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南长沙岳麓山旅游景区导游词

原创 张家界伍阿哥 湖南导游 2021-03-11 11:19

伍阿哥

长沙岳麓山



很高兴认识你,我就是伍阿哥

天青色在等烟雨,而我在湖南等你






风景,因欣赏而美丽


旅行,因讲解而渊博

伍阿哥今天带你走进长沙岳麓山观光游览!能够和大家一起在岳麓山度过一段愉快的旅游时光,我感到十分地荣幸,希望我的服务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最后希望通过我的讲解为您今天的岳麓山之旅带来无限的快乐。

自我介绍

那么我先来详细的介绍一下我自己:之前都给你们每一组都打过电话(发短信):“我叫伍振林,来自湖南常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土家族人”,在咱们湖南少数民族中有一种典型的叫法:男的叫“阿哥”,女的叫“阿妹”,年龄比你大的则称为“阿姐”,所以大家可以称呼我“伍阿哥”。如果是湘西当地人,他们叫得还要亲切腻人一些,“哥儿~”“妹儿~”后面的音节拖得很长,尤其是在一些山歌里面表现得更加情意缠绵。
男士在当地还有另外一种称呼方法,称为“某某郎”,姓氏后面加上“郎”就可以了。如果姓罗称呼为“罗郎”,如果姓李称呼为“李郎”。不知道我们团里面有没有姓唐和姓张的阿哥?如果有的话,可以称呼为“唐郎”或者“张郎”,有的话也不要紧,我们入乡随俗,这个称呼在这几天以内可以保留下来,过了这几天等大家回家以后,我可就管不着了。
有朋友在想,姓色的是不是应该叫色狼?唐郎、张郎不要紧,有色狼麻烦可就大了!不是伍阿哥麻烦,是色狼同志麻烦,据我们湖南湘西老辈人讲:“在以前的湘西捉到色狼是要关到竹笼子里面,丢到澧水河最深的地方去的”,那叫“浸猪笼”。
那么大家今天也不要喊我喊导游,“哎、导游”是一种非常没有礼貌的称呼。就好比这次出来,我的这个职业是导游,它不是我这个人的称呼,它仅仅只是我这个职业的称呼。就好比这次出来你们也有一个身份,你们的身份是游客,您在景区里面喊一声导游,会有很多的导游回过头来,同样的我拿着我的麦克风喊一声前面的游客,也会有很多的游客回过头。所以会发现伍阿哥不会喊大家游客,我会直接的喊你的名字或者阿哥、阿姐、阿妹这样的称呼,所以在称呼上面这几天大家就可以入乡随俗一下

岳麓山概述

岳麓山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总面积36平方公里。岳麓山又名灵麓山,简称麓山,因前人以其为南岳衡山之足故名。自西汉以来,历代都有遗迹可寻。道家“真虚福地”云麓宫雄踞峰顶;“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麓山寺深藏半山密林之中;“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坐落山麓;“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耸立在山麓。
岳麓山属南岳衡山(五岳之一)的一部分南岳衡山有七十二座山峰,以湖南衡阳市的回雁峰为首衡阳境内的衡山为主,长沙岳麓山为尾。岳麓山的“麓”字在古语里的解释就是“山脚下”的意思,也就是因为它是南岳七十二座山峰的最后一座山峰而得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岳麓山集名院、名亭、名寺、名宫、名泉、名木于一体,自然风光奇、珍、幽、美,人文景观独特、亮丽。
岳麓山虽然不高,但却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名山。岳麓山最高峰只有300来米,名气却是大得很,主要是在它的山脚之下有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岳麓山上光列为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15处。麓山寺之古,岳麓书院之深,云麓宫之清,黄兴、蔡锷墓之烈,无不令人神往。所以也有人称岳麓山为“人文名山”。清风峡、爱晚亭、麓山寺、白鹤泉、蔡锷墓、黄兴墓、禹王墓、云麓宫、岳麓书院等近百处景点,处处诱人。
岳麓山虽然不高,但却是一座巨大的“自然博物馆”。整个山体全被树林覆盖,自然资源极其丰富。这里林木繁茂,绿树成阴,溪涧绕流,三面倚峰,景色美中夹秀,令人陶醉。从清风峡到山顶,保存了大量的原始次森林,全区共有植物种类有174科,977种,其中555种为野生种子植物,奇花异草,随处可见。以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暖性针叶林为主,部分地区还保存着大片原生性常绿阔叶次生林。古树名木,随处可见,晋罗汉松、唐代银杏、宋元香樟、明清枫栗,都是虬枝苍劲,高耸入云,全国大中城市中有如此丰富的自然植物资源者,实属罕见。
据专家统计,山中有许多古树名木,稀有濒危树种有皂荚、银杏等。整个岳麓山上,树龄最大的是位于古麓山寺的一株罗汉松,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其次是云麓宫旁边的古银杏,树龄超过1000年;季军则是古麓山寺前门的元代樟树,树龄在700年左右。另外,在爰晚亭周围还有许多明清时期的枫树。最有文化特色的当属岳麓书院里的古桑树和古槐树,因为古代人将读书的地方称为“桑槐之地”,因此院内遍栽这两种树木,形成了特有的植物文化。据科学考证,长沙市区的氧气消耗量中,五分之一来源于岳麓山的草木,由此可见岳麓山也可称做是长沙市的“氧气站”。真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天然氧吧!

伍阿哥

长沙岳麓山






风景,因欣赏而美丽


旅行,因讲解而渊博



自卑亭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自卑亭:自卑亭位于岳麓山的岳麓书院大门前200米,东方红广场东北角的绿荫丛中
古时有登岳麓山始于自卑亭之说。自卑亭是旧时通岳麓书院的入口,修有牌楼,上嵌宋真宗御书“岳麓书院”石匾,沿途铺石板,直达书院大门处。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长沙郡丞赵宁在路旁建自卑亭,供行人歇足之用。嘉庆十七年(1812年),岳麓书院院长彭名曜移建于通向书院道路的正中。现存自卑亭为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建造。
自卑亭亭名源出《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远行,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迩”近也,“卑”低矣。意思说人的道德修养方法,好比长途跋涉,须从近处开始;好比攀登高峰,须从低处开始。
今日之自卑亭已无昔日“一夫当关”之雄风。隐藏在绿荫丛中,显得孤独与凄凉;包围在高楼之中,显得渺小与忧伤;饱经岁月风霜的无情拍打,显得斑驳与颓废;四周杂草丛丛,显得冷落与懊丧。如梭的人流沿着西侧的水泥道匆匆而过,奔向岳麓书院,对路下的自卑亭,投来的是漫不经意的一瞥。
自卑亭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它告诫人们:不论是道德修养还是学业修习,都必须从近处着眼,从低处入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所谓“万丈高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目标。

