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83年广东挖出无底黑洞,传闻是日本人的宝藏,结果价值比之更高

1983年6月,象岗山施工队在这里挖到一个山洞,山洞有多深还不知道,有人说这可能是日本当年侵略中国时挖的藏宝洞。

随后,广州文物局带领考古专家来到了现场,专家们围着山洞转了一圈,又用手电筒照了照洞内。

初步判断,这不是什么藏宝洞,现在看到的这部分,应该是一个墓道入口,因为整个墓道是倾斜的,现在不知道有多深。

不过,专家们认为,这个洞里面的东西可能价值连城,比日本藏宝洞要珍贵得多。

专家们之所以这样估计,是因为这个陵墓看起来像是开山而建。能够开山建墓的,一般都是帝王将相,这座陵墓坐北朝南,是帝王的可能性更大。

据史书记载,广州地区独立建国的,只有秦汉时期的南越,和唐朝后期的南汉。这两个割据国一共有9个皇帝,那么,这个陵墓究竟是谁的呢?它在考古历史上又有着什么意义呢?

墓室发掘

墓道尽头便是墓室的第一道门,在这道石门上面,文字专家发现了一些古怪的符号。

经研究,他们确认这是西汉之前的文字,基本上排除了这座陵墓是南汉四帝的陵墓。

接下来就剩下南越五帝了,在这5个皇帝当中,最后两个皇帝都不善终,无法修建这样的陵墓。

历史上,第3代帝王赵婴齐的陵墓已经被孙权洗劫而空。这座陵墓的墓主就只剩下第1代帝王赵佗,和第2代帝王赵胡(又称赵眜)的可能了。

专家们用工具打开石门,进入墓室,东西两边各有一个墓室,三个墓室的室壁和室顶都是黑色和红色相间的云缎图案。

西边的墓室叫西耳室,有三类葬品,战场上用的马匹、战车、弓箭等,以及宝物和生活用品。

东边的墓室叫东耳室,葬品是宴会娱乐用品,比如酒具和编钟、棋盘什么的。

中间的墓室叫前室,葬品是一些会客用品。

既然有前室,那么肯定就有后室,事实上远远不止如此。

这个墓室是按照前三后四,仿照墓主生前住宅建造的,后面还有存放棺材的主棺室,以及东西侧室和后藏室4个墓室。

经过北京考古专家的鉴定,确认这些葬品属于南越时期,广州市政府便开始展开了这座古墓的发掘工作。

发掘队伍对古墓周边进行挖掘,让整个古墓完全凸显出来。

第一步外围挖掘工作结束后,专家们带着专业工具,进行古墓内部的第二次挖掘。

第一次下墓时,主室的石门因为背后的机关并没有被成功打开。这一次,专家做了万全的准备。

然而他们把带来的开门工具都使用了一遍,第二道石门依然纹丝不动。眼下的境况,似乎只能够采用破坏性的方式才能够打开这道石门了。

但是,破坏性的方式十分危险,首先里面有没有毒气毒物很难确定,毕竟古人为了保存自己的遗体,使用毒气毒物是比较常见的。

其次是对墓室内文物的破坏不符合学术严谨的态度。

从上面打孔进入也行不通,万一有石块掉落,就会砸坏文物。

从下面打孔进入,这更加增加了对挖掘人员的危险,对文物也存在危险,万一打孔点上面,正好是一个比较大的葬品,这两种危险都存在。

从侧面打孔看似的最好的方法,这样的危险最小,但是专家们不敢贸然行动,于是,便终止了第二次对墓室的发掘工作。

专家们回去讨论验证了半个月,最终敲定从上面进入比较合适。因为随着外围挖掘的深入,他们发现墓室的顶部是由几块石板盖住的。

移开石板相对容易,只要操作正确,不会对墓室内的葬品造成损坏。

最终移开主棺室上面的石板后,人们发现整个主棺室只有三样东西,位于正中的是已经有些凌乱的玉片,玉片下面隐隐可以看到尸骨。

玉片旁边有一把似乎是铁制的宝剑,专家们通过整理,发现遗骨只有一块下颌骨还勉强能够捡拾起来,但是也只有大半截了。

把宝剑擦拭干净后,侧面露出了九颗印章。

经过对玉片上的残留丝线进行辨认,连接这些玉片的,既不是金丝线,也不是铜丝线,而是比较少见的蚕丝。

按照汉朝的规矩,帝王死后穿的是金缕玉衣,也就是连接玉片的是金丝丝线。各地的分封王,死后穿的金缕玉衣其实是由铜丝线连接的。

南越王是割据王,在汉廷看来,属于分封王,但是他们可能会自认为是皇帝一级的。

无论哪一种认可,都应该是用金丝或者铜丝。而这具遗体穿的是蚕丝玉衣。

难道这不是赵佗和赵胡之一的陵墓?可如果有另外第三种可能,那这个人又可能是谁呢?

