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应用新型LVIS EVO支架的“灯笼”技术辅助栓塞血管分叉处宽颈颅内动脉瘤

患者选择

研究者回顾了27例在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接受LVIS EVO治疗的WNBA患者的资料。总结了其人口统计学特点、动脉瘤特征(如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的直径大小、形态和成角等)、术中技术相关的问题、术后并发症和临床随访结果。本研究中宽颈动脉瘤的定义标准:①瘤颈≥4mm或瘤颈比≤2。本研究的患者纳入标准:①接受血管内治疗的WNBA患者,包括:前交通动脉瘤、胼周动脉、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②囊状动脉瘤。

终点事件

主要终点事件为技术成功率(包含微导管是否成功到位、LVIS EVO支架是否成功释放)。次要终点事件为动脉瘤的闭塞率。

“灯笼技术”要点

首先,将支架导管放置在分支血管的远端。随后,弹簧圈微导管放置在瘤腔内。接下来,开始释放LVIS EVO支架。当动脉瘤颈部被LVISEVO覆盖一半后,给予支架导丝和导管一定的前向张力,使支架被过度张开,在动脉瘤的入口处形成“灯笼”支撑弹簧圈。在“灯笼”的保护作用下辅助完成致密栓塞。


研究结果


15例WNBA患者接受了LVIS EVO的“灯笼”技术辅助栓塞治疗。患者的一般特征如表1所示。术后造影结果显示:14例WNBA均被完全闭塞,1例存在动脉瘤颈的残余。术中未出现诸如支架扭曲或支架展开困难等问题。所有分支血管在术后均保持通畅。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脑梗塞,其余患者出院时的mRS评分均为0分。中位随访时间为115天。

表1. 使用LVIS EVO灯笼”技术治疗的患者的一般情况

典型病例1

图1. a,一位56岁患者的三维血管造影结果:大脑中动脉分叉处的宽颈动脉瘤。b,显示栓塞微导管被限制在瘤腔内,LVIS EVO编织支架(3*24mm)被放入优势下干,在动脉瘤入口处形成灯笼”结构,防止弹簧圈逸出。c,显示弹簧圈被释放。d, 133天后的随访结果,即动脉瘤完全闭塞。

典型病例2

图2. a,一位62岁患者的三维血管造影结果:囊状前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b,直径0.017inch的微导管被放置在A2段,利用灯笼技术”释放LVIS EVO支架(3*24mm)。然后在瘤腔内继续释放几枚弹簧圈。c,即刻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被完全闭塞。d,在419天随访时的血管造影情况:动脉瘤仍然完全闭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颅内动脉瘤栓塞时弹簧圈的选择——第三十八回 余音
Solitaire支架再立新功
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加左侧小脑上动脉瘤以Y型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
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1例内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术后形成PCoA假性动脉瘤
大脑前动脉微小动脉瘤的LIV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