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4前三季度药品零售市场分析,品类、厂家排行榜 !

来源:医药经济报

根据CFDA南方所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中国药品零售系统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1~9月药品零售市场化学药、中成药和保健品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42.9%、27.7%和8.3%。从药品零售市场各大类销售额占比变化情况可以看到,化学药销售额占比下滑较为明显,与2013年同期相比下降0.4%,中成药上升0.2%,保健食品下滑0.2%。非药品类销售额占比上升,特别是非药品类中的药材类占比快速上升,主要受到新版GSP、新版基药目录、乳粉新政、中医药国家战略、医药电商等系列政策的影响,药店逐步向大健康转型。

化药“冷”中药“热”

化学药寒流未过

  在药品零售市场,化学药销售额占比持续下滑,2014年1~9月比2013年同期下跌0.4%。销售份额前十位的品类与2013年同期无差异,其中化学药占比较高的子类中,全身用抗感染药物下滑最为明显,较2013年同期下跌1.0%,排名相应下降一位;呼吸系统用药占比下跌0.1%。近两年来,“限抗令”和实名制限购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使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和呼吸系统用药两大类药物的销售不断下滑。相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慢性病用药持续增长,循环系统药物占比上升明显,同比上升0.7%。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以及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是高价药物的集中区,发改委的第30次降价即是针对这两类药,平均降价幅度达17%,降价在一定程度上带动销量的上升,这两类药物销售额占比分别上升0.3%和0.6%。

中成药表现抢眼

  2014年1~9月药店零售市场中成药和药材类市场份额同比都呈上升趋势,分别上涨0.2%和0.6%。中成药前十位品类在2014年1~9月的销售额合计占比为88.7%,比2013年同期上升0.8%,市场集中度有所提高,这和新医改政策下药店逐步发展中医药特色经营有所关联。前十位品类与2013年同期相同,但排名变化较大,其中补益养生类药物销售额占比上升明显,相比2013年同期上涨2.5%,排名上升一位,跃居第一;骨伤科用药销售额占比上升0.6%,但排名下降一位;感冒用药占比下滑幅度最大,比2013年同期下降0.7%;神经系统用药挤进前十位品类。

  传统中医药的“养生”、“治末病”优势明显,随着中医坐堂的放开,不少药店开设中医坐堂、中医养生馆,因此将带动中成药和药材类的销售。

保健食品形势向好

  保健食品前十品类销售额份额合计为96.6%,占比同比持平。2014年1月1日《保健食品委托生产管理规定》正式实施,新规规定“不得生产、经营和进口贴牌保健食品”。同时,“未获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食品不得在标签、说明书上声称保健功能”,新规定使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贴牌产品得到有效遏制,进一步规范了保健食品市场,促进整个行业走向健康良好的发展方向。

  保健食品前十品类中,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质、改善生长发育、增加骨密度类撑起半边天,销售额占比达49.8%,同比上升2.3%,该类保健品近几年来增长迅猛;胃肠调节(包括通便、排毒)回升幅度较大,同比上升1.2%,排名上升1位。减肥、塑身持续下滑,销售额占比较去年同期下跌了0.9%,西布曲明成分减肥药退出市场、赛尼克停产,使消费者对选择减肥产品十分谨慎,减肥、塑身保健品的销售因此也受到较大影响。

医械走势平稳

  《“十二五”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发展专项规范》出台之后引来各路资本,行业并购热持续。据统计,医疗器械是2012年最受私募和创投关注的细分行业。随着城镇化、老龄化及医疗消费的升级,小型家用及新型个体化医疗器械发展前景广阔。零售药品市场主要以这些小型家用的医疗器械为主,近年来发展势头不错,但是随着医药电商的快速发展,零售药店器械类这块“蛋糕”有被蚕食的趋势。2014年1~9月零售市场格局中,器械类的销售额份额比同期下滑0.1个百分点。要使药店器械类的销售有进一步的发展,其产品须与医药电商的产品进行差异化竞争。