墓主脸上是盖有蒙脸巾的,这种蒙脸巾的材质的绸缎,蒙脸巾缀上了8片金片。

这些金片呈杏形,每个金片上是两对背靠背的羊角图案。在古代,羊角有辟邪一说,墓主脸上盖上这样的蒙脸巾,可以避免鬼怪邪物伤害。

在墓主的头颈部位,发现了珍珠枕头,用制作这种枕头需要耗费好几千粒珍珠,汉朝时期的珍珠非常宝贵。

从秦始皇开始痴迷长生不老后,汉武帝对此更是如痴如醉。

彼时传说,长期饮用露水调和的玉石粉末,能够实现长生不老,承盘高足杯就是晚上放到室外接露水的。

专家们进入西侧室进行发掘,这里的葬品主要是一些餐厨用品。

另外这里还残留了一些猪牛羊等家畜的骨头,以及7具人体骨头,这些人体骨头应该陪葬仆人的遗骨。

东侧室留下来的是4名女性的遗骨,每具遗骨前都有标志,分别为泰夫人、部夫人、左夫人和右夫人,估计是陪葬墓主的4位夫人。

从七个墓室内发掘出来的文物,一共有一万多件,也许,把这些文物整理出来就能够揭开墓主的真实面纱了。

经过专家们的仔细辨认,发现主棺室还有一些小葬品,而且有一件葬品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那是在墓主身边的一个承盘高足杯和几块磨刀石,承盘高足杯好理解,是一种长寿用品,这磨刀石就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就目前已经了解的资料来看,墓主有可能是赵佗、赵胡两位南越皇帝,以及另一名南越朝廷要员这三者中的其中之一。可身居高位,怎么会陪葬磨刀石呢?

南越文化

南越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感很低,多数人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朝代,他的创立者就是赵佗,赵佗原来是秦朝的一位大将。

公元前219年,被秦始皇安排为屠睢的副手,带领50万人马兵临岭南一带,打了3年,不仅毫无进展,屠睢反而战死沙场。

11年后,时任南海郡尉的任嚣得了一场大病,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就让赵佗接下了他的衣钵。

又过了两年,刘邦建立了大汉,赵佗也不甘寂寞,自封为南越武王,建立了南越。

刘邦平定天下后,派遣大臣劝赵佗归顺汉朝,赵佗知道打不过刘邦,加上他本来是华夏族,也就是早期的汉族,就答应每年纳贡臣服。

刘邦也没有亏待赵佗,封他为南越王。

虽然都是南越王,但是之前的南越王是一个独立的朝廷,现在的南越王是归属汉廷管辖的。

刘邦驾崩后,吕后贪得无厌,赵佗十分反感,立即就脱离了汉廷,重新过上了皇帝老爷的生活。

赵佗十分开明,对汉人和越人都一视同仁,都可以进入朝廷为官,没过几年,就把南越治理得井井有条,经济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吕后死了以后,赵佗也不再称帝了,民间传说赵佗活了100多岁,虽然不可考证,但是从后来是他孙子继承王位,也能够看出他确实高寿。

