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归真』线上交流活动·第1期


本期活动10件器物在群内竞价交流,欢迎群友提供藏品参加活动,期待您的加入。

线上交流 扫码入群

01


  器物介绍  

名称:玉素面环

年代:常见于新石器时期
尺寸:(不规则圆环)外径5.55-5.85 厘米、内径 3.65-3.8厘米、厚 1.4厘米
重量:49.2克
说明:器物略有变形。地方玉,呈黄绿色。通体受沁,灰皮附着于玉环表面,肌理有绺裂。(图片与实物颜色存在色差,以实物为准

图片展示

局部展示


微距展示


02


  器物介绍  

名称:玉回首卧鹿

年代:常见于西周时期

尺寸:高3.1厘米、宽2.5 厘米、厚0.9厘米

重量:11.5克

说明:青玉质。器身大面积受沁,器表局部有灰皮,玉质透光性好。圆雕。西周时期玉鹿多见片雕,圆雕件较罕见。“臣”字眼,鹿俯卧作回首状,器身采用西周时特有的一面坡技法雕琢纹饰。(图片与实物颜色存在色差,以实物为准。)

图片展示

局部展示

微距展示



03


  器物介绍  

名称:玉龙纹环
年代:常见于春秋战国时期
尺寸:外径5.9厘米、内径3.8厘米、厚0.45厘米
重量:21.1克
说明:玉受沁呈黑褐色。片雕。玉质透光性好,局部受沁呈黑色。白玉因受沁泛黄,有黄褐色沁,局部有灰皮,扁平圆体,孔大肉小,圆环分割成九段,每段皆饰有龙首,两面纹饰相同。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变革创新的辉煌时代,此时的玉器工艺发达,在造型艺术、图纹装饰及时代风格等方面都为之一新,做工精细,且具备较高的艺术造诣。环沁色多变且精美,古意甚浓,颇具收藏价值。(图片与实物颜色存在色差,以实物为准

图片展示

局部展示


微距展示


04


  器物介绍  

名称:和田白玉“太平有象”香插
年代:清代
尺寸:通高3.9厘米、宽3.7厘米、厚1.9厘米
重量:43.5克
说明:和田白玉质,质地温润细腻,油性、白度俱佳。圆雕。象站立作回首状,神态温顺俏皮。象鼻随着头部垂于脚边,末端俏皮的向上卷翘,象牙粗壮通直。象身通体铺盖一厚毯,盖于象身体处的毯子绘有浪花纹饰,层层叠叠,浪花高高卷起,毯边饰有流苏,垂于象的脚面,覆盖住大象的身体。象背部琢一香筒,上下贯穿孔,可作为香插亦可穿系挂于腰间。(图片与实物颜色存在色差,以实物为准。

“太平有象”——中国古代传统的吉祥形象。常作象背托宝瓶,寓意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图片展示


局部展示


微距展示

05


  器物介绍  

名称:玉透雕龙纹嵌饰
年代:流行于明代
尺寸:高3 厘米、径5.6 厘米
重量:114.1克
说明:青玉质,局部有沁。圆拱形。器物采用透雕技法,盘龙匍匐于器身,遒劲有力。龙双⻆,龙发向后及左右两侧飘拂,发丝细而规整。龙首须眉上挑,左右龙须。器底中部略凹,边缘有对钻孔,可供穿系镶嵌。此物大小、重量适中,亦可作为手把件在手中盘玩,摆放在书桌案头或作为镇纸也是不错的选择。(图片与实物颜色存在色差,以实物为准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物,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其出现与农业社会对雨的需求相关,因此传说中的龙往往能布雨,与能唤龙的凤并称。龙、凤后来分别成为帝、后的象征。

图片展示

局部展示

微距展示


06

  器物介绍  

名称:玉荷叶边笔掭

年代:常见于清代
尺寸:高1.75厘米、长7.25 厘米、宽2.05-3.8 厘米
重量:33.7克
说明:笔掭。白玉,色白泛青。荷叶形,叶边或内卷或下垂,形成内凹的腹。底部荷叶边四周浮雕水草、莲花、莲子、蝙蝠等。此雕工精细,荷叶造型与其他附属纹饰相映成趣,碾琢的物象生动逼真,且富于自然生趣,体现了文房用具的清新雅致,别具情趣,置于书案上更显乖巧可爱。源自宋代的“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装饰之道,至清时已十分发达。此笔掭纹饰中,莲花、荷叶象征高洁、正直,又以蝙蝠与“福”谐音而表示福在眼前之意。(图片与实物颜色存在色差,以实物为准。)

