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别关注】纪委为啥反复强调“纪挺法前”,这释放出什么信号?


近日,王岐山在河南、浙江两省调研时强调了同一件事: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前沿。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也多次明确提出,要真正做到“纪挺法前”,用好纪律这把钢尺。

那么,啥是“纪挺法前”?通俗地讲,就是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严格执纪、动辄则咎,抓早抓小,避免党员干部滑向犯罪的深渊。

从中央到地方,纪委为何如此反复强调“纪挺法前”?这在反腐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又释放出了什么样的信号?河南又是如何把“纪”挺在“法”前的呢?


河南日报记者 李东红 尹海涛 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翟 耀


通报敲打:警醒“局中人”


4月29日,省纪委通报了5起违反八项规定的典型问题,5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他们的问题分别涉及:公款旅游、出国(境)赌博;违规发放补贴;违规用公款购买高档烟酒用于接待,挥霍浪费公共财产;借操办女儿婚事之机,违规收受红包礼金;违规使用公车。


随后不久的5月7日,省纪委又在官方微信平台“清风中原”上通报了4起工作失职典型案例,同时还通报了全省4月份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情况,有137人被纪检部门处理。


其实,近年来,像这样的通报在咱省已成常态。通报的目的就是不断敲打党员干部:“有权也不能任性”!


对于通报,被通报的违纪干部是咋想的呢?


一位曾因公车私用被通报的违纪干部告诉记者,对于纪委的通报最初有些不理解,觉得这一点小事通报到全省,丢了面子。但随后在看了不少“被抓进去”的违纪官员的真实案例后,才感到脊背发凉,心生庆幸。“现在看来,不留情面的通报警醒了我们,为我们挡住了滑向违纪违法深渊的第一关!”


“处分一个,警醒一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曹珺这样表示。


“今年的通报与过去不一样。”据她讲,2014年,全省纪检监察部门分212期公开通报曝光了1026起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今年,咱省纪检监察部门不仅公开通报曝光,还将违纪事实掰开揉碎、点名道姓,毫不留情!。全省各级纪检部门还采用双月通报、专项通报等方法,多管齐下,警醒了一大批党员干部。


“纪委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最关键的是把纪律挺在前面。”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尹晋华说,纪委要创新执纪方式,切实用纪律这把钢尺来衡量广大党员的言行,防止我们的干部从“破纪”到“破法”,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抓早抓小:力阻“好同志”变成“阶下囚”


去年,我省的反腐“战果”颇为引人注目。驻马店市委原书记刘国庆、三门峡市委原书记连子恒、濮阳市委原书记吴灵臣、开封市委原书记祁金立等一批“老虎”接连落马……群众连连称赞。


然而,省委、省纪委领导却并没有这些“成绩”带来的成就感,反而让他们陷入思考:这些“落马”官员都曾是党员干部中的“佼佼者”,这些曾经的“好同志”为何会成了“阶下囚”?有没有好的制度或措施来在出事前“拉一把”?能不能别等他们上了“手术台”才开“感冒药”?


怎么办?纪挺法前,抓早抓小!


有了方向也就有了行动。


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旅游……因为这些“小事”,全省一些党员干部受到了处分。


为了“抓小”,全省纪检监察部门在办案的同时,也加大了执纪力度。仅今年1——5月,就组织了14次突击暗访行动,比去年全年的暗访次数还要多。到饭店查公款吃喝,到景区查违规旅游,到单位查工作不作为……动辄则咎。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孙玉会提供给记者的一份统计表明:今年第一季度,咱省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52起,处理195人,其中,党政纪处分149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1.8%、4.3%、71.3%。


为了“抓早”,省纪委相关部门提前制定了相关计划,一系列新举措赫然在列:开展“严守纪律、严明规矩”、“基层党员干部作风突出问题”等专项治理……


对此,尹晋华书记的话可谓语重心长:党员“破法”都是从“破纪”开始的,纪委要着力防止“好同志”变成“阶下囚”。“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贪腐分子都是从第一次破“纪”开始,逐步发展到破“法”的。如果第一次违纪就能对他当头棒喝、立即叫停,我们的许多同志就会悬崖勒马,就不至于由“好同志”逐步蜕变为“问题同志”,甚至最终沦为“阶下囚”。


明白了吧,别看因为“小事”处分了你,其实是在挽救你。


纪挺法前:用纪律管住“大多数”



5月18日,一条微信从“朋友圈”蹦了出来:郏县俩副县长违规被处分,县长悔恨没早给“咬咬耳朵”。


受处分的俩副县长一个叫张新奇,一个叫杨振锋,俩人都是因为违规在下属单位报销公务开支受到处理的,两个人都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与以往不一样的是,此次是俩人“有病”,大家“吃药”。书记、县长,还有政府的部分班子成员在处分宣读现场也纷纷主动上台,对照党纪和两名受处分者找自己身上有哪些“毛病”。


平顶山市纪委书记陈敬如是这剂“药方”的开方者。他说,处分不是目的,警醒更多的党员干部,使其行有红线、心中有纪,自觉把纪律挺在法律的前面,这才是根本目的。


“请你到县纪委关爱谈心室谈谈心!”一天,西华县某局领导张某接到县纪委书记的电话邀约,一次创优环境检查中,张某被发现有收取贿赂的意图。当天的谈话使他“冷汗直冒”:“多亏纪委发现提醒得早,把我从监狱门口拉了回来。”


今年以来,像这样的诫勉谈话对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来说“是个经常事”。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胡云生曾细心地作过统计: 今年1——4月,全省各级实施诫免谈话、当面约谈、提醒教育1459次(名)。“及时管住、挽救了不少人。”


“一定要盯住‘破纪’之初。”尹晋华书记多次强调,纪律审查必须把纪律挺在法律的前面,不能等到党员干部出现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才出手,要坚守纪律的最前沿,盯住违纪行为的端倪初始。发现党员干部违纪的倾向、苗头,就要及时处理,该提醒的提醒、该纠正的纠正、该批评的批评、该处理的处理,决不能养痈遗患、放任自流,切实防止领导干部小错酿成大祸,“苍蝇”变成“老虎”,真正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所以,有些人要小心了,千万不要把违纪当成“小事”,千万不要去碰纪律这条“红线”,否则,你会受到纪委的严厉处分。


因为,“纪挺法前”,我省纪检监察部门已经铁了心了!

----------------------------------------

策 划:肖建中 翟 耀

统 筹:李东红 鲁 浩

责 编:尹海涛

----------------------------------------


觉得好就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推动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
鄂州廉政网---杨世友同志在委局机关干部大会上的讲话提纲
纪委书记谈·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篇①
激浊扬清 砥砺奋进
贵州:今年4月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10起
聚焦监督职责 做实日常监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