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敏性鼻炎 颈椎病辨治经验
过敏性鼻炎从肾论治
患过敏性鼻炎,喷嚏连连,鼻流清涕,鼻塞不通,遇风寒或受凉加重,迁延多日。到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主任医师开了西药外用药,并开中药处方如下:苍耳子6克、辛夷6克、细辛3克、黄芩10克、柴胡8克、白芷10克、黄芪20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蝉衣8克、甘草6克、菖蒲8克,水煎服。7剂。我看了处方说:“此方无效,服了会加重病情。”我把方中黄芩改为酒炒黄芩6克、白术改用炒白术,服后有效但效果不明显。一周后复诊,医生守方不变,按医生原方又抓了7剂药,药后果然病情加重。本症风寒袭肺,忌用寒凉药。方中黄芩虽有燥湿之能,但清热泻火,于病情不合,用之必雪上加霜,增加肺寒,从而加重病情。我把黄芩减量,并用酒炒,取其燥湿之能,缓其寒凉之性。方中柴胡、蝉蜕、甘草、白术也用法不当。柴胡散风热,于症不合。蝉蜕虽抗过敏,但也是散风热,药不对症。甘草抗过敏,白术健脾燥湿,但应该炒用,从而健脾补肺。甘草生用清热,炙用和中;白术生用利水,炒用健脾。辨病不辨证,疗效自然不乐观。
过敏性鼻炎从健脾益气、疏风散寒论治,并非良策。如果脾肺气虚夹风寒入肺,可从此论治,否则无效。如果从抗过敏论治,以西医之理来解剖中医,则更是盲路歧途。名老中医李可说:“此症之关键,多属肾中元气不固。肾为先天之本,生长发育、强壮衰老之所系。所谓种种'过敏性’疾病,皆责其先天不足,也即自身免疫力低下。从肾论治,可谓治本之道。益气固表,隔靴瘙痒而已。”于是宗李可老中医从肾论治之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肾四味”加味:制附片45克(先煎一小时)、麻黄10克、细辛10克、党参30克、炙甘草10克、枸杞子30克、菟丝子30克、补骨脂(盐炙)30克、淫羊藿30克、鹿角霜30克、肉桂15克、山茱萸10克、藿香10克、石菖蒲10克、生姜60克、大枣10枚,水煎服。外用艾药条悬炙囟门、关元、涌泉,并适度外用“通窍散”(自拟方)塞鼻:白芷、细辛、藿香、石菖蒲、苍耳子、辛夷各5克、冰片1克,为末。药棉蘸药粉塞鼻,中病即止。用药3剂,效果明显。续服数剂后改用“右归丸”加味,以鹿角胶收膏制膏滋内服以巩固疗效。
天气开始转凉,过敏性鼻炎再度发作,但没有以前那样严重了。我便处方如下:黄芪30克、党参15克、盐菟丝子30克、制附片15克、盐补骨脂30克、枸杞子30克、淫羊藿30克、辛夷6克、通草6克、荆芥6克、白芷6克、干姜10克、五味子6克、乌梅10克、防风10克、炙甘草6克。5剂。淫羊藿在药房配药时配给的是仙灵脾,也就是淫羊藿的根,根的药效和功用与淫羊藿是有差别的,临床不可混用。药后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我仔细审症求因,除了过敏性鼻炎遇寒复发加重外,尚有其它身体不适之状。一是容易困倦欲睡,一是头发容易脱落,而且头发已经没有往年稠密,色黑度和柔润度也不及往年。牙齿也不及往年牢固坚强。有时还会腰痛不舒。此属心肾阳虚,肾虚元气不足为本。本症自太阳感风寒开始,而入少阴为病。病在少阴,不在太阳;病在里,不在表。治当培土制水、健脾补肺、温阳散寒、补肝益肾。治疗思路和处方如下:
“附子汤”合“甘草干姜汤”加味:制附片45克(先煎一小时)、党参30克、茯苓15克、炒白芍15克、炒白术15克、干姜30克、细辛10克(后下)、炙甘草6克、藿香10克、石菖蒲10克、辛夷10克。3剂。水煎服。用药一剂即见效。
