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丹青面目】历代花卉名作欣赏

    花卉之美在于形与色的多变,而能展现其中细节的,正是绘画的技法层面,诚所谓「丹青捻出面目来」。历代画家运用笔墨色彩描写花卉,发展出「双钩填彩」、「没骨」、「白描」和「写意」等四种基本技法,各时代俱有其特色,同样的技法在不同时代,也会有不同面貌。一件作品可以采单一技法,或者综合活用,甚至染配特别底色,形成宛如「铺殿」式的效果。本单元在陈列上,除了介绍作品的时代与风格特质,并会藉助同一种花卉、不同技法的比对方式,来加深观众对于个中异同的印象。


 

宋人 芙蓉


  本幅选自〈宋人集绘册〉,原本应为兼具实用功能的纨扇便面,后来才改装成册页形式的小品画。通幅以双钩填色法,写蜀葵(旧题为芙蓉)一枝,累累花苞,已次第绽放,布局、姿态自然而生动。举凡花瓣之钩勒、叶片之锯齿筋络,笔笔俱见功力。枝干、蕊萼,与叶之背面,兼采石绿及汁绿罩染,偃仰转侧之际,极见妍丽真实。虽然未系作者款印,但风格饶有宋代院体花卉画细腻典雅的特质,应出自南宋画院能手。

 

 
明 仇英 水仙蜡梅


  仇英(约1494-1552),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早年初事漆工,后得周臣赏识,授以画艺,终尔有出蓝之誉。所作山水、人物,或花卉竹石,莫不形象精准,且于赋彩妍丽中,兼具秀雅之气。


  本幅绘严冬中,水仙两株并立娉婷,另有蜡梅一枝,由上方翩然探入画幅,构思佳妙。画家借着细腻的钩勒填彩法,将两种香花清新高雅的韵致,描绘如真,令观者彷佛能嗅得馥郁的香气,亦为明代之工笔设色花卉,另辟一精丽艳逸,工而不俗的崭新视界。
 

 

传 宋 赵昌 岁朝图


  赵昌(10-11世纪间),字昌之,四川成都人。善画花卉,每于清晨朝露下,对景描摹,故自号写生。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有「铺殿花」一条,谓徐熙于缣素上描绘花卉奇石,掺以鸟虫,专供宫廷挂设之用,又名「装堂花」。此类作品布置多较工整繁密,不刻意表现自然生态。〈歳朝图〉的构景命意,不无侔合处,或即徐熙「铺殿花」的传派。本幅虽有「臣昌」二字款,但以笔墨画风论,应是宋以后画家的托名之作。
 

清 黄慎 牡丹


  黄慎(1687-1768后),字恭懋,号瘿瓢,祖籍福建,长居扬州鬻画。自幼家穷,靠苦读成功,兼擅诗、书、画,时有「三绝」的美誉。其画以仙佛人物最着称,花卉、山水居次。由于在画法上,绝不因袭前人旧路,力求开创笔墨新趣,致能蔚为扬州八怪之一。


  本幅选自〈花卉册〉,为林宗毅先生所捐赠。画中牡丹,殆以近乎狂草的大写意法,顷刻挥就。笔墨于纵恣泼辣间,不失花王轻盈秀润的形象特质。幅左并自书七绝一首,书画互为映发,并臻佳妙。
 

清 恽寿平 牡丹


  恽寿平(1633-1690),原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江苏武进人。初善作山水,因自谦无力与王翚(1632-1717)争胜,遂改工花卉。画法承自徐崇嗣(10世纪末)之没骨法,又参以己意,风格独创,蔚为清代花卉画宗师。


  本幅选自〈恽寿平王翚花卉山水合册〉。以没骨设色法画红、白、紫三色牡丹各一株,姿态或正或侧或背,曲尽变化。赋色于明丽鲜艳中,散发出一股清新俊逸,高雅脱俗之气质。幅左王翚的题句,称许此作已经凌驾明代的陈淳、陆治,足可媲美北宋,可谓备极推崇。

 

清 李培雨 画牡丹


  李培雨,字伯霖,清末宫廷画家,生平不详。仅知辛亥(1911)后居天津,以字画为生,传世作品相当少见。


  本幅选自〈画牡丹册〉,设色画蓝紫、纯白二色牡丹花一正一侧;叶片部分以红、绿二色区分嫩芽与成叶的新老差异。画家经验老到,用笔率性,综合传统没骨与写意技巧,巧妙运用笔端水分做出色彩浓淡变化,使全画色泽轻透明亮,且富水彩晕染的氤氲缥缈效果,兼得华丽与潇洒之韵味与趣味。
 

 
宋 林椿 山 霁雪


  林椿,生卒年不详。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南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画院待诏,工画花鸟瓜果。


  古人画雪多以白山粉点为之,甚少强调质感。山茶是「二十四番花信风」小寒二候代表花,本幅三花,一仰一俯一含苞,无论描摹花心积雪、瓣缘凝霜,以及霜雪初晴结晶蓬松的样子均极写实,自古色艳莫过红绿,衬以早降瑞雪的洁白脱俗。本幅选自〈艺苑藏真下册〉,为宋代追求形似与诗意的典型作品。
 

