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欧洲器乐极简史 | Vol4. 大提琴的“前世今生”




大提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是一种叫作“低音维奥尔琴”或“膝间维奥尔琴”(Viola degamba)的15世纪的乐器演变而来。维奥尔琴的体积不像大提琴那么大,弧形也不那么明显,但演奏时可以夹在两膝之间,像大提琴那样用弓拉奏。



维奥尔琴又叫做柔音提琴,是巴洛克时期的一种独特乐器,音色非常美,充满诗意。莫扎特的父亲在他的提琴手册中曾题到,这种琴在傍晚宁静时分演奏会更加优美。



大提琴琴长约为小提琴的两倍,全长约120公分,琴弓稍粗且短,定弦比中提琴低八度。琴身为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琴弦为金属丝,琴弓为马尾。


 

大提琴和小提琴或其它弦乐器家族成员一样,都有四根弦,音域约为四个八度,音高比中提琴低八度(C-G-d-a),乐谱通常用低音谱表,在较高音区有时用中音谱表,有时也用高音谱表。

 


自17世纪大提琴家多曼尼科·加布里埃利(Domenico Gabrielli)创作了第一首大提琴独奏曲以来,已有不少作曲家专门为大提琴创作乐曲,如18世纪的维瓦尔第、塔尔蒂尼和莱奥等作曲家,都曾模仿小提琴协奏曲而为大提琴写了不少协奏曲。至于18、19世纪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作曲大师们,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德沃夏克以及柴科夫斯基等,也都大量写作了大提琴独奏曲、协奏曲和有大提琴声部的室内乐,使这一乐器的性能与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大提琴作为低音区弦乐,发音音域最接近人声,所以大提琴的声音听起来是那么如泣如诉。




舒伯特 

a小调吉他形大提琴奏鸣曲


1824年舒伯特创作这首a小调吉他形大提琴奏鸣曲(Sonata for Arpeggione D.821),是特别为吉他形大提琴和钢琴共鸣而写的,也是唯一一部这件乐器的作品。而今日演奏家们多用大提琴演奏。虽然六根弦的Arpeggione换成了四弦的大提琴,但大提琴的演奏手法基本上可以保证演奏者能把原作六弦琴的音色表现出来,这部作品也成为大提琴演奏曲目中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


埃尔加

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杜普雷


埃尔加作为晚期浪漫主义的作曲家,这首作品却毫不浪漫。该曲作于战争时期,埃尔加陷入悲痛之中,,这首作品涵盖了作曲家浓郁的哀伤。杜普蕾曾公开表示这首曲调太悲伤,充满无限的深沉,每每演奏慢板乐章时,心如同这被忧郁的旋律撕搅一般,杜普蕾本人称它为“凝结的泪珠”。


巴赫

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马友友《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全套)音乐会


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被发掘并录制唱片以后一直是大提琴作品中的圣经。大提琴家也以灌录这套唱片为职业生涯的重要里程碑。大提琴的六首组曲每首都分六个部分,顺序一定是“前奏曲”、“阿拉曼德舞曲”、“小步舞曲”或“布列舞曲”或“加沃特舞曲”以及最后一首“吉格舞曲”。这里为第一首组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4位国际上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 | 小提琴作坊
如泣如诉 大提琴曲欣赏
永远的EMI经典名曲,5首倾心旋律让你迷上古典乐
音乐小私塾 | 深情款款的大提琴
「视听指北」杜普蕾、斯塔克、马友友…6款大提琴经典录音,领略“音乐贵妇”的优雅魅力
来自巴赫的无限喜悦丨大提琴无伴奏组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