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丘一中高一地理自主探究学习学案

灵丘一中高一地理自主探究学习学案

灵丘一中:王东

姓名       班级    小组    编辑 时间    课时 1 

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一、创设情境

农业的地域差异  首先,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一般要依靠土地才能进行,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及渔业。因为土地是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诸因素影响下的自然综合体,其地域性差异形成了农业区位的地域性差异。其次,农业再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互相融合的物质生产过程,而经济再生产过程因为各国以及各地区的开发历史、社会经济发展、习俗差异等也存在着地区差异。使各国、各地区农业区位和生产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发达国家农业经营高度机械化、集约化、商品率高,畜牧业产值一般高于种植业。而发展中国家则农业技术比较落后、种植业在农业中占绝对优势、从事农业的劳力比较多、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消费量都偏低,甚至有些国家粮食不能自给。即使是发达国家,由于国情不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也存在差异。

一个国家内部因自然条件、历史开发和经济基础不同,农业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如我国东南部季风区以种植业为主,西北内陆区以畜牧业为主,青藏高原有其独特的高原牧业与河谷农业。即使是东部季风区,以秦岭和淮河为界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南方以水田为主,种植水稻。而北方以旱地为主,种植小麦和玉米等。

以农作物的类型来看,不同农作物因其生长习性差异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如水稻多分布在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及热带雨林气候区。小麦相对而言要求的热量、水分条件并不很高,多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同样属于热带经济作物的咖啡、可可、油棕、橡胶、甘蔗等也因为历史、经济、自然的原因出现了地域差异。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因各地的自然条件的差异、社会经济条件及农业技术的影响,可种植和饲养的动植物不同,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也不一致。目前,世界农业大体可以分为十二种类型。这些类型代表着环境条件、动植物种类、发展阶段与生产方式的不同组合。

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杜能环

1826年,德国人杜能提出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他假设有一个与外界无任何联系的孤立国,在这个孤立国内:(1)只有一个中心城市,城市周围是广阔的、自然条件均一的可耕平原;(2)均匀分布着具有相同技术素养的农民,他们追求最大利润,并有能力按市场要求调整其农业经营类型;(3)城市是农产品唯一的市场,马车是唯一的运输工具,农民承担农产品的运费,运费与距离成正比。杜能认为,在孤立国内将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呈同心圆状,由内向外分布的6个农业圈。

第一圈:自由农业带,距市场最近,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农产品,如鲜奶、蔬菜等。

第二圈:林业带,为城市提供木材和燃料。

第三圈:作物轮作带,该带内作物6年轮回一次。6年中有2年种稞麦,分别用1年种土豆、大麦、苜蓿和野豌豆。这样,中间就不需要有休闲地。 

第四圈:谷草轮作带,谷物、牧草和休闲地轮作,7年轮回一次。

第五圈:三圃轮作带,每年分别有l3的土地种燕麦、稞麦和休闲,3年轮回一次。

第六圈:畜牧带,生产牧草,放养牲畜,实行粗放经营。在该带以外就是未耕的荒野。

在我国,杜能模型也有所表现,如我国各大城市四周的农业布局,就大致呈现近郊区为蔬菜、鲜奶和禽蛋业,远郊区为粮食和养猪业,更远的郊区为粮食和果木业的状态。

二、自主探究问题

1、什么是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活动的对象是什么?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农业生产过程中应遵循什么原则?一般如何分类?

2、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是什么?

3、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如何影响农业生产?

4、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哪几方面?如何影响农业生产?

5、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哪几方面?如何影响农业生产?

6、农业生产布局的发展趋势如何?

7、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是什么?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有哪些?

8、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生产特点?

9、了解其它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地区、区位条件、生产特点?

三、自主测试

1.法国地中海沿岸和新疆都以盛产葡萄著名。下列哪个因素与此关系最密切

A.夏季炎热干燥    B.灌溉水源不足    C.河谷地形    D.传统的种植经验

2.新疆南部盛产优质的棉花——长绒棉,此棉花在世界上集中分布的另一地区是

A.尼罗河三角洲    B.美国南部    c.新西兰    D.荷兰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以下三题。

3.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4.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5.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Ⅱ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四、课堂总结(本节知识结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地理必修2新课精讲-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依据探微(二)
2015年高考地理备考易错点专题(1——6)
10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总结训练
地理总复习 | 农业生产之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要点突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