东方红广场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东方红广场:东方红广场位于岳麓山脚下,湖南大学内。
东方红广场是湖南大学于文化大革命期间修建的,整个广场充满了红色气息,当时学生热爱毛主席于是修建了这个广场,并由湖南大学美术系设计了广场中的毛主席雕像。这个广场也是游玩岳麓山和岳麓书院的必经之地。是湖南省所有大学里面唯一的红色广场。

岳麓山大门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地方是岳麓山南门:岳麓山景区有南门和东门两个入口,都可以自由出入。
而索道只有东门有,值得注意的是东门排索道上山的人比较多,但是索道下山的人却少很多。可以选择南门上东门下,错开人流。大部分景点靠近南大门,其中包括山脚下的岳麓书院、清风峡中的爱晚亭等。

五轮塔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五轮塔:五轮塔位于岳麓山南门左上方不远处。
五轮塔又称为法界五轮塔,是由五个轮堆叠而成塔。是以佛教最高塔式来作为北伐将士的纪念塔,又称“北伐阵亡将士纪念塔”。五轮塔占地400多平米,塔高11.18米,分五层由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半圆、圆点等5种几何图形构成,造型奇特,极为壮观,塔身每一层都有金书梵文。
1927年2月13日,当时由任国民革命军西路总司令、八军军长兼湖南省政府主席唐生智部署,省会长沙各界人士在五轮塔公祭北伐阵亡将士。1927年2月14日的湖南《大公报》、《国民日报》对当时盛况均作了详细报导。
五轮塔正面原镌有“五轮塔”三字,后改为“先烈光明”四字。两侧对联为:“心想事成金轮永耀观自在;水到渠就宝莲常开妙吉祥。”、“究天人际同心相应;通古今变与时俱进。”
塔前有一石牌坊,上有匾曰:“大慈大悲救人救世”。塔之后方有经堂,再后五六丈,为入塔正门,门额“北伐阵亡将士纪念塔”等字。该塔毁于文革期间,但原址存有大部分构件。2002年按原貌修复,约有不同的是塔前石牌坊已移至塔东南向下方100米处。
五轮塔的五个部分分别代表了宇宙的五大要素(地、水、火、风、空)组成的佛教思想的体现。从下到上分别是:方形(代表地、地方)、圆形(代表水、水圆)、三角形(代表火、火三角)、半月形(代表风、风半月)、宝珠形(代表空、空圆点)。意为世界由地、水、火、风、空构成,表现了世界是由物资构成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塔即微型世界,是世界的一个缩影,五轮又象征人体,代表(足、腹、胸、面、头),是人体的一个缩影,世界和人体同用五轮显示,表明五轮塔是天人合一之塔。
日本从平安时代中期以后(8世纪末-12世纪末)开始使用五轮塔作为供养塔和墓石。在日本以外几乎见不到这种样式。而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和位于京都市东山区的泉涌寺24日表示,经X射线拍摄确认,发现在由中国南宋传入泉涌寺的被称为“杨贵妃观音”的观音菩萨坐像内部,藏有一个装有佛舍利的五轮塔。这种形式的佛塔在中国大陆只有岳麓山这一座,是重要的景点之一。前几年湖南攸县藏密学者陈健民居士在台湾金山修了一座,但气势、法度、梵文、境衬均不及岳麓山。

岳麓书院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岳麓书院:岳麓书院位于岳麓山东方红广场右后方的清风峡脚下
请大家和我一起看这边这座瓦片上沾满苔藓的老房子就是著名的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颗明亮的明珠。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它与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书院,合称中国四大书院。也是中国现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
岳麓书院历史悠久,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在此讲学。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而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主体建筑面积有31000多平方米,分为书院主体、附属文庙及新建的中国书院博物馆。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其古建筑在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主体建筑有大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各部分互相连接,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除建筑文物外,岳麓书院还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闻名于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学达性天”、“道南正脉”、清刻朱熹“忠孝廉洁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王文清“岳麓书院学规碑”等等。岳麓书院古建筑群分为教学、藏书、祭祀、园林、纪念五大建筑格局。

清风峡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清风峡:清风峡位于岳麓山南门右侧。
岳麓山脚下的一个山谷,名曰“清风峡”,清风峡是岳麓山的核心景区。站在峡口朝里望去,两湖碧水,青山倒映,一亭翼然,点缀于万绿丛中,确为胜境。

爱晚亭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爱晚亭:爱晚亭位于岳麓山清风峡口,岳麓书院的后方。
在清风峡口高耸着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四个红艳艳的柱子就像一棵松树一样,笔直地挺立在我们眼前支撑着这个绿油油的屋顶。像一颗大树与这山清水秀的景色完美结合在了一起。亭子的顶上还有爱晚亭三个闪闪发光的金色大字。爱晚亭是与安徽滁州醉翁亭,北京先农坛陶然亭,浙江杭州湖心亭并称为“中囯四大名亭”。
岳麓书院早在宋代就是全国有名的四大学府之一,书院的主讲人叫山长。清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当时的岳麓书院山长、大学者、教育家罗典修建爱晚亭。他在这里做了二十七年山长,很有名气。罗典是位经学家,为人清高傲慢,有些古板。他不但认真教书,还每年拿出自己的俸金,增修书院,岳麓山的柳塘烟晓、桃坞烘霞、桐荫别径、风荷晚香、曲涧鸣泉、碧沼观鱼、花墩坐月、竹林冬翠等八景,都是他亲手指点加工修饰的。
此刻我们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到这座天下名亭的全貌了。亭子坐西朝东,三面山峦耸翠,四周枫叶如丹,左右溪涧环绕,前后怪石嶙峋,山、树、溪、石各展风流。
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和工作期间,经常同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挚友一起登临爱晚亭,“指点江山,激扬发字”,有时甚至通宵达旦。1952年重修爱晚亭时,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请毛主席为亭题名,毛主席欣然提笔写下了“爱晚亭”三个大字,就是现在亭子门楣上的这块匾。
大家现在看到东面亭柱上刻有副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这是宣统年间程颂万任岳麓书院学监时,将原山长罗典所题爱晚亭对联改了几个字而来。原联为:“山径爱好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点,一双驯鹿待笼来。”,改后确实更有意境,表现的是爱晚亭当年的风姿。

