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地理热点区域--河西走廊


型例题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西走廊地处祁连山脉以东,合黎山以西,乌鞘岭以北,甘肃新疆边界以南,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海拔为1100~1500 m,大部分为山前冲积扇平原,一直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河西走廊可再生能源丰富,现已建成多个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场,被称为“风电走廊”。近年来,河西走廊荒漠化日趋严重。下图为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示意图。

(l)说明河西走廊被称为“风电走廊”的原因。

(2)分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必经地的自然条件。

(3)简述河西走廊荒漠化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河西走廊地区地势高,光照时间长;晴天多,空气稀薄洁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能丰富。靠近西北季风源地,风力强劲;位于峡谷地带,有狭管效应,风速大等。

(2)河西走廊的南侧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恶劣;河西走廊的北侧为沙漠,气候干旱,淡水补给困难,且通行困难;河西走廊地区地形平坦,工农业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开发早,基础设施完善等。

(3)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量大;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强劲;夏季冰雪融水减少,工农业需水量大;过度垦殖放牧,植被破坏严重等。

典型例题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丝绸之路东段从长江沿河西走廊到西线。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河西走廊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材料二 高原夏菜是高海拔地区生产的优质蔬菜。河西走廊地区人们依据海拔,梯次安排蔬菜播种,努力形成梯次上市,具有较长的采收上市期,可从每年5月下旬到10月初持续供应,很好的弥补了东南沿海夏季蔬菜供应的缺口。目前河西走廊的高原夏菜有80多个品种销往东部沿海地区。

材料三 下图为甘肃省等高线图。

(1)说明古丝绸之路经过河西走廊的原因。

(2)分析河西走廊高原夏菜种类多、品质好的原因。

(3)分析河西走廊高原夏菜的主要消费市场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原因。

参考答案:

(1)河西走廊以北有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等,气候干旱,行走困难,补给不足;河西走廊地形平坦,有充足的祁连山冰雪融水,自然条件较优越,农业发达;人口密度较大,商业较发达,补给充足。

(2)种类多的原因:周围是高原、山地,地势起伏大,垂直差异显著;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促进新品种的培育,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品质好的原因:地处西北内陆,降雨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祁连山冰雪融水为灌溉水源,水质好;干燥雨少,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小;环境污染少。

(3)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蔬菜消费量较大;农业用地紧缺,劳动力价格较高,蔬菜生产成本高;河西走廊高原夏菜品质优良;与东部沿海当地蔬菜错季上市;交通运输趋于高速化,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蔬菜快递,远距离运输。

典型例题三:[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的狭长高平地。下图为我国河西走廊区域图。

       简述河西走廊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改善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措施。

参考答案:

问题:水资源短缺、内流河断流、土地荒漠化加剧等。

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规划和确定土地的人口承载量,禁止再开垦荒地;推广以恢复和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大规模节水灌溉工程、风沙治理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法规和政策体系等。

典型例题四: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河西走廊的制种业发达,这里生产的玉米种子,可以满足全国玉米用种需要的一半以上;这里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

材料二:

(1)河西走廊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____

(2)有人说“没有祁连山就没有河西走廊”,为什么?

(3)据图说明2000-2008年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的变化特点。

(4)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种子黄金繁育走廊”的原因? 

(5)“城市化可以保护绿洲”观点是否赞成?请说明依据。 

参考答案:

(1)沿海向内陆  水分

(2)祁连山海拔高,冰川体量大;7-9月气温高,融水量大;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山麓地带多冲积扇地貌,多绿洲。

(3)玉米制种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玉米制种占比全国比重持续上升。

(4)冰川融水提供充足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海拔高,气温低,湿度小,病虫害少,利用贮藏;公路、铁路交通沿线,利于种子流通。

(5)赞成:因为农业用水比重大,耗水多。城市化是将农村人口转化非农业人口,降低农业用水,可以保证城市用水供应。

不赞成:城市化会扩大城市用地破坏绿洲生态环境。

典型例题五: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西走廊地处祁连山脉以北、北山以南,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海拔约1100-1500m,大部分为山前冲积扇平原。河西走廊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是内陆连接新疆的重要通道,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河西走廊冬季风能资源丰富,现已建成多个风力发电场,因此被称为“风电走廊”。下图为河西走廊区域示意图。

(1)简述河西走廊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古“古丝绸之路”选择河西走廊的原因。

(3)分析河西走廊冬季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参考答案:

(1)有利条件: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便利。(每点1分)

(2)①河西走廊以北有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等,气候干旱,地势起伏较大,行走困难,沿途缺水等,补给困难;②河西走廊以南是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冰川广布,商队通行困难,补给不足;③河西走廊地形平坦、有充足的祁连山冰雪融水、自然条件较优越,农业发达。人口密度较大、商业较发达,补给充足。

(3)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地形平坦,植被覆盖率低,风力大;河西走廊两侧为山地,中间地形平坦、狭长,且走向与冬季风风向一致,产生狭管效应,风力强劲。

典型例题六:(28分)材料一:图示甘肃和河西走廊地图。

材料二:河西走廊因自古就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和战略要地,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内陆联接西北边疆的大通道,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和重要的生态屏障区。河西走廊的开发建设,不仅关系到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而且关系到整个西部地区乃至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大计。河西走廊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发展基础良好,改革开发以来,甘肃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走在了前列,但是与发达地区的相比,差距还很大。

(1)河西走廊的气候类型______,农业地域类型______。 (4分)

(2)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说明其农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6分)

(3)如果河西走廊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可能造成哪些不利影响?(4分)

(4)河西走廊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8分)

随着国家向西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河西走廊战略通道的作用将更加重要。立足河西走廊资源禀赋条件和区位优势条件,发展通道经济,促进河西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使之形成我省未来发展的一个具有显著特点的新经济板块,将成为一种优化选择。

(5)就河西走廊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参考答案:

(1)温带大陆性气候    绿洲农业(4分)

