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丛林法则:人之患,莫过于“好为人师”

若你“好为人师”,就犯了人性丛林里的一个忌讳——侵犯了人性中的“自我”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非常实在,因为人各有所长,智慧也各有高低,因此人应在人群中寻找可以启发自己智慧的人。对自我成长而言,孔子的这句话是相当有价值的。

在人性丛林里,孔子的这句话一样适用,也就是说,在人群中,你以别人为师,除了可增进自己的成长之外,也可以满足对方的优越感及虚荣心,很多老师一教就是一辈子,多多少少也有这种被满足的心理。

不过,在人性丛林里,“好为人师”却不是件好事。

古代的“好为人师”与现代“好为人师”的区别大概在于,古人“传道”与“授业”是一体,无法割裂。现代老师只传送知识,不关心“知识”背后的“道”是什么。

在这里的“好为人师”指的不是“喜欢当老师”,而是喜欢指点、纠正别人。

有一种人,喜欢在工作上指出别人的错误,并“贡献”自己的意见,也喜欢在言语上指正别人的缺点,例如交友方式啦、衣服发型啦、教育子女的方法啦……。

这种人有的纯粹是一片善心,对旁人的错误无法袖手旁观,有的则是自以为是,认为别人观念有问题,只有他的才是对的。


不管基于什么心态,也不管你的意见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一旦你主动提出来,你就犯了人性丛林里的忌讳——侵犯了人性里的“自我”!

你要知道,每个人都在努力建立一个坚固的自我,以掌握对自己心灵的自主权,并经由外在的行为来检验自我强固的程度,你若不了解此点而去揭露他的错误,他会明显地感受到他的自我受到你的侵犯,有可能不但不接受你的好意,反而还采取不友善的态度。尤其是工作,你的热心,根本就是在否定他的智慧,甚至他还认为你是在和他抢功劳,总之,他是不太领情的。

所以“好为人师”是人际关系的障碍。如果你非要“为人师”不可,则必须建立在几个基础上才行:

——两人关系密切;你基于“义”而提出,他有可能会接受你的意见,但不接受的可能性相当的高,这是人性,没什么道理好说。

——你在他心目中够份量;所谓“人微言轻”,如果他一向敬重你,那么他有可能接受你的意见,但表面听从,私下不理的可能性也很高。如果份量不足,那就别自讨没趣。

——你是他的长辈或上司;基于伦理及利害关系,你的意见他有可能会接受,但,也不尽然……。

总而言之,人都有排他性,也有“虽然知道不对也要做下去”的自我毁灭意识,这是他个人的选择,因此,与其“好为人师”招惹麻烦,不如去“拜人为师”求自己成长;别人的事,管那么多干嘛!除非他自己来“请教”你,但说多少,还是要有些斟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庸──做人的智慧
丛林#人性 #女性智慧 法则
《老狐狸经》处世哲学——人生格言篇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到底是什么意思?
【文化】50句经典格言,传承千年的智慧!
没想到孔子随便说的一句“脏话”,竟流传千年,成了老师的口头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