死后用很多的衣冠冢来忽悠盗墓贼,是赵佗的一大发明。

赵佗

赵佗发丧那天,抬棺人从南越的首府番禺古城,从4大城门抬出了数十个棺材,每一口棺材都配备了一模一样的送丧队伍。

数十支送丧队伍出城后,还相互迂回穿插,一会儿忽南忽北,一会儿忽东忽西,令人眼花缭乱。

赵佗这个迷魂阵虽然很好地保护了自己的真实陵墓,但是同时也引起了盗墓贼的好奇心,盗墓贼此后开始对赵佗的陵墓念念不忘。

连吴王孙权也打起了赵佗陵墓的主要,他命令吕瑜带领数千人马前往越秀山搜寻。

吕瑜在越秀山动土开山,折腾了大半年也没有找到赵佗的陵墓。但是他并没有失望,因为他还是挖到了第3代南越王的陵墓。

在这座陵墓里面,奇珍异宝不计其数,这些财宝和玉玺、金缕玉衣这些其实都不值一提。

因为在这座陵墓里面,挖到了莫邪、干将和纯钩这三把价值连城的宝剑。

孙权满载而归后,其他盗墓贼对赵佗的陵墓就更加上心了,他们认为第1代和第2代南越王陵墓内的宝藏应该比第3代南越王多很多。

但是,直到1983年前,这些盗墓贼都没有得逞,考古学家也因此断定,这座象岗山的陵墓,一定是其中一位南越王的陵墓。

墓主认定

专家们在1000多件出土文物当中,首先发现了一枚刻有“赵眜”两字的玉印。

在南越5王中,没有叫赵眜的,难道象岗山这座陵墓的墓主就是这位赵眜的,这位赵眜是谁呢,史书上并没有记载。

不久之后,又从出土的葬品中发现了一枚皇帝用的玉玺,这样一来,这个象岗山陵墓就可以肯定是南越王之一了。

把玉玺擦拭干净后,露出了“文帝行玺”四个大字,在南越五王中,赵胡就是文帝。

专家们终于得出结论,象岗山这座陵墓的墓主是赵胡,那枚玉印上的“赵眜”不是指另一个人,而是“赵胡”。

墓主找到了,但是专家们就更蒙了,赵胡这么一个帝王,放几块磨刀石在遗体旁边是什么意思?

经过专家们的进一步考证,发现这几块磨刀石的背后,有一个令人心酸而非常励志的故事。

原来,赵胡继位之后,汉武帝为了防止赵胡叛乱,就把他的儿子赵婴齐给抓到了汉廷做人质。

赵婴齐离开赵胡时,还是一个孩子,只有1.46米高。赵胡想,自己对汉庭毫无二心,如今儿子却被扣押在朝廷,不由得悲从中来。

他找到工匠,做了一把铁剑随时带在身边,每当夜深人静他思念儿子时,他就找来磨刀石磨这把铁剑。

每当此时,赵胡就暗暗鼓励自己,一定要奋发图强,把南越建设得更加强大更加富有。

赵胡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同汉廷抗衡,这样,自己就不会再受到欺负了。

心愿是好的,经历也特别励志,但是毕竟南越与汉廷相比,实在是差得太遥远了。

更何况,南越一天不划入汉朝的疆域,汉武帝就一天睡不着觉。

公元前112年,汉庭打败了赵建德,赵建德是第5代南越王,此后,南越国灭亡,地盘全部收归汉王朝。

赵胡的陵墓找到了,那么,赵佗的陵墓又在哪里呢?

据考证,南越国有生前一个家族居住在一起、死后一个家族安葬在一起的习惯,后来还逐渐形成了制度。

曾经,汉庭的使臣陆贾到南越来时,赵佗就带领他游览了越秀山,而且在山上大宴陆贾和自己的文武大臣,他认为这是一块风水宝地。

孙权挖到的赵婴齐陵墓距离赵胡的陵墓没有多远,赵胡是赵婴齐的父亲。

赵佗是赵胡的爷爷,他的儿子被他的长寿给熬死了,因此可以合理猜测赵佗的陵墓也在越秀山。

但历史的绝妙之处就在于,许多事情是无法按照规律来推测的。不可否认历史进程中,会出现通用可总结的历史规律,可发生的当下,有着许多不可预料的影响因素决定着未来。

南越王陵的发掘将岭南文明与中原文明联系了起来,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文明,成为了20世纪中国考古领域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2021年9月8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正式揭牌,掀起这历史的一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83年,赵胡墓被意外挖到,里面珍宝无数,有一件文物大家都熟悉
广州发现西汉南越王墓,穿着丝缕玉衣疑似赵佗,为何两千多年未盗
岭南王国--摘自探索与发现栏目
首次出土金龙帝玺!两位副总理亲自批示,一个103岁的长寿帝王
南越王墓中,除了出土众多宝贝,还发现一十四种海鲜遗骨
盗墓贼最渴望的皇帝墓,墓里一件绝世珍宝令人惦记2000多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