(2)河西走廊属于温带干旱区,降水稀少,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区内有冰雪融水和部分地下水资源灌溉,夏季降水偏多;昼夜温差大,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种子干物质的形成;该地区地势较低平,耕地较多且集中,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6分)

(3)该地生态环境脆弱,如大规模发展种植规模,会加剧环境的恶化,加剧水资源的短缺,导致土壤盐碱化和荒漠化等。(4分)

(4)河西走廊一带有色金属资源较丰富;河西走廊有陇海兰新线经过,交通较便利;国家政策支持;地价低廉,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河西走廊接近黄河上游的水电基地,电力资源丰富。(8分)

(5)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科学指导通道经济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通道优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集群,优化快速通道经济产业布局;加大区域经济合作交流力度,在主动融合中促进发展;用足用活相关政策,有力抢抓西部发展先机。(6分)

典型例题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河西走廊的人口增加了1.5倍以上,1997年的耕地面积相当于建国初期的3倍,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材料二   长约1200千米的河西走廊,处处可见戈壁、荒漠。下图为河西走廊示意图。

(1)说明河西走廊自古就是中原地区与西北地区联系的重要通道的原因。

(2)分析河西走廊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3)结合水资源的利用,请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参考答案:

(1)河西走廊东北部是山地与沙漠,干旱缺水,穿越困难;西南部是山地和高原,地势高峻,翻越难度大;河西走廊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城镇等聚落多,补给方便,适宜通行。

(2)祁连山山麓冲积扇区地势平坦;气候干旱,夏季光热充足;祁连山的冰雪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人口增长快,市场需求量大。

(3)改变农业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喷灌、滴灌)农业;调整产业结构;种植耐旱的作物;设立专门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典型例题八: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介于南、北部山地间,大部分海拔l000-2500m,是我国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我国以种子繁育、高原夏菜、葡萄美酒为主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该走廊北部的沙漠有加速向南入侵趋势。下图为甘肃省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指出河西走廊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造成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首要因素是_____,分析其原因。

(3)分析河西走廊成为我国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的主要原因。

(4)简述为防止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参考答案:

(1)河西走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2)气候干旱  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多大风天气,且地表多疏松(沙质)沉积物,风力作用显著;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  

(3)连接东、西的优越地理位置;南、北为山地,该地地势平坦;西北气候干旱,该地水源较丰富;绿洲广布,该地农牧业较发达  

(4)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退耕还牧、还林);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禁止滥砍乱伐,保护好植被);控制人口增长

典型例题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被称为“西北粮仓”的河西走廊,是甘肃省重要农业区之一。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让河西走廊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和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对外制种基地,并且所产瓜果品质优良,深受人们青睐。目前,甘肃省正在探索打造“互联网+制种产业”,为玉米制种质量安全保驾护航,现已着手启动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信息监管云服务平台的建设,未来的河西走廊甚至可能成为世界级的制种基地。下图示意河西走廊局部地区。

(1)说出河西走廊灌溉用水的来源。

(2)分析河西走廊瓜果品质优良的原因。

(3)为河西走廊成为世界级制种基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河流水等。

(2)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利于植物体内糖分的积累;沙质土壤,透气性好;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等。

(3)建设信息监管云服务平台;加大科技投入,鼓励创新;改善交通,拓展市场;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政府政策扶持等。

典型例题十: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南北狭长,景观类型多样,资源丰富。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河西走廊地区被誉为“风电宝库”,“河西走廊风能产业带”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风电项目。

(1)从南部康县到北部敦煌自然景观迥异,说明两地所属的自然带名称。

(2)沿河西走廊向西植被越来越稀少,这种变化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说明河西走廊风能资源丰富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4)简述河西走廊开发风能资源的意义。

参考答案:

(1)康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敦煌:温带荒漠带。

(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由于距海越来越远,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逐渐减弱,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植被越来越少。

(3)冬春季节。冬春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该地区离冬季风发源地近;河西走廊地形平坦,两侧有山脉分布,产生狭管效应,风力加大。

(4)能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当地的环境污染;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典型例题十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育种是指采用各种方法,培育出高产、抗病、优质的新品种,制种是指在一定隔离条件下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种子。河西走廊,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膜覆盖栽培等种植技术,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如今已发展成为我国品种、质量皆最具竞争力的玉米制种基地,供应全国玉米用种量的60%左右,蔬菜、花卉等制种也有相当规模,但拥有自主产权品种的全国市场占有率仅占2%左右,制种标准化体系也极不健全。下图示意河西走廊主要制种产业分布。

(1)简析河西走廊发展制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2)评价河西走廊制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种植的利弊。

(3)请为河西走廊制种业保持其品种和质量竞争优势献计献策。

(4)目前,河西走廊正在对是否扩大制种规模展开辩论。请你站在河西走廊的角度,提出观点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热充足,干旱少雨,收获时光照强,空气、土壤干燥,利于种子快速晾晒脱水、储存;高山冰雪融水资源充足,灌溉水源丰富;昼夜温差大,种子个大饱满,品质好,产量高;沙漠、绿洲、戈壁相间,具有良好的天然隔离条件,农作物病虫危害轻,生产的种子纯度高。

(2)利:有利于应对河西走廊春季低温、干燥、风沙、盐碱等自然灾害;

弊:长期使用地膜,残留在土壤中的废旧地膜污染日趋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

(3)加大科研投入,强化科研队伍,加快育种能力提高;在稳定玉米制种面积的前提下,优化种植结构与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加强制种技术优化研究,建立种子生产标准化体系;建立玉米种子生产抗灾预警系统,提高预测控制能力,降低生产风险。

(4)观点一:支持扩大。理由:制种业水资源利用率高,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增加;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蔬菜、花卉等制种潜力大。

