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把美德种进孩子的心

把美德种进孩子的心

 
牵起孩子的小手,叩响美德的大门——让我们通过具体细微的美德教养法则,一起走到幸福里去。

 

提起美德,大家往往会想起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等关涉道德的很大的词汇。其实美德并不只这些,它蕴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言行的点点滴滴之中。比如,时常对别人保持微笑、对自己负责的事情承担到底等。这些美好的行为养成习惯,便成为一个人的形象标签,让他成为一个能给别人心灵带去温暖的人,成为一个易于被人接受和喜爱的人。而修习美德,并不是为了攫取用分数线衡量的成功—美德超越成功,通达幸福。

 

无论生活给予你什么,去感受、去咀嚼、去做出回应的,都是人的心灵。幸福,常常并不取决于外物,而更多地取决于内心。养育孩子美好的心灵—使之常常浸养在美德之中,才能使孩子真正拥有感知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才能使孩子一生沐浴爱的福泽。

 

美德的教养原则和做法

 

要发展孩子的美德,父母需要承担以下角色:教育者、权威者、顾问、引导者。想要做好这些角色,需要运用5大策略:

 

识别教育时机

 

这意味着要把生活看作学习机会。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教育时机就是那个需要美德的时刻。父母需要触及孩子的内在品质,而不是仅仅约束他们的行为。

 

用“指出孩子的美德”来取代“羞辱孩子”

 

在某个场景下指出所需美德的名称,远比父母的呵斥、羞辱或说教更有效。你可以对一个等待喂食的3个月大的孩子说:“你真有耐心哦。”或者在他开始哭闹的时候说:“亲爱的,要耐心哦。我洗完手就喂你喽。”

 

用美德,不用标签

 

给孩子贴标签和取外号,都肯定会给孩子造成一个负面的自我认识。“你怎么这么笨!”“你疯了吗?这么尖的笔乱扔,离妹妹的脸那么近,你不怕戳瞎她的眼睛吗?”这种形式的羞辱会生生夺走孩子进行道德选择的余地。

 

“宝贝儿,这样做很危险。你会伤到你妹妹的,如果你能运用自律的美德,就不会乱扔笔伤到你妹妹了,是不是?”就事论事地指出在特定场合所需要的正确行为和美德,能够让孩子有机会反思这一场合意味着什么,并知道这一场合应该具备什么美德。

 

更有效的方式还有,在孩子做了一个美德行为之后,对他进行肯定:“我看到你对妹妹很温柔哦!”

 

孩子真的做了坏事怎么办?

 

※制止该行为。

 

将孩子手中的石头拿走。

 

※指出特定的美德。

 

“住手!危险!你忘记友好了!”

 

※简单说明为什么这样做是错的。

 

“再生气都不能用武器。你会伤到别人!”

 

※立即给予相应的惩罚。

 

“马上回房间去,好好反思一下!”

 

※鼓励孩子采取补救措施。

 

使用美德的语言

 

语言的影响力十分强大,既能够赋予人力量,也会使人心灰意冷。只有当我们学会肯定别人身上展现出来的美德,或者相互提醒我们各自需要什么美德,而不再使用羞辱、谴责性的语言时,自尊才能建立起来。

 

用美德来纠正

 

“请你和气一点。”

 

“现在怎样才能帮助你平和一点呢?”

 

“能不能体贴我一下,把音乐声音关小一点?”

 

指出行为,而不是行为者

 

无论是在教育时机中指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还是提醒孩子他们一时忘记的美德,保护孩子的自尊都是一项重要原则。保护孩子自尊的方式,就是指出行为,而不是行为者。

 

不恰当地肯定美德的例子:

 

“你真负责任。”

 

“你是一个好孩子。”

 

肯定孩子的美德时,用“这样做很善良”比“你真善良”要好得多,因为后者给孩子贴上了标签,并且会使孩子因为得到不公正或过度的赞扬而感到不安。

 

恰当地肯定美德的例子:

 

“你自己叠被子,这是负责任的表现。”

 

“谢谢你今早的帮忙,做好午餐真的很有帮助,让我们大家都及时做好了准备。”

 

“你自己去乘公共汽车,我很为你骄傲。”

 

羞辱性地使用美德纠正的例子:

 

“你总是不能友好地和别人玩。”

 

“为什么你总是记不住要有礼貌呢?”

 

“你能不能有点自我约束的能力?”

 

有效地用美德纠正的例子:

 

“能不能友好地和别人玩呢?”

 

“你可以做到有礼貌的,请继续努力。”

 

“做功课真的需要很强的自律,是不是?”

 

(未完待续)鸣谢中国言实出版社《家庭美德指南》

 

文/【美】琳达?凯夫林?波普夫 丹?波普夫博士 约翰?凯夫林   ■译/汤明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要随便给孩子贴“道德标签”
五种儿童情感培养需谨慎
一个黄金教育时机胜过一万次唠叨
家长快看过来||养育男孩你一定要知道的10个秘密。
职场心理学:都知道夸人要夸在点子上,点子很重要,时机更重要
这样听和说,和孩子真正心贴心--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二十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