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核雕

清乾隆 陈祖章雕橄榄核舟(整体)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陈祖章雕橄榄核舟(背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陈祖章雕橄榄核舟(侧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陈子云雕橄榄核松下高士扇坠(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陈子云雕橄榄核松下高士扇坠(背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陈子云雕橄榄核松阴渔乐扇坠(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陈子云雕橄榄核松阴渔乐扇坠(背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中期 象牙丝编织花鸟纨扇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雍正十二美人图》之“桐阴品茶”

清 陈子云雕橄榄核花卉扇坠(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陈子云雕橄榄核花卉扇坠(背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明代洒金纸竹骨折扇(鄣吴吴麟墓出土)

雕橄榄核松阴渔乐扇坠

清 十七/十八世纪 陈子云制

在高仅三公分的橄榄核上,以通景式构图,浮雕溪岸松阴下,渔船两艘泊于岸边,船客与岸上的人正对饮言欢,尺寸虽小,善用高浮雕、镂空等雕刻手法,呈现画面主题,人物表情生动富动态,松树船舶等细节处理上却极为讲究,且用斧披皴刻山石肌理,阴刻细线描绘远山空间,整件核雕备极工巧,在技巧表现上如同竹刻般层次分明,又如山水绘画般空间感十足,上有刻款“庚辰孟夏望前,陈子云制”。

陈子云或为清初苏州一带的雕刻家,从同时展出其存世的“松下高士”及“花卉”两件橄榄核雕中不难发现,他在构图及雕刻技法上的妥善运用与处理,呈现出如诗画般的核雕微型空间。

清 桃核雕花篮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核雕静听松风扇坠(整体)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核雕静听松风扇坠(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核雕静听松风扇坠(背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我国古代曾盛行一种立体微雕技艺,是在核桃核、桃核、杏核、橄榄核上雕刻人物、动物、船只、花鸟、山水等形象,作品小巧可人,可随手把玩。果核质地细腻,坚韧,纹理很小,易于奏刀,是制作立体微雕非常理想的材料。所以,果核雕就成了微型立体雕刻的主要表现形式。

清 陈祖章 橄榄核雕小舟 台北故宫博物院

立体微雕的历史非常悠久,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果核雕技艺受果核本身的局限,只能以圆雕、浮雕为主,艺人们要充分利用果核的形状、麻纹、质地,因材施艺,精心布局。明代果核雕进入全盛时期,人们称之为“鬼工技”。当时特别是橄榄核雕艺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达官贵人视其为宝物,作为佩带的装饰品,风行一时。清代,果核雕艺术长盛不衰,名家辈出。康熙年间有苏州金老(名不详),嘉定封锡禄;乾隆年间有苏州的宋起风、沈君玉、如意馆中广东籍名师陈祖章等,都是技艺超群之人。

清代宫廷果核雕的最著名作品之一即为陈祖章的“东坡夜游赤壁”橄榄核舟,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该微雕高1.6厘米,长3.4厘米,纵1.4厘米,呈稍深的橘红色。

在这件作品中,陈祖章借鉴前人的经验,在技艺、内涵上都有所发展。舟上门窗具备,开阖自如,舱篷上雕刻席纹,舟上桅杆直立,旁备绳索与帆,舱内桌案上杯盘狼藉。人物有苏东坡、客人、客妇、艄公、书童等八人,每人神情各异。舱中凭窗而坐的是苏东坡,头裹巾子,宽衣博袖,静静地看着窗外,似在品味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景象,又似在耳听清风徐来、江流有声;艄公似不忍橹声打扰游客的清兴,故意摇慢以便让客人饱览水光月色。

此舟雕刻技艺精致细腻,力求创造出一种诗的意境,舟中人物的衣冠、桌椅等都力求符合宋代的社会生活。人物的神情、动作都能恰当地体现其身份、性情和心境。

舟底刻有苏东坡《后赤壁赋》全文三百余字,下有“乾隆丁巳五月臣陈祖章制”款,增加了作品的艺术含量,镌文楷体,俊朗挺秀,细密井然,堪称鬼斧神工。这件作品也说明,微雕橄榄核舟这一艺术形式在清代已成为宫廷艺术了。

