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巢湖春晖学校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安徽巢湖春晖学校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2012-02-28 08:30:20)
标签:

教育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编制:赵承东      审核:秦探星      胡成花     文海霞      朱鹏

【学习目标】

1、掌握科举制的诞生及发展完善的知识;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的社会原因。

2、全面理解科举制的影响;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延伸,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得到提升。

3、从科举制对隋唐繁荣的影响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根据导学案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牢固掌握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完善基本史实。

2、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标识出来,在课堂上集体讨论、突破。

【自学引导】 ——(提升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一、科举制的诞生:

1、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               中选拔,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因为门第不高,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2、诞生:

(1)        时期,为改变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开始用         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2)        时正式设置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意义:

(1)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         做官。

(2)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         

 二、科举制的完善:

1、科目: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中以               两科最为重要。

2、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1)       :①扩充      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②严格录取应试者(进士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          

(2)       时:创设了                

(3)        时:①         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②玄宗曾八次亲自面试应试者。

三、科举制的影响:

1、科举制改善了                ,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入朝为官;

2、科举制促进了                的发展;

3、科举制促进了                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

5、唐朝科举制在当时还影响到了邻国。

我的疑问

——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合作探究】——(提升综合分析以及与社会现实的联系能力)(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1、结合魏晋南北朝选官的制度,讨论“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各种人带来什么变化”。

 

 

 

 2、假设你自己是一个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举人,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的内容后,你会怎样做?

 

【知识梳理】——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构建本课的知识树

 

 

 

 

 

【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魏晋时期,选拔官员依据的主要标准是(    

A.才能和学识   B. 门第和出身  C.民族和地域  D.等级和财产

2、为改变许多出身地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的弊端,采取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开始于(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隋炀帝时    D.武则天时

3、下列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A.隋炀帝——分科考试          B.唐太宗——扩充国学增加学员

C.武则天——殿试、武举        D.唐玄宗——诗赋为进士科主要内容

4、“武状元”这个词最早可能出现于:(    

A.唐太宗时期  B.唐高宗时期  C.武则天时期   D.唐玄宗时期

5、科举制度在我国存在的时间和废除的年代是(   

A.500多年明朝         B.700多年   清朝       C.900多年元朝        D.1300多年  清朝

 6、下列诗句中涉及到科举制的有(    

①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②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慈恩寺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

7、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B.科举制度从思想上控制了读书人。

C.培养了更多的中华民族的英才。       D.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二: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请回答:

 (1)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是指什么?它对唐代的教育事业产生的什么影响?

 

 

 【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课后探讨】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上的科举制度?

 

 

第4课参考答案

五、(一)1、 B   2、 A   3、 A   4、 C   5、 D   6、 C   7、 D

   (二)(1)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2))“长策”指科举制度。影响: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试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代皇帝的长策:浅谈唐代的学校制度
学习方法|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为推动科举制的完善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导入
千年科举探幽
中考:初中历史《专题:科举制的发展演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