爱晚亭的来历。

过去清风峡中遍布枫林,每到深秋,满峡火红为了欣赏秋山红叶,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在书院后面的清枫峡口上建了一座亭子,定亭名为“红叶亭”,又叫“爱枫亭”。
提起今日著名的“爱晚亭”,大家可能都会联想到唐朝诗人杜牧那首著名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了晚秋时节,岳麓山山顶云雾缭绕,爱晚亭四周枫红如火、艳丽如炽,将杜牧《山行》诗的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而爱晚亭之所以名声大噪,名列全国四大名亭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这首诗。但大家不要误会了,杜牧的《山行》不是为了这座亭子而专门写的诗。杜牧生活在唐朝,是后来清朝湖广总督毕沅(毕秋帆)觉得爱晚亭这里的景色十分切合唐朝诗人杜牧的那首诗《山行》里面诗句就更名为“爱晚亭”了。
但是民间关于亭名的由来另有一种说法。据说当年江南年轻才子袁枚曾专程来岳麓书院拜访山长罗典,但罗典这时已经名满天下了,根本不屑见这样的后起之秀。
有一年的秋天,江南的著名才子袁枚到了长沙,许多人仰慕他的名气,都赶来会见他。只有罗典不加理睬,他说袁枚这个人有官不做,到处游山玩水,生活放荡,写诗作文又标新立异,违背圣贤之道,特别是袁枚收女学生,更使得罗典看不惯。他不但不进城去会袁枚,还怕袁枚找上门来,就在书院的牌楼上贴了副对联:“不为子路何由见,非是文公请退之”。子路姓仲名由,是孔子的学生,子又是对人的客气称呼,就是现代语中的您。上联的意思是说:“我不是和您一条路上的人,有什么理由见面呢?”;唐朝的文学家韩愈,字退之,谥文公。下联的意思是:“你袁枚不是韩文公一样有真才实学的人,请打回转吧!”。
过了两天,袁枚真的过江来了。他看了罗典的对联,摇摇头,笑了笑,还是到了书院门口,递了拜帖。这时罗典正在书院里整理文稿,接过门人递上的帖子,连忙叫他传话说:“山长病了,不能相见,请自便!”,袁枚碰了一鼻子灰,也不在意,便自管游山去了。袁枚走后,罗典叫人挑来几担水,冲洗书院门前的台阶,说是要洗净异端邪气。
袁枚到了清风峡,只见这里三面环山,枫叶红的像火,中间开阔处有座亭子,为石柱子,琉璃瓦,飞檐高挑。亭子的匾额上写着“红叶亭”三个大字,柱子上刻了一副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滴翠,一双驯鹤待笼来”。袁枚看了对联,不住点头,望望匾额,好像想说什么,又没说出口来。他离开了清风峡,参拜了麓山寺,观赏了白鹤泉,登上了云麓宫,才兴尽下山。袁枚在长沙住了几天,写了很多诗才到别的地方去。
说也奇怪,他对岳麓山上的景物都写了诗,唯独在《红叶亭》题目下,只抄录了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绝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如二月花”。分明是一首人人都背得出的诗,不知道他为什么把第三句还抄脱了两个字,变成了“停车坐枫林”了。
这件事引起了长沙人议论纷纷,不久就传到了岳麓书院。罗典听说后也跟着上了山,一路上他见袁枚的诗,才华横溢,赞不绝口,到了红叶亭,一见这两句,他一下子全明白了(少了“爱晚”两个字,袁枚的意思是罗典不爱护晚辈),这是在变着法儿说我不“爱晚呢“(不爱护晚辈呀)。
罗典脸红到了颈根,连声说:惭愧,惭愧……,得了,以后这亭子就改名叫“爱晚亭”吧。马上吩咐学生把“红叶亭”的匾额取下来,又亲笔提写了一块“爱晚亭”的新匾额挂上去,于是红叶亭就这样变成了爱晚亭。此后罗典再也不傲慢了,每次有文人上山,不管自己喜欢不喜欢,熟悉不熟悉,总是客客气气地接进书院,热情相待。

爱晚亭的“古”字。

传说归传说,说到景色,爱晚亭倒不愧为岳麓山风景一绝。在那里,春天山色苍翠,夏天月明风清,秋天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对于爱晚亭,能够用一个“古”字来形容它,爱晚亭既有古形,又具古意,兼擅古趣。
先说古形吧:这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式亭子。它按重檐四披攒尖顶建造。重檐即两套顶,这使得亭子气势高亢,雄浑天成;四披即采用四条斜边,这使得亭子端庄稳重,方正敞亮;攒尖顶更使得亭子具有了一种向心的凝聚力。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尤其是理学文化中重“理”,重“立身”,重“大一统”思想的反映。爱晚亭浓缩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如此众多的精华部分,也就难怪人们会络绎不绝地造访了。亭子的檐角呈反凹曲线向上翘起,使得原本厚重下沉的亭子顶反而有了一种活泼、飘逸的感觉。此外它的丹柱碧瓦,白玉护栏,彩绘藻井,无一不反应这座百年名亭的古朴之美。
再来谈谈它的古意:中国古建筑都很注重风水,也就是讲究阴阳五行,这在爱晚亭上也有体现。爱晚亭背靠岳麓山主峰碧虚峰,左右各有一条山脊蜿蜒而下,前则遥望滔滔湘水。这种地势正贴合我国古代传统的“左青龙,右白虎,后玄武,前朱雀”的布局。而且这儿三面环山,林木茂盛,属木。小溪盘绕,“半庙方塘”,属水。亭子坐西面东,尽得朝晖,属火。亭子高踞土丘之上,奇石横陈,属土。“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只缺“金”了,于是亭子涂以丹漆(朱砂漆),便五行齐备,大吉大利了。
最重要的是爱晚亭的古趣:围绕着爱晚亭有许多趣闻轶事。前面提到的罗典趣改亭名的故事便是一例,当然那只是传说,但毛主席当年曾频频登临此地却是千真万确的事情。毛泽东同志从1913年到1923年间,在长沙学习、工作了10年。在10年的生活中,青年毛泽东曾多次携挚友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人畅游湘江,攀上岳麓山,就在那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方面锻炼了身体,另一方面探究了真理,同时还增进了彼此的友谊,真可谓一举三得。
今天大家看到的是一座富有灵性的爱晚亭,然而这座古亭能够说是饱经了磨难。过去爱晚亭这儿满目疮痍,爱晚亭几经沧桑,屡毁屡修,屡修屡毁。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到全面的修复,爱晚亭现已成为古城长沙的标志。长沙市与日本鹿儿岛市结为友好城市时,爱晚亭作为古城长沙的象征,仿建到日本,从而成为中日友好的信使。
大家先休息二十分钟,待会我们去游览更美丽更精彩的景点,请大家注意,休息时千万不要跑到太远的地方,以免掉队。

放鹤亭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放鹤亭:放鹤亭位于岳麓山爱晚亭后约二十米处。
我们跨过爱晚亭侧后二十多米的一座石桥,有一隐蔽在绿树丛中的叫作“放鹤亭”的草亭,别小看这座简陋的小亭,它虽没有爱晚亭比肩接踵的游客,但却藏着一件容易被人忽视的珍贵文物“二南石刻”。