观点二:反对扩大。理由:增加下游水资源压力,荒漠化加剧;育种能力不足,自主产权比重过低,种子生产标准化体系不健全;过度增加种子市场供应,引发恶性竞争,降低收益;土地连作程度加重,地膜残留严重,导致土壤污染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

典型例题十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西走廊(下图为甘肃省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图)特色农业绽放“三朵金花”,即种子繁育、高原夏菜和葡萄美酒。

材料二:河西走廊号称“风电走廊”, 2008年8月,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全面启动,但由于现有电网输配能力不足等原因,部分风电场的风机无奈暂停,“弃风”现象严重。目前河西走廊的风电发展还存在大量中小风电企业盲目开发,电力质量难达标准,市场距离远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该地区风电产业的发展。

(1)评价河西走廊发展特色农业的自然条件。

(2)河西走廊号称“风电走廊”,请分析其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说明河西走廊出现“弃风”现象的可能原因,并针对“风电走廊”的发展现状提出合理建议。

参考答案:

(1)有利条件:河西走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河流及冰雪融水提供灌溉水源。

不利条件:降水少,水资源不足;冬春季节多寒潮、风沙危害;土壤盐碱化、沙漠化威胁;生态环境脆弱等。

(2)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地形平坦,植被覆盖率低,风力大;由于地形影响导致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强盛。

(3)原因:电网网架薄弱,电网输配能力不足;夏季风力相对较小;易受冰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影响;本地用电量需求少;发电设备落后,电力质量难达标;远离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较远。

建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输电能力;整合中小企业,扩大规模,实现规模效应;规范风电开发建设秩序,避免盲目开发;更新风能发电设备,加强技术研发,提高风电质量;延长产业链,引入高耗能产业,就地消费等。

典型例题十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示意图。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祁连山脉以北,北山以南。玉米喜光,苗期需水量少,较为耐旱;拔节后水分需求量急剧增加,特别是7~9月份,对水分要求极高;到成熟期需水量又偏少。近年来玉米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中70%的种子来自河西走廊的玉米制种基地。玉米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玉米种子,并进行筛选储存。

(1)简述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分析河西走廊发展玉米制种的气候优势。

(3)分析水源条件对河西走廊玉米生长的影响。

(4)你认为河西走廊是否可以建成世界级玉米制种基地?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河西走廊地处北山与祁连山之间,为我国中东部地区通向西北地区的重要通道;历史上是我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目前是联系我国中东部地区与新疆、中亚、西亚和欧洲等地重要经贸通道;第一二亚欧大陆桥(兰新铁路)经过此地。

(2)西北内陆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光合作用和有机质积累;玉米种子收获时节气候干燥,利于种子的脱水干燥;生产期病虫害少,玉米种子贮存期间不易变质和出售。

(3)春季种植时河流流量小,此时玉米需水量小;生长时节正值河流汛期,冰川融水可提供充足的灌溉用水;收获期需水量较小,水源条件对玉米的影响较小;冰川补给的河流年际变化小,灌溉水源稳定。

(4)是。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的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玉米种子质量优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国家政策扶持,河西走廊的种子可便捷地销往中亚、南亚、非洲、欧洲等地。

否。要建成世界级的玉米制种基地需要扩大种植规模,河西走廊气候干旱,降水较少,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发展玉米制种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土壤盐碱化和土地沙漠化等。

典型例题十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示甘肃和河西走廊地图。

材料二:河西走廊因自古就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和战略要地,是著名“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内陆联接西北边疆的大通道,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和重要的生态屏障区。河西走廊的开发建设,不仅关系到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而且关系到整个西部地区乃至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大计。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发展基础良好,改革开发以来,甘肃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走在了前列,但是与发达地区的相比,差距还很大。

(1)指出河西走廊的气候类型。

(2)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说明其农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

(3)如果河西走廊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可能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4)河西走廊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参考答案:

(1)温带大陆性气候  

(2)(任答两点)河西走廊属于温带干旱区,降水稀少,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区内有冰雪融水和部分地下水资源灌溉,夏季降水偏多;昼夜温差大,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种子干物质的形成;该地区地势较低平,耕地较多且集中,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该地生态环境脆弱,如大规模发展种植规模,会加剧环境的恶化,加剧水资源的短缺,导致土壤盐碱化和荒漠化等  

(4)(任答三点)河西走廊一带有色金属资源较丰富;河西走廊有陇海兰新线经过,交通较便利;国家政策支持;地价低廉,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河西走廊接近黄河上游的水电基地,电力资源丰富

典型例题十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些年来,徒步开始流行起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徒步行走中。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历史文化丰富,可以设计出许多很宏大的徒步线路,如三大阶梯转换处的“棱线”,就是最波澜壮阔的徒步路线。

金秋九月,徒步“棱线”上的祁连山脚下的河西走廊,慢步在河西走廊高台--山丹段,经常可以嗅到浓烈的洋葱味。洋葱属长日照作物, 叶身耐旱,空气湿度过高易发生病害,在肥沃疏松的沙质壤中易获高产。现在河西走廊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外销地,尤以洋葱最为著名,并且河西走廊是全国种子繁育的“黄金走廊”,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 

材料二 河西走廊高台—山丹段徒步路线示意图。

(1)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祁连山是哺育河西走廊的“母亲”。试简述其理由。

(2)分析河西走廊发展洋葱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3)河西走廊成为我国的制种产业基地,一般认为会加剧环境恶化,但也有学者认为“会保护环境”。请论述“会保护环境”这一观点的依据。

参考答案:

(1)河西走廊位于西北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祁连山发育了很多冰川和雪山,冰雪融水汇聚成河流,在干旱的河西走廊孕育了成片绿洲。

(2)夏季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洋葱生长;气候干燥,不易发生病变,适合脱水加工,延长保质期;有黑河等水系,且水量较为稳定,便于灌溉;绿洲土层深厚,土质疏松。

