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王之死(下)


上篇  东王之死(上)说到,杨秀清目不识丁,却很早就意识到知识文子的作用,重视邀买人心。《楚寇纪略》记载,太平军从广西转战湘鄂,焚烧的佛堂寺庙无数,真正烧毁的文庙,只有湖南一座郴州文庙,这座文庙还是被清军作为据点使用。杨秀清多次发政令,约束军队焚书烧庙。进武昌之后,杨秀清还「具衣冠谒圣」,向知识分子示好,可见他有意地往儒家靠拢。

 

  • 天王东王势同水火

 

洪秀全早年可是靠着「砸烂孔庙、打倒孔妖」起家。杨秀清这么干下去,天王的脸面就很难看,他的权力基础也会瓦解。进天京后,专事意识形态的洪秀全,极端宗教思想膨胀起来,这可以看作是他对杨秀清政制的反弹。


洪秀全发布命令,要求在江南收集儒家书籍,大肆焚烧。他组织文人班底,删去自己早先著作中,所引用的儒家章句,同时要求禁止阅读儒家的经史子集。唐宗宋祖这些古代帝王,都要贬一贬,只能称为侯。《孟子》里有一句话,叫「孟子见梁惠王」,改完之后变成「孟轲见梁惠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洪秀全的极端做法,杨秀清很不以为然。洪秀全想烧书删书,杨秀清就用天父下凡的把戏压制他。天父一下凡,口中念念有词,「自古英雄不得除,流传全靠笥中书」。东殿女官傅善祥也在旁边唱双簧,说古代圣贤既已名载史册,不与草木同朽,岂可全部将他们的书禁掉呢?洪秀全成立「删书衙」,要将古书删改出版,这件事拖到后来也没办成。浩大的删书工程,其实只删出一本《武略》。

 

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杨秀清利用世俗权力和神权,不断地挤压洪秀全。洪秀全处于高位,实际上非常被动。他需要奋力一击,彻底消灭杨秀清,否则永无宁日。在这场斗争中,杨秀清个人性格的缺陷,加速了他的灭亡。

 

随着地位巩固,权势日尊,杨秀清越发目中无人。很多高层都被他动辄训斥,洪秀全的哥哥也不例外。1855年底,甚至还发生「东王杖责天王」的大事。事情起因,据说是天王和妃子行男女之事,被人偷窥,天王发怒要把偷窥的女官杀死;还有一种说法,是女官在服侍幼主小天王不周到,引发天王大怒,要施行「天罚」。


这种事情放在过去实在常见。洪秀全在广西的时候,就对身边的下人很严厉,经常施以虐待,杨秀清还以「天父下凡」劝他。这一回,他不想再好言相劝 。

 

当时,北王韦昌辉和东王杨秀清到天王府奏事,刚走到门口,杨秀清咣当一声倒地,浑身抽搐,又开始天父附体。我想,洪秀全的内心绝对是「靠,又来!」可是没办法,只能屁滚尿流地跪下。


杨秀清声色俱厉道:「秀全,尔有过错,尔知么?」洪秀全照例说:「小子知错。」「尔知有错,即杖四十」。韦昌辉在内的一帮朝官慌了神,全都跪下求情,表示愿意代罚,求天父收回成命。按照一般情形,杨秀清应当见好就收,训斥两句了事。这一回他偏偏执意不从,非要打洪秀全的屁股。事已至此,洪秀全只好当着一干朝官的面,被打了四十大板。

 

这四十板子把天王脸面全打掉了,他那半人半神的光环,正在黯淡下去。这件事情给洪秀全种下难忘的心结——既然你可以当堂打我,说不定哪天就可以当众废我。可能从这时候起,洪秀全开始有了其他心思。洪秀全选择和北王韦昌辉结盟。

 

  • 杀人者韦昌辉

 

北王韦昌辉和天王洪秀全一拍即合,大概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韦昌辉和洪秀全一样,早年都是落第秀才,略通文墨,却是体制内的失败者。天国高层普遍都是文盲,洪韦二人大概还有些惺惺相惜。偏偏那个杨秀清,对这类半通不通的假文人,内心非常看不上。


前面有说,杨秀清常常假意自谦没读,其实是讥刺洪韦二人。韦昌辉遇上杨秀清训话,会跪下说,「小弟肚肠嫩,若非东王教导,如何晓得。」很多史学家把这当成韦昌辉口蜜腹剑的证据。其实在广西话里,「肚肠嫩」相当于才疏学浅。韦昌辉一个正经考过功名的人,在一个文盲粗汉面前说才疏学浅,心中之窝火,可想而知。

 

在天朝权力系统内,韦昌辉是仅次于杨秀清的实权人物。有意无意地,杨秀清总是予以打压。比如说,杨秀清借口西征,需要集中兵权,就将韦昌辉的军权移交给石达开,还把天京城防指挥中心,由北王府改为于翼王府。隐约地,杨秀清有扶植石达开取代韦昌辉的意思。韦昌辉也知道,自己权力登顶的最大障碍就是杨秀清。

 

韦昌辉被杨秀清欺负过。杨秀清跋扈难当,有一次也曾经打过韦昌辉屁股,打得几天下不来床。韦昌辉的哥哥和杨秀清的大舅子争夺房产,激怒了杨秀清。杨秀清要求韦昌辉治罪,韦昌辉无奈,只能处死哥哥。这是他难以咽下的火气。

 

洪秀全和杨秀清明里暗里斗争,外人往往难以察觉,像韦昌辉这样的高官近臣,就能直观感受到冰炭不同炉,他也需要站队。韦昌辉本来就不讨好于杨秀清,杨秀清又是他权力上升最大的阻碍者,选择站在哪一边,不是很清楚吗?