二南石刻。

谓“二南”,是指南宋的张栻(号南轩,当时岳麓书院的主教)和清代乾隆时的钱沣(号南园,当时的湖南学政),因他们的名号中都有个南字,故称“二南”。
宣统三年(1911年),时任岳麓书院学监程颂万将年龄差距600年的张栻和钱沣游览岳麓山后,所赋七律各一首镌刻在方石碑上,史称“二南石刻”,一百年前置于爱晚亭内,1952年后移放置“放鹤亭”内。
石碑的第一面刻的是:“宣统三季秋,补葺爱晚亭,刻南轩、南园二先生诗,并征罗鸿胪故事,书“放鹤”二字,以永嘉游。程颂万并记。”
石碑的第二面刻的是:张南轩的《憩清风峡》曰:“扶疏古木矗危梯,开始知经几摄提。还有石桥容客坐,仰看兰若与云齐。风生阴壑方鸣籁,日烈尘寰正望霓。从此上山君努力,瘦藤今日得同携。”
石碑的第三面和第四面刻的是:钱南园的《九日岳麓诗》云:“雨歇江平政亦闲,相寻故事一登山。红萸黄菊有深味,碧涧丹崖俱净颜。北海碑看落照里,南轩座接清风间。归与且住穷幽兴,细数林鸦几队还。”

放鹤。

至于“放鹤”二字,来源于石碑中提到的罗鸿胪(罗典)。罗鸿胪曾是岳麓书院最著名的院长,爱晚亭的创建者。他闲暇时常在爱晚亭附近栽花驯鹤,颐养性情。为此程颂万特镌“放鹤”二字以示纪念,存放石刻的小亭自然就称之为“放鹤亭”了。一块不大的方石,就这样与张、钱、罗、程四位历史文化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供后人观摩和景仰。

指挥部旧址

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第九战区司令部战时指挥部旧址:第九战区司令部战时指挥部旧址位于岳麓山清风峡一处洞穴内。
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湖南长沙地区进行了三次会战,在国民革命军第九战区长官司令薛岳的指挥下,中国军队积极组织防御,使日军惨败,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

隋舍利塔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隋舍利塔:隋舍利塔位于岳麓山清风峡南侧,爱晚亭左前方
过了枫林桥,便能见到一座形似僧帽的古塔,塔基正方形,花岗石砌成。隋舍利塔的前方竖花岗石碑一块,碑高1.6米,宽0.5米,正面隶书阴刻“隋舍利塔”,字迹俊秀。碑阴刻“共建菩提”石刻,就是佛语“觉悟”的意思。外设石栏保护。
隋舍利塔建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在五代时被毁。原来所建的舍利塔早已坍塌了,民国初年麓山寺僧与信佛教的子弟寻得遗址将塔复建。1957年修整时,在塔外加修石护栏。“文化大革命”中遭破坏。建国初对舍利塔进行了修整,全部以花岗岩琢砌而成,外表很像僧帽。
隋舍利塔分三层:底层为塔基,作须弥座式;中间四角作芭蕉叶形,浮雕力士像五尊,含有守护宝塔的意思;中层以整块花岗石琢成圆形,两端收分似纺锤;上层为一僧帽状石,顶端形状就像是僧帽宝顶,通高3米,边长1.3米。
相传隋文帝杨坚为感戴僧尼智仙抚养之恩,诏令在全国各处名山建佛塔以藏舍利子。宋沙门觉范撰《院感应佛舍利塔记》:隋文帝杨坚于梁武帝大周七年六月出生于同州(陕西大荔县)大兴寺中,婴儿时曾暴虐,有尼名“智仙”者,从外至,对杨坚之父杨忠说,此儿大有福分,为天佛所佑,不可令居家中,当代为养育,于是杨忠辟馆延居,杨坚30岁时,才让他回家,女尼以舍利子数百颗授之,曰:“以此福苍生”。隋文帝杨坚为感谢僧尼智仙抚养之恩,称帝后于仁寿二年(公元602年)诏令全国五十二州在名山福地绘塔,分藏舍利子,塔下绘尼之像以纪之,故塔名为隋舍利塔。据说岳麓山这座塔就是其中之一。

半山亭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半山亭:半山亭位于岳麓山半山腰。
半山亭旧称浩然亭,于1981年重建,为一座殿堂式六方形凉亭,彩檐高翘,古朴雅致。这里是游人上山常驻足憩息之所。2011年10月11日,长沙市岳麓山半山亭恢复更名为“翊武亭”。
据说半山亭原名“蒋公亭”。1913年9月,被孙中山尊为“开国元勋”的民主革命活动家蒋翊武,因参加”二次革命“遭致袁世凯的通缉,就义于广西桂林,年仅29岁。1916年,湖南省议会拨葬费银币一万二千元,将其遗骸公葬于长沙岳麓山,家乡人民为他营造了汉白玉塔墓。而蒋翊武墓旁的一座“半山亭”,风雨中陪伴烈士尸骨近百年,不少百姓都称其为“蒋公亭”。20世纪50年代将“蒋公亭”改名为半山亭。辛亥革命100周年,为了缅怀先烈,尊重历史,2011年1月,将蒋翊武墓旁的半山亭增补为第九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改半山亭为”翊武亭“。
对于古亭台,除道中庸亭、极高明亭外,大部分古亭都是辛亥革命后修建的,并且是依相关辛亥志士墓地而建。比如陈公亭就是依陈作新墓、昆涛亭依刘昆涛墓、达峰亭依焦达峰墓而建。据说蒋翊武墓附近的半山亭本名是“蒋公亭”,因为后来有人担心“蒋公”之名会被误为指蒋介石,便改叫“半山亭”。这些都是官方的说法,以前在半山亭边有一块介绍石碑,却没有提到这段历史。

