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代的马具与马饰系列之一
2014-01-08 孙机 盈天下收藏

先秦时代,马多用于驾车,极少单骑。春秋末年才有贵族骑马的记载。然而直到南北朝以前,我国上层社会的男子出行时,仍讲究乘车而不常骑马。在一些比较隆重的场合,舍车骑马,甚至会被认为是失礼的举动。汉宣帝时韦玄成以列侯侍祠惠帝庙,晨入庙,因天雨泥泞,乃不驾驷马车而骑至庙下。结果被有司劾奏,等辈数人,皆坐削爵。南朝偏安江南,骑马的风习也不普遍。《颜氏家训·涉务篇》说:"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人则扶持。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建康令王复性既儒雅,未尝乘骑,见马嘶陆梁,莫不震慑。乃谓人日:‘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其风俗如此。”颜氏所记,对于此等权贵们的懦弱不无讥讽,但当时不尚骑乘,也是事实。

为什么汉代贵族不重视骑马呢?原因之一是由于马具的不完善。马具中相当关键的一件是马镫。公元三世纪以前,世界各地都没有真正的金属马镫,我国也不例外。由于没有马镫,骑乘的难度大,冠服骑马尤为不便,与乘车相比更显得寒伧,而且骑马的姿势又很类似当时被世俗认为不礼貌的踞坐。因而汉代除军事行动外,官员都乘车而不骑马。考古学者一般认为,金属的马镫是四—六世纪之间在世界某地被发明出来,随即很快传播于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之间的欧亚各国的。对于我国来说,即使把长沙西晋永宁二年(302)墓出土的陶骑佣上的单侧上马脚扣(图一:1)不算作正式的马镫,出现马镫的时间也不应晚于四世纪前期。南京象山七号东晋早期墓 (322)出土两侧装镫的陶马佣,这是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马镫形象,也是世界上早期马镫的重要实例之一。其后不到一个世纪的辽宁北票北燕冯素弗墓 (415)中,更发现了马镫的实物。马镫出现以后,骑马的姿势砖而矫健可观。同时,在两北朝后期,缺胯衫与长靿靴的广泛流行,也为骑马准备了适宜的服装。至唐代,高坐具陆续推广,更逐渐改变了人们对踞坐的看法。另一方面,自魏晋以来,高级牛车的地位上升,达官贵人出行时皆乘牛车,汉代流行的驾马的轺车、安车等迅速隐没不见。高级牛车虽比汉式马车严密舒适,但牛步迟徐,车速缓慢,人坐进去不免感到气闷。隋代北周统一中国,唐又多因袭隋制,就使北方民族在北朝传播开来的骑马之风,于汉式马车与东晋一南朝式牛车均已式微之际,得以继续兴盛。唐初,还有贵族妇女乘坐牛车,中唐以后,连她们也不常乘牛车而多坐檐子;男子在隆重的场合都骑马。正如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所说:"自唐至本朝,却以乘马聊服为礼。"而且不仅一般官僚为然,连皂皇帝也不例外。《旧唐书·舆服志》谓:"开元十一年冬,将有事于南郊,乘辂而往;礼毕,骑而还。自此,行幸及郊祀等事,无远近皆骑于仪卫之内。其五辂及腰舆之属,但陈于卤薄而已。"流风所及,有些妇女也乐于骑马。中宗以后,"宫人从驾,皆胡帽乘马,海内效之,至露髻驰骋。"骑马之风已通乎上下,马具戊马饰就发展得颇为完备而美观了。

     下面,试对唐代的马具与马饰作一些考察,并约略追溯其渊源。

     古人驯马,除原始的简单绳套不计外,最先采用的正式马具当是络头。络头起初不包括衔、镳,即《急就篇》颜注所说:"羁,络头也,勒之无衔者也。"它的基本结构最迟到秦代已经定型。在始皇陵二号兵马佣坑

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实物,系由项带、额带、鼻带·咽带、颊带等组成 (图二:;八,1)。而当络头和衔、镳组合在一起时,就能够对马头部进行有效的控制。所以这一部分一直变化不大,后代主要是踵事增华,在络头上添加饰物。汉代的络头在额带上装马锡,又名当卢。唐代则不用特制的当卢,只在马额前、鼻端及两颊上部各装一枚杏叶。另外,在络头的各条皮带上有时还满缀小金花,形成如杜甫诗所谓之"马认金"、白居易诗所谓之"亲王辔闹装"的情况。"闹装",据明胡应麟《少宝山房笔丛》卷二一的说法,系"合众宝杂缀而成”,最为华奂。唐朝廷曾规定四品以官员的"鞍辔装饰""不得用闹装",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

     至千衔镳,周代金文中称为"攸勒",衔是汉代的叫法。《说文》:"衔,马口中勒也。"其中央的部分叫镝。《淮南子·泛论训》高诱注:"镝,衔口中央铁,大如鸡子中黄,所以制马口也。"镝的两端有环,环外系辔,环中贯镳。镳也可以写作角字旁,因为此物起初是角制品。安徽毫县、寿县、河南新野、山西长治等地的东周墓中就出土过角镳。汉代的镳有的两端弯曲成s形或卷云形,出现过相当复杂的构图,并系有油帛制的"扇汗"之类。唐代则去掉了衔镳上繁缛的装饰,镳也又恢复成简单的弯角状。