三剂药后,恢复正常。停药数天,天下小雨,气候稍冷,复又鼻塞不通,喷嚏连连,流清涕。此阳虚肺寒,加上以前患病所致的气血虚弱,又适逢冬季将临,想速效收功而不发,恐怕是不可能了。去病如抽丝,复从太少两感论治,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并佐以益气活血。处方如下:制附片45克、党参30克、黄芪30克、干姜30克、麻黄10克、细辛10克、肉桂10克、酒炒当归15克、鹿角胶12克、海马12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生甘草炙甘草各5克、生姜10片、大枣10枚。用药一剂,泡酒饮服,日三夜一。不日即效。
见效病止之后,又改服“双补丸”,以补气血补肝肾:黄芪30克、党参30克、当归15克、淫羊藿20克、巴戟天15克、山茱萸15克、枸杞子15克、熟地15克、鹿角胶20克、龟板胶15克,共为末,制作胶囊(0号胶囊)内服,每次服8粒--10粒,每天服三次。服至立春时止,以培补元气,增强免疫力,从而杜绝复发。至此至今,过敏性鼻炎再未复发。而且,脸上的黄褐斑也消失了,精神气色都大为改观,人也变得年轻了许多。
大暑节气[拍八虚]排毒:肺与心有邪气留存两肘;肝有邪气留存两腋;脾有邪气留存于两髀(胯部);肾有邪气留存于两腘窝。
大暑节气[拍八虚]排毒,肺与心有邪气留存两肘;肝有邪气留存两腋;脾有邪气留存于两髀(胯部);肾有邪气留存于两腘窝。这八个地方称为八虚,邪气和恶血容易滞留损伤筋络,以至关节不能屈伸,形成拘孪。拍打的方法可以调节八虚气血的运行,以一手半扣状拍打,由轻至重,每次拍九九八十一下。
颈椎病辨治经验
颈肩腰腿痛是就医熟悉高发病,也是问题病,不但给病号造成苦痛,也为骨伤、治愈就医医师所棘手。以下描述一下,王开俊医治颈椎病的教训。
颈椎病辨治
第一、颈部肌肉僵痛,易疲惫,劳损时表现症状加剧,修养后获得减轻,表现症状轻度,此为颈椎性能消退,多见于永久运用计算机者、服装缝纫工加上永久伏案办公者。外贴“镇痛灸”或“颈痛膏”,也可交替利用“经络速通灸”。
“镇痛灸”重要由自动发热体、热融药膏和蕲春陈艾构成,拥有推动患部血液环绕,尽速止痛,阻止刺痛重发的疗效。
“颈痛膏”重要因素为全蝎、川乌、草乌、当归、川芎、威灵仙等,拥有舒筋活络、行气通络、散寒止痛的疗效。
“经络速通灸”重要因素为:追风透骨草、龙脑、凤仙衣、川乌、草乌、藏红花、寻骨风、独活、三七等构成,能尽速消灭肢体疲惫和活动妨碍,尽速医治和减轻各类刺痛。
第二、颈部僵痛猛烈,颈部运动受限,或受寒加剧,或阴雨天加剧,此为颈型、痹症型颈椎病。外贴“颈痛灸”,或“颈痛膏”、“活络镇痛膏”、“草乌镇痛膏”、“骨宁膏”,也可交替利用“经络速通灸”。以颈部刺痛为主的贴阿是穴、大椎穴,10日为1疗期。
“颈痛灸”重要药品因素为:制川乌、马钱子、乳香、葛根等。能减轻患部构造肌肉僵木情况,推动患部血液环绕,快速实现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成果。适合于颈椎病导致的颈、肩、背刺痛,双臂麻痹等。
“颈痛膏”:全蝎、生川乌、生草乌、威灵仙、当归、川芎各30克,铅丹200克、麻油300克,熬膏用,主治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
“活络镇痛膏”:川乌、草乌、威灵仙、川芎、全蝎、乳香、没药、白花蛇、桃仁、续断各150克,赤芍、当归、桂枝、狗脊各200克,三棱250克,白芷100克,麻黄50克,铅丹1250克,麻油2500毫升。熬膏外贴,每次贴药5日后再换,10日为1疗期。
“草乌镇痛膏”:生草乌50克,马钱子、乳香各40克,闹羊花、细辛各30克,白芷60克,赤芍100克,冰片12克。酒醋3:1搭配加热调糊外敷,外用开水袋不时加热或电熨斗熨灸,每天一换。
