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渔船演变史话
2015-03-07 JESSN 中国渔民

自然赋予沈家门濒临东海,地置渔场,海产丰富,素来享有天然鱼仓之美称。纵观千余年来沈家门渔港经历沧桑巨变,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多少年来每逢渔汛季节或风暴期间,全国各地形态各异的渔船云集渔港,鱼货集散,维修补给,避风歇息。港区鱼满街市,人似潮涌,热闹非凡,为我国海洋渔业重要基地,号称为中国渔都。古今有许多文人墨客对沈家门渔港都作过这样诱人向往的描画:港口船归,桅樯如林,帆影蔽日,渔火通红。沈家门渔港真乃是:叶叶渔舟,装饰千姿百态;片片帆篷,点缀五彩缤纷。实可称谓是渔船之摇篮,渔船之世界


渔船,是海洋渔业的基本生产工具。从近代各地出土文物考证和历代编修的史志记载表明,我国远在新石器时代前早就出现了(船),不过远古原始时代的,都是采用比较粗长的树木雕凿而成的独木舟。追溯历史可以从很多古书中觅到,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就有利用舟楫之便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等记载,这说明人类早就开始使用木舟(木船)了。从当时社会背景分析,早期的木舟是作为内陆江河湖泊渔猎、航运和载人所用的一种必需工具。独木舟的绵延年代十分久长,据有关资料记载,到春秋战国的晚期才出现用木板拼装船(拼板船),后发明了船上用的风帆(风篷)。随着社会的发展使原始狭小的独木舟,逐渐向宽敞的拼板船模式演变。


海洋捕捞渔船的演变发展历史悠久。传说海洋捕捞渔船是由内陆江河使用的舟筏演变的。沈家门海洋捕捞渔船是在涂滩采捕向沿岸浅海捕捞延伸时出现的,并且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早期捕捞渔船小而简陋,无定型规格和名称,一般船身长4.5-5.5米,载重约1-2吨,称丈八河条。后随着木板拼装船建造技术工艺的不断进步,开始改革捕捞渔船的结构模式,在船身一侧装饰玉肋(船肋),称单搁河;两侧皆装上玉肋的称双搁河。船体狭小,无门头盖(无舱盖)。宋始,渔船逐渐增大,一般船长8-10米(约3丈),载重3-4吨。船头两侧没有装饰船眼睛的称为瞎眼龙头,宋后期至清初,渔船船头两侧均装上船眼睛,称之为亮眼木龙。并随涂滩捕捉向沿岸浅海作业延移,开始给渔船冠以名称。


清乾隆、嘉庆年间来舟山海岛定居渔民增多,鄞县东钱湖、奉化栖凤、象山东门和镇海等地大对、大捕渔船传入,沈家门渔港出现船身长5.5-11米,载重量5-10吨稍大的渔船。民国时期,海洋捕捞渔船数量渐增,生产作业多样,但渔船的结构、规格和形式基本保持清代原样,无多大变化。清至民国时期,沈家门港内驻泊居多的有大对船、大捕船、小对船、小捕船、流网船、小钓船、张网船、拖乌贼船和舢舨船等渔船;还有打洋船、小白底船等渔船。当时的海洋捕捞渔船,皆为木质构造,使用风帆(风篷)和人力摇橹作为推进动力。渔船演变史表明,海洋渔民世世代代沿用古老的木帆渔船出海捕鱼,已经历了千余年漫长岁月,它的演变和改进是非常缓慢的。


新中国成立初,海洋渔业处于复兴时期,渔民仍延续使用木帆渔船捕鱼,在沈家门渔港停泊渔船数量迅猛增加,除了上述一些渔船外,还有浙南温州、台州地区的温岭小白底船、玉环小钓船及福建大围罾(打洋船)、捕钓船等数十种,其中以中小对船、大对船、大捕船和拖乌贼船等居多。1950年至1955年,海洋捕捞渔船新建造大捕渔船、大对船和中小对船较多,重点是发展大捕渔船,当时大捕渔船已成为捕捞骨干力量和捕捞渔船的发展方向。其间,除船型、规格逐渐拓宽增大外,船头仍均呈“V”字型、低平鳖壳、船尾置手操舵,船型基本无变化,称为木帆船捕捞时期

