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风不动

八风不动

“八风”是指使人心动摇的八种障碍物: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合己意或不合己意曰利、衰,暗中毁谤或赞誉曰毁、誉,当面称赞或讥嘲曰称、讥,身心的烦劳或快乐曰苦、乐,这八种东西最能煽动人心,所以叫“八风”。“八风”大体上可以分为净、秽二类。“八风吹不动”,即不为这八种障碍物所左右,心无杂念,气定神闲。

 

禅宗认为“八风”最能磨炼性情。《最上乘论》:“五欲者色声香味触,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此是行人磨炼佛性处。”禅宗对“八风不动” 的修行赞赏有加:“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安耐毁誉,八风不动。”《永嘉集》云“对五欲八风,不被见闻觉知所缚,不被诸境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

 

佛家对“八风不动”的悟境创造了很多喻象来加以象征,并教导说,应当修养到遇八风中的任何一风时情绪都不为所动,这就是八风不动。善弈的棋士手中折扇上常书“八风不动”四字,提示自己心静神安,处之泰然,修养高深的得道之人也对“八风不动”青睐有加,刚刚开悟的凡夫俗子则对“八风不动”心向往之。

 

真正做到八风不动,实属不易。《东坡志林》记载:有一天,大学士苏东坡灵感来袭,写下五言诗偈: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自鸣得意,认为这颇具修持工夫的创作,若让老朋友佛印禅师看到,一定会加精、给红脸,于是速派书僮过江,专程送佛印禅师欣赏印证。谁知佛印看后,一笑,一沉吟,批了两字,便交书僮原封带回。东坡在期待中接回“佳音”,以为禅师会赞叹一番,忙打开观看,只见上书“放屁”两个大字。东坡气急,立即过江,亲到金山寺找佛印问罪。待奔至寺庙,却见禅堂禁闭,门上贴一纸条,上写“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东坡见此,恍然大悟,还是定力不够,自愧不如,顿时羞惭不已。一屁撼动风云,屁滚尿流而去,八风不动实是自夸而已。

 

一般人都会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重视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但面对外界评论,大多对毁誉参半都不能忍受,大人物修养好些,臧否人物喜欢说三七开,评价老领导能说个“功劳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也已经很给面子了。无论面对物议还是清议,甚或非议,做不到八风不动,是常人;做到了八风不动,是圣人;笑看八风不动,是仙人。哈哈,而这个写八风不动文字的人,怕还是在风中摇曳的草根儿。

 

八风不动是境界。“八风”表现的是人之常情,是人的常态外化形式,“不动”表现的是境界,是人的内心的空无和坚持。生活在物质丰盛的年代,人的追求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张狂和肆虐。古人说“饱暖思淫欲”,西人谓欲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当下生活表明,饱暖之后人们会思的更多,走的更远。在网络上,有人调侃阿基米德名言:给我一个欲望,我能撬动地球。人的原欲是力量,但欲望也是一把双刃剑。过渡的放纵欲望,都市生活的压力,迫人更加膨胀,更加无度索求……为了得到更多的认同和满足,人们迷恋赞美、迷恋金钱、迷恋权力。在美国,获得赞美最多的是电影明星;在英国,国王享受到赞美,首相拥有了权力;在中国,金钱崇拜已经甚嚣尘上。热衷赞美者迷失于赞美,迷恋权力者迷失于权力,崇拜金钱者迷失于金钱。为了满足虚荣心,人们不择手段地去争取更多艳羡的目光,内心的压抑冲击着理性,道德一点点消弱,情感底线随风飘扬,最终物欲化的强大威力极有可能冲破道德的防线走向深渊。中国哲学认为,人生有四种境界,处于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自然人、自然的产物,上升至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是精神创造的结果。社会教化是帮助人超越自然、功利境界达到道德、天地境界。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在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按佛家说来他就算是进入八风不动境界了。八风不动其实是做人的标准,是保持克制的理念,是不跨越自己生活原则的道德自律,不为功名利禄所羁绊,进入高尚脱俗的精神世界。做到八风不动,就能够无为无不为了。