电商改变格局

医药电商飓风震撼

  目前,网上药店仅限于销售器械、保健品、计生用品等非药品和非处方药,而占据医药市场80%的处方药还没有在网上开放销售。2014年5月28日,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发布《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允许网上药店销售处方药、准入第三方物流和单体药店也能获得网上牌照等暗示医药电商政策开放性趋势更加明显。随着网上销售处方药政策的放开,医药电商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顺应网上销售处方药即将放开的趋势,国内各大电商巨头纷纷挺进医药电商市场,阿里巴巴与云锋基金以13亿港元收购国内首家互联网药品销售第三方试点平台95095母公司中信二十一世纪公司;腾讯以2.14亿美元入股京东商城,后者也正是在这个时间参与了国家发改委的医药分离试点计划,获准试点处方药销售。随着外界资本的介入,医药电商市场的集中度将迅速提升。另一方面,处方来源、医保支付和报销、处方药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配送队伍都直接影响医药电商的发展。

  电商的发展对于零售药品而言,更多的是销售渠道的改变;制剂销售比重会下滑,实体店慢病品类的销售比重会进一步下降,而电商处方药(慢病品类)解禁后将会快速放量。

GSP加速集中度提升

  新版GSP对信息化管理、冷链管理等方面要求的提高将增加连锁药店的资金投入,对于中小连锁和单体药店,由于其自身基础薄弱、资金实力不足,或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另外,目前我国执业药师人数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一店一执业药师的要求也可能导致很多药店被淘汰。在目前执业药师严重不足的形势下,长沙市药品流通协会出台了《长沙市药品零售企业设置实施细则(暂行)》,并于2014年3月正式执行,执业药师能够在总部的远程审方室为顾客提供远程审方和药师服务,以满足未来每个门店必须驻有执业药师的政策要求。在新版GSP的推动下,药品质量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同时因为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药店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医药分开助推跃迁

  时隔4年,医药分开重新启动。2014年9月9日,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卫生计生委、国家食药监总局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2014年度医改重点任务提升药品流通服务水平和效率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医药分开”,“调研总结各地在推进医药分开方面的做法、经验和成效”,同时六部委提出,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探索由符合条件的零售药店承担医疗机构门诊药房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逐步形成医师负责门诊诊断,患者凭处方到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自主购药的新模式,同时将符合资质的零售药店及时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医药分开的重启将推动药店的进一步发展,药店在药品销售终端的地位将有较大提升。

本土中药企业优势凸显

  2014年1~9月,销售额排名前10厂家中,外资、合资企业有7家,国内企业有3家,外资合资企业依然占据主要市场。

  辉瑞制药近年来在零售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销售额占比逐年上涨,2014年1~9月同比有较大幅度上升,上涨了0.4%,勇超拜耳医药夺得市场销售冠军。排名第二的拜耳医药销售额占比出现下滑趋势,同比下滑0.2%。

  国内知名中药企业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表现不俗。其中,东阿阿胶销售额占比同比上涨0.5%,排名相应上升两位,跃居第三。云南白药销售额占比同比上涨0.1%,排名保持不变。中药产业发展迅速,知名中药企业的地位也在逐步上升。其中,广东广州佰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保健食品、营养补充剂生产企业,2014年1~9月销售额占比上升0.3%,排名跃居第七位。

医药营销及管理公众号“谷丰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药零售股纷纷涨停,后疫情时代“优质赛道”触底反弹?
医药电商“搅局”、医保监管趋严,药店如何“破局”?
5000亿市场的春天:中国药品零售大潮下的机遇与挑战
一个促销活动细分为85个步骤,大参林的赚钱诀窍可不只这一点
万变不离其宗!2018年零售药店处方药市场的“得失”系于这两点
聚焦西鼎会:县域市场大家都在争,本地连锁还有出路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