自古至今,沈家门渔港及附近岛屿的捕捞渔船,经历了改朝换代和翻天覆地的变化。勤劳艰辛的渔船老大和广大渔民,自唐宋明清、民国时期到20世纪60年代,在使用木帆渔船出海生产的漫长年代里,从渔船出海航行、掌握潮汐、避让风暴和安全生产等过程中,摸索积累了十分丰富和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从清代至今几百年来,渔港、渔村和渔民群众中不断延续流传着关于木帆渔船捕捞生产的很多渔谣渔谚,它是捕捞生产实践经验的生动写照。


据有关史志及资料记载,过去木帆渔船出海捕鱼,完全依赖三靠一靠风,二靠潮,三靠使橹摇。旧时代,木帆渔船仅是几吨或十几吨容量的小船,船板单薄,设施简陋,出海生产时最怕遇风暴,但又怕无风兜潮(逆潮)。因而有渔谣说打(风)暴吓煞,无风摇煞(若遇无风完全靠摇橹航行,尤其船处逆潮无风时更靠人使劲地摇,不摇则倒退)。木帆渔船于岛间窜港越门或海上航行,主要依靠船老大掌控熟练的张篷驶舵技巧,如遇到适合张帆借风力航行时,就能在船上升撑一张篷(帆),巧驶八面风,船老大稳坐船尾掌牢舵,随时操作调整篷索缭绳和航向,就能使渔船窜潮劈浪轻快前进,正如有渔谣说人力千摇万摇,不如风篷直腰(风篷立直表明风已着力)。


船儿在大海中行驶,船老大和伙计(船老大为一船之主人,其他渔民过去习称伙计)最开心顺心的事是遇上顺风顺水,顺风弹弹缭,伙计睏懒觉系调控帆篷的绳索,由掌舵船老大控制)。若遇风向变逆风时,船老大通过调节帆篷向道,取字型调向行进。又有渔谣说:央央猛猛风,驶船撑半篷逆风缭弹弹,手中舵弯弯手中舵弯弯系指要看风使舵,乘风势而进)。如风顺潮顺时就可乘机加快航行,在主帆篷前端再加挂一张小篷(俗称镶边),叫做顺风加镶边,船行快似箭,老大吸潮烟,伙计讲聊天


木帆渔船时代,船老大和渔民们最担心的是在海上遭遇风暴。因此,渔船一出海就时时刻刻关注观察天气和海况变化,在实践中积累和总结了一系列可行有效的气象、海洋与捕捞渔船等相关的渔谚民谣:东北风,浪太公。即刮台风打暴多为东北风,风暴必然带来巨浪,此系指刮东北大风是发生海浪之祖宗;又有谚语说:东风浪淘底,西风浪刨面,是说东北风或东风刮得猛,海中会巨浪翻滚、连底淘起,而西北风或西风掀起的只是表层有浪,渔船在海上航行危险性较小;再有东风来,浪窜顶;西风来,潮转正谚语。它亦是说东北大(台)风掀起的巨浪可以盖过渔船舱面顶,而刮西北或西风,海面上风浪就减缓,船只行驶潮流也转好。尚有谚语:平风平浪天,浪生岩礁沿海面起蛮涌,必将刮大风蛮涌系指海面生长浪,也称涌浪);小潮像大潮,台风随即到等等。总之,上述诸多谚语渔谣,既是木帆渔船生产难得的宝贵结晶,又是当时渔业生产工具落后的明显写照,也是渔港渔文化的重要内涵。


20世纪60年代后期,普遍推广使用机帆渔船生产后,所有渔船均装备无线电收音机,其中带头渔船还装备收发报机(电台)、对讲机、定位仪和雷达等现代化先进通讯导航设备,以及时向所属渔船通报气象、大风和海况等信息,确保广大渔民和渔船的安全生产。由于船型大了、航速快了、信息灵了,船老大和广大渔民也就不必再担心风暴了,从而使木帆渔船时代所形成的谚语渔谣逐渐淡化为渔村和渔民的一种历史渔文化沉淀。


自古以来,沈家门渔港及附近岛屿的渔民群众,世世代代对渔船(包括木帆渔船和当代机帆渔船)有着无限喜爱和深厚感情,无论从老大到渔民,还是在海岛或城镇都流行着传颂渔船演化发展的《渔船歌》,并且已成为渔业发展光辉历史中渔文化的一页。