(3)制种基地的建设,便于集约经营,避免过度开垦,粗放经营,杜绝水资源和土地浪费现象,因而会保护环境。

典型例题十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制种是由种子公司委托农户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品种,是把科学家的育种成果推广到普通农民手中的过程和环节。种子价格远高于其大田农作物产品价格。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因为光热和土地资源优势,河西走廊曾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但由于区域条件限制,渐渐从国家商品粮基地的名录中淡出。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玉米制种实践并获得成功。从2012年起,全国70%玉米种子由河西走廊提供,并且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其种子出口量占全国的75%。河西走廊耕地较多且集中,土质肥沃,种子生产无“旱涝之忧”。不仅如此,河西走廊闲置的戈壁滩是种子的天然晾晒场,每年9月底到10月初集中晾晒的期间,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可以完全脱水干燥;据测定,贮藏3年的种子,发芽率仍为94%,仅降低了3个百分点。中国种业54家骨干企业中已有41家在此建立了生产基地或加工中心,全球前5家种业公司中有4家落户。河西走廊赢得了“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响亮名号。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河西走廊制种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说出图中河西走廊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说明河西走廊种子生产无“旱涝之忧”的原因。

(2)说明河西走廊制种农作物生长条件优越的气候原因。

(3)说明河西走廊利于种子脱水干燥的有利条件。

(4)河西走廊制种基地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种子销售,请解释原因。

(5)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河西走廊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请说明河西走廊获得此美誉的理由。

问题②:为河西走廊制种业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参考答案:

(1)冰川(雪)融水;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种子作物生长期间,冰川融水丰富;灌溉系统发达,可充分满足种子作物生长需求。

(2)光照时间长、强度高;热量条件能够满足热量生长的需求,昼夜温差大;(纬度高、海拔高)平均气温低,病虫害少。

(3)晾晒种子场地广阔;晾晒期间,光照充足、气候干燥,空气流动快,种子水分蒸发快;地表温度高,土质疏松干燥、透气性好,地表吸附种子水分能力强。

(4)种子品质优良,发芽率高;交通条件改善,种子市场大为扩展;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大。

(5)问题①:灌溉水源丰富,光热条件好,土质肥沃,耕地面积广且集中;种子价格高,单产高、总产量高;市场需求量大;制种业规模大;种子品质优良,发芽率高;制种技术发达;交通条件改善。

问题②:面向市场;调整种子产业结构,加快种子产业化进程(公司+农户);水源丰富地区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扩大规模、提高集约程度);提高河西走廊的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大制种业科技投入;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制定优惠的政策,提高制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禁止过度开垦,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治土地的次生盐碱化;植树种草,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典型例题十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玉米喜光,苗期需水量少,较为耐旱;拔节后水分需求量急剧增加,特别是7~9月份,对水分要求极高;到成熟期需水量又偏少。近年来玉米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中70%的种子来自河西走廊的玉米制种基地。玉米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玉米种子并进行筛选储存。下图为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示意图。

(1)简述河西走廊城市分布特点。

(2)分析河西走廊发展玉米制种的气候优势。

(3)分析水源条件对河西走廊玉米生长的影响。

(4)你认为河西走廊是否可以建成世界级玉米制种基地?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沿山麓、铁路、河流、绿洲分布。

(2)西北内陆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光合作用和有机质积累;玉米种子收获时节气候干燥,利于种子的脱水干燥;气温低,相对湿度小,生产期病虫害少,玉米种子贮存期间不易变质和生虫。

(3)河西走廊的水源主要来自于祁连山脉冰雪融水;春、秋季种植和收获时玉米需水量小,河流流量小;夏季生长时节正值河流汛期,冰川融水可提供充足的灌溉用水:冰川补给的河流年际变化小,灌溉水源稳定。

(4)是。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的土地、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玉米种子质量优良;地处“一带一路”带上,国家政策扶持;交通便利,优良的种子可便捷地销往中亚、南亚、非洲、欧洲等地。

否。要建成世界级的玉米制种基地需要扩大种植规模,河西走廊气候干旱,降水较少,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发展玉米制种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土壤盐碱化和土地沙漠化等。

典型例题十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是我国内陆通往新疆的要道,自古就是沟通西域的要道,著名的丝绸之路也从这里经过,而今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直接关系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材料二 生物质电厂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发电的工厂。河西走廊作为主要的粮食产区,玉米,棉花等植株种类丰富、体形粗大,能为生物质发电厂提供原料。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不仅成为西气东输的能源通道,而且近年来其风能、太阳能开发力度也日益加大。

(1)简述新丝绸之路的建设对河西走廊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2)河西走廊地区冬季风能、夏季太阳能较丰富,分别说明其成因。

参考答案:

(1)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资源的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就业;有利于加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互通互动,促进边境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

(2)冬季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靠近冬季风的源地;植被覆盖率低,阻力小,风力大;河西走廊两侧为山地,中部平坦,狭管效应明显。夏季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大;白昼长,日照时间长;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

典型例题十九:(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 年 11 月 25 日,长约近千公里的甘肃河西走廊自西向东遭遇大风沙尘天气袭击,多地出现沙尘暴。下图为我国河西走廊区域图。

材料二    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玉门,被称为“世界风口”,“风”、“光”能源无限。近年来,玉门市尝试在风电场配套建设光伏发电。下图为“风”“光”发电景观图。

材料三    种子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首要条件。河西走廊是全国最大规模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但由于农业基础薄弱、效益逐年下降等原因,玉米制种业在河西走廊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监测沙尘暴移动路径主要利用_____地理信息技术;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河西走廊沙尘暴形成的原因。

(2)从自然资源利用角度分析玉门“风”、“光”发电的意义。

(3)结合材料分析河西走廊玉米制种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充分利用太阳能,应不断的调整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使集热板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试分析玉门 (98°30'E,40°N) 地区光伏集热板的主要朝向及与地面夹角的范围。

参考答案:

