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气不足,先调脾胃,中医可用的方法是这些

有些人明明没做什么,却总感觉很疲惫。同科室的小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今年才25岁,但身体却像52岁,动不动就喊累。

有一天我就笑道:“小王,不认识你还以为你已经步入中老年期”。小王也很无奈,他常和我诉苦到:“每晚11点上床睡觉,饮食习惯也很健康,为何会经常这样呢?”

其实类似小王的人,生活中也不少见,总以为累了休息一下就好,却越睡越累。其实在我看来,这样的情况出现,多和中气不足有关。

中气不足到底是什么?

医书《灵枢·口问》中写到:“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悗。”

书中提到的中气不足,也就是中焦之气不足。中焦之气来自脾胃,而脾胃之气有人是后天之气,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中气不足,也是脾胃之气虚弱的反应,令到患者体内运化功能失调,导致气机运化不顺畅,从而引起各种病症。

有些人中气不足,和先天体质虚弱相关;而有些人中气不足,则是经常处于疲劳、思虑过度的情况,又或者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脾胃功能失调而导致。

中气不足很常见,那它和我们常说的“气血两亏”又有什么关系呢?

古籍《难经·本义》中记载到:“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相离,乃阴阳互根,自然之理也。”

可见,气与血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气血两亏当中的气,不仅包括了中气不足,还包括各个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元气损耗。所以,气血两亏是大类,而中气不足则是气血两亏当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那么,当我们体内中气不足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呢?

医书《灵枢·口问》所提到:“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通俗来讲,就是中气不足的人,小便的次数增多,大便会变得清稀,且大肠还会受到牵连,常常“苦鸣”(咕噜咕噜响)。

《素问·金匮真言论》写道:“中焦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中气不足,脾失转输,清气不升,浊阴因之而难降,癃闭之疾由是而作。”可见,中气不足也会导致脾胃消化出现异常,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胃部腹胀不适、气短懒言、胃部消化功能下降等症状。

中气不足的人精神也会受到影响,常常出现疲乏感,由于脾胃功能不好,也会变得食欲不振,从而说话声音小、有气无力。

最后,身体虚弱也是中气不足的典型表现,患者会经常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

对于中气不足的人来说,学会调理身体非常关键,今天就给大家先介绍几个方法,不妨来了解。

从上文得知,中气不足和脾胃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想要调理中气不足,首先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调理脾胃着手。

《寿世秘典·调摄》就提到:“宁少毋多,宁饥毋饱,宁迟毋速,宁热毋冷,宁零毋顿,宁软毋硬。”也就是说,在健脾胃的时候,不要吃太多、太饱,不能吃太快,也不能吃太冷,要多吃对脾胃友好的食物。

其中,山药和黄芪都是较为适合的药材。《本草纲目》已经指出“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山药性温和,而且不燥热,尤其适合健脾胃者食用。

除了用药,经常按摩穴位也能改善中气不足的症状,如位于肚脐下一点五寸的气海穴、肚脐下三寸的关元穴,是生发元气、补益元气的两个穴位。平时多按摩这两个穴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气不足出现的腹胀、虚弱等情况。

在小腿外侧的足三里穴也是具有补气作用的重要穴位。这个穴位是足阳明胃经的要穴,通过坚持按摩,可以补气健脾,保健养生。平时用拇指指腹对穴位按摩三分钟左右,使穴位出现酸胀感即可。

无论是先天中气不足,还是后天中气不足,只要持之以恒进行调理,则能渐渐得以改善。

参考文献:

[1]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的临床体会[J]. 王好礼,郭爱香. 菏泽医专学报. 1998(04)

[2]“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辨证应用初探[J].郑红斌,孙大鸣,叶永生.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93(05)

[3]中气不足与小便异常[J].金实.江苏中医杂志. 1981(0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阴在上,阳在下,可惜现代人都颠倒了
重新建立中焦脾胃,医圣这个方子很绝,瘦人最适合喝
解人体六郁,调畅气机,调和气血,运中焦脾胃,中医聊越鞠丸
中气简论
上热下寒,又上火又怕冷?这是真寒假热,阳不归位!
【健康宝典】失眠患者注意了,简单三招助你整夜酣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