渔船的种类用途

古时,海洋捕捞渔船无名称,无固定专业用途。唐代中期,随着海涂采拾向沿岸浅海捕捉延伸,形成沿岸浅海捕捞作业,逼使人类改革生产工具和捕捞方式。唐后期至宋初,沈家门港湾始出现小对船、小捕船、流网船和张网船等木帆渔船。宋时,始有拖网、对网、流网和张网等捕捞作业……(《普陀县志》239页)。清至民国时期,渔船种类及名称增多,用途不断拓宽。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尚保持继续延用。1955年始捕捞渔船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实现捕捞渔船机帆化、机动化和现代化。


千余年来海洋捕捞渔船演变经历,也折射出渔港由冷落的海湾走向繁荣盛名之轨迹。


小对渔船 最早出现的一种船体定型渔船。唐后期至宋初,由宁海、鄞县、象山和临海等地传入。小对渔船种类和名称较多,据其船型相同与历史传统统称小对船。沈家门渔港集驻的分为本地小对渔船与外地小对渔船两大类:本地建置的有普通小对船、带角船、下山对、雄鸡对和活水对等。外地传入的有红头对、白底对、花头对和红旗对等。各种小对渔船的船长、船宽、型深和载重量等规格尺寸各不相同,差异较大。宋、清时的小对渔船船长5-6米,船宽1-1.2米,载重量0.5-1吨。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小对渔船一般船长7-9米,船宽1.45-1.6米,型深0.5-0.9米,载重量1.5-2.5吨。50年代后期船体、船宽和载重量逐渐增大,最大渔船长10.3米,船宽2.46米,型深1.04米,载重量3.5吨。小对渔船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小巧灵活,适应性强。民间流有呆大捕、死张网、活络要数小对郎之俗语。船上无遮盖及食宿装置。船民常流传吃雨淋饭,困湿舱板三寸板内是娘房,三寸板外见阎王的渔谣。以两艘渔船拼对用于沿岸浅海拖(拉)网捕捞生产。宋、清和民国时期,小对渔船占居数量最多,新中国建立初期也迅猛增加,50年代后期逐渐淘汰。


中对渔船 船式及构造与小对渔船相同,无一定规格,船稍大。小对渔船的船型和规格较大的也称中对渔船。张网船和小捕船均可替用。用1艘中对渔船配上1艘小对渔船,称中小对小大对。中对渔船用途与小对渔船一样,由于船身略大,生产安全条件相对好一些。中对渔船数量较少,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消失。


大对渔船 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由鄞县东钱湖、镇海等地传入。初期,大对渔船是根据当时小对渔船型式放大建造,后来两艘渔船拼对捕鱼活动中分别由一艘船撒网捕鱼,另一艘船担负带偎(渔绳)起网,而分别称前者为网船,后者称偎船。网船与偎船船型、结构略有差异:网船需投放拉回渔网操作和贮藏渔获物等,船型稍深,甲板放宽,后舱鳖壳较短;偎船为生产指挥船,后舱鳖壳较长。据《定海县志》记载:民国中期(1926-1935),大对渔船船长13.59米,船宽3.3米,型深1.26米,载重量约10吨。船头两侧均装饰船眼睛,并在两端依船眼睛顺次各画上红黄绿白色圈眼9只,称廿只眼睛船。两侧船舷上绘漆两条绿色长眉,称绿眉毛大对船。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这种大对渔船船身狭小,习称老式大对船50年代初始,放宽甲板,缩短后舱,改装平鳖壳,船身长增至14.67米,船宽3.5米,型深1.3米,载重量11-15吨,通称新式大对船。并且原使用软篷(风帆)改为硬篷,逐渐向大捕船型转化,称为改良大对船。大对渔船是海洋捕捞的一种主要渔船,是明清、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后使用历史最久长的渔船。20世纪50年代中期增加甚多,后期被逐步改造成为机帆渔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使船事本属吴儿
【江南】实拍:太湖渔民的水上捕鱼生活
濠江观鱼记
【影游视界·谢刚】一次难忘的航行—中国盘锦第二届二界沟开海节祭祀活动
“帆张网”
大鱼难见全是小鱼小虾?船老大:海里没东西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