笔掭为下笔行文描画之前用以掭墨吮毫之具,以避免一笔之间发生墨色浓淡不均的现象。此器制作优美精巧,大概为画工笔佛像或书小楷经文而备。


图片展示

局部展示

微距展示

07


  器物介绍  

名称:玉鸟形佩

年代:常见于西周时期

尺寸:长4.3厘米、高3厘米、厚0.65厘米

重量:10.4克

说明:和田白玉,玉质白且油性佳,器身有皮壳,局部伴有沁斑。片雕,双面纹饰相同。玉鸟昂首,圆眼,长尾拖地,尾部分叉。鸟身有一孔,可供穿系,此物应为佩饰。(图片与实物颜色存在色差,以实物为准。)


图片展示

局部展示

微距展示


08

  器物介绍  

名称:绿松石勒子

年代:常见于西周

尺寸:高2.7厘米、外径1.5厘米 

重量:9.7克

说明:绿松石质地。伴有沁斑。通体饰有龙纹,吻部上翘,“臣”字眼。双龙盘卷于器身。器物有一贯穿孔,可供穿系佩戴。商周时期的先民就已经懂得了绿松石的美,尤其是山东前掌大120号墓坑,集中出土了形制各异的绿松石佩饰。(图片与实物颜色存在色差,以实物为准。)

图片展示


局部展示

微距展示

视频


09



  器物介绍  

名称:玉“刘海戏蝉”把件
年代:常见于明清时期
尺寸:高 10.1厘米、宽5.35 厘米、厚2.5-2.9 厘米
重量:228.4克
说明:和田玉,色泛青,玉质温润细腻,油性好。圆雕。头部有绺裂,裂处受铁沁,铁沁散落在器表。刘海右手托举金蟾于肩头,左手抚罗汉背。狐狸依附于刘海的右腿。(图片与实物颜色存在色差,以实物为准。)

塑像中金钱与蟾寓意“金蟾”,蕴涵着“真、善、美”的人生道理。此玉像取材于我国“刘海戏蟾”的神话传说。相传刘海为善良 的樵夫,狐仙胡秀英羡慕人间生活,爱上刘海,而金蟾化 身的石罗汉趁刘海外出时,把胡秀英推入井中,夺走了她 的宝珠,使她显露狐仙原形。刘海最终打败石罗汉,夺回 宝珠,救了胡秀英。刘海后被人们视为扶善除恶的“仙人”。此件玉器应表现的是刘海得道后,成仙的情景。

图片展示



局部展示



微距展示


10


  器物介绍  

名称:玉透雕神人龙纹饰
年代:常见于西周时期
尺寸:高8.2厘米、宽1.7-1.9厘米、厚0.4-0.5厘米
重量:14.7克
说明:和田玉,玉质白且油性佳,器身局部有沁。片雕,整体呈弧形。满工,采用单阴线和一面坡技法琢出神人和龙,神人杏眼高鼻、下额突出,卷云纹大耳。神人蜷身乘龙,龙形翻卷自如,起伏适度,给人以清新自然,优美舒畅的艺术美感。(图片与实物颜色存在色差,以实物为准。)


图片展示

局部展示


微距展示





END

“归真”交流群是给喜爱收藏的藏友们提供一个获得珍品交流转让的平台,更多的藏品交流是需要大家共同提供所藏臻品,如果您有意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流转让,或者想对转让的藏品更加详细了解的朋友,请扫下方二维码。感谢您的支持!

扫码交流 器物征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仿古玉鉴别技术
古玉收藏入门不得不知得金律:明代仿古玉器的认识与鉴定.
龙山文化玉器的纹饰特点
实战系列之五:战国太阳纹饰大玉璧
想了解唐代玉器,看这一篇就知道了!
春華秋實-9月16日周三晚20:00拍卖预展链接.3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