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userphoto

2022.09.03 湖南

关注

(《品读木心》摘选)

陇菲

木心说:

我的认识论,次序是这样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

民国以来,许多学者,如吴稚晖等,曾化用佛教“空、假、中”圆觉三观之说而言“宇宙观、人生观”。(《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一九四九年之后,又有“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老三观,以及“物质观、实践观、意识观”,“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等等的“三观”,以及“正三观”、“毁三观”之说。

木心《文学回忆录》是俗讲,法说说法无间,宣正语,杂巽言,用经典,演变文。木心“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之新三观,袭用老三观的表达方式,是经典演义之变文,是方便俗众之巽言。

 宇宙和世界,互有交集,无从严格区分。

《墨子·经上》说:

久,弥异时也。宇,弥异所也。

《墨子·经说上》说:

久,合古今旦暮。宇,蒙东西南北。

这里说的久、宇,就是宙、宇。

庄子说:

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尸子》说: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淮南子》说: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宇宙之宙,本作久,是时间之无穷绵延;宇宙之宇,指称屋,是空间之域界划分。

《楞严经》说:

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现在未来为世。

世界之世,乃时代之序列,是指时间;世界之界,乃疆域之划分,是指空间。

宙者,久也,乃时间洪范之畴。宇者,屋也,乃空间洪范之畴。世者,时代序列,乃时间洪范之畴。界者,空间区划,乃空间洪范之畴。中国华学的宙宇、世界,“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庄子·秋水》),时空合一,有因有缘,自然而然,大化流行,变易不易,生生不已。

与印度佛学强调空间实体“恒河沙数”不同,中国华学历来强调时间延绵“逝者如斯”。

中国华学,以宙统宇,以世率界,重宙宇的演化不已,重世界的运行不殆。

中国古典的宙宇、世界,不是西方空间三维加时间一维的“四维时空连续统”(space-time continuum),而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统领东西南北四方与天地上下“六合”的九维世界。此九维世界,如来如去,川流不息,人心唯识,明其明德。正所谓:三世因果,六合缘分,九维世界,如如一心。

宙宇、世界,皆有时间、空间坐标,二者意义相通,但有内涵差异。

宙宇之宙,纯指时间。世界之世,除指时间之外,还兼指时代、人世。木心所说的世界,乃是人类生存之宇宙局部。

此所谓世界,是整个宇宙之人及、人为部分(参陇菲《人文进化学》《文经》)

木心所谓宇宙,是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的大宇宙,和六合之内,人及人为的小宇宙之和。木心所谓世界,只是六合之内人及人为的小宇宙。

此所以吴稚晖两观之中,只说宇宙观而不说世界观的缘由。同样因此,木心也常常把宇宙观和世界观笼而统之,以和他说的人生观对称。

其实,无论是六合之内人及人为的小宇宙,还是人尚未及人尚无为的大宇宙,天与人均已相关、相涉、耦合、互动、共存、并在、联运、同演。

汤川秀树所谓“没有宇宙本体,只有宇宙观” 之“观”,类贝克莱所谓“存在即是被感知”之“感”,类佛说“万法唯识”之“识”,还是主客两分,而非天与人相关、相涉、耦合、互动、共存、并在、联运、同演。

宇宙观之观,是人的观照。如此之观照,并不是客观知识,而是天人之际人的格物致知。

人与宇宙,相关、相涉、耦合、互动、共存、并在、联运、同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其爻位复杂,其卦象错综。

人与宇宙,本不是客居旅宿关系,本无所住。以客居旅宿关系,把人“镶嵌”在如此宇宙之中,“镶嵌”在如此世界之中,免不了生异化荒谬之感,而不能时时生其天心,生其本心,遂有“宇宙无人文,奈何以人文释之”的木心之说。

木心言说,蛇口衔尾,圆转环流,滔滔汩汩说去,一反则生新意。

木心又说:

上帝创造了这世界,但他不理解这世界。艺术家创造了这世界,他理解这世界。

人是靠思想这个东西和宇宙对抗的。宇宙大,人小,人知道。宇宙无情,宇宙不知道,也无需知道,但人知道。这就是人厉害的地方。人类最可宝贵的是这一点。

木心此说,颇合古典。

《鹖冠子》云:

故圣人者,后天地而生,而知天地之始,先天地而亡,而知天地之终。力不若天地,而知天地之任;气不若阴阳,而能为之经;不若万物多,而能为之正;不若众美丽,而能举善指过焉;不若道德富,而能为之崇;不若神明照,而能为之主;不若鬼神潜,而能著其灵;不若金石固,而能烧其劲;不若方圆治,而能陈其形。

诚如荀子所说:

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

宇宙若无人文,无心之天,何以明其明德?宇宙观之观的根基,是天地人三才,人与天同在,人与天共演。

木心曾说:

