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应用老年心理学
应用老年心理学
(讲演提纲)(一)
邙岭童1997。1。30。

一.为什么研究老年心理学
1. 需要:医学多元化与疾病谱;心理与健康;老年复杂的心理环境;老年心理之重要性。
2. 草创:老年大学如雨后春笋;刚从发展心理学分出;低水平应付;科研落后于需要。
3. 适合:老年人研究老年学;追踪国际最新成果,为老年朋友排扰解难,增进持续
健康;对象以知识老年为主;外行看门道,内行看热闹,有优势。

二.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价值观:
1.老年起点年龄60,新的人生时期划分:44以下青年,45-59中年,60-74轻老年,75-89老年,90以上长寿。
2.人口老龄化,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目增长,老年型国家(老年人占10%)增多。人口结构趋于完整;社会走向成熟,是好事。
3. 老龄问题是一个战略问题,给老年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4.老年是什么?人生三阶段:未成年、成年、老年。是人生新阶段占1/3, 或“第二青春”,“第二春天”,“第二黄金时代”,决非“夕阳”。
5.老年人是什么?是历史,过去与未来之桥梁,是潜在的智力资源(教育、参谋、公益、自我服务等),不是只有“余热”。
6. 五有目标,养、医、学、为、乐;老年人价值观(社会的、精神的、归宿的);是成熟的新手;不单是“养老”。
7.生理方面的老年观:衰弱期,丧失期,丧失应战期,毕生发展观。

三.长寿者经验的启示:
1. 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地球环境(经济水平);自然环境;饮食习惯;个体因素(世卫组织宣布60%以上)。
2. 生活规律化:每日起,食,学,工,练,睡,如钟表般有规律;节奏适应放慢。
3. 饮食:三低三高一忌两戒,低脂肪,低糖,低盐,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高钙,忌饱食,戒烟酒。
4. 体育锻炼:多样化(骑车、步行、打球、太极拳、按摩、气功、冷水浴等)运动量均衡,适当,每周1-2次稍大点的,贵在坚持,劳动能长寿。
5. 睡眠充足,高质量,午睡好,会小憩。
6. 张香桐健脑四原则:整体,有序,自控,学习。
7. 注意培养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以下为长寿心理)
8. 热爱生活,在欢乐的旋律中生活,充满童心,童趣。
9. 心情愉快,三乐一丑,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 一个丑角进城,胜似一打医生。
10.性格开朗,胸怀宽大,淡泊名利,心宽体素,仁者寿。
11.外有健康之体,内怀高尚之德,德者寿。
12.爱好:诗,书,画,花,鸟,鱼等或信教。
13.以自己的实践探求长寿之道,保持求实心态。
14.活得充实,就能坦然面对死亡。

四.现代营生学成果简介
1. 人的天年:由生长期,100-175;由性成熟期,110-150;由细胞分裂,120;由怀孕期167。许多长寿老人达到了,多数人未尽天年,属于夭折。
2.人的5种年龄:日历,生理,心理,外貌与社会。
3.何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生理上,心理上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均处于完好状态。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意志坚强,思维敏捷,行为协调统一,人际交往适宜和对外界事物反应准确适度。
4. 世界性大趋势是自我保健,因人才竞争。含义:依靠自己预防疾病;树立健康价值
观,明确健康责任;掌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抗延衰老。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开发潜能,即积极的养生。
5. 抗衰老纲领:四大平衡:营养,心理,动静,环境(含社会)分述如下:
6. 营养平衡:老年食物要则6条:⑴三多三少,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脂肪、糖
类、食盐少;⑵碎、烂、易消化;⑶定时,定量,不冷不热,不饥,不饱,不暴,不偏;⑷饮食卫生;;⑸少吃方便面;⑹多样化:何谓平衡膳食: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营养素之间比例适应,与身体消耗相对平衡。早餐要好,中餐要饱,晚餐要少,控制体重也很重要。药补不如食补。以下为心理。
7. 七情(喜、怒、悲、思、忧、恐、惊)失调可引起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
脏腑功能失常而患病,心身疾病,指心理因素起主要作用的疾病,8大系统45种疾病属此。
8. 信念具有养生保健作用,信念有三类:一是以真理的论理核心,正确认识事物的客
观规律,把自己作为历史长河中的继往开来者,乐观豁达,置生死于度外,孜孜不倦於真理的追求。坚信自己的事业必须胜利,X者寿,X=智,仁,贤,圣。二是以群体为论理核心,三是以个体为论理核心。
9. 淡泊名利:养生之道,实为修身养性,要有云水风度,松柏精神,不为七情所伤,
名利所感。
10.大道者长寿,孔子73,孟子84,老子101,庄子84,墨子93(当时平均20),据科学年鉴资料,科学家平均寿命比普通人高十几岁。
11.健全的人格特征利于长寿。⑴自信心特别强;⑵进取心强,勇于开拓;⑶目标如一,勤学不辍;⑷自制力强,情绪稳定;⑸有顽强超人的意志;⑹高风亮节。
12.老不忆少,否则容易产生寂寞感,孤独感,忧郁感。
13.防范精神老化的其它措施:常听音乐,参加文娱活动,坚持社会交往,多思考勤用脑,心不老的积极暗示,心情舒畅等。(以下为动静)。
14.生命在于运动,也在于合理的静养,要动静交替,适度。
15.锻炼要持之以恒,选择适于老年人的项目,如慢跑、健身操、太极拳、按摩、气功、门球等,注意大(大肌肉,大关节活动),中(中等程度),多(多做呼吸运动)。“走”为上策,腿动脑不老,腿动增免疫,腿动心不老。
16.睡眠对老人养生至关重要,每日保证8小时,午睡益处大。保证睡眠质量,其关键是:健身,心静,(先睡心、后睡眼),适时。
17.环境平衡,一是改造环境,使之适于人,二是改造自己,使之适于环境,生活环境应美观实用,空气新鲜,温度,湿度,光线适宜,安静。气温变化时,及时调整衣服。适应社会环境的方法是:主动接触现实环境,积极调整,选择对策;学会心理防卫措施。