麓山寺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麓山寺:麓山寺位于岳麓山的山腰。
沿爱晚亭后的石径拾级而上,便到了麓山寺古麓山寺始建于西晋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当时距佛教传入我国仅仅两百余年时间,距民间最早建寺奉佛也才50余年时间,是湖南历史最悠久的佛寺。山门上的对联:“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就是麓山寺历史地位的真实写照。
唐代的麓山寺殿堂雄伟,规模宏大,杜甫称它是:“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砂湖”。古麓山寺在历史上几经兴废,大部分建筑毁于抗战时期,仅存山门及观音阁。现在看到的钟鼓楼、弥勒殿、大雄宝殿等都是20世纪80年代按照原貌重建的。
活动于麓山寺的著名僧侣有昙捷、权武、智谦、摩诃衍那、首楞严、惠镜、惠齐、兴哲等人。摩河衍那是唐代高僧,唐德宗时曾入藏讲经,力倡禅宗,一时西藏僧人风靡相从,贵族妇女30余人从其出家。
麓山寺的头山门在湘江之滨,二山门即今天的麓山门,大雄宝殿在今岳麓书院处,前有放生池,两侧为钟、鼓楼,沿清风峡回廊婉蜒而上,经舍利塔、观音阁、藏经楼、讲经堂、法华泉,直至山顶之法华台。
麓山寺门为牌楼式,正中之上镌“古麓山寺”四字,门楼两侧镌著名的楹联“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准确地概括了麓山寺的历史地位。
入麓山寺大门后可见放生池,前进为弥勒殿,佛台上供弥勒佛像。弥勒殿左有钟楼,右为鼓楼。中进为大雄宝殿,即正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顶,殿内佛台供奉释迦牟尼佛三身佛像,庄重至极,殿左是五观堂和客堂,殿右是讲经堂。
后进为观音阁,又叫藏经阁,古麓山寺周围古木参天,更显得古寺幽深而宁静。在这座观音阁前坪有两株罗汉松,据传这株较大的是创建麓山寺的时候栽的,故名“晋松”,也叫“六朝松”,是岳麓山中最高龄的树木,也是麓山寺悠久历史的见证。过去有两棵晋松,因为两树对立,虬枝交错,枝叶繁茂,宛若关隘,就像武士守护着关隘一样守护着观音阁,所以又有“松关”之称。后来其中一株在清朝乾隆年间被风雨倾覆了,才补种这较小的一棵。阁右下方有一井,名龙泉。
1986年修复了大部分殿堂,殿内佛像庄严慈祥,千手观音前每天有不少信徒顶礼膜拜。所珍藏的佛经和古籍极为丰富,石刻的阎立本、吴道子、牧溪、仇英等作的观音宝像,贯休的十六应真,湘绣怀素草书《自叙贴》等均为珍品。
岳麓山还有一块著名的碑刻《麓山寺碑》,其规模宏伟,碑高近3米,宽1米多,是唐朝开元十八年(730年),由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写,江夏人黄仙鹤所刻。碑额篆书“麓山寺碑”4个大字,碑上共有阳文篆书1419字,骈散文体兼用,记载了古麓山寺的沿革变迁,叙述了麓山寺自晋泰始(265-274)年间建立至唐开元(713-741)年立碑时500年间的兴废修葺、历代禅师宣扬佛法的经过,以及岳麓山的佳丽风光。由于此碑的文采(碑文词章华丽)、书法(书法沉雄)、刻工(刻艺精湛)都精湛独到,所以人们又称它“三绝碑”。现在这块碑已经移放在山脚岳麓书院的后院中。
“三绝碑”在中国古代碑刻艺术中声誉很高,碑字用行书是此碑新创,笔力雄健浑厚,后起书法大师,如苏轼、米芾等都沿袭其法。元代书法大家赵孟頫自言:“每作大字一意拟之”。自古至今,许多著名文人游览岳麓山时都特意来观摩此碑,宋代的张栻、明代的李东阳等都留下了吟咏它的诗篇,可见其对后人影响之大。

白鹤泉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白鹤泉:白鹤泉在岳麓山的麓山寺后,观音阁外南侧。
白鹤泉离麓山寺不远,在古树环抱的上山公路旁山崖前有一碧瓦单檐方亭,亭中有泉池一方,周以汉白玉石拦护之,这里就是白鹤泉。泉从山顶直下有一裂隙,山上水经沙岩层过滤后经裂隙流下,至白鹤泉处稍转平缓,泉水从石中涓涓涌出,汇集泉池,不盈不涸,冬夏不涸,清洌甘甜,清澈透明,故称“冷暖与寒暑相变,盈缩经旱潦不异”。宋代张轼云:“满座松声间金石,微澜鹤影漾瑶琨”。
相传古时有一对仙鹤爱泉水甘润,飞止其上,后泉水中即留下双双鹤影。有趣的是以泉水煮沸沏茶,蒸腾的热气盘旋于杯口之上,酷似一双白鹤翩翩起舞,故泉名白鹤,又名双鹤。曾有寺僧砌石为井如鹤形,刻“白鹤泉”三字于崖上,并建有一石碑。北宋“铁面御史”赵忭游山后盛赞此泉:“灵脉本无源,因禽漱玉泉。自非流异禀,谁识洞中仙。”
白鹤泉水自古就有,清光绪三年(1877年),湖南粮道夏献云在泉上建亭,翰林院编修杨翰书《白鹤泉》碑,后亭废碑存。抗战时被毁,解放后又新建一亭,碧瓦朱栏,颇见风雅。现在大家所看到的亭子是1956年重修的。亭顶绘双鹤翱翔颇引游客注意。白鹤泉处设有茶馆,用清冽的白鹤泉水沏茶,可品尝白鹤泉水,惜乎“白鹤一去不复返”了。
白鹤泉的泉水清澈透明,甘甜可口。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泉水呢?白鹤泉位于岳麓山上一段地质裂隙的中段,山上树木茂盛,涵养了水源,丰富的地表水下渗到岳麓山石英砂岩的裂隙中,再流到砂岩构成的破碎带的深处,从这里涌出地表,源源不断。用白鹤泉水沏茶,能沁人心脾,延年益寿,堪称岳麓山一绝,所以这眼泉有“麓山第一芳涧”的美称。
白鹤泉水还有一绝,那就是将硬币平放在水面可以浮而不沉。这是因为泉水水质好、比重大、水面具有一定张力所致。许多游客朋友来到这里,总要投下一枚枚硬币,许下心愿,希望梦想成真,所以人们又把它叫做“祝福泉”。

蔡锷墓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蔡锷墓:蔡锷墓位于岳麓山上。
顺着羊肠小道拾阶而上,来到了蔡锷墓。蔡锷字松坡,是湖南邵阳人,生于1882年,早年人长沙时务学堂就读,师从梁启超,后赴日本求学。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蔡锷任云南新军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武昌起义后举兵响应,任云南总督。1915年袁世凯阴谋称帝,他通电讨袁,组织护国军,成为著名的护国英雄。袁世凯死后,蔡锷任四川总督兼民政署长,1916年赴日本治病,同年11月病逝日本,1917年国葬于岳麓山。

仰云亭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仰云亭:仰云亭位于岳麓山上。
仰云亭即是北伐烈士亭,是1931年由当时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主持建造。正柱联云:“载酒憩孤亭,千秋青史怀金鉴,拨云寻片石,一点丹心朗玉山。”
1926年7月,广东革命军出师北伐,约十万人,分三路进军,第四、七、八军率先攻克长沙城,北洋军阀的统治崩溃。矛头直指吴佩孚武汉巢穴的北伐第四军叶挺独立团攻占泗汾桥后,北伐军攻克醴陵,第七军、第八军跨过湘江东岸,夹击长沙,敌军向平江、岳州退却。时年8月,历时五天,北伐军攻克汨罗江防线,共俘守军官兵7100余人。北伐烈士亭就是为了纪念这一段历史和那些死难的英烈而建造的。

金九先生旧址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金九先生疗养旧址:金九先生疗养旧址位于岳麓山上
金九先生旧址为韩国著名的独立运动家和政治家金九先生在长沙的活动地之一。1910年,日本占领韩国后,以金九为首的大批韩国爱国志士流亡中国,并在上海成立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开展抗日复国运动。1937年7月,金九等“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要员及家属百余人转移至长沙。1938年5月6日深夜,日本特务在楠木厅6号枪击金九,金九遇刺后随即被送入湘雅医院救治,得以恢复健康。后来国民政府安排他在岳麓山疗养8个月,就住在张辉赞的墓庐。
张辉赞早年参加反袁活动,险些丧命,后回湖南参加护法战争,后又参加北伐战争。文革时张辉赞墓被毁,墓庐现辟为金九先生纪念馆
门口右侧悬一绿底阴刻木匾:“金九先生疗养处旧址”,门前红砖柱子下放一块蓝底白字标牌:“张辉赞墓庐旧址”。墓庐瓦上有不少和平鸽,左后侧有防空洞。

