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一浮“六艺”概念浅释

马一浮“六艺”概念浅释

刘 

 

内容提要:马一浮的“六艺”概念实际上有三层指谓,即六艺之书(文本)、六艺之文(知识)、六艺之道(价值),三者的重要性则依次递增,以六艺之道(价值)为主导。分清“六艺”的内涵层次,是理解马一浮的六艺论的重要前提。

词:六艺之书  六艺之文 六艺之道  文本  知识 价值

 

 

马一浮先生乃一代大儒,其核心思想为六艺论。在现代新儒家研究中,马一浮已逐渐成为重点,而六艺论又为研究中的重中之重。在对马一浮的六艺论进行阐发和探究之前,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要做,这就是对他的“六艺”概念进行辨析。因为马的“六艺”概念的内涵颇为丰富,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指谓,而马又从不事先界定声明,这就给理解带来困难。[①]只有先分清“六艺”的内涵层次,才能明白马的确切所指,进而理解马的六艺论思想。

考察马一浮的相关论述,我们发现,“六艺”这个概念实际上有三层指谓,即六艺之书、六艺之文、六艺之道。

六艺之书,就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典籍。马说“圣人言行可为法于天下,皆名为教,不独被于当年,将以贻于后世,则不得不寄之文字简帛,于是有六艺之书”[1](P328),又说“以竹帛言,则谓之书”[1](P22)。所谓竹帛、文字简帛,就是典籍。因而六艺之书,又可以称之为“六籍”[1](P49)。马认为“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易》、修《春秋》”[2](P8),此六种典籍皆与孔子有关,是孔子教授弟子的经典文本。[②]

六艺之文,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典籍中所记载的事相。马说“文为事相之总名”[1](P15),又说“事之见于书者,皆文也”[1](P22)。例如《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这里的志(情思)、事(政事)、行(行为)、和(和声)、阴阳(万物变化)、名分(伦常纲纪),就是六种典籍中所记载的事相,也就是六艺之文。而所谓六艺之文、六种典籍中所记载的事相,实际上就是当时人对自然和社会中的事物现象的认识,也就是他们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比如政治制度、法律规章、科学常识等等,只不过这些知识还比较感性、经验和零散。因而六艺之文,实则就是六种典籍中所具有的知识性的内容。马认为,六种典籍所记载的事相是无比丰富的,天下万事万物都在它们的记载之内,成而为六艺之文;六艺之文可以统摄天下万事万物。马说:

六艺之文,即“冒天下之道”,实则天下之事,莫非六艺之文。明乎六艺之文,斯可以应天下之事矣。此义云何?《诗》以道志而主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凡以达哀乐之感,类万物之情,而出以至诚恻怛,不为肤泛伪饰之辞,皆《诗》之事也。《书》以道事。事之大者,经纶一国之政,推之天下。凡施于有政,本诸身加诸庶民者,皆《书》之事。《礼》以道行。凡人伦日用之间,履之不失其序,不违其节者,皆《礼》之事也。《乐》以道和。凡声音相感,心志相通,足以尽欢欣鼓舞之用而不流于过者,皆《乐》之事也。《易》以道阴阳。凡万象森罗,观其消息盈虚变化流行之迹,皆《易》之事也。《春秋》以道名分。凡人群之伦纪,大经大法至于一名一器,皆有分际,无相陵越,无相紊乱,各就其列,各严其序,各止其所,各得其正,皆《春秋》之事也。[1](P13)

六艺的知识性内容广大悉被、无所不包,掌握了六艺的知识,便可以应对一切事务。由此可见,六艺之文不单单是六种典籍所有的知识性内容,它实际上代表着中国文化一整套的知识系统。

六艺之道,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典籍中所蕴涵的义理。马说:“唯‘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实足以配六经。”[2](P8)又说:

以一德言之,皆归于仁;以二德言之,《诗》《乐》为阳是仁,《书》《礼》为阴是知,亦是义;以三德言之,则《易》是圣人之大仁,《诗》《书》《礼》《乐》并是圣人之大智,而《春秋》则是圣人之大勇;以四德言之,《诗》《书》《礼》《乐》即是仁、义、礼、智(此处以《书》配义,以《乐》配智也。);以五德言之,《易》明天道,《春秋》明人事,皆信也,皆实理也;以六德言之,《诗》主仁,《书》主知,《乐》主圣,《礼》主义,《易》明大本是中,《春秋》明达道是和。[2](P15)