五.老年行为学:
1. 我国老令工作目标“五有”:老有所X.,X=养,医,学,为,乐,很好。作老年行为方针,则取法乎上。“养,医”属老年社会学,暂不论及。“为学乐”是有机整体。愚意“乐”是目的与核心,年轻人生活目的是:功(奉献) 利(谋生) 。老年人的生活目的,则应是乐(享乐)与健(康)。一切活动,都要围绕乐健转。学是手段,学中有乐,为是学的牵引,乐的提升。为指作为,成就,应与名利,功利,奉献区分,为是实现人生价值,是最高享受。“为”要适度,横向因人而异,纵向随轻老,老年,耄耋而变,以量力而行,胜任愉快为宜。
2. 现实中老年行为的五种类型,健康型,安乐型,防御型,愤怒型,自责型,第一种好,第二其次,余为病态。
3. 若条件适宜,继续工作,对健康有利,因有利于驱体健康;可以满足心理上的需要,排除消极情绪,保护良好的人际交往等。若条件不甚适宜,宁可激流勇退。惹经济上尚过得去,也不必忙于出去赚钱。
4. 转换舞台:有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价值,选择原则是:在学为乐方面有丰富内涵,无尽潜力;原有基础,现实条件最适合;不具有风险;无时间进度之被动要求。
5. 逐步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可使你的生活丰富多彩,在广阔的回旋余地之中,兴之所至随时变换活动内容,总能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可使你更好地确定“学为乐”的主攻方向及相关关系;兴趣,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有了它,没有什么学不好,干不好的;培养广泛兴趣,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也非易事;要以自己从少年兴趣为基础,逐步开拓扩大。
6. 闲暇心理:人皆愿长寿,但不少人不知如何打发日子,闲得无聊、发愁、生病。闲暇之功能有三:⑴小憩利于工作;⑵享乐;⑶人的全面发展。若以功利主义眼光来看,则只知有⑴,不知有⑵、⑶,实则后者决不低于前者,何况转换舞台后可有新的“工作”。退休,从社会义务中得一定解脱,自由度急剧增大,人的潜能正可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海阔天空,享用第二人生。
7. 合理安排好时间:珍惜时间等于延长寿命;对于有利于健康的文体活动,有利于智力发展和大脑保健的学习科学文化,琴棋书画等活动,社交活动,社会及家庭活动,个人文化生活活动等等,要全面照顾,合理安排;要改变时间结构,通过电气化,提高效率等减少家务劳动的时间,增加享乐和发展时间的比例;把活动范围扩大到“第三空间”(图书馆、书店、老大、音乐厅、公园等)
8. 读出健康,写出长寿:爱书吧,无边的乐趣,无比的智慧,无尽的追求,无穷的力量,尽在其中,先从“跟着兴趣走”开始,逐步读出系统、专题、主攻方向,把读书与思考,研究结合起来,重视积累,勇于探索,奈得寂寞。积以时日,文章自可滚滚而来;选择对口期刊,研究其栏目设置,陆续报导;文体从自己熟悉的开始,逐步扩展;写作技巧,细心研究;报导积以岁月,书自水到渠成。读、思、写,都是用脑、健脑,因而是健身的有效途径。
9. 学习书法:明清两代书家平均寿命79.6。究其原因有五:审美效应,静心养性,气功作用(身、心、气综合运动),情绪宣泄,促使诗词文学学习及脑健身。习书旨在健身,艺术提高上,要高标准,名利全置度外。有一定基础的,以自学为宜,其乐无穷。经过“观、学、养、悟、创”,人书俱老,自有成就。
10. 老不避俏,有益健康。穿着整洁,容光焕发,具有“我还年轻”的心理。
11.防止疾病与意外:有病早治,定期作健康检查,活动节奏要慢。步子要,稳脚下留神。
12.本人作法,专业外有浓厚兴趣的涉及文学、历史、音乐、戏剧、诗词、书法、国画、体育等。逐步集中到四方面:文(文学、写作)、理(专业、老年心理学研究)、诗、书,到校工作控制在“隔日半天”。上午科研,下午、晚上,发展爱好。每日锻炼一小时,每周打乒乓球二次,骑车到校两次。步行四公里。兼听音乐二次,每日午睡一小时,作息规律,严格。