(1)遥感   原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北偎腾格里、巴丹吉林两个大沙漠, 为沙尘暴天气提供沙尘源;位于祁连山以北,形成“峡管效应”,多大风,形成大风提供动能。

(2)减少对石油等常规能源的使用量;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可实现风能、光能互补;可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地综合生产能力;出台制种奖励补贴政策;设立玉米制种专项研发和推广资金;加强制种关键环节农机装备的研制。

(4)朝南;(16.5°—63.5°)

典型例题二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被称为“西北粮仓”的河西走廊,自古就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地域上包括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和嘉峪关五市,五市人口数分别是181.54万、47.05万、121.98万、111.54万、24.39万。图甲是河西走廊略图。

材料二 大风是一种气象灾害,会对农业生产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危害。

材料三 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玉门,南依祁连山,北邻北山,被称为“世界风口”。“风”“光”能源无限,风电、光电等新能源产业已成为近年来的发展亮点。图乙是“风”“光”发电景观图。

(1)武威是河西走廊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根据材料简析原因。

(2)简述大风对河西走廊农业的危害。

(3)分析玉门成为“世界风口”的原因。

(4)简述玉门发展光电产业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1)①武威所在绿洲规模大,地形开阔;②武威位于河西走廊东部,受夏季风影响,降水比其他城市多,自然条件更好;③与省会兰州距离更近,向东联系更便利。

(2)①对作物造成机械损伤和生理危害(答农作物倒伏也可得分);②影响农事活动(答影响农业劳作时间或推迟播种等也可得分);③破坏农业生产设施;④造成土壤风蚀沙化;⑤加快土地水分蒸发(或者加剧土壤盐碱化);⑥传播病虫害和扩散污染物质。

(3)①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强劲;②位于两座山脉之间,地形狭长,形成狭管效应;③玉门西北地形平坦,植被稀疏,地面摩擦力小。

(4)①气候干旱,大气透明,太阳光照强(日照时间长);②地形平坦开阔(突出强调“平”);③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或土地面积广阔);④地价便宜;⑤(我国东部地区)庞大的电力市场需求;⑥政策支持。

典型例题二十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玉米喜光,苗期需水量少,较为耐旱;拔节后水分需求量急剧增加,特别是7-9月份,对水分要求极高。玉米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玉米种子。河西走廊是我国最重要的制种基地,自然环境优越,灌溉系统完备,其生产的玉米种子品质优良,占有国内市场份额的50%以上。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但其玉米制种基地受自然环境和灌溉条件的限制,生产的玉米种子品质较差。下左图为“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图”,下右图为“玉米种子晾晒脱水景观图”。

(1)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相比较,说明河西走廊有利于玉米生长的自然条件。

(2)分析河西走廊玉米需水盛期,灌溉水源来量大的自然原因。

(3)河西走廊玉米种子晾晒脱水的场地多选择在沙漠荒滩,试分析原因。

(4)为河西走廊的种子产业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参考答案:

(1)光照强;日较差大/昼夜温差大;自然灾害少/ 旱涝、病虫害少;水源稳定。

(2)河西走廊灌溉水源主要来自(祁连山的)冰雪融水;需水盛期(或7-9月份)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山地降水较多。

(3)沙漠荒滩多;地表温度高;土质疏松干燥/土质透气(水)性好;空气干燥;空气流动性好/风力强。

(4)加强种子科研投入/建设种子科研基地;开发新品种;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生产/机械化生产;加强技术、物流、金融、销售等服务。

典型例题二十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育种,是指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改变作物品种的遗传特性,培育出高产、抗病、优质的新品种。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品种,是把科学家的育种成果推广到普通农民手中的过程。玉米是夏收作物,生育期短、喜光,对水分要求较高。影响玉米制种的主要因素有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晾晒脱水和贮藏条件等。20 世纪 80 年代末,我国在河西走廊开始玉米制种实践并获得成功。目前河西走廊被誉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左图为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生产基地分布,右图为 2013 年我国不同地区玉米制种面积比例示意图。

(1)近年来,黑河下游 5—7 月时常断流,试简要分析原因。

(2)简要分析河西走廊成为我国最大玉米制种业生产基地的优越自然条件。

(3)与新疆相比,河西走廊发展玉米制种业的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4)有观点认为,河西走廊发展玉米制种业优势明显,应进一步扩大其生产规模。但也有人对此观点表示反对。请阐述你对上述观点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春末夏初该地雨季未到,雨水补给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正值农作物生长期,上中游地区农业引水灌溉用水量大  

(2)河西走廊夏季气温高,积温量大;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种子产量高;夏季高山冰川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种子收获后的10月份,降水少,晴天多,地表温度高,利于种子晾晒和脱水;海拔高,气温低,相对湿度小,种子病虫害少且利于贮藏;绿洲面积广,地形平坦  

(3)河西走廊制种区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临近铁路和高速公路,利于种子的快速调 运;离东部农业区近,接近种子消费市场;绿洲成片分布,耕地集中,灌溉水源更为丰富 

(4)赞成。河西走廊发展制种业自然条件优势明显,扩大制种业生产规模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实现精准脱贫。不赞成。河西走廊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大规模种植会加剧环境恶化,加剧水资源短缺,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和土地荒漠化

典型例题二十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世纪80年代,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开始发展玉米制种(培育作物种子)。自此逐渐成为我国最大制种基地,以玉米制种最富盛名。每年9月底至10月初,人们在戈壁滩晾晒玉米种子,刚收获的玉米种子在短时间内可脱水干燥。

       近年来,甘肃省加大对贫困地区特色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实现精准扶贫。如在制种农业中,鼓励实行“订单生产”:即收购公司与制种农民提前签订购销合同,商定种子收购数量、质量、最低保护价,农民再进行种植。农民说:“手中有订单,种田心有谱。”下列左图为河西走廊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甘肃省位置示意图。

(1)从自然地理视角简述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2)说明祁连山对河西走廊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作用。