知、仁、圣、义、中、和“六德”,就是六种典籍中所蕴涵的义理,也就是六艺之道。马说的“德”,就是道德价值。因而所谓六艺之道、六种典籍中所蕴涵的义理,就是古人所追求的道德价值,比如仁爱、诚信、和谐等等,虽然原初,却有着普遍而永恒的意义。马认为,作为六艺之道的知、仁、圣、义、中、和“六德”,约而为五,则是仁、义、礼、知、信;约而为四,则是仁、义、礼、知;约而为三,则是知、仁、勇;约而为二,则是仁、知或仁、义;举一全该,则是仁。诸德皆为六艺之道,而六艺之道说到究极处,只是一个仁道。由此可见,六艺之道不单单是六种典籍中所具有的零散的价值性内容,而是代表着中国文化一整套以“仁”为核心的价值系统。马进一步认为,六艺之道虽为六种典籍所蕴涵,但其根源却在每人各自的心性。马说“义理本人心所同具”[2](P28),又说“六艺之道即是此性德中自然流出的,性外无道也”[2](P13)。六艺论中“六艺统摄于一心”的命题,其真实的意涵正在于此,其中“六艺”概念的具体所指,正是六艺之道。

马一浮曾说:“有六经之本,有六经之迹。六经之本是心性,六经之迹是文字,然文字亦全是心性的流露,不是臆造出来的。”[3](P1158)这是以“本”和“迹”一对范畴,来分疏六艺之道(“心性”)和六艺之书(“文字”)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这一对范畴来进一步阐明六艺之书、六艺之文、六艺之道三者的关系。

六艺之书以文本的形式,承载着往圣先贤所记之事和所求之理,是六艺之文和六艺之道的物质载体。而六艺之文和六艺之道作为文本所承载的知识和价值,则是六艺之书的精神内容。不能离文本而空谈事理,更不能舍事理而死守文本。六艺之书与六艺之文、六艺之道,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但从层次上看,作为精神内容的六艺之文、六艺之道,显然高于作为物质载体的六艺之书。也就是说,六艺之文、六艺之道为本,六艺之书为迹。

六艺之文与六艺之道,虽同为六艺之书所承载,但一为知识性内容,一为价值性内容,二者虽紧相关联,却也有本迹之别。马说“文所以显道”[1](P22),又说“道外无文”[1](P13)。六艺之文乃所以显发六艺之道;离开六艺之道,六艺之文的存在也就毫无意义。换言之,知识的存在是为显发价值;离开价值,知识的存在也就毫无意义。二者之间,六艺之文为迹;六艺之道为本。

再合六艺之书、六艺之文、六艺之道三者而言,则六艺之道为本,而六艺之书和六艺之文皆为迹。三者之间,六艺之道占绝对的优势地位,也就是价值对知识、文本有绝对之主导性。

最后须强调一点的是,在马一浮看来,六艺之书、六艺之文、六艺之道三者虽有本迹之别,分属三个不同的层次,但它们相互依存,同为一体,不可分割。正因为如此,三者才可以用“六艺”一个概念来指称。[③]

 

                         (原载《铜仁学院学报》,20081期)

 

参考文献:



[①]有学者就明确表示“不明白六艺的外延内涵、确切所指”,认为“六艺本身含义的模糊”,“造成一般社会认知的困难”。见许宁《马一浮与文化判教论》,《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4期。

[②]近代以来,受疑古思潮的影响,大多学者都力破旧说,认为六经并称始于秦汉之后,六经的形成与孔子并无直接关系。但随着出土简帛等新材料的不断涌现,近来不少学者又据此断定,六经的形成确是源于孔子,六经并称早在先秦就已确立。参阅廖名春《论六经并称的时代兼及疑古说的方法论问题》,《孔子研究》,2000年第1期。

[③]马一浮曾论中国经学传统:“汉人言经术,通经可以为政,国有大疑大难,每以经义断之;唐人专事注疏, 

便成经学;宋人以义理明经,见处远过汉人,乃经术正宗。”(《马一浮集》第三册,939页)马认为,汉人通经致用,重视经典的知识层面;唐人专事注疏,重视经典的文本层面;宋人以义理明经,重视经典的价值层面,此为经术正宗。很明显,马在这里是将儒家经典分作文本(注疏)、知识(经义)、价值(义理)三个层面,三者之关系为知识重于文本,而价值又重于知识。这正可佐证我们以六艺之书(文本)、六艺之文(知识)、六艺之道(价值)三者分疏马之“六艺”概念为不诬。



[1] 马一浮,《复性书院讲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2] 马一浮,《泰和宜山会语》[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3]马一浮,《马一浮集》(第三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笔记5 对“古道”的理解
先秦分类观念与中国学术分科之特征(左玉河)-才府
“六艺”是什么?
什么是六艺?
“六艺”统摄一切学术 ——《复性书院讲录》
【温故】马一浮:论六艺该摄一切学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