伍阿哥

长沙岳麓山






风景,因欣赏而美丽


旅行,因讲解而渊博


刘昆涛墓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刘()涛墓:刘昆涛墓位于岳麓山云麓宫下。
1920年刘昆涛自株洲迁葬于此,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刘昆涛墓地有二级平台,由西侧各30余级踏步环绕导入,均为花岗石砌筑。墓在上层平台正中央,墓冢圆形,底部周长13.5米。墓碑为塔形,方柱锥尖顶,通高6.8米,刻“刘昆涛之墓”隶书五字。
刘昆涛墓后片石砌筑墓围,高约3米,中嵌碑屏,由汉白玉碑五通组成。主碑高1.65米,宽0.6米,刻“护法元勋,军政府颁”碑文,左右碑刻分别刊载墓主人生平官职及建墓年月、碑记等。
刘昆涛墓前有拜台、石凳、地坪和石栏等。地处高台之上,视野开阔,盘山车道经墓下穿过。

穿石坡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穿石坡湖:穿石坡湖景区位于岳麓山半山腰之上,距云麓峰也不过二三十米高,七八百米的距离。
相传西晋时期,陶侃射杀蟒妖后,遵照白鹤姑娘的遗愿,相约在50年后再相见。耄耋之年的陶侃因政务耽误了相约之期。陶侃在相约之处苦苦守候了九九八十一天,精诚所至,终得以见。菩萨为阻断白鹤姑娘再生思凡之情,便叫陶侃从石门离去,陶侃被迫穿石而出,转身仅见一堵石壁矗立在眼前。故而称之穿石坡。
景区内很早以前就有一个有名的穿石坡景点,景点内还修建了一个亭子,上面写有穿石坡三个大字。穿石坡是岳麓山东南幽谷中的自然景观,此处林壑清幽,巨石横亘,山涧清溪自云麓峰经穿石坡直下山脚的枫林村,终年不竭,尤以溪流穿越巨石而过,叹为观止。
穿石坡湖景区即在原有景点基础上修建而成的,很早这里(穿石坡湖)仅有一个水塘(还算不上像样的水塘),后来将此处平整(挖了一个大坑),用作预制场,浇捣建筑工地用的预制块,闲置了很久后才慢慢引水进“坑”,“坑”边筑起了坝,后来又在坝上修建了休息长廊和亭子,湖西岸边修建了一座两层古香古色建筑风格的楼阁,一层为茶室,二层为观景平台。
穿石坡湖景区建成已有多年了,现今穿石坡湖景区的风景更加优美,环境更加优雅,四季风景宜人,空气清新,是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中一主要景点,是游客游岳麓山必去的景点之一,这里一直是娱乐、休闲、观景的好去处,游人众多。居住在岳麓山脚下的居民,经常登山到此处欣赏美景,晨练,散步。

肖劲光铜像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肖劲光铜像:肖劲光铜像位于岳麓山半山腰之上
铜像广场占地面积230平方米,铜像高3.5米,神态自然祥和。肖劲光是(1903-1989年)间人,为长沙岳麓山人,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
肖劲光1921年赴莫斯科学习,1924年回国,在安源煤矿从事工人运动,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师党代表,参加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赴列宁格勒军政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历任闽粤赣军区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后调任红军第五军团政委。1933年,任建黎泰警备区司令员兼红十一军政委,调闽赣军区司令兼红七军团政委。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陕甘宁省军事部长兼红二十九军军长、军委中央参谋长,参加筹备并出席党的洛川会议。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主任、留守兵团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总司令。在此期间撰有《近战战术》和《游击战争指导要令》。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兼参谋长。与陈云一起领导南满根据地的斗争,指挥“四保临江”之战;与萧华争取国民党第六十军起义。平津战役后,任四野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率部渡江。长沙和平解放后,兼任湖南省军区司令,指挥衡宝战役。建国后,奉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领导机关,1950年任海军司令员。1954年任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授海军大将军衔。是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第五届人大副委员长,中共第八届至十一届中央委员。1982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飞来石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飞来石:飞来石位于岳麓山半山腰,云麓宫前。
云麓宫前有拜岳石,又名飞来石,因其可瞻望衡岳而拜,故名拜岳石。飞来石的石顶宽阔,纵横大约一丈左右,石上平坦,可以坐在上面休息,也可以躺在上面小睡片刻。
以前在石上有人用花岗岩琢石柱,砌了一座石亭,据说还供奉了真武祖师的神像,在当时是香火十分旺盛。亭上悬有“寄岳云”额,是衡山太守聂铣敏所题,后来亭子倒塌,已经不复存在了《岳麓旧志》上曰:“石飞崖外,如伸螭首”。传说中的螭是一种蛟龙,也有人说是山神作兽形。
如今可以看到石上刻有“飞来石”三字,及今人刘世善所书的宋代御史赵忭的《飞来石》诗:“片石倚中天,云深鸟道闲。人多祝尧寿,登此拜南山”。因为这里视野开阔,可遥望南岳而拜,因此古人又称它为“拜岳石”。诗中的“登此拜南山”一句,南山是指南岳衡山,南岳山上黄帝岩有一块巨石,上面刻有“寿岳”二字,站在云麓峰“飞来石”上可以默默祈祷,遥望而拜,祈求多福多寿。

自来钟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自来钟:自来钟位于岳麓山云麓宫前侧。
自来钟夹在一株高十多米的唐代银杏树的树杈中,树粗数围,树杈将钟抱在怀中。钟上铭文为明万历四年造,经风霜雨雪而无锈,钟是道家用于作息的信物,道人作息时鸣钟,其声激越清扬,传响四方,游方道士闻声归来,偶听之如同“归来”之音,故叫“自来钟”。又因钟悬于数十米的高处,山风吹拂嗡嗡作响,所以又叫“自鸣钟”。
原钟在清代中期被毁,同治六年(1867年)重铸,安放在宫的左侧。钟口直径为四尺五寸,上铸“大清同治六年造”。光绪年间又被毁坏。民国时期再次重铸悬挂在树上。“文革”期间再次被毁,现钟为1978年仿制,钟口直径尺余,上铸“明万历四年造”(1576年)字样。