     系上络头和衔镳的马,古代有些民族就直接用以骑乘,而不再装备鞍具。古希腊人常骑裸背马,罗马人也要到公元以后才用马鞍。我国远古也不用鞍。西周《守宫盘铭》中将马与"毳布"连举,于省吾先生以为此毳布即指"马衣"而言,其说可从。不过它是否起着原始鞍具的作用,却难以断定。《盐铁论·散不足篇》说: "古者庶人贱(俴),骑。"可见这时如果骑马,一般仍多骑裸背马。但《左传》成公二年"战于鞍"之鞍,虽是地名,然而《说文》只说鞍是"马鞍具也",则鞍邑或以地形近鞍状而得名,那么巷秋时我国可能已有雏形的鞍。临潼始皇陵兵马佣坑和成阳杨家湾西汉前期墓随葬坑中所见的陶战马,于鞯上都置鞍,不过鞍桥较低。河北定县所出西汉后期铜车马具中所见的鞍,鞍桥高了起来,大概就是《三辅决录》所称的"高桥鞍"(《初学记·武部》引)。但这时的鞍,两鞍桥均直立,可以称为"两桥垂直鞍"。唐代作了调整,后鞍桥向下倾斜,更便于乘者上下,对人体也更适合,可以称为"后桥倾斜鞍"(图三)。昭陵六骏及唐郑仁泰墓石马的鞍,似模拟革制鞍,通常则仍用木制鞍。《唐会要》卷三一所载太和六年敕中提到的银装、鍮石装、乌漆装鞍,同书卷三二所载显庆二年诏中提到的宝钿并金装鞍,均应以木为胎骨。

    鞍下有鞯,今名鞍褥。鞯一般是用毡子做的,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六一就说鞯是"鞍下氈替"。但也有皮毛制作的。《通鉴》卷一九五载,贞观十二年十一月,"简飞骑才力骁健善骑射者,·……乘骏马,以虎皮为

鞯。"又《新磨书·五行志》:"中宗朝安乐公主令尚方以百兽毛为鞯。”西安唐独孤思敬墓出土的斑釉陶马及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彩绘泥马的鞯上,都画出了清晰的皮毛纹 (图三:2),正可与文献相印证。

鞯下有障泥,障泥之名见于《魏百官名》 (《御览》卷三五九引,)则它的出现当不晚于三国。南北期时,障泥往往单独悬在鞯下。《世说·术解篇》说:"王武子善解马性,尝乘一马,着连钱障泥,前有水,终日不肯渡。王云:。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径渡。"这里说的障泥便属此类(图四)因其拖垂较长,所以过水时容易沾濡。唐代则将障泥衬在鞯下,外露部分较前为短,就更方便一些了。

备好了鞍子的马,如不骑乘,则在鞍上覆以鞍袱。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卷上:"禄山又自献马三十匹,......骨鞍、辔三十具,茸黄綾鞍袱三十条。"《宋史·舆服志·鞍勒之制》中名之为鞍袱。西安南何村鲜于庭诲墓出土的陶马,在鞍上便披有深绿色的鞍袱。鞍袱有时也简称为帕,杜甫《骢马行》所谓"银鞍却覆香罗帕"之帕,实即鞍袱。宋太宗至道二年诏"先是御马以织成帊覆鞍勒"中之帊亦即指此。《倭汉三才图会》卷三十中仍存此名,记作"鞍帊"

  为了固定鞍、韩,要向马胸、尻、腹部引出带子加以系结。自马鞍底下约住马腹的带子可称为腹带,即所谓革显。自马鞍向前绕过马胸的带子叫攀胸,亦即白居易诗"银收钩臆带,金卸络头羁"句中之"钩臆带"。至于自鞍后绕过马屁的带子则叫鞦。革显、攀胸、鞦等都是实用的带子。但唐马在鞍后每侧还散缀着装饰性的带子若干条。唐人腰带上有时也散缀着一些短带子,名鞢韄。《梦溪笔谈》卷一:"带衣所垂鞢韄,盖欲佩弓、剑、帉、帨、算囊、刀、砺之类。"马鞍后所垂的短带,似乎也可以借用鞢韄之名,因为这个词的语源大约来自"鞢躞",所以可以泛指此类披拂游动的短带。宋赵孟坚诗有句云:“锦鞯金狨玉鞢躞,天宝繁侈逾大业"。所谓"玉鞢躞",可能就是指马具中装玉饰的鞢躞带而言。《梦溪笔谈》说腰带的鞢躞起先是为了拴什物用的,马鞍后的鞢躞开始大约也系过某种物件。在萨珊马具中,鞍后相当于鞢躞的部分系着两条末端缀以花穗或兽头的饰带 (图五),去掉花穗等物,余下的就只是鞢躞了。考虑到当时东西方在马具方面互相影响的背景,唐代马具中的鞢躞很可能就是这样形成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镫改变了世界?为此我和主编大吵了一架
影响世界的中国发明之马镫
车辆动力的变化
铁马金戈——第十七章 护卫骑兵
从软马鞍到高桥鞍:秦始皇帝陵的骑兵鞍马,为啥没有马镫?
从无能懦弱到纵横战场,马鞍、马镫、马铠的发明让骑兵统治战场上千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