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病毒亲密“接触”

和 病 毒 亲 密 “接 触”

松江一中 宋爱军    2007-05-22 09:00:00

——生命科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高中生命科学是以人和生命体及其生存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了解生命、透视生命、探索生命来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情感,形成与自然统一和谐的思想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是生命科学学科在德育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在备《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一节时,我发现其中许多的知识点与当前的一些社会热点紧密相关,如病毒性传染病、食品安全、生物技术等,这是一个渗透德育教育的好机会,同时也是一条贯彻落实市教委关于生命主题教育的好途径。

一、教材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通过“细胞的探索”和“细胞的结构”这两节的学习,已经知道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但也有生物体例外。那么,这究竟是什么样的生物呢?这个问题将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探究的欲望。“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对于高中生而言可谓既熟悉又抽象,病毒究竟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病毒与人类生活究竟有多少联系?常见病毒的传播途径有那些?如何预防?学生们迫切希望了解病毒这类生物,渴望与病毒来一个亲密“接触”。因此,抓住学生这种急切的求知心态,循循善诱,融入国情教育与生命教育,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课堂节录:

1、问题情境阶段

师:很多人一谈起SARS病毒就像谈虎色变一样,心中留有阴影,那么你们对SARS病毒有怎样的认识呢?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生:讨论。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知的病毒性疾病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对生命现象的关注和思考,进而激发学生探索病毒这类生物的愿望。

师:生活中与病毒相关的疾病很多,你们还知道哪些?

生:逐一回答,如流行性感冒、艾滋病、乙肝、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出血热、登革热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视线转向自然界及人类社会,进一步了解、关注某些社会问题。

师:霍乱、脑膜炎、麻风病是什么引起的?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实际回答情况,及时进行纠正,强调细菌与病毒的区别,进行辩证教育。

师:这些病毒为什么只对特定的生物起作用呢?

生:分组查阅电子资料。(上课地点是计算机教室)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合作与竞争的意识,在自主活动中解疑、释疑。

2、交流总结阶段

生:讨论、交流。

师:谁能概括一下病毒的种类及其生活特点?

[设计意图]体现二期课改“以学生为本、教师引导为辅”的教育理念。

师:常见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有哪些?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疾病预防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积极、乐观、科学的生命观。

3、拓展联系阶段

师:查找资料,分组统计SARS病毒和艾滋病毒对我国社会和自然界其它生物造成的影响及损失?

生:再次查阅电子资料。

[设计意图]渗透国情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情感,形成与自然统一和谐的思想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师:世界上与病毒有关的纪念性节日有哪些?加入中华骨髓库有何意义?你愿意参加义务献血吗?

生:每年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关注生命、关注社会的热情,进一步树立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

师:病毒都是致病性的吗?(辩证思考,为下节课做准备)

三、教学反思:

课堂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高中生命科学是一门学生喜爱的、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与现代社会问题息息相关的并涉及前沿科学的基础学科,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进德育教育,其可行性非常高,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这样才能使德育教育收到最佳的效果。病毒与我们人类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这为德育的有效渗透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1、要适时、自然,不能盲目、牵强

在课堂教育中渗透德育不能凌空而行,也不应随心所欲,而要有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一定要从新教材的内在思想性出发,结合课本内容,结合时代要求,结合社会热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自然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1)抓住焦点问题。现在人们非常注重健康,但对某些生物的生命现象不甚了解或重视,如细菌等微生物;对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也不甚了解或重视,如乙肝和艾滋病,这也正是导致某些疾病传播快、负面影响大的原因之一。在和学生平时的交谈过程中获悉,学生们很想探索了解微观世界中的生物,同时对病毒等微生物及其相关知识有很强的求知欲,但苦于平时学业忙,对课堂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抓住学生关注的焦点是普及生命健康教育的一条好途径。

(2)关注热点问题。在病毒这一节课中,就是结合了21世纪初让人谈虎色变的SARS病毒、连续几个月社会报道不断的禽流感病毒以及现在传染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艾滋病病毒等,学生对此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偏高,课堂气氛显得非常活跃。在这些疾病中,有的在上海未曾发生过,有的即使发生过,但与此有关的案例却很少,有的在上海存在较多患者,但在我们学生的身边却不一定有。在课堂上,我们对学进行了一个现场调查统计,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于这些情况都是一知半解,不能很透彻的利用现有知识来分析这些热点问题,一旦遇上这些情况,学生很有可能是措手不及,不知如何作出应急反应。此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大胆提出假设,即如果现在班级中有人不小心感染上了上述病毒中的一种,我们应该怎么办?如何对待这位患者?如何预防传染?等等。通过社会热点的分析,教师可以挖掘更深一层的知识,为德育教育开创另一片天地。

(3)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即要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有一种身份,那就是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者。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书本知识的讲解与德育的渗透是紧密联系的。如在讲述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关系时,联系义务献血,介绍献血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献血时如何避免因有害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发的交叉感染,鼓励学生成年后积极参与,为社会奉献爱心。这种直观式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时效性马上立竿见影,并且还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理,对于某些社会性的病毒传染病在讲解时也应注重时效性。

2、要针对学生实际,创设道德情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地域特点等实际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完成7个班的教学任务以后,我发现学生的情况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一致,如有些班级中存在少数民族学生,有些班级中学生的年龄差距最大达到了4岁,有些班级的学生比较活跃而有些班级的学生则显得沉闷。显然,如果7堂课以一种模式来教学的话,教学的实效性会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深入分析,另一个问题就是当代高中生已逐渐有自己的观点,他们不再认为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教师的地位和形象也处在转型中,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道德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和认识的升华。

3、要结合国情国策,不能脱离社会背景

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认识、了解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国策,这也是上海市“两纲”教育所要求的。作为生物教师也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在讲到病毒的危害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国外的情况外,更重要的是要熟悉我国的情况和区域间的情况,如目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乙肝、疫苗接种制度、我国每年为广大艾滋病患者实施的一些福利政策、中华骨髓库与义务捐骨髓等。此外,学生还应知道面对突发事件,我国政府或地方政府是如何制定和启动应急预案的,作为一个公民应该为国家、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等。

4、要联系生活实际,将德育进行到底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更不能断章取义,而应与课外学习及生活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德育渗透体系。教师应围绕课堂教学主题,适时、适当的为学生创造一些课外思考的条件。如病毒除了和人类有着紧密的联系之外,与植物、动物同样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一点学生已从病毒的分类中得知。当代高中生更偏重于理性的思考,他们会联想到与病毒有关的食品、生物技术等,也会联想到流感与病毒变异、药物抗性的关系,当他们通过课外的探索,会进一步分清病毒的利与弊,从而强化辩证的对待生物的观点。学生一旦将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就会产生无限的想象与思考的空间,我想,德育在课堂之外也有一方沃土。

滴水可以穿石,只有注重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式地德育教育,才能真正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才能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才能真正践行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和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改深处是德育
400位优秀教师的教育智慧(七)
生本理念
教师是令人敬重的行业,他们的个人年终总结同样值得学习借鉴!
让教育回归本真
什么是生本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