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丨中国人的浪漫: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一个好的文学作品,是很有画面感的。一首好的诗,也是如此。而在古时候,一个好的诗人,不但作诗得有画面感,还得画得一手好画,画里面也得有诗韵、有风骨。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评论王维的这一句话也成为了无数中国文人的追求。在山水画间中藏诗意,在诗词的字里行间看山水,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诗中有画】
 
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作为大使前往边塞慰问边疆的将士们,途经的属国已经过了居延。骑着马儿行至边塞,人烟罕至、天地辽阔,北归的大雁就在云天之上翱翔,自己宛如随风飞舞的蓬草,渺小得不值得一提。浩瀚无垠的沙漠之上,一缕孤烟笔直地冲入云霄,远远眺望,黄河边的落日浑圆。

未至边塞,但边塞的瑰奇景色,如同画卷一般在我们眼前展开。
 
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空旷的山谷在一场新秋的雨后格外清新,也让这初秋的傍晚显得格外凉爽。明月洒在幽静的松林间,清澈的泉水从山石之上淙淙流过。远处的竹林中,传来洗衣归来的少女的清脆笑声,水上荷叶轻摇,正是她们坐着小船归家。
 
是啊,春天的美景已经消散,但这一幅明朗的秋景,不也美的让人流连忘返吗?
 
山园小梅
宋代: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樽。
 
寒冬时节百花凋零,只有梅花迎着刺骨的寒风傲然盛放。她风情万种的身姿占尽了园子的风光,枝桠横斜在清浅的水面之上,稀稀疏疏的影子映照在粼粼波光中,清幽的芳香在黄昏的月色中浅浅浮动着。
 
读着诗,仿佛就闻到了梅花的清香,见到了山园小梅的卓然风姿。

诗中有画,就是在诗歌中营造意境,让人沉浸其间。一闭眼,花鸟虫鱼、清风朗月,尽在眼前。


【画中有诗】
 
唐代: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一幅山水画,远看高山色彩明亮、栩栩如生,走到近处才发现原来没有水声。春天过去,但画中的依然春光明媚,花草争奇斗艳,等到人走近,才发现那枝头的鸟儿并没有被脚步声而惊动。
 
画面的生动,尽在诗人的笔下。 
 
墨梅
元代: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有许多耳熟能详的诗歌,都是题在画上的,比如王冕的这首《墨梅》。
 
家里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盛放的梅花都像是用墨汁点染而成。无需他人夸赞她的颜色多么鲜艳,只要把自己的清香留在世间,就满足了。
 
巧妙地将“墨”与“梅”结合起来,似真似假间,传递的是自己的气节和品格。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为画题的名诗,还有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长出短短的新芽,这正是河豚将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的春景呀!
 
虽然惠崇的这幅《春江晓景》并未流传下来,但从这首诗里,可以想见画面是如何的清新盎然、生机勃勃。
 
画中有诗,是万里江山笔下生,也给画卷平添了一份诗意。用眼赏画,用心感受。 
 
形意并重,笔墨悠远。在诗中见画,在画中读诗,中国人的诗情画意,不外乎如此。

作者:萧萧木下,热爱中国文化,也爱西方文学;喜欢诗歌,也喜欢戏剧。对跟文化有关的事儿,永远充满好奇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没有画作流传于世,为何还会被夸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个他是哪个人?
王安石一首很有意境的诗,也是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8首王维的诗,让你见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鸟鸣涧》朗诵,都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