“骨宁膏”:乳香、没药、肉桂各15克,川乌、草乌、樟脑、马钱子各10克,麝香2克。共为末,蜂蜜调膏外敷加热熨。
第三、颈部刺痛并向肩臂部放射,伴双臂刺痛麻痹者,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外贴“颈痛灸”,或“颈痛膏”、“活络镇痛膏”、“草乌镇痛膏”、“骨宁膏”,也可交替利用“经络速通灸”或用“热敷法”敷灸。贴灸大椎穴、肩井穴、肩髃穴,10日为1疗期。内宜“颈椎宁”或“补阳还五汤”加味治之。
“热敷法”:川芎、红花、桃仁、桂枝各30克,延胡索、罂粟壳各25克,细辛10克。布包加水浸没,再如醋500克,白酒250克,将药煎开10min后,患部垫上毛巾热敷,每天2次,每次15~30min。每剂可用4天。本法主治各类腰腿痛(腰肌劳累、腰背肌筋膜炎、脊椎间盘鼓出症、脊椎管狭隘症、坐骨神经痛、肥胖性脊柱炎、伤口性腰痛等)加上神经根型颈椎病、肩星期炎、软构造受损中后期、关节粘住症、风湿症等。
“颈椎宁”是青岛名老中医施锡璋的教训方,拥有益气活血、温阳通络、祛寒除湿之疗效,通补兼施,就医用之每每应手,成果精良。处方构成为:黄芪40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川芎20克、当归15克、桂枝10克、红花10克、地龙10克、细辛10克、白芷12克、蜈蚣2条、甘草12克,水煎服,每天1剂,分3次摄取。颈项部牵掣刺痛、运动不良酌加葛根30克、丹参20克、鸡血藤30克,头疼加天麻15克。
第四、椎动脉型颈椎病常伴头痛、眩晕,可交替外用“颈痛灸”、“经络速通灸”或“活络镇痛膏”,内服“华佗眩晕方”或“葛根二藤汤”或“茯苓天麻方”。
“华佗眩晕方”:党参、当归、防风、黄芪、白芍、麦冬各15克,独活、葛根各30克,菊花12克,天麻9克,甘草3克。水煎服。头痛甚者加全蝎3克(酒洗焙干研末冲服);痛引背者加桑枝30;心悸、气短者去防风,改党参、黄芪各30克,加酸枣仁、茯神各12克;睡不着者去防风,加制首乌15克、合欢皮30克、夜交藤(首乌藤)30克;腰痛、耳鸣者去防风,加桑寄生、磁石各30克,枸杞子12克;手脚关节刺痛者加威灵仙、秦艽等。
“葛根二藤汤”:葛根30~60克,鸡血藤30~60克,钩藤10~30克。水煎服。眩晕、呕恶,苔白腻,加天麻、白术、清半夏、茯苓各10克;苔黄腻加竹茹、橘红、枳实各10克;枕部头痛加川芎、羌活各10克;颈项痛重加僵蚕10克;颠顶痛加藁本10克;头疼模糊加石菖蒲、菊花各10克;两侧头痛加川芎、蔓荆子各10克;额连目眶痛加白芷10克;久痛或有伤口史酌加全蝎10克、蜈蚣1~2条;背胀痛加羌活、姜黄、白术各10克;胸痛及背加丹参15克、瓜蒌30克、薤白10克;手臂麻加桑枝15~30克、伸筋草15~30克;臂痛不举加土鳖虫、地龙各10克;颈椎骨质增生加威灵仙20克或炮穿山甲10~15克;肢冷畏寒背凉选择桂枝、淫羊藿、肉苁蓉、鹿角霜各10克。
“茯苓天麻方”:茯苓20克,天麻、竹茹各15克,枳实、陈皮、半夏、天南星、石菖蒲、浙贝母各10克。水煎服,或制成散剂胶囊摄取。主治颈椎病伴眩晕。
第五、脊髓型颈椎病常体现为缓慢展开性一侧或双侧感受及活动性能妨碍,如乏力、颤抖、打软腿、易绊倒或有麻痹、刺痛、炙烤感,乃至手脚瘫痪。外用“活络镇痛膏”、“经络速通灸”或“全息止痛酒”,并以一指禅推法(用于项部督脉及双侧膀胱经)。内服“补阳还五汤”加味。
“全息止痛酒”:川乌、草乌各500克,羌活、白芷各400克,麻黄、肉桂各300克,干姜380克,细辛180克,高浓度白酒12千克,浸泡半个月备用。适合于全部寒邪导致之痛症,主治耐久难愈之寒湿痹痛,执拗性头痛,脘腹冷痛,骨质增生,全身关节拘挛刺痛,腰腿痛,痛经,疝痛,扭伤,阴疽,瘫痪,痿症等全部寒邪导致之痛症,都有良效。历时将药棉蘸药酒适度点燃,尽速涂于患部,随时用手拍熄,并揉搓患部,以潮红为度。