八风不动是修为。食色性也,七情六欲人皆有之。人欲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产生,推动了人类生存所需物资的丰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是人的欲恶与性善矛盾运动的过程。恶欲促进进取,性善始终在制约着恶欲,为人的欲望朝着有利于人类的发展提供保证。同时,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出离欲界,修练成佛,无欲出离是欲求也是人自身的加持和修为。八风不动对于一般人来说不是要求放弃七情六欲,不是存天理灭人欲,而是在人性中抑恶扬善,舍弃过度的自我、过多的物欲。八风不动不是天然形成,是经历波澜后的沉静,是历练是摆脱,是拿得起放得下,勇于面对,敢于承受,笑对人生。人都有感性的一面,但理性比感性更重要,感性与生俱来,而理性则是修炼的结果。知道一切事物莫强求,不急不躁,脚踏实地,成熟稳重,静观其变,运筹帷幄,稳中取胜。只有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素质、修养达到足够的积淀时,才能真正做到四平八稳、八风不动。人生是一个过程,酸甜苦辣都要品尝,品尝后的一切就淡然麻木了,如一钵清汤难得澄明,如郑板桥般难得糊涂,如是而已!

八风不动是心如止水的宁静。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八风不动,心如止水,是一种心态,平静面对一切的宁静清晰的状态。热风吹来,波澜不兴,客观地反映着个人身心内外的和平。造成人们的心灵不宁静的原因是妄想与贪欲,它导致本来完整、清晰的智慧变得昏蒙、扭曲,看不清事实的真相。“心如止水鉴常明”,人生无论际遇如何,都应宠辱不惊,似水平静。物欲横流,不为所动,所谓雁渡寒潭,物来即现,物去不留。要想做到心静如水,首先要接纳心静不如水的情形。诱惑来临,心无法平静很正常。心如止水,要的就是一种释怀,那些所谓放不下的情愫,历经忧患已经成为淡淡的回忆。心如止水,要的就是一种淡泊,历经沧桑才发现人生虽然应该飞扬,但坐看云淡风轻同样别有情致。淡泊了气盛年华,当求心如止水般的宁静。  

八风不动是稳如泰山的安然。汉代枚乘《上书谏吴王》有语:“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八风吹不动,泰山亦安然。古人赞“寒山无漏岩,其岩甚济要。八风吹不动,万古人传妙。” (《全唐诗》卷806)。又“八风吹不动,千古镇常安。”(《从容录》第19则)如山般入定,该是多么的镇定。禅者说“八风吹不动天边月”,指晶莹如月的本心不为八风所动。黄庭坚《代书寄翠岩新禅师》:“八风吹得动,处处是日用”,另有佛家赞曰“八风吹不动者,真是珍宝山也。”(《最上乘论》)谓虽遇八风,置身其中却不为所染,不为所动,是更高的超越。物欲之风劲吹,而淡定从容,是一种智慧的沉淀,是一种经历的累积,是一种理性,一种坚忍,一种气度,一种风范。在当下繁华热闹的大千世界,从容淡定是人生最珍贵的礼物。凡俗人生常常忙乱不堪,但无论目标是什么,安然的生活还是每个人内心的追求。从容不仅给人带来平静和安定,也是通向健康的坦途,而且对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以及事业成功都必不可少。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福与祸的转换如风云变化无常;路有升沉进退,人有悲欢离合,世上之事总是相互转化。认清这一点,烦忧之事就不会侵扰身心,可以自如地面对生活,保持心境平和,凡事泰然以对,任由风再烈欲再强,也难以冲撞内心安宁,从而做到安之若素。

 

佛家出世,视八风如“盲人视物”:“二六时中,对五欲八风,如盲人视物。”(《续古》卷2 )。佛家入定,神定如“祖灯”:弟子问“如何是祖灯?”师曰“八风吹不灭。”(《传灯》卷23 )佛心定,若不系之舟,物欲抛锚沉淀,心虽不系亦无所求,不至飘零。佛光无尘,欲火不燃,神灯常明,八风难灭。人在凡尘,虽难却俗念,但能够在自我修炼中走向通达和光明,八风不动是一种无我无私无欲无求的追寻,可以为人们的心灵找到一个稳定支点,让灵魂的旗帜不再随俗风而舞,在清净平静中一展和谐安详的光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菜根谭全文带译文(注释)(中)
菜根谭——为人处事大全(4)
历事炼性,对人炼心丨红尘中的修行之道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30-59)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菜根谭》中两句处世金言,道破人性,点破世事,直指人心本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