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见证西周世族政治的著名青铜器:琱生鬲

胡春良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发达的时期,自西周中期恭王时开始,周王朝形成了以册命仪式为中心的政治运作模式,同时少数大世族占据了王朝的权力中枢,这种“册命体制”与“世族政治”伴生的现象一直延续到厉王时期。厉王的集权政策激化了王权与世族的矛盾,是造成“国人暴动”的直接原因。宣王即位后继续推行强化王权的措施,最终导致“册命体制”的瓦解和“世族政治”的终结。在存世的西周青铜器中,就有世族政治物质见证的青铜重器,琱生鬲就是其中代表器物之一。

图一:琱生鬲

琱生鬲,时代为西周中期。通高25.5厘米,口径25厘米,腹深12.4厘米,重7.62千克。1949年,陕西省扶凤县北歧山一带出土。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琱生鬲的形制特点:侈口束颈,低体浅腹,裆部近乎平面,三个实心足,足的下端呈粗柱状,口缘上有一对半环状立耳,颈部饰目雷纹。三足相应的腹部有扉棱,扉棱两侧装饰冇两两相背的花冠状龙纹,以云雷纹填地。足的根部有弦纹三道。琱生鬲这种特殊形制,是西周中期出现的较大的宽体平裆式的代表,在中国古代青铜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琱生鬲腹部装饰的龙纹非常有特鱼,形状呈倒“s”形,仿照大鸟纹,垂冠回首,似鸟非鸟,没有腹足。花冠是龙角委曲迤逦,由两侧下垂而形成的。这种龙纹是西周中期才出现的新的样式,是随着大鸟纹的兴盛而出现的。

琱生鬲的铭文:腹部内壁铸有铭文五行二十二字,记录了作器的人琱生为其父亲铸造这件器物的有关情况。在已发现的青铜器中,属于琱生所铸造的器物还有五年琱生簋、六年琱生簋等。“五年琱生簋”记周宣王五年(前823年)正月,召姜与召伯虎到琱生家议事,传达召公关于分家的命令及拟订的分配方案。六年琱生簋,西周中期的器物,通高22.2厘米,现在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通体装饰着宽带组成的兽面纹。器底铸有十一行一百零五字的铭文,铭文的内容与五年簋前后衔接。该簋记述琱生与其父辈公氏之附庸土田杀减应贡的田赋,请求君氏减免并得到职掌的伯氏同意。与“五年琱生簋”相互佐证历史的还有“五年琱生尊”,记周宣王五年九月,召姜再次向琱生传述召公的命令及相关要求,相关官吏记录了约定,背约者将受惩罚。器体通高31厘米、口宽32.5厘米、底径14厘米。大口,束颈,腹直而下收,上饰三角纹。

图二:琱生鬲铭文(来源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琱生,是周公之后,琱即“周氏”的周。存世的青铜器中还有一件周生豆,在其铭文中“周”字不从王旁,是一件独特的青铜器,也是西周中晚期豆的标准器形。周生豆:西周中期,通高19.5厘米,盘径14.8厘米,盘深4厘米,重3.275千克。1978年陕西省宝鸡县高泉村春秋墓葬出土。形制特点:是典型的高柄浅腹豆,假腹,豆柄很高,束腰。盘壁饰涡纹,突出器表,中间以四个小涡纹间隔。柄饰垂鳞纹,束腰部分有箍棱一周。盘底部铸有铭文:“周生(乍)作尊豆,用享于宗室。”此青铜器自名为“豆”,这种情况在商周同类青铜器物中不甚多见。

图三:周生豆

一般认为,琱生和周生是同一个人,“琱”和“周”为同一个字。相关可以佐证的青铜器还有琱我父簋,其铭文中的有“琱我父”,应当指的就是琱生,也就是周生。师嫠簋铭文中有“宰周生”,这说明周公的后代仍是周王朝的重臣,已经高居“宰”的高位。周生组器的发现对于研究西周世族政治提供了珍贵资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收藏见证历史(5-20)西周青铜第一重器,利簋;铭文,记载历史;青铜器与玉器纹饰同源
鉴赏讲堂:西周晚期编钟普遍
青铜器在当时就很贵了!
家谱记忆|微氏家谱的故事
国家博物馆馆藏青铜器,是国之重器,更是珍贵史料!
宝宝不息|商代小臣系方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