“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30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丹参30克、赤芍9克、桃仁9克、红花9克、葛根20克、桂枝12克、姜黄12克、羌活9克、地龙9克、甘草9克。水煎服。督脉寒凝加鹿角霜30克、鸡血藤15~30克;颈肩刺痛猛烈加乳香、没药各9克;伴头痛者加菊花15克、蔓荆子12克;有肾虚者加杜仲12克、肉桂6克。
第六、颈椎病痰瘀阻络,外宜“颈痛灸”、“经络速通灸”、“活络镇痛膏”交替利用,内宜“除痹逐瘀汤”治之。
“除痹逐瘀汤”:当归15克、川芎12克、红花9克、刘寄奴15克、姜黄12克、路路通30克、羌活9克、白芷12克、威灵仙12克、桑枝30克、胆南星9克、白芥子9克。水煎服,每天1剂,服6剂,停药1日,连服12日为1个疗期。疗效:舒筋活络,行气通络,除湿涤痰。阴寒内盛,以桂枝代桑枝,胆南星换制南星,并可加鸡血藤活血通络。
第七、颈椎扭伤,颈肩背刺痛,运动不良,外用“镇痛灸”或“经络速通灸”,或是白酒调敷“消散止痛膏”,日久兼感寒气,白酒调敷“散瘀消散膏”;内服“延胡木金散”(醋制延胡索、木香、郁金各等分为末,温热水冲服。验:醋元胡12克、郁金9克、木香6克,煎汤服,一次即效。)
8、颈椎骨质增生,交替外用“镇痛灸”、“经络速通灸”。颈肩部冈下肌归纳症,重要有肩胛区、肩臂部和后颈部刺痛,颈肩运动性能受限,永久、缓慢、重复爆发,用“药棒拍打疗法”。药液:生马钱子15克、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生南星各12克,白酒或75﹪酒精1000毫升浸泡备用,使用药物棒滚揉、拍打,药棒可选择桑棒。
9、执拗性颈椎病积年沉疴,耐久不愈,选择归纳疗法。内服“颈椎宁”,益气温阳通络,随证治之;外治宜愈合利用各类方面,如:先用“手三针”疗法,再贴“活络镇痛膏”;先用“经络速通灸”再贴“活络镇痛膏”;晚贴“颈痛灸”,白天则针刺、按摩;“热敷法”其后加“颈痛灸”;“活络镇痛膏”加掺药(草乌镇痛散、骨宁散);改内服汤剂炒熨其后加膏贴;膏贴其后加神灯照法(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百发神针);药艾灸、神针灸或坎离砂疗法其后加贴敷;煎抹药摩加贴敷等。
10、颈痹汤(娄多峰验方):葛根18克,威灵仙15克,秦艽12克,羌活12克,透骨草21克,鸡血藤21克,当归18克,白芍15克,香附15克。水煎服。主治颈椎病、失枕。寒者加桂枝;热者加忍冬藤、败酱草;痛剧加制乳香、制没药;气虚加黄芪。
作者:王开俊,中医生、武术气功师、学家,中国大成拳学习会常务理事呼和浩特分会常务副主席。曾多年从事教诲管理办公,历任常务副校长、副校长、校长,现从事医疗保健工作。其曾祖父胡作安于民间悬壶问诊终身,享誉乡里,口碑极好,堆集了厚实的就医教训,并残留了很多就医医学笔记。王在秉承祖传四代中医的基本上刻苦研习中医经典和现当下名老中医教训,学验有成,尤精于中医外医治法和中医气功药饵疗法。民间行医二十年,根治太多种问题症状,并有“风湿表皮病,请找王开俊”之美誉流传。
电话:010-5743357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周一方
刘玉洁擅用经方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经验
颈椎病的偏方
治颈椎病秘方
治疗鼻炎验方五则
【防病治病】治疗过敏性鼻炎药方汇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