清 郎世宁 画罂粟


  郎世宁(1688-1766),意大利人,天主教耶稣会修士。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绘事供奉内廷。


  本幅选自〈仙萼长春册〉,画各色罂粟花,红紫交映。色彩鲜艳饱和,质感形状逼肖。画家并以灵活的线条,表现花瓣茎叶的柔软质感,与受到微风吹拂翻转的立体态势,并以色彩深浅变化,暗示日照花开的光泽与奕奕生机。花苞饱满的量感与纤毫备至的叶瓣脉络,均展现了浓厚西洋光影透视技法的写实功力。
 

 

清 恽寿平 水仙


  恽寿平(1633-1690),江苏武进人,初画山水,后自觉无力与王翚(1632-1717)争胜,而专攻花卉,为清代花卉画宗师。


  本幅选自〈花卉山水合册〉,仿宋代擅画水仙的宗室画家赵孟坚(1199-1264)风格,所用的白描技法与只用颜料不加墨线的没骨画法恰恰相反,全以墨线描画,微染墨晕,不添加任何色彩。画幅上有清四大家之一王翚品评比对的题字,认为赵孟坚的水仙神韵清逸,恽寿平的水仙则笔有余妍,各有特色。

 

 
明 沈周 玉兰


  沈周(1427-1509),长洲人,字启南,号石田。工书善诗,画入神品。为明四大家之一。
古代宅院常种玉兰,象征「玉洁冰清」或「玉堂富贵」。早春玉兰往往叶未长而花先发,有「木花树」或「望春花」之称。本幅选自〈写生册〉,浅设色画写意白玉兰。以淡青色烘染背景,运用留白法突显花朵的洁白。画家使用粗硬短促的线条画枝皴干,并以长弧线做出花瓣的柔嫩质感,显得清淡雅致,并富书法趣味。
 

明 陈淳 画牡丹


  陈淳(1483-1544),长洲人,字道复,后以字行,号白阳山人。天才秀发,曾游学于文征明门下,为明代中期吴派写意花卉画家代表,与作风狂放恣肆的徐渭(1521-1953)并称「青藤、白阳」。


  本幅作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1544),幅中画设色牡丹一枝甚清雅,用没骨法,笔意活泼而不失稳静,具写意意趣。可惜颜料日久褪色,故觉稍淡,然而无损其精妍。款字行书沈酣飞动,是晚年得意之作,书画同幅,璧合珠联,尤为可宝。

 

 
清 蒋廷锡 杜鹃


  蒋廷锡(1669-1732),江苏常熟人。康熙朝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善画花卉,画风写实,生机盎然,多有奉旨作品。


  本幅选自〈群芳撷秀册〉,黑底彩绘杜鹃花,红绿交映,对幅金书,显得富贵喜气。虽然用色鲜艳饱和,但因衬以少见的深色背景,反而使画面沉静平稳,益发显得花色照人眼明。花瓣筋络与叶脉钩画仔细,花朵从瓣缘至花心用色渐深以营造立体感,可见画家对自然的入微观察。
 

 

 元 王冕吴镇 梅竹双清(全图)

  元 王冕吴镇 梅竹双清(局部1)

 

   元 王冕吴镇 梅竹双清(局部2)

 

   元 王冕吴镇 梅竹双清(局部3)

 

   元 王冕吴镇 梅竹双清(局部4)

 

   元 王冕吴镇 梅竹双清(局部5)

 

   元 王冕吴镇 梅竹双清(局部6)

 

   元 王冕吴镇 梅竹双清(局部7)

 

   元 王冕吴镇 梅竹双清(局部8)

 

  元 王冕吴镇 梅竹双清(局部9)

 

   元 王冕吴镇 梅竹双清(局部10)

 
元 王冕吴镇 梅竹双清


  王冕(1287-1359),家贫好学,能诗善画。吴镇(1280-1354),浙江嘉兴人。字仲圭,号梅花道人。亦工诗文书画。


  王冕墨梅、吴镇墨竹,皆名垂后世,于此合裱为一。王冕梅花以南宋画梅名家扬无咎(1097-1169)的圈瓣方式画成,不染他色;吴镇则仿北宋大师文同(1018-1079)以墨笔写竹。墨竹白梅皆笔墨简洁,风韵清雅,故曰「双清」。两位画家并于卷上加以题识,可供观者比对书法与绘画用笔,领略文人画的诗书画三绝合一。
 

清 传綮 牡丹


  传綮(1626-1705),即八大山人朱耷,明宗室,世居江西南昌。明亡后为僧,是清初著名画家。


  本幅选自〈写生册〉,水墨画写意牡丹黑花白叶,构图上重下轻甚显奇特。墨染花瓣内深外浅,层次变化丰富;线钩叶片运笔如飞,速度迅捷,全画正好是当时流行钩花点叶法的相反。这种奇特的表现正反映了八大山人特立独行个性。根据此册末幅清世祖顺治十六年己亥(1659)的年款,是三十四岁盛年之作。
 

