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对学生管理的严与宽

浅谈对学生管理的严与宽

 

            潮安县归湖镇怀慈初级中学     李建武

       严与宽的关系是教师教学活动中一个最基本的内容,它不象具体问题那样容易识别和判断,又常常为人们所忽视。严有严的纪律,能够整肃精神,但过于严格,容易让人喘不过气;宽有宽的委婉,较有空间发挥,但过于宽松,就会变成懈怠。当严要严,当宽要宽,有时要严中有宽,有时要宽中有严,这就要教师能够把握好分寸,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严谨治学、宽松执教

      教师职业的这一特性,决定了我们应在教学活动中求精、求实、求真、求善、求美。陶行知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现代科学的发展日行千里,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能跟着时代步伐。不断提高自已的修养与品位,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不但要学习与自己教学相关的业务知识,还要涉猎诸如社会学、现代科学前沿等各类知识,否则,只能是孤陋寡闻,视野狭窄,其胸怀何以坦荡呢?

       创造是人的基本潜能,而身心自由是创新潜能得以开发的基本条件。《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在其中积极地、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平等地交流各自的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学生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利于师生情感交流的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启发、激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理解,不要干扰和限制学生个性化的知觉方式和创造方式。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当然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任想、任说、任动”。《人民教育》上刊登过一篇案例:一堂语文复习课上,教师分四个小组讨论,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问题是大家都想做这个发言者。轮到第三组的时候,被推选的A同学和未被推选的B同学同时站起来,都要回答问题。老师为了不伤B同学的积极性,就也让他回答。结果很多想回答但没得到“资格”的同学纷纷站起来要回答问题,课堂教学无法顺利进行。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绝不意味着对学生要无原则地鼓励,特别是在鼓励学生和倡导遵守规则“两难”选择面前,更应该倾向于倡导学生遵守规则,毕竟,不遵守规则的民族是不受欢迎的民族,是没有效率的民族,也是没有发展的民族。

           二、纪律要严、执行要宽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人云:严师出高徒。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节课,人数多了,就需要订定适合人人遵守的规则,来维持集体的纪律,建立团体的形象。制度是管理众人的纲本,因此在订定上必须周全严密,还应在集体公开,倾听学生发表意见,师生共同制定规则,这不单纯是为了符合民主程序,更是在于让学生了解规则的价值意义,了解规则的内涵,达到认同、接纳、内化,成为自觉的行动。不理解、不认同,也就谈不上自觉执行。

规则的执行比制定要困难得多。在执行的时候,要审视情况因缘,有时也要兼顾(情理法),让他感觉受到一点宽容、优待,他反而会感恩图报。而不是频繁施以惩罚,甚至体罚,这只能使学生不服气。记得九四年度我任初一<5>班班主任时,一天放学后,生活委员向我报告男同学李细宏不只一次不服从安排打扫卫生,并扬言不怕老师的处罚。生活委员要班主任对他进行处罚。我要求生活委员先把卫生搞好,然后找他了解原因。原来这位学生在家是一根独苗,在家从不沾染一点家务事, 真正是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的“小皇帝”。这样我从劳动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说起, 到学习的权利和劳动义务相并存, 孩子的身心发展到一定时期,就开始要“我做”、“我自己来”……从小就应锻炼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本领,为征服今后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认识到自已的错误 ,终于流着眼泪说:“老师我错了,让老师处罚吧”。我说: “老师不但不处罚你,还要和你一起把地扫好。”事实证明,严要有度,严中应有爱。教育方法不对头,过于急躁,严得出格,于事于理于教育都无利。

            三、严是手段、教是目的

       严厉教育甚至“惩罚”这种手段不可滥用。既不可对少数学生多次使用,因为次数多了效果就会失灵,甚至可以增强被惩罚者的“抗药性”;也不能同时惩罚多数学生,否则容易引起集体抗议而降低教育的效果。即使要惩罚也要建立在爱的基础上,要让受惩罚的学生明明白白地知道,关爱和严厉、仁慈与惩罚都是为了他们更好的成长和发展。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曾说过:“适当的惩罚,不仅是一个教育者的权利,也是一个教育者的义务。”因此,恰如其分的“惩罚”是一种教育方式。

  云无定姿姿万态,教无定法法自在。好的教育不是播种希望,因为希望的种子已经在那里生根发芽;好的教育是成全希望,是让已经发芽的种子自由的“生长”;好的教育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好的教育是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好的教育是“把个体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班级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个体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是撒手不管学生,而是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向上、和蔼、民主、平等、欢快的精神成长的家园。一旦形成活跃、向上、和蔼、民主、平等、欢快的氛围,课堂教学的多种教育功能就会被开发出来,它是学生的潜能、创造性、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生长发展的“空气”、“阳光”与“水”。

            参考文献:《新课程标准》、《中国教育报》、《师道》、(校本教学研究,《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人民教育》         20061228撰写

                               2007412在学校教研会宣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家关注|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三个“追问”
浅谈班主任如何管理学生
浅谈班风学风建设
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艺术 班级管理心得体会(八年级)
班级管理呼唤“良性惩罚”
李镇西:为什么学生犯了规受罚就叫“理所当然”,而老师犯了规受罚就叫“品德高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