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9西泠春拍丨瞿子冶刻吉安制月壶款紫泥调砂石瓢壶赏
userphoto

2022.08.24 福建

关注


清初以降,参与紫砂创作的文人首推陈曼生,继而为瞿子冶,“切定茗壶并贴切壶形作铭者,实始于曼生,世之欣赏有由来矣”,而与曼生年岁相差十二载的子冶多受其影响。

瞿应绍(1780–1849),字子冶,一字陛春,初号月壶,晚号瞿甫,又署老冶、壶公冶父。上海名士,清道光间贡生,官浙江玉环同知。工诗词尺牍、书画篆刻,师恽寿平(1633-1690)法。最善画竹,兰、柳亦工,浓淡疏密,错落有致,尤好篆刻,精整入古。子冶雅好紫砂,常请友人邓奎(字符生,浙江吴兴人)至宜兴订制、监造砂壶,喜于砂器书画铭刻,题壶多作行书,刻画多梅竹双清,时称“瞿壶”。


▲2019西泠春拍 Lot3696

清道光·瞿子冶刻吉安制月壶款紫泥调砂石瓢壶

款识:月壶(底款);吉安(把款);子冶(刻款)

镌刻:子磻茶具,子冶作画。池上凉月如水,画此遗兴。如坡公画法。坡公画简而意无穷,曰数寸有寻丈势。子冶作于二分竹一分屋,时己亥七月。

出版:1.《茶的文化》P174,国立历史博物馆,1997年。

2.《紫韵雅玩》P94,台北天地方圆杂志社,2008年。

7.5×14.6cm

此壶以黄赭色紫泥掺以段砂熟料为胎,窑火极到,规整的平盖,微张的壶流,全器暗接的手法,无一不体现出高古刚健的气韵,壶底中央钤“月壶”阳文篆书方章,壶把下缘钤“吉安”小章。整器简练的线条将壶的焦点集中在壶身,从侧面俯观石瓢,如展开的扇面,而非一般文人刻绘的立视角度。故子冶“视坯如纸”不为壶形线面所束,如此壶之镌,更有破格镌至盖面之处,文笔潇洒自在,刀势生动,凌而不乱,乃子冶兴之所至之作。

清道光徐康《前尘梦影录》:“子冶善兰竹,有诗、书、画三绝之称。”观此壶身正面刻竹,竹枝从壶把下缘顺势横出,小枝随意而出,疏放不羁,恣意汪洋,纵逸自如。竹枝交错间的留白处起始,环绕壶身,镌刻“池上凉月如水,画此遗兴。如坡公画法。坡公画简而意无穷,曰数寸有寻丈势。子冶作于二分竹一分屋,时己亥七月”,又于盖面写刻“子磻茶具,子冶作画”,笔法刚韧,抑扬顿挫,应是1839 年夏日赏月之时镌刻此壶赠与友人。

子冶于此壶叹东坡画竹“简而意无穷”,想必是对彼时的文学巨擘、书画大家的孺慕之情。苏东坡是“湖州竹派”的重要人物,东坡画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不像常人一节节地画竹竿,其重神似。子冶摹东坡画竹法,于此壶共画竹二枝,左蔓壶流,上及壶盖,可谓遮天蔽日,势不可挡。


出版:《紫韵雅玩》P94,台北天地方圆杂志社,2008年。


出版:《茶的文化》P174,国立历史博物馆,1997年。

子冶书画及镌刻风格清劲脱俗,神韵飞动,以刀代笔,以坯为纸,潇洒创作,宛如墨花淋漓的意境,大气凛然,通体有一种俯仰天地间的气度。蒋宝龄、蒋茝生在《墨林今话》中谈及子冶作画“构思甚捷,而随作随弃,概不留稿。”其高隐清逸,格高若此。

民国漱石生《退醒庐笔记》:“邑绅瞿子冶广文,应绍书画,宗南田草衣。道、咸间尤以画竹知名于时。……更喜以宜兴所制紫砂茶壶,绘竹于上而镌之,奏刀别有手法,为他人所不能望其项背,故当时一壶之值,已需三、四两。逮瞿物故之后,阙值更昂。今偶有此种'瞿壶’,骨董肆皆居为奇货,非十金、数十金不可,而真者尤未必能得。”

“瞿壶”历来为世人所重,此壶为子冶摹东坡画法,有感而作,尤为罕见。在子冶传器中洵为珍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绝子冶”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三绝鬼才,一代瓢王!
壶中百变,唯石瓢!
280万!最贵子冶刻绘石瓢又添一把!
子冶石瓢传世珍品——瞿子冶铭刻梅花石瓢壶
什么是文人壶?是心境还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