云麓宫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云麓宫:云麓宫在岳麓山顶云麓峰。
云麓宫是道家第二十三洞真虚福地。云麓宫始于明吉简王朱见浚倡道,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明吉简朱见浚就藩长沙时所建,建筑取宫殿形制,但旧宫早已废记。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长沙太守孙复与道士李可经主持加修。增植松、柏、桐、梓、及筱篁竹千株,使观宇周围风景焕然一新。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又有道士金守分在在此禁足修炼,由他募捐拓地,增建堂殿,改名云麓宫,筑屋五间,凿石为柱,覆以铁瓦,以抗风雪。
云麓宫的前殿为关圣殿;中殿祀玄帝,名玄武祖师殿;后殿祀“三清”,道教以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为最高尊神,合体三清,故名三清殿。他“冶铁为瓦,凿石为柱”,两厢丹房,命名为“云麓宫”。云麓宫由此成为道教胜地。道家崇尚自森,倡行“无为而治”,总是选择清静优美之处建立宫观,修身养性,采药炼丹,以求得道成仙,并将这些地方视作神仙的居所,由此形成了著名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而四周峰峦耸峙、石骨盘迂、树竹青翠的云麓宫就是其中的第二十三福地“洞真虚福地”。
隆庆六年(1572年)张殿元再修,时有关帝殿、玄武祖师殿、三清殿三进明末毁于战火。
崇祯十五年(1642年)重修祖师殿。清康熙四年(1665)长沙分巡道张重新修葺了云麓宫,还有嘉庆八年(1803年)这2次续修。道光十三年(1833年)巡抚吴荣光、布政使惠丰重修前殿。咸丰二年(1852年)毁于兵。
同治元年(1862年)于门前筑一小亭,同治二年(1863年)武当山太和官道士向教辉募资重建,并增建五岳、天妃二殿。宫内二进为望湘亭,宫后有法华塔。以前宫门有一副对联:“古刹出层宵,看岳色平分,江流环绕;名山多胜迹,有少陵写句,北海题碑”。对联的上联写了云麓宫的宏伟,似乎超出云霄之上,在此可以近看岳麓山色,远眺湘江环流;下联描述云麓宫所在的岳麓山有许多历史胜迹,杜甫在这里留下了诗句,李邕题撰了著名碑刻。
1944年云麓宫大部毁于日寇轰炸,严重破坏。抗战胜利后由道士邬云开、吴海明筹募修复。长沙解放后,于1956年在原址新建二层重檐歇山顶阁楼一座,名望湘阁。现存吕祖殿、祖师殿、三清殿三进。
在云麓宫内有望湘亭,亭在拜岳石上,是清道光(1821-1850)年间修建的。游人到这里,江与长沙城区尽收眼底,可领略“直上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的壮阔景色,登上云麓宫里的望湘楼,栏远眺,南可望衡山,北可瞻洞庭,俯可视“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的景象。
云麓宫内楹联很多,都出自名家手笔。其中清人黄道让所题“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抓住了云麓宫壮阔的特色,气魄宏伟,对仗工整,字迹道劲,素为游人喜爱和吟诵。云麓宫具有的美景胜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来此游玩题咏,可惜大多因年代久远,历经战乱而已无法见到。古代诗词中,现今尚能见到的有明末清初长沙人廖元度的《宿云麓宫》,诗云:“林深宵空重,一梳对灯青。月色如秋瘦,虫声触梦醒”。抒发了作者在朝代更迭的乱世,无家可归寄居庙观,夜晚寂寞独对孤灯,痛惜国亡家破的情感。清代还有一首由岳麓书院肄业生、溆浦人严正基所撰的《夜登云麓宫》:“云麓峰巅足眠,征衫扰带五溪烟。当头华月三千里,弹指东风念四年。螟色暗投游屐外,松涛请到杵钟边。故园计买青山宅,便与人间作散仙”。诗中除描写了云麓宫所在山峰的险峻、视野的辽阔和月光、松涛等自然景色外,还联系到云麓宫是道教名观,表达了诗人想在此买宅居住,以作人间神仙的愿望。这也是众多游人到云麓宫后都会产生的联想。
吕祖殿中置汉白玉浮雕吕祖仙师真像,并刻吕著《百字铭》,80年代对宫宇进行了修1989年春正式对外开放前厅竖关帝神像,三清殿按道家规制竖像三尊。
云麓宫后坪中竖一石碑,高2米,石碑正面刻“麓峰巩寺”,石碑阴刻竣工记事。

响鼓岭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响鼓岭:响鼓岭位于岳麓山上。
响鼓岭雅名叫步虚岭,据《新修岳麓书院》解释是因为“履之(脚蹬地)空洞有声”。响鼓岭地势高亢,怪岩林立,风光独秀,历代为佛、道两家所重视。佛教曾在此建法华塔,后来被毁。现建有石亭,供游人歇憩,亭子由麻石建造,六条斜边使得亭子方正敞亮。亭旁的巨石上刻有今人周翰陶书“响鼓岭”三字,另一巨石上刻有“观枫台”三个字。

步虚楼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步虚楼:步虚楼位于岳麓山响鼓岭北侧。
步虚楼是当年公园的旅游服务接待场所,因响鼓岭亦名步虚岭,经省会名流商榷,故以“步虚楼”命名,由市规划设计院设计,它的主创设计师是彭学宇女士,一位很有天赋的女建筑师,而且是没有建筑学学历的自学成才者。学士建筑工程公司施工。建筑面积1852平方米,包括大、小(雅座)餐厅,普通、高档茶室,冷饮厅及旅游产品经销部等组成,是当年岳麓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的场所,1987年6月动工,1988年9月主体工程竣工交付使用。
步虚楼选址于响鼓岭、云麓峰、黄兴墓庐三景点之间,方便游客在游览时就近憩息。建筑按园林特点构思,具有湖南建筑特点,主要结构均采用水泥予制或现浇,以利防潮,屋面复盖小毛瓦,隐现于风景林间,使之与周围自然景观相协调。服务厅内凿水池、设喷泉,旋梯登楼,回廊相连,给人新颖感觉,拾级登楼,即至高档茶室,可坐憩品茗,亦能眺望麓山景色。由于部分平顶屋面复土植树种花,置身此境,亦如步入花园。

长沙会战碑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长沙会战纪念碑:长沙会战纪念碑位于岳麓山上。
长沙会战碑于1941年7月7日,由国民革命军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所立,碑高225米,宽1米。碑文记述了1939年9月国民革命军第九战区全体将士奋勇抗日的悲壮事迹。当时日军以18万之众,兵分六路进攻长沙,守城全体将士浴血奋战,忠勇用命,人民协同,合围设伏,取得歼敌3万的胜利,史称“第一次长沙会战”。
会战阴刻有记事诗十首。盖碑原置于云麓宫前坪,有亭护碑。长沙会战纪念亭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毁后,其亭内“长沙会战纪念碑”废置路旁;记录了第九战区各参战部队士兵(名录)的纪念碑石,成了云麓宫前坪围栏的栏板。

鸟语林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鸟语林:鸟语林位于岳麓山上。
鸟语林占地40亩,园内征集了中外珍稀鸟类近200个品种约5000只鸟,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鸟类有丹顶鹤、白鹤、红腹锦鸡等,还有国外的金刚鹦鹉、黑天鹅、鹈鹕、火烈鸟等珍稀鸟类。
鸟园注重园林造景艺术,突出鸟类表演,融驯养、保护、繁殖、观赏、科普宣传为一体,是湖南省唯一的大型鸟类观赏、鸟艺表演乐园。
漫步鸟语林,既可尽情观赏自然环境中五彩斑斓的珍禽异鸟,增长知识,还可观赏鸟艺剧场诙谐的鸟艺表演,又可感受亲手喂鸟的乐趣,真可谓“走进鸟语林,不乐都不行”。

