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季腹泻如何预防?教你五个方法

春季是多雨季节,天气潮湿,气温开始上升,容易滋生病菌,很多时候人们往往由于不慎感受外邪或饮食不当导致大便稀烂及次数增多,腹泻不知不觉就找上门,因此春季是腹泻的高发季节。

如何预防春季腹泻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樊春华副主任中医师教你这5个方法,其中健脾祛湿是最为关键。

1.保暖防寒

进入春季之后气温忽高忽低,早晚仍然较寒冷,冷空气活动仍较为频繁,所以易于导致湿邪困着脾脏,脾失健运而出现腹泻。在这个时候一定要顺应气候的变化,注意天气多变,适当加减衣服,做好保暖防寒。

2.饮食有节

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防止“病从口入”,饮食需规律,每日三餐定时定量,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食物,不食生冷、油腻、辛辣及难消化食品。俗话说“脾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可见日常饮食生活习惯在脾胃病方面很重要。

3.运动调养

《黄帝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要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结合瑜伽、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气功等运动来陶冶情操及放松心情,这些运动可以很好地升发阳气,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的胃肠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4.调畅情志

怒伤肝,思伤脾,不良情绪可导致肝气郁结,肝胃不和,从而出现腹泻、腹痛、腹胀等症状。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良好的情绪则有益于脾胃功能的正常活动。

5.健脾祛湿

脾主运化,具有运化水谷和水液两个方面功能。对于平素脾胃虚弱的人更易湿邪困于体内,湿气重势必导致脾胃负担加重,出现脾失健运、运化失职、水谷不化等情况,常表现为大便稀烂,次数增多,食欲不佳、上腹胀闷、肢体乏力、口淡无味等症状。

脾胃虚弱者,应尽量少吃寒凉的食物,可通过食用味甘性平稍温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来健脾祛湿,多用瘦肉、党参、山药、黄芪、大枣煲汤,可健脾胃,补虚损。“要想祛湿,首先健脾”,因此,健脾祛湿是预防春季腹泻的关键。

最后樊春华副主任医师推荐2道常用健脾祛湿止泻功效的中药食疗方:

党参白扁豆淮山猪排骨汤

【材料】党参20克、炒白扁豆20克、淮山药15克、生姜3片、红枣5个、猪排骨200克。

【功效】健脾补气,祛湿止泻。

【做法】把猪排骨洗干净斩成段,放入沸水里焯去血水,捞出用冷水冲洗干净,放入砂锅里,将山药去皮洗干净切成块状,洗净党参、炒白扁豆、红枣后一起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在锅中放入葱段、姜片、黄酒,先用大火烧沸,待汤煮开后,再用小火煮30分钟,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禁忌人群】胃阴亏虚者忌服。

【适合人群】平素脾胃虚弱的人更易湿邪困于体内,常表现为大便稀溏、食欲不佳,上腹胀闷,嗳反,肢体乏力,口淡无味等症状,舌质淡,脉细弱,脉沉细。

黄芪云苓薏苡仁炖猪肚汤

【材料】北黄芪30克、云苓20克、炒薏苡仁20g、生姜3片、红枣6个、猪肚1个。

【功效】健脾祛湿,补中益气。

【做法】把北芪、云苓、炒薏苡仁洗净,再将猪肚用清水冲洗干净,翻转用盐和生粉揉捏擦匀,然后重复数次,反复清水冲洗,后放入沸水锅中焯水洗去血污,一起置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最后放入生姜3片和红枣6个,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1个小时,加入盐、姜丝调味。

【禁忌人群】肝阳上亢、阴虚火旺者忌服。

【适合人群】脾虚湿困的人常表现为腹泻、食欲不佳,胃脘胀闷,嗳气反酸,疲倦乏力,口淡无味等症状,舌质淡,脉细弱,脉沉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古帝王多短命,乾隆却活到80多!居然靠的是这个……
调理孩子脾胃养生第一膏:八珍糕
脾胃虚,百病生,这七种食材越早知道越好
湿气除百病无,唯一主打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方,已流传上千年,寒湿、湿热均可用
常用饮食第四章 健脾消积类
湿气除百病无流传千年的参苓白术散唯一主打健脾祛湿的药方寒湿湿热均可用 脾虚湿盛脾虚久泻脾虚不长肉大病初愈处于恢复期的人最适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