1924年溥仪出宫时,此微雕收贮在养心殿的“紫檀多宝格提梁长方盒”中,或许因为这件多宝格内所收贮的小文物有两百余件,民国十四年清室善后委员会的点查小组人员清点时未曾发现这件小核舟,后再度点查时才发现了它。

明 杨基 赤壁夜游

2015年,辛辛那提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希腊南部发现了一座古墓。

大概位置如上图所示。

按照《国家地理》的描述:这座古墓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皮洛斯,荷马曾在史诗《奥德赛》中提到,这里是涅斯托尔国王的皇宫所在地。

这次考古当时被认为是一次重大发现,墓中出土1400件文物,为青铜时期战士坟墓,年代可追溯到3500年前。墓中存放着一具保存完好的战士骨架,被考古学关注老窑者命名为“狮鹫勇士”。原因是他的陪葬品中有一块绘有“狮鹫”的饰板。“狮鹫勇士”的陪葬品中还有很多黄金图章戒指和一把青铜剑。

墓中出土物数量繁多,包括青铜器、黄金、白银、玛瑙、水晶等各种耀人眼目的器物与饰物,因此,最惊人的发现在两年的清理后才奇迹般来临。

与这些光彩熠熠的出土物不同,它在出土时被石灰岩和污垢重重覆盖,而长度只有约3.5厘米,考古人员只是把它当做了一个普通的饰件——

没人能够想到,这件小小的东西将颠覆历史。

经过近一年的清理,宝石上赫然出现了一幅惊人的艺术作品!

这是3.5厘米中的杰作!

考古人员几乎惊呆了:“能看到这件宝物真叫人激动万分,我简直有些喜极而泣了。”

这块玛瑙被研究人员称为“皮洛斯的争战玛瑙”(Pylos Combat Agate)。

画面关注公众号古玉虫描绘了一位胜利的战士,他刚刚战胜了第一个对手古玉虫,又立即举剑刺入另一个敌人的喉咙。玛瑙上清晰地刻着全身的肌肉。

这画风颇似皮特主演的以《荷马史诗》为蓝本的电影《特洛伊》。

至于玛瑙雕件的画面,想要看清雕刻细节,考古人员必须借助显微照相机镜头。一些地方只有半毫米。

考古人员认为,这样的作品,在雕刻过程中,放大镜也必不可少,但迄今为止,考古学家还没有发现当时的放大工具。

辛辛那提大学教授Jack Davis在新闻发布会上这样形容道:“这些细节小得不可思议。”

在一次采访中,Davis说,老窑在之后的一千年里都没有发现过如此精细的文物,“(其他文物)和它相比,就像是米老鼠和米开朗基罗之间的差别。”

这件雕刻作品的精细复杂程度令历史学家不得不重新审视那个年代的工艺水平。在爱琴文明时期,人们没有发现同等水准的雕刻品。希腊艺术的历史恐怕会因为这块小小的玛瑙而改写了。

研究人员表示,狮鹫勇士葬于公元前1450年前后,这一时期,正值古希腊政治动荡。一般认为,希腊本土的迈锡尼文明战胜了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而米诺斯艺术又极大地影响了希腊本土,当时很多米诺斯艺术品都是进口的或者被劫掠过来的。“狮鹫勇士”的坟墓反映了当时已有高度文化交流。这位勇士的确切身份现在还不清楚,不过,墓中大量的米诺斯工艺品表明,墓主很有可能是米诺斯文明的一位精英,或是醉心于米诺斯文明的迈锡尼人。

“皮洛斯的争战玛瑙”所描述的画面仍是一个谜。

研究人员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将其与公元前700年的《荷马史诗》联系起来。不过研究人员相信,它描绘的应该是当时某个著名的传奇事件。

老窑

下期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的核雕艺术
核舟 核雕技艺中微雕的一种
台北故宫的核舟,它是初中课本《核舟记》的原型吗?
栩栩如生,鬼斧神工?惊叹到词穷。。。
又一精品 陈子云雕橄榄核 松阴渔乐扇坠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核雕:盈寸之间天地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