六.向退休生活的过度:
1. 一般情况:退休是人生重大转折,一般经过四个时期:期待期,退休期,适应期,稳定期。不少人,虽工作条件并不甚好,仍千方百计延长第一时期,对退休采取回避态度。原因是“不工作,日子怎过”。更多的人,在第三时期,难于适应社会角色及人际关系的变化。染上“离退休综合症”。能否顺利渡过难关,与以下因素有关:健康状况、经济条件、文化水平、思维方式(发散或定势)、工作对自身的意义、有无思想准备及可行计划等。
2. 离退休综合症:属心理疾患,症状为:烦燥、抑郁、无所事事、无所适从、无力感、无用感、无助感、无望感、治疗措施:⑴转变观念,适应离退休生活。⑵淡泊名利,积极乐观;⑶多用脑,勤动手,学习是最佳选择。最好还是预防。
3. 孟德《龟虽寿》的启示:“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说的生死观。“腾蛇逞雾,终为土灰”寓意是说事业再辉煌,终有年头之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可引伸出在人生新阶段要雄心勃勃,干一番新的事业。“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与我们说的60%在自己相吻合,“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则是养生学的纲领,老年学重要方面,包罗无遗,可见孟德 之伟大。不至于此,此诗作于建安12年,征鸟恒还军途中,时年52岁的作者,想到这些,是其聪明过人之处,肯给我等更重要之启示。
4. 提前准备:对大多数人而言,退休既然是自然规律,就不是什么坏事。也不必以伤感心情相待,而应提前想到,有思想准备,并学习有关知识,逐步形成自己的过渡计划,科学中的超前意识,排上用场。
5. 主动过渡:发展爱好,形成主攻方向及相关体系,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一般人在临退休前,时间逐渐充裕,故在工作同时,进行这方面的努力,有所进展,退休时便处于主动地位。
6. 适应新阶段的生活:老年是人生新阶段,其时间与工作时间属同一量级,故应好好研究、探讨、安排。为此就得学习,学习是老年人的最佳选择,从中可以找到新的工作,做出新的贡献,开拓新的兴趣,开始新的生活,围绕健身,安排活动,推广自己的学习成果,服务社会。
7. 儿童心理学有趣:面临过度,一般正值生孙子前后,帮子女带孩子是一种乐趣;若研究儿童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则此乐趣档次更高,这方面新进展,新观点,新教材,新方法极多,若有兴趣,另作介绍。
8. 退休后是否应参与社会:国外有撤离说,活动说,我国学者提出相适论,认为应实事求是,力所解及。依赖于自身的身体、心理、智能、经济、社会、家庭等因素。
9. 本人情况,1993等末满60。1994年延聘一年,至今为返聘,任务方面,1996年结束,未大气力争取新的,1997年有新课题,推荐助手负责,1996年北京两个会,文章录用,让学生去参加,属激流通退,发展爱好,从满60起至今,达到前述程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寿,老年人的长寿法宝是心理要健康
每天学点心理学之1015:人过七十古来稀所为何故未雨绸缪做好几件事。/男性婚恋心理解析
幸福老年就是三件事
为什么有的人活到50岁就没了,有的人90岁还很健康?
如何安排好退休以后的生活
老年人退休后应注意心理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