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疆历史文化变迁——探秘初唐西域
新疆建区60周年系列(2)


大唐一统西域


唐朝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曾经统治中亚广大地区的西突厥汗国吞并的。公元650年,西突厥最后一任可汗——乙毗射匮可汗——被唐朝击败,唐的统治疆域从河西走廊和新疆东部一下拓展到整个葱岭以东的西域地区。658年,西突厥叛将阿史那贺鲁在中亚石国(今塔什干)的根据地被攻陷,次年,向来不听西突厥可汗指使的真珠叶护可汗在碎叶河西被唐军击败。


661年,最后一个独立的突厥政权,统治乌浒水(今天阿姆河)流域的吐火罗叶护(叶护为突厥官职名,地位仅次于可汗)阿史那乌湿波迫于阿拉伯人的军事压力,也归降了唐朝。自此,唐朝的天威响彻阿姆河以东的整个中亚地区。阿姆河是中华帝国在历史上对西扩张的极限,之后没有任何一个朝代的势力范围能达到如此远的地方。唐灭西突厥也是西域伊斯兰化及突厥化前的最后一个历史时期,所以有必要在这里把当时西域的民族与宗教情况加以介绍。


初唐西域的语言和宗教


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东西方民族、文化的大熔炉。新疆东部的小河墓地就是最好的例子。考古学证据显示,小河墓地一带,最早的定居者可能来自于现在的南西伯利亚和中国北方,之后这群人被来自西方,与今日欧亚大陆西端人种近似的部族征服。小河墓地晚期的居民同时具有东西方的血缘特征。由于气候变化,距今3000年前,当地逐渐沙漠化,小河文化随之消亡。后来在小河墓地附近兴起的楼兰文明,其人种与之前的定居者没有任何关系。



唐灭西突厥时,西域的人种及语言分布大致如下:天山以北的草原地区,是突厥人的地盘,而阿尔泰山脉更是突厥部族的龙兴之地。658年,在苏定方攻灭阿史那贺鲁后,唐将两名突厥王族阿史那部的成员封为傀儡可汗,统帅西突厥的十部(“十箭”)。


天山以南的东部地区,以汉地移民为主,但由于受到西突厥的统治,风俗已经出现了一定的突厥化,特征是男性普遍留辫发,女性则与中土大同;中部的焉耆、龟兹一带,使用的是印欧语系最东的一支,即吐火罗语。吐火罗语与当时流行中亚地区的东伊朗诸语关系不大。被错冠以“国学大师”的季羡林,便是以对吐火罗语的研究而闻名的。



塔里木西部地区居民,操东伊朗语族语言,源自远古中亚的游牧民族——塞人。其中于阗(今和田)一地,由于毗邻青藏高原,也可能跟汉藏语系的诸羌部落发生过杂交。在塔里木西部地区,通用的商业语言是东伊朗语支的粟特语。文化程度较高的粟特人在中亚建立了一系列的城邦小国,通称为昭武九姓,他们是中亚地区最显赫的商业民族,也是不谙耕种的西突厥人赖以治国的忠实奴才。突厥帝国早期的官方文书,都是用粟特文撰写的。


宗教方面,当时的西域也是各色信仰共存。占主流的是佛教,大乘和小乘佛教都有很强的影响力。北方的突厥人,大部分还是信奉原始的腾格里萨满教。摩尼教、景教和波斯的祆教也有相当广泛的信仰基础。在丝绸之路上纵横捭阖的粟特商人,并没有非常固定的宗教信仰,基本是走到哪里信谁家的教,以便在当地打下人脉根基,好做生意。


西域的战略地位


唐代灭西突厥,统治西域地区,起初的战略考量跟汉代一样,即防止这片地区成为北方游牧民族侵扰帝国内陆的根据地。作为中华文明核心区之一,唐代首都长安所处的关中平原,其西北部不具备有效的自然屏障,因此夺取并控制亦农亦牧的河西走廊地区,是历朝的核心军事目标。


河西走廊以西又是广大的西域,两者间没有显著的地理分界线,只有葱岭,也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才是真正的天险和战略屏障。西域北部(天山北部)地区是欧亚草原的一部分,也是许多游牧民族的老巢。南部的塔里木盆地边缘,欧亚贸易线上的众多绿洲城邦,向来是游牧帝国的税收大户。因为这些经济和地理因素,安关中必保河西,保河西必平西域。古代中国西北疆域扩张的最终目标,就是控制葱岭以东的整个西域,断绝游牧民的财路,拱卫中原。位于当代新疆境内的广大区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帝国核心战略利益所在,任何有作为的中国朝代,都会不遗余力地朝这个方向扩张。


危机四伏的唐代西域


唐代的西域,战略地位尤为重要。首先,它是防备北方游牧民南下的前沿阵地。控制漠南漠北广大疆域的东突厥汗国虽然先于西突厥灭亡,但是耕战立国的唐朝,一直无法在游牧经济支配下的蒙古高原实行有效的控制。剿灭继承东突厥故地的薛延陀汗国之后,唐在此设立了单于都护府(漠南)和安北都护府(漠北),但旋即突厥复叛,阿史那部的一些王族重建了后突厥汗国,再次成为唐朝的北方大患。唐朝治下的西域,特别是控制天山北部大片地区,以及新疆东部汉人聚居区的北庭都护府,是唐代防备后突厥汗国侵略的重要军事基地。



再者,西域担负着抗击吐蕃侵略的军事重担。就地缘安全形势而言,唐几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最糟糕的朝代,围着唐代国境线一圈,没一个胡人政权是好对付的善茬,其中战斗能力最强,对唐威胁最大的就是统治青藏高原的吐蕃帝国。唐代初年针对青海北部吐谷浑政权的军事打击过猛,导致吐蕃将吐谷浑领地尽数吞并,唐代的西北边疆随之完全暴露在吐蕃的军事威胁之下。