宇宙无所谓荒谬。人在里面,觉得荒谬。

其实,荒谬的,是不明其明德的无明,而不是明其明德的文明。

与“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三观之说不同,司马迁说: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究天人之际,是体认道理,所究的是天人互動。通古今之变,是感悟历史,要通的是人世履践。成一家之言,是替天明道,所成的是道理法说。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之说,是人共宇宙,人为天地立心,人为万物命名,人明天明德,替天行道。

而所谓宇宙观,把宇宙和人,分划为观宇宙的主体,和被主体所观的客体,是西方主客两分认识论。

天人之际的究极,乃天地运演大道之理。此所谓道理,前有万年,后有百世,是绝对,是至极,是天地之常经,是古今之通义。

正如鬼谷子所说: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

正如姚鼐所说:

夫文无所谓古今也,惟其当而已。得其当,则六经至于今日,其为道一也。(《古文辞类纂·序目》)

正如王国维所说:

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者也。(《观堂别集·国学丛刊序》)

正如钱锺书所说:

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谈艺录·序》)

司马迁通古今之变之说,是人在操行之中体悟历史,世界历史于人有亲。

而所谓世界观,于人世时代之中,硬是分划出无情无义之旁观的主体。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之说,本无什么“地方”“世界”之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有一王天下视野,是古今中外的天下之论,有通华夷之变的内涵,而非仅仅局限于中国,以井观天的“地方”之论,以“世界”为名企图行使话语霸权的西学之论、国学之论。

所谓“世界观”之“世界”,本来兼指时间的迁流和空间的方位,并无全局与地方之别。当代人视其为与“地方”对立的范畴,没有任何道理。所谓“地方”,只是空间的范畴,没有时间的规定,并不是与“世界”同一层次的范畴。真要对称,是如“全球”与“一地”。

所谓“地方性思维”与“世界性思维”的对立,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谬说。

真正的思维,从来都是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没有什么“一地”和“全球”的区别。

《文心雕龙·神思》有言:

人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情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人之“精神念虑,与天地相酬酢”(《胡仲子·尚贤》)。“其心廓然会天地之全而游乎万物之表,视古今如一旦暮,视千载以上之人,若同堂接膝而与之语。”(宋濂《潜溪集·胡仲子文集序》)

宋濂《赠梁建中序》有言:

天地之间,有全文焉,具之于五经,人能于此留神焉,不作则已,作则为天下之文,非一家之文也。

思维是人的事情。人可以浪迹全球,也可以蛰居一地。终生蛰居德国柯尼斯堡的康德,谁能说他仅有“地方性思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其所成就的“一家之言”,不是一人之言,不是一地之言,不是一时之言,而是天人之言,而是大化之言,而是千秋之言。

当代某些人所谓的“地方性思维”和“世界性思维”,不过是说,某些思维成果,在一定时代,仅仅局限于一地,而不能影响全球;某些思维成果,则在一定时代传播扩张,影响及于全球。老子、庄子、孙膑,耶稣、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易经》《道德经》《南华经》《孙子兵法》,《圣经》《理想国》《物理学》《形而上学》,都是从一地走向全球。等而下之,不足挂齿。

这种状况,在当代,有了实质变化。

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说:

在第三次浪潮的精神世界中,远近兼顾,融为一体。

其《未来的震荡》也说:

在我们这个生存代,地理边界已经打破。

当今世界,存在于不同地方的各种文明,其空间分布,具有人文进化时间序列内涵。托夫勒所谓远近兼顾,有古今相融的内涵。托夫勒所谓地理边界的打破,有时间穿越的内涵。

正如托夫勒所说:

事实上不仅当代发生的事件在及时传播,我们还可以说我们感到过去发生的全部事件也正在以一种新的方式产生影响,因为过去正调头向我们走来。我们陷入一种所谓“时间跨越”之中。

不论过去的人发生了什么,实质上都影响着今天整个人类。(《未来的震荡》)

维克多·雨果对此早有敏锐觉察。他《幻想的坡》一诗如此歌咏:

    旧貌紧靠着新貌;

    古代与近代,活人与死人,

……

    同时说话,同样要人明了。

当代世界,已经很难区分“地方性思维”和“世界性思维”。当代思维的高度,要看能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要看能否“观天地开辟,知万物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鬼谷子》)

司马迁所谓的一家之言,是独见,是绝对。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我今此身,永绝后有。无可比较,无可评判,只能体悟会心,只能灵犀相通。

而有意识形态之嫌的人生观,均有规范、教训之旨。五花八门的人生观,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使人无所措手足。

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西方世界的“政治正确”,是所谓人生观标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观是什么意思?具体是指哪三观,分别有什么含义?
宇宙观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决定价值观。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一家之言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韩老师从
离经叛道者老子,两千年孤独如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