(3)分析在河西走廊的戈壁滩晾晒种子的自然条件。

(4)指出实行“订单生产”对促进河西走廊农民脱贫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

(1) ①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②地处半干旱区、干旱区的过渡地带;③紧邻祁连山脉(地处祁连山等山脉之间);④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经济;⑤是我国藏、蒙、汉等民族聚居区的结合部。(任答其三)

(2) ①祁连山有终年积雪,为河西走廊绿洲农业提供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②祁连山阻挡夏季风深入,在迎风坡一侧的河西走廊形成较多降水,进一步提供灌溉水源;③发源于祁连山的河流,在河西走廊形成冲积-洪积平原,地形平坦,且土壤肥沃。

(3) 有利:①河西走廊降水少,光照充足,蒸发旺,种子脱水快;②戈壁滩地形平坦,利于晾晒;③戈壁比热小,白天地温、气温高,进一步促进种子晾晒、脱水;④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利于晾晒。   

不利:大风天气,可能吹散部分种子。

(4) ①农民生产更有针对性,避免了盲目生产,减少损失,增加利润,提高收入;②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③促进农民素质的现代化,从思想上脱贫。(言之成理亦可)

典型例题二十四: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的祁连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整个山区的三分之一,发育着不少的冰川和河流,山间有很多水草丰美的宽谷盆地,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从祁连山发源的河流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下图为祁连山冰川及河流水系图和祁连山两侧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1)指出由东向西河西走廊自然景观的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

(2)比较祁连山脉两侧自然带谱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3)分析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由东向西逐渐由荒漠草原过渡到荒漠。水分  

(2)差异①:东北坡(或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目比西南坡(或南坡)多。原因:西南坡(或南坡)基带海拔高、相对高差较小、带谱简单;东北坡(或北坡)基带海拔低、垂直高差大、带谱丰富。差异②:东北坡(或北坡)有针叶林带,而西南坡(或南坡)缺失。原因:东北坡(或北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比西南坡(或南坡)多;东北坡(或北坡)为阴坡,太阳辐射弱,气温较低,蒸发较小

(3)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多荒漠景观;祁连山高大的山体发育着诸多冰川;地处季风的迎风坡,多山地降水;在山区草原、森林广布;冰川融水和山区降水形成祁连山水系,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

典型例题二十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祁连山区NDVI(植被指数:值越大,植被覆盖度越高)与气温、降水的年际关系图

材料二   祁连山区夏季逐时平均降水频率变化图

材料三   祁连山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平均海拔4000-6000米。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祁连山北部中东段设立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2011年间祁连山东部植被覆盖减少面积22 865 km2 ,是祁连山总面积的 11 %,减少区域主要分布在河谷及青海湖周边地区。2017年2月,中央督查组就祁连山局部生态破坏十分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督查。7月,甘肃省政府修订了《祁连山保护管理条例》,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开垦、开矿等10项活动。

(1)说出材料一图示时段祁连山区植被变化特征,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图描述祁连山区夏季日降水时间分布特征,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3)试推测祁连山东部植被退化严重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4)请针对祁连山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祁连山区植被覆盖整体呈上升趋势。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区整体气温升高,冰川积雪消融增多,夏季风(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影响增强,降水量增加,水热条件改善,利于植物生长;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政策

(2)祁连山区夏季日降水时间分布不均衡,15时至凌晨1时(傍晚至前半夜)降水频率较高,多夜雨。原因:祁连山区午后太阳辐射强度大,温度较高,使山区地面蒸发和植被蒸腾作用加强,空气湿度不断上升;夜间山坡地面温度下降较快, 空气受冷却沿山坡下沉, 谷地中高温高湿的空气被抬升冷却易形成降水  

(3)祁连山东部植被退化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和青海湖附近,人口和城市较多;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砍伐薪柴及开矿等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后果:可能加剧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下降,下游河流水量水质变差  

(4)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设立跨区域统一管理和执法机构,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建立全覆盖的监测评估系统,定期开展生态状况调查;设立祁连山生态保护研究专项基金,建立生态保护科研支撑体系;进行人口分流安置,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减少开垦、放牧、开矿等人为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退耕退牧还林还草;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典型例题二十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祁连山区域示意图,地处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材料二: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的祁连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整个山区的三分之一,发育着不少的冰川和河流,山间有很多水草丰美的宽谷盆地,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从祁连山发源的河流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

材料三:下图为祁连山河流水系图。

材料四: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每年玉米收获后,9月底-10月初戈壁滩成为天然晾晒场,使玉米种子在短时间内完全脱水干燥。

(1)说明祁连山对区域绿洲形成的作用。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祁连山脉东北坡和西南坡两侧自然带谱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3)说出戈壁滩成为种子天然晾晒场的优越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

(1)祁连山海拔高,气温低,发育了众多的冰川;山地阻挡了水汽,形成山地降水;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河流,为绿洲形成提供了水源条件;夏季汇聚的洪流携带泥沙在山前沉积,为绿洲形成提供了土壤条件。(答4点即可)

(2) 西南坡垂直带谱简单,东北坡丰富;西南坡基带海拔高、相对高差较小、带谱简单;东北坡基带海拔低、垂直高差大、带谱丰富。(答3点即可)

(3)河西走廊降雨量小,气候干燥,光照充足;;风力较大;戈壁滩平坦开阔;地表温度高(升温快);土质疏松干燥,透气性好。(任答4点)

典型例题二十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祁连山脉位于我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峰多发育有现代冰川,表现为东北坡较多,西南坡较少。近百年来,冰川处于退缩阶段。

材料二:冰川风是指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冰雪面气温往往低于同高度山谷气温。近年来,祁连山地区的冰川风变化显著。下图为冰川风形成示意图。