印心石屋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印心石屋:印心石屋位于岳麓山白鹤泉西南,登临云麓峰石径的右侧。
印心石屋又名“御书亭”,今亭已废,石刻仍存,是山墙上嵌的一巨幅汉白玉石匾,高0.93米、宽2.88米,中刻楷书“印心石屋”四个大字,端庄朴雅,笔力遒劲。
匾左刻“道光乙未秋月”,右刻“御笔”,“太子少保兵部尚书两江总督臣陶澍谨领恭摹”,正中上方刻有“道光之宝”的御玺篆章。周围装饰着二龙戏珠的花纹

黄兴墓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黄兴墓:黄兴墓位于岳麓山上。
我们从蔡锷墓来到了黄兴墓。黄兴原名黄轸,字克强,是湖南长沙人。黄兴于1874年出生,黄兴早年就读武昌两湖书院,后赴日本宣传革命。清朝光绪三十年(1895年),黄兴回国与陈天华、宋教仁等成立华兴会并任会长。次年拥护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黄兴被选为庶务,积极参与反清斗争,先后组织参与了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等。
1912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他赶往武昌领导战斗,被任命为总司令。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黄兴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南京留守,同年担任改组后的国民党理事。二次革命爆发后,黄兴赴南京主持讨袁事宜,被推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二次革命失败后,黄兴逃亡日本,随后旅居美国,继续领导反袁斗争。1916年黄兴回上海继续为革命事业与孙中山并肩奋斗。1916年10月黄兴病卒于上海,1917年国葬于长沙岳麓山。
蔡锷和黄兴都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革命家,为全国人民所爱戴。像这样的名人墓葬,岳麓山上还有10余处,如民主主义革命家蒋翊武墓、陈天华墓、刘道一墓,工运活动家黄爱与庞人铨墓,湖南光复领袖焦达峰墓、陈作新墓,同盟会会员姚宏业墓、禹之谟墓,学运领导人离继青墓,著名学者杨树达墓和抗战时期长沙保卫战七十三军烈士墓葬群等。巍巍名山也因有幸掩埋忠骨而更添了行。

伍阿哥

长沙岳麓山






风景,因欣赏而美丽


旅行,因讲解而渊博


观光长廊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观光长廊观光长廊位于岳麓山上。
顺着山脊公路向北走,便来到了观光长廊。它修建于1997年,全长140米,观光长廊集休闲、娱乐、登高于一体。登上观光台,我们可以饱览星城长沙风光。大家请看,岳麓山下就是日夜北去的湘江,江中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市内河绿洲(橘子洲),远处则是日新月异的长沙城区。山、水、洲、城融为一体,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卷。

禹王碑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岳麓山的禹王碑:禹王碑位于岳麓山上。
岳麓山的禹王碑高1.7米,宽1.4米,碑文分9行,每行9字,计77字,末行空四字。大家请仔细看这碑上的字,它们有的如奔走的龙蛇,有的像团起身子的蝌蚪,形状奇特,既不同于甲骨钟鼎,也不同于籀文蝌蚪,难以辨认。
自明代以来,研究禹碑的学者数不胜数,有人说是古蝌蚪文,也有人说是鸟文古篆,还有人说是道家符箓,也有说是道士们伪造的,说法不一。但远在1200多年前,即为韩愈所闻及,还亲登南岳岣嵝峰寻访禹碑,并留有诗记。即使是唐宋时的赝品,作为纪念大禹治水之丰碑,也是十分珍贵的。
全国有十几处镌立禹碑,据说皆由岳麓禹碑模本复刻。现在一般采用明朝杨慎的译文,大意是禹奉舜命治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人,在南岳衡山梦见苍水使者,得到治理洪水的金简玉书,刻于石山高处,从此天下太平。关于禹王碑上的文字至今没有定论,有待学者们的进一步考证。

蟒蛇洞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蟒蛇洞:蟒蛇洞在岳麓山禹王碑北面的一个幽谷中。
蟒蛇洞在西晋以前叫“抱黄洞”。相传宋祥符年间(1008-1016年),有个叫张抱黄的道士在岩下修炼,丹成升仙而去,“抱黄洞”由此而来。据传张道士升仙后,洞被蟒蛇盘踞,故有蟒蛇洞之名。
蟒蛇洞之所以成为名胜,出自一个神奇的故事。据说蟒蛇经过千年修炼,每年7月15日都要出洞为害。它从洞中吐舌为桥,越过湘江架到河东白鹤观,一双蛇眼圆瞪像灯笼,口中发出美妙动人的音乐。人们看到湘江上突然出现彩虹般的仙桥,以为是引渡凡人上升天界的。
据说有一位道士率先踏上“仙桥”,但有去无回,葬身蛇腹。当时荆江二州刺史陶侃以他敏锐的观察,见“天门”外悬的天灯寒光逼人,疑是妖孽作怪,便一箭射去,顿时天灯熄灭,桥也无影无踪。后来派人按血迹寻找,在抱黄洞内发现有一大蟒被射死了。从此,黎民百姓安居乐业,为了感谢陶侃为民除害,将他立足发箭的射台,称为射蟒台。

兰圃水景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兰圃:兰圃位于岳麓山蟒蛇洞下方谷地。
兰圃原名道乡村(稻香村)。附近有道乡祠遗址,或唤桃花洞。原兰圃在麓山寺内,1987年建成迁入现址。全圃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86平方米,包括温室、花房、展览曲廊、荫棚、接待、会议室、管理用房等。
兰圃与清风峡相毗邻,仅一山脊相隔,亦属双峰夹峙,左边呈慢坡谷地,呈东南向,可背避北风,此间稀疏乔木形成漫射阳光,为陈置兰草理想之所。
谷中水源承苍莨谷(蟒蛇洞)之源素,涧溪清流终年不涸,与邻近清风峡之兰涧竞相媲美,为培育兰草最佳基地。“麓山春兰”久负盛名,花呈单株,淡绿色,素雅而幽香。

欢送词

各位朋友,今天的游览将要结束了,一趟长沙岳麓山之行,定会让您回味无穷,满载而归,非常高兴与各位共同度过这快乐的岳麓山之旅,关于岳麓山我就讲解到这里。今天我们有缘在一起,希望我们有缘再相会,欢迎您下次再游岳麓山。祝各位旅途愉快、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一路顺风!

图文来源:伍振林,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违反你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岳麓山景区导游词
请教专家乾隆御题:“苍松万古青永驻、云鹤千年寿无疆”楹联的出处?
生命中,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湖湘文化圣地岳麓山
长沙行——岳麓山与岳麓书院
走读岳麓山 | 用90分钟“穿越”千年,解锁他的传奇密码
【原创】岳麓山上枫红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