 

当然,历史学家会找出其他证据,说明天京事变另他原因。一位爱尔兰观察者说,洪秀全和杨秀清失和,是因为小人挑拨。洪秀清很信任的一个将领陈承瑢得罪杨秀清,害怕被惩罚,干脆向洪秀全告密说杨秀清想造反。屠杀东府的过程中,陈承瑢一马当先,率先杀掉杨秀清,玩火自焚,最后也被洪秀全杀掉。


还有一种说法源于忠王李秀成。李秀成写自供状时,把天京事变的责任推给杨秀清。他说,杨秀清利用天父下凡的把戏,逼洪秀全从九千岁改封万岁,还准备篡位。忍无可忍的洪秀全密令韦昌辉,联络石达开和秦日纲,先发制人除掉杨秀清。想不到事情失控,杀人太多,不仅洪秀全不支持,石达开也看不下去,这导致韦昌辉丧心病狂,最后陷于毁灭。

 

这些说法有真实和漏洞之处,却不影响整体判断。洪杨私人恩怨确实有,权力之争也是真,根本分歧还在于:世俗派和神权派,他们之间的断裂难以弥合。天京事变是这场斗争的总爆发。韦昌辉在这场厮杀中,只不过是起到了杀人工具的作用。

 

  • 杨秀清自作聪明

 

杨秀清是聪明人,聪明反被聪明误。他从来就知道天父是假,实权才是真。他要把洪秀全摆在高高在上的地位,充当政治偶像,却不肯奉之以尊崇,甚至不愿意抹下脸篡位。他不肯他分权于众臣,还动辄训斥仗责,搞得朝廷上下人人自危。

 

杨秀清没有意识到,洪秀全居于高位,拥有意识形态话语权,也就拥有巨大的潜在能量。至少在一般天国将士眼中,东王只是天王的臣子。天国的识字课本《幼学诗》,写得明明白白:「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杨秀清名义主编《天情道理书》,也乖乖写着,「王独操权柄」。洪秀全并非被囚之汉献帝,也非待宰之羔羊,若是他勾通内外,振作发难,和杨秀清一决雌雄,并非没有胜算。天京事变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最后插播两个小插曲。

 

1853年,英国使团访问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回赠一些图书给英国人,其中包括《太平礼制》。这部文献详尽规定了太平天国男女、官民、上下之间的尊卑特权。这本书被带回英国,捐赠给英国国家图书馆。1856年,英国一位通晓汉语的不知名读者,仔细阅读这本《太平礼制》,对太平天国的制度表示了不解。


在这本书上,他写了15条、多达数百字眉批,其中一条眉批直言,「东王显与太平敌体」,并称太平天国政体古怪,「决然不能成事」。一百多年后,中国史学家王庆成到访图书馆,翻到这本书,看到眉批,不由得惊叹「这位读者得出这一印象是神奇的」。

 

当时也有中国学者察觉到这一点。《贼情汇纂》历来是研究太平天国的第一手资料。他的作者张德坚,「湖北抚辕巡捕官」,大约相当于湖北省公安厅的一位副处级警官。张德坚写这本书,旨在于「敌情汇总」,给湘军作战提供第一手资料。他对太平天国制度、人物、事迹做了最完整,最准确,最客观的记录,堪称情报级别的历史材料。为写好这本书,张德坚化作特务人员,深入太平军控制的地区深入采访。

 

在这本书中,张德坚发现:太平天国一切号令皆出于杨秀清,洪秀全地位极高,尊崇极贵,却「徒有其名」。洪杨之间隐约有些缝隙。张德坚大胆预言,洪杨体制并不稳固,「不久似有并吞之势」——第二年,就发生了天京事变。杨秀清,这位太平天国实际掌权的头号人物,在残酷的内讧中被杀。连同被杀的,既包括杀人者韦昌辉,还有数万太平天国将士。

 

参考书目

  • 陶短房《这个天国不太平》 中华书局

  • 裴仕锋《天国之秋》 社科文献出版社

推荐节目

  • 近期罗辑思维的节目《杨秀清陷阱》,我是策划人。这篇文章是我策划节目后,整理相关素材而写,供参考。罗老师的演绎非常棒,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密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没有打天王洪秀全屁股,而且事出有因!
英国发现20封圣旨,揭开一历史谜团,难怪杨秀清被洪秀全轻易杀死
1856年9月2日 太平天国“天京事变”
为什么说天京事变是洪秀全一手策划的?刀刀砍在王权的骨子里 细思极恐
导致太平天国内部分裂的天京事变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太平天国系列(47)—疑窦重重1,天京内讧疑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