材料三:阿尔卑斯山的克维尔塔尔谷地,受冰川风的影响,谷底生长喜冷植物,而谷风影响的山腰地带可生长喜暖阔叶树,形成植被垂直分布“倒置”的奇怪现象。

(1)试分析祁连山现代冰川东北坡多,西南坡少的原因。

(2)简述冰川风对当地山谷风的影响。

(3)推测祁连山冰川风近年来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克维尔塔尔谷地植被垂直分布“倒置”现象产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

(1)东北坡为阴坡,气温低,东北坡面对河西走廊,夏季东南季风影响该地,在东北坡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有较多冰川分布。西南坡为阳坡,气温高;西南坡面对青藏高原,降水稀少,冰川面积较少。

(2)延长山风的时间,增强山风的势力;缩短谷风的时间,削弱谷风的势力。

(3)冰川风势力变弱。全球气候变暖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冰川面积减少,且变得破碎,冰雪面气温与同高度山谷气温的温差变小,冰川风势力减弱。

(4)阿尔卑斯山现代冰川发育,冰川风影响大,密度大的冷性冰川风下沉到谷底,使谷底适宜生长喜冷植物;密度小的暖性谷风被迫抬升到冰川风之上,受其影响山腰地带可生长喜暖阔叶树,这种局部地段的“逆温”现象导致植被垂直分布“倒置”。

典型例题二十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的祁连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整个山区的三分之一,发育着不少的冰川和河流,山间有很多水草丰美的宽谷盆地,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从祁连山发源的河流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

材料二:下图为祁连山冰川及河流水系图。

材料三:河西走廊基本上是“以水定人”、“以水定地”和“以水定城”的,现在在河西走廊,农业用水约占90%,城市建设、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占比不到10%,只要能够从农业用水中‘挤’出一些,就可以满足城市化的需求。

(1)请分析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的原因。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祁连山脉两侧自然带谱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3)对于河西走廊,只有将大量散居在农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农民转移到城市,实现异地城镇化和生态移民,才能真正减轻环境的压力。你是否赞成以上说法,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多荒漠景观;祁连山高大的山体发育着诸多冰川和河流;地处季风的迎风坡,多山地降水;在山区草原、森林广布;冰川融水和山区降水形成祁连山水系,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

(2)西南坡垂直带谱简单,东北坡丰富;西南坡基带海拔高、相对高差较小、带谱简单;东北坡基带海拔低、垂直高差大、带谱丰富。

(3)赞同: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短缺,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紧张,生态环境脆弱;城市化过程中,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更有利于水资源的集中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城市化和生态移民,有利于集中发展节水农业和节水工业,建立节水型产业体系;更有利于控制本地区的人口规模,达到控制用水总量的目的。

不赞同:本地区的人口不断增加,用水量不断增加,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不断下降;本地区主要是农业用水问题,应重点发展节水农业;大量散居农民进城将给城市化带来巨大的压力;生态移民工程投入大,工期长。

典型例题二十九:读图,回答问题。

       “巍巍祁连百丈雪,悠悠走廊千里春”。这反映了热量与水分等因素对地处西北内陆的祁连山自然景观的深刻影响。

(1)与喜马拉雅山南麓热带、亚热带自然景观不同,祁连山北麓呈现出的是温带自然景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种差异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2)祁连山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呈现巨大差异,东段以森林为主、中段以草原居多、西段则多为荒漠。这种差异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简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3)祁连山中段,山麓水草丰美,低坡林木葱茏,高坡草甸茵茵,山顶白雪皑皑,这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简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4)简释祁连山冰川与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的关系,并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祁连山冰川及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

(1)因素:纬度或热量;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规律

(2)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规律;

原因: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由东向西逐渐变弱,降水量逐渐降低。

(3)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原因:随海拔高度的上升,热量和水分都发生变化,自然景观也随之变化。

(4)关系: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农业发展的水资源紧缺,祁连山的冰川融水是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发展的主要水源。;

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冰川淡水量趋于减少,河西走廊的绿洲农业面临的水源危机将逐渐加重。

典型例题三十: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山脚下,它的兴衰存亡完全依赖于祁连山。祁连山正受到全球变暖的巨大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全球变暖给河西走廊带来的各种影响。

(2)说明图示地区各聚落所在地貌类型,分析该地貌类型的原因。

参考答案:

(1)整体性原理是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全球变暖,祁连山雪线上升,冰雪融水将逐年减少,使其下游的河流水量减少,或河流沿线地区地下水水位下降,或尾闾湖泊干涸,沿途绿洲因为缺少水源而出现植被退化,加剧土地荒漠化,造成绿洲生态破坏,进而威胁整个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

(2)冲积扇。山谷冰雪融水汇成溪流,山上流速快,冲蚀和搬运能力强,到达山脚下流速变慢,以堆积作用为主。

典型例题三十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树木年轮(简称树轮,如下左图所示)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影响而形成的,一年产生一轮。春夏季节,树木材质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秋冬季节,树木材质紧密,颜色较深,称为晚材。同一年的早材和晚材合称为一个年轮。

我国学者利用采自黄河源区冰川雪线高度以下的祁连圆柏树轮资料,重建了该地区河流过去近400年的径流变化。祁连圆柏在0℃以下生长缓慢,该地区气候资料如右下图所示。研究表明,祁连圆柏树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

(1)在分析祁连圆柏树轮时,以前一年10月到当年9月作为一个研究的时间段,而不是从1月到12月,试指出其原因。

(2)分析夏季降水减少时,祁连圆柏树轮变窄甚至缺失的原因。

(3)研究发现1657~1695年,祁连圆柏树轮间距持续增大,请推测该时段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4)祁连圆柏的寿命一般只有几十年到几百年,但我国学者却建立了该地区4600多年的树轮宽度年表,试指出其研究方法。

参考答案:

(1)该区域10月下旬温度降到0℃以下;树木生长缓慢,从前一年10月到当年9月正好增加了一个年轮。

(2)该地位于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不足,夏季降水减少,树木缺少水分;气温较高,电子树木的蒸腾和土壤的蒸发强,树木生长受限,导致树轮变窄甚至缺失。