为了缓和与吐蕃间的矛盾,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统治者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将各种优良农作物以及汉地农业技术,都带到了藏地,唐玄宗朝以前,青藏高原气候又普遍偏暖偏湿,吐蕃农业因此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吐蕃与唐的百年军事冲突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吐蕃与唐战争的焦点是青海湖到湟河一线,但是吐蕃向来都对西域虎视眈眈。


早在662年,吐蕃就派出一支大军,趁唐镇压西突厥余部弓月部叛乱之际,企图夺取西域军事及贸易重镇疏勒(今喀什)。唐将苏海政重金贿赂吐蕃将领,劝服其撤兵。这次战争虽然没有打起来,但是从此唐在天山以南的军事要塞,特别是所谓安西四镇,便成为唐与吐蕃争夺的热点地区。之后,由于后突厥的崛起,唐北庭都护府还担任着阻断吐蕃和后突厥勾连的任务。


大食(阿拉伯帝国)在中东的崛起也令唐廷对西域的安全形势担忧不已。651年,波斯萨珊帝国最后一任皇帝,伊嗣俟三世,在今土库曼斯坦境内的木鹿城被人谋杀,中亚政治格局发生巨变。吐火罗叶护本是替西突厥保卫乌浒水流域上游突厥——波斯边境线的贵族,因此非常熟悉大食与波斯的战况。伊嗣俟三世逃至木鹿城时,吐火罗叶护阿史那乌湿波本欲派兵支援,防止波斯彻底崩溃后,杀红眼的穆斯林大军进攻自己的领地。伊嗣俟三世薨后,阿史那乌湿波自感大事不妙。他一面支持伊嗣俟三世之子卑路斯的抵抗运动,一面遣使长安,寻求唐朝的军事保护。


661年,正当阿拉伯人在萨珊东部边境省份呼罗珊基本站住了脚跟,贪婪的目光投向中亚之时,唐使王名运来到吐火罗地,册封阿史那乌湿波为月氏都护,卑路斯为波斯都督,正式将吐火罗叶护领地置于唐朝的保护之下。同年,大食改朝换代,倭马亚朝上台。倭马亚朝的第一任哈里发穆阿威叶一世极度仇视唐朝,中断了与唐的使节往来。唐随即将卑路斯封为波斯国王,由阿史那乌湿波协助,全面开展萨珊的复国大业,防止阿拉伯人进攻唐朝领下的中亚


唐——吐蕃——大食战争



总的来说,唐朝不愿在葱岭以西投入军队,主要依靠依附于唐的突厥部落对大食作战。这倒不是因为唐朝怯战,而是安西形势非常不容乐观。


662年后,吐蕃不断对安西发动攻势,唐朝节节退败,安西四镇曾经三废三立,因此唐顾不得在中亚地区的经略。虽然没有史书记载,但是大食和吐蕃应该建立了反唐同盟,两者对唐领地的袭击非常有协调性。


661年,吐蕃就夺取了吐火罗叶护治下的军事要地俱密。此地位于今日阿富汗的瓦罕走廊,是当时唐与吐火罗叶护保持联系的重要通道。次年,吐蕃鼓动西域西突厥余部叛乱,并亲自出兵疏勒。唐册立的两个西突厥傀儡政权在暴乱后基本失去了控制属下的能力。


663年,大食开始对吐火罗叶护领地发动大规模侵略。波斯王卑路斯大败,阿史那乌湿波派自己的儿子赴长安搬救兵,但是唐朝迫于吐蕃军事压力,无兵可派。


667年,大食再次进攻吐火罗,击败了阿史那乌湿波的军队。吐火罗叶护本人也可能在这次战斗中毙命。失去了叶护的军事保护,卑路斯无法在中亚待下去,便向东逃去,最后死在长安。


唐朝的噩梦还没有结束,670年吐蕃陷龟兹,唐朝第一次废弃安西四镇。唐军在西域和青海同吐蕃的战争中,死伤惨重,也直接导致了安北都护府的突厥贵族暴乱时,唐无法及时镇压,致使后突厥汗国兴起。


直到679年,唐朝才勉强在西域的争夺战中占据上风。唐册封已经去世的卑路斯之子泥涅师为波斯王,并由裴行俭保护前往西域。只是这时候,中亚地区的唐朝属国已经被大食的年年寇境搞得支离破碎,唐已经基本丧失了对葱岭以西的中亚地区的控制。


此时大食对中亚的军事进攻,以掠夺人力和财富为主,并强迫中亚诸国缴纳巨额的战争赔款和贡金,并没打算在此地长期经略,因此伊斯兰教也没有在中亚传播开来。八世纪初,大将屈底波继任呼罗珊总督,战争形势为之一变。倭马亚朝向屈底波保证,如果他能征服中国,就封其为中国总督。屈底波虽然不相信能将唐帝国吞掉,但是他对征服中亚地区,还是有相当大的自信。唐与中亚诸国的又一场梦魇,即将降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述论 | 唐朝在中亚的防御体系
西域三国演义,唐朝吐蕃和阿拉伯的战争,吐蕃为什么能占领西域?
【冷吧问答】如果恒罗斯之战中唐军胜利能够改变世界格局吗?
安史之乱下的盛唐遗梦:如果能为怛罗斯之战复仇,大唐能否帮助波斯帝国复国?
唐朝为经营阿富汗,怎样与西突厥、阿拉伯、吐蕃轮番大战|文史宴
韩香 | 隋唐西使活动与西域经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