清 恽寿平 牡丹


  清代花卉画宗师恽寿平(1633-1690)作画兼采写生态度与师法古人。


  此幅选自「摹古册」,以北宋画家徐崇嗣所创「没骨法」参以己意画牡丹二枝,一朵含苞待放,一朵灼灼盛开。恽氏曾谓画花卉欲极生动之致,需各尽姿态变化,并要让观者似觉画上有花香拂面而来。全作以没骨设色为之,摒弃墨笔钩勒,直接用彩迭色渍染,再加钩画筋络轮廓,用色鲜明纯净,风格独创。

 

 

祥瑞吉兆

 

 

  花卉虽然是值得欣赏的自然美景,但在人们心目中,早已逐渐由客观的赏爱对象,转化为可以寓意寄情的朋友。所以「落红不是无情物」,非仅只花开花落随时而已。在这种心情下,人们赋予了花卉吉祥的意义,借助「同音」和「谐音」等方式,让好花对应良辰景,化身成许多吉祥语的象征物。在历代花卉画中,有些作者确实精心设计吉祥涵义,不同于纯粹描写花卉情态,表达笔墨意趣的作品。本单元同时并列这两类画作,爰以说明花卉所蕴含的吉祥意义,也呈显历代花卉名品的多元特性。
 

清 郎世宁 画瓶花


  意大利籍传教士画家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来华传教,被召入内廷为画院供奉,并将欧洲油画写实技巧及焦点透视法传入宫廷。善写生花鸟,尤工画马。
  郎氏融合中国传统画法与西洋透视法,绘牡丹以色彩深浅来表现层次感,叶面正反向背,叶脉勾勒写实,极富立体感。青花牵牛花纹折方瓶,两侧贴饰龙首双耳,以高光强调瓷器晶莹圆润的质感,敷色极具光影效果。瓶内植插罕见并蒂连理的牡丹,象征祥瑞吉兆,平安富贵之意。
 

清 陈书 岁朝丽景


  陈书(1660-1736),字南楼,号上元弟子、复庵,晚号南楼老人。浙江嘉兴人。善花鸟草虫,亦擅山水人物,此轴为七十六岁所作。


  此图为雍正乙卯(1735)新春上元节供花写生之作,画面展现春暖花开,岁首迎新之喜气。画中盆景将数种花株移于瓷盆之中,并依高低比例与花色特性交错植栽,为插花与盆栽艺术之完美结合。石表寿,加水仙、天竺,为「天仙拱寿」;旁搭百合、柿子、灵芝、苹果,另有「百事如意」、「平安如意」等寓意。
 

明 陈洪绶 古梅

  陈洪绶(1599-1652),浙江诸暨人。字章侯,号老莲,又称悔迟。擅长人物及花鸟山水,喜用夸张手法,表现古拙变形的造型趣味。


  本幅选自〈杂画册〉,枝桠上梅花繁生,着枝疏密得当,正反背侧相映。花瓣用墨圈画,线条遒劲圆润,以淡青衬底,烘托出雪梅高洁。描绘虬曲梅干,直中有曲,采浓、枯墨笔钩勒,线条古拙方硬,具金石韵味。又以墨赭点苔,再以短皴笔触补其粗糙质感。「梅」「眉」同音,有「喜上眉梢」吉祥语,且梅开早,先报春意,故为「喜报先春」。
 

明 文征明 兰竹


  文征明(1470-1559),江苏长洲人。擅诗文书画,画师沈周。

  本幅选自〈明诸臣书画扇面〉,采洒金笺扇面作画,披麻皴坡石上生幽兰一丛,以书法线条描绘兰叶,俯仰自然,运笔流畅有力,交错却互不重迭。画中添加竹篁几株,构图密而不塞,虚实相生,笔墨或浓或淡,饶具变化,呈现清逸高雅文人气息。虽无年份,但与其嘉靖二十三年(1544)〈画兰竹轴〉相似,是七十多岁时所作。二者名列四君子,兰亦「岁寒三友」之一。「竹」谐音「祝」,有祝贺之意。
 

明 沈周 鸡冠花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江苏长洲(今吴县)人。诗文书画俱佳,善山水,兼工花果、翎毛,笔墨带有拙趣。


  鸡冠花多于夏季开花,许多小花组成鸡冠状花序,形态多变,呈羽毛蓬松状。其叶片互生,呈卵形或前端锐尖。画枝叶长短转折变化多,表现书法飞白的趣味。鸡冠花别名「高冠」,有加官进爵,高官厚禄之寓意。此幅选自〈写生册〉,写意花卉用笔简括,水墨苍劲浑厚,为白石翁晚年神妙绝品,作于弘治七年(149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绝对没有看过的台北故宫历代花卉名品
乱花渐欲迷人眼|清恽寿平花卉名品欣赏
清代画家恽寿平传世名作《出水芙蓉图》赏析
真正优秀的画家,都拥有这三点品质
恽寿平--没骨花鸟画50幅高清版
没骨圣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