有的孩子是带着10个以内的疑问进场的,能没有差距吗?

 

给家长的忠告:


1. 鼓励孩子多举手。很多孩子之所以累积了那么多疑问,一是因为不敢问老师,二是因为懒得问同学、家长。而鼓励孩子在课上多举手,可以有效锻炼孩子的勇气和积极性,让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更集中,是个非常实用的小办法。

 

2.经常性地给孩子灌输“今日事今日毕”的观念,当天的疑问不管是问父母、问老师,一定要当天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也要在作业或者卷子上用醒目的符号标注一下,这样第二天就不会忘记,也就不至于落下这个疑问。

 

03

好学生,一定会整理好自己的讲义、试卷

 

单元检测或者周检测用过的试卷,一般都是老师们集体讨论挑选的,里面的题目都有很强的综合性、代表性,都是很好的复习资料,所以一定要妥善保存。

 


成绩优秀的孩子,一般都把试卷、讲义整理得井井有条,按时间或者按单元排好,装到文件袋或者文件夹里,想用的时候随手就能找出来。

 

而敷衍的学生,总喜欢往课本里随便一夹拉倒。一段时间后,把课本夹得厚厚的,一抖擞掉出一堆试卷、讲义、小纸条……

 

一个连试卷、讲义都整理不好的孩子,不仅仅缺乏收纳整理的习惯,也缺乏对学习的规划能力。而且这样的孩子也很不善于打理自己的生活,不仅书桌乱糟糟的,可能连床铺都不大整理。

 

给家长的忠告:


1.新学期,一定要让孩子准备几个文件袋,按科目贴好标签,把平时的试卷、讲义都按顺序保存好。老师讲过的试卷,可以把自己错过的题目剪下来,贴到本子上,下面注明解题思路和出错原因,做成一个错题本。

 

2. 从小就要让孩子自己收拾玩具、书桌,养成良好的收纳整理习惯。因为小时候一旦养成了邋遢的习惯,长大了几乎是改不掉的,而且生活上的邋遢,早晚会变成学习上的邋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期末“大片”上演,这是最贴切的关于老师、家长、学生的比喻了 ……
那些考上好大学的孩子,都有这4个习惯
孩子间的差距归根结底是父母间的差距,点醒无数家长
语文老师“怒火中烧”:“的、地、得”傻傻分不清?我再讲最后一遍!
实拍: 期中考试全班没考好, 老师是这样发试卷的, 学生地上捡试卷
领导建议老师分层布置作业,老师质疑:考试试卷是不是也分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