(3)径流量变化趋势:增大。理由:该区树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树轮间距持续增大说明降水增多,从而使河流径流量增大。

(4)树木即使死亡,年轮也可保留,按年代先后把活树的年轮序列与其之前地层中的树轮序列相衔接,即可得到很长时间的树轮宽度年表

典型例题三十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冰川风是指在冰川谷地中,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

       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如下图所示。在我国祁连山和珠穆朗玛峰北侧的河谷地区均存在冰川风现象,冰川风势力强弱有着明显的日变化。近年来,珠穆朗玛峰北侧河谷和祁连山北侧河谷地区的冰川风变化趋势显著。

(l)指出珠穆朗玛峰北侧河谷与祁连山北侧河谷地区冰川风势力的大小关系,并说明原因。

(2)推测祁连山北侧河谷地区冰川风近年来的变化特征及理由。

参考答案:

(1)珠穆朗玛峰北侧河谷冰川风势力大于祁连山北侧河谷地区。原因:珠穆朗玛峰北侧河谷的冰川面积较大,冰川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多,冰川面上的气温较低,冰川面上空气和谷中同高度空气的温差较大,冰川风势力强盛。

(2)冰川风势力变弱。理由: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量增加,祁连山北侧冰川面积减少,且冰川变得破碎,冰川面上空气和谷中同高度空气的温差变小,冰川风势力减弱。

典型例题三十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祁连山地处甘肃青海两省的交界处,生态功能和地位十分重要。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其涵养的水源也是甘肃河西五市及内蒙古、青海部分地区500多万群众赖以生存的生命线。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丰乐口管护站,不久前刚刚发现了珍稀动物雪豹的身影。近两年国家环保部通过卫星遥测了这个区域的不少问题。除了开矿意外,保护区内水电设施繁多,遥感监测发现了37个水电和能源项目,旅游设施未批先建13个,全部旅游项目中只有1处进行了环评,此外还有过度放牧等现象,多种问题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严重,呈现“生态危机”。研究表明,工业排放的有色颗粒植物会加快冰川近20%的融化速度。

材料二  祁连山地区冰川分布图

材料三  近50年来祁连山地区各海拔高度带冰川面积变化图

(1)分析祁连山地区“生态危机”的原因。

(2)冰川的生存、发育及规模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3)据图描述祁连山地区各海拔高度带冰川面积变化特征。

(4)为保护祁连山这个重要的生态屏障,应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1)采矿、发电、无节制旅游开发、农牧业生产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了祁连山地区生态平衡,影响了珍惜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破坏了草场,加快了荒漠化速度;排放废气造成空气污染,加剧了冰川的融化速度等。(叙述合理即可)

(2)气候变化,气温升高可以加速冰川融化、降水量增多可以增加冰川面积;人为因素,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可以使全球变暖,加剧冰川融化速度。

(3)海拔4000 m以下山区冰川已完全消失;随着海拔上升,冰川面积变化百分比逐渐下降;海拔5500 m以上区域冰川面积基本上没有变化。

(4)恢复破坏区域,制定相应的法规,禁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设置相应的监管部门,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下游区域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源(6分,答出3点论述合理即可得分)

典型例题三十四: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流域,黑河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的居廷海,居延海后期因湖面缩小被分裂成两个湖泊,下图为黑河流域示意图。

(1)描述黑河的水文特征,并分析下游湖泊面积萎缩带来的危害。

材料二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几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存在违法违规开矿、水电设施违建、企业偷排,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不力等状况,祁连山这块“生态屏障”危机凸显,风采不再。

(2)为再现祁连山西北生态屏障的风采,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材料三 河西走廊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条件明显,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其战略通道的作用将更加突出。河西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会促进其成为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型增长极,下图为河西走廊位置示意图。

(3)请你为河西走廊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参考答案:

(1)水文特征:年径流量不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冬季有断流现象。

危害:气候更加干旱,湖水盐度升高,水质恶化;湿地减少,水生生物减少;土地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加剧。

(2)对破坏区域开展生态修复;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禁止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建立了多部门联合的长效监管机制;科学规划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

(3)加强交通运输网和信息网络建设;加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壮大冶金、新能源特色产业的发展;合理开发区域内旅游资源,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引导生态脆弱地区人口和产业向重点开发区有序转移;加强监管,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

典型例题三十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土是指温度低于O℃并含有冰的土壤和岩石,地下水为冻土发育提供了水分条件。冻土可分为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暖季融化、寒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又称永冻层);季节性冻土则只有活动层,在暖季全部消融。第四纪以来,祁连山大幅隆起,冻土发育。下图为祁连山木里河某段河谷,地表年均温约-0.5~1.76℃。除河床及近岸区为季节性冻土外,其他区域为多年冻土。河谷平原多松散堆积物且厚度较大。

(1)简析祁连山隆起对当地冻土发育的作用。

(2)受地表覆被与水分影响,该地河谷平原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厚度较基岩山区薄,试作出合理解释。

(3)观测显示,近年来该地地表年均温逐年递增,推断该现象对当地多年冻土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山脉大幅隆起,该地海拔升高,地表年均温下降到0℃以下;山地降水增加,(暖季)地表水下渗,地下水补给增强。

(2)河谷平原区相较于基岩山区,覆被与水分条件较好;夏季,覆被使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减少,水分比热容大,地表升温慢,地温低,融化厚度小。

(3)导致多年冻土分布面积缩小(部分呈岛状分布);融冻期延长,冻结期缩短(活动层融化开始时间提前,冻结开始时间延后);活动层厚度增大,冻结层厚度缩小

END


海宁中学地理组(知识星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北狭窄道,东西联系路——河西走廊
贵州省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含解析)
走进河西走廊(五)
为什么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的河西走廊,会有“天干地不干”的说法?
行走地理 | 河西走廊
